?

逐冰之旅

2013-08-19 02:24
數位時尚·環球生活 2013年6期
關鍵詞:格陵蘭冰河架設

6月,國家地理頻道帶來了“世界環境日”特別節目——《逐冰之旅》(編入國家地理125周年特輯)。我們將為你展示自然界中恒常不變、最令人驚嘆的景致——冰河。氣候變化給冰河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享譽國際的攝影師詹姆斯·巴洛格拍下了成千上萬張冰河照片,以鏡頭見證了冰河的強大,和崩塌入海時的脆弱,以引起觀眾對氣候變化的重視,對自然生態的關注。

詹姆斯·巴洛格為捕捉變遷中的自然界展開了三年遠征。他深入冰層下方,利用繩索垂降,進入冰河的裂縫,攀爬被洶涌的融冰之水沖刷而成的巨大冰谷,只為記錄氣候變化對冰河的影響。在此期間,惡劣的環境讓他深刻地認識到了自身生命的脆弱和人類能力的有限。

故事藏在冰里

“我萬萬沒想到會看見,這么大的冰山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消失。整個崩解面,唯一貼切的形容是,請想象曼哈頓在你眼前崩解?!闭材匪棺畛醯哪繕耸羌茉O二十五部相機三年,只要有日光,相機每小時會拍照一次,結果可呈現地景的變化狀況。

冰河正在發生大規模崩解,這是有關地景的記憶。那片地景已經消失,在文明史上,可能不會再有人看見。那份記憶就儲存在這里頭,看見西部有整棟房屋被洪水沖走,很難不感到震驚?;饎萋又恋轮莞鞯?,已發現的龍卷風多達十幾道,自由主義者會說:“天氣冷的原因是全球暖化,下雪的原因是全球暖化,天氣熱的原因是全球暖化......”任何事都可拿來證明全球正在暖化。

因艾琳颶風所需的重建經費,最新估計已高達70億美元。2011年與天候相關的損失,將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年。尼泊爾遭逢史上少見的嚴重干旱,恐怖野火再次肆虐俄羅斯。過去20年來,有16年的氣溫破高溫紀錄,這沒有科學根據。全球氣溫其實正在下降,自2002年起就開始的。全球確實正在暖化,但冰帽和南北兩極不會融化,海洋不會淹沒海岸?!拔蚁蚋魑槐WC,二十年后,結果一定證明我是對的?!碑斔谝淮螐哪墙嵌扔^察冰,他真的愛上了冰,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宇宙形體,全都超現實,彷佛來自另一個世界,宛如雕刻品和建筑物,實在美到不行。

故事以某種形式藏在冰里,我認為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議題,是人類與自然的互動,詹姆斯開始拍攝的其中一個主題。涉及狩獵,但那些照片血腥、殘酷又恐怖,令人不忍卒睹,“即便到了今日,我也不忍心看。所以當我想拍瀕臨絕種野生生物,我明白我的呈現方式必須更具吸引力,我的照片要能夠吸引人?!彼偸菑暮暧^的角度看事情,不著眼于小處,他都從寬廣的角度觀察人類的行為,他的書迫使你用全新角度來看自然。他逼你我思考,這正是我們愛詹姆斯作品的原因。

安瑟亞當斯是風景攝影之父。他所開創與野地有關的運動,唯有影像做得到?,F在詹姆斯也擁有相同的觀察力,但他可藉由科技做到更多事,他不單是開車去登山和懸掛在峭壁上,他能用某種方式捕捉影像,藉此表達一些事。觀察了解大自然是一回事,有效地與世人分享可改變世界?!拔一藥啄陼r間研究氣候變遷,想了解如何拍攝氣候變遷,才能拍出有趣的照片。最后我發現,對我來說,唯有拍冰才是對的?!?/p>

讓規模更大些

詹姆斯帶著案來找我們,計劃介紹冰島的某條冰河。我們反而提出另一個想法:“你何不做更大規模的報導?”報導上了美國地理雜志封面,是這五年來最受歡迎,閱讀人數最多的報導。

詹姆斯說:“在為那篇報導拍攝照片后,我開始強烈感覺這是一項偵察任務。偵察一個即將發生,為期更久、規模也更大的現象??吹睫D變中的索海姆冰河或日屋冰河,我才領悟到這一點,那條冰河每年退縮數百呎,幅度算很大。冰河每到冬天都會稍微推進,每到夏天會稍微退縮,但發生大幅變化時,即屬不尋常。我著實感覺這條冰河即將消失,宛若一個衰老的人,即將倒地死亡,讓我感觸良多,心情難以平復。我成年后就經常登山,我是學地球科學的,但從未想過如此廣大的地景,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消失?!?/p>

這些照片呈現出的史實影響深遠,詹姆斯必須再去那些地方,于是他在那條冰河四周架設多部相機。四月拍一張,十月再拍一張,再來我們便可知道冰河在這六個月期間的變化。六個月后,就在司瓦夫站的位置那里,冰河尾端原本位在那里。

那條冰河改變極大,我們在那里站了三小時??粗鶄€月前的照片,看見冰河退縮的程度。相機位置相同,六個月后,看到這些差異之后,詹姆斯知道民眾不想再聽到數據研究,不想再看到計算機模型和投影,他們需要的是可信又看得懂的視覺證據,能讓他們有所感觸的東西。這項名為“酷寒冰地調查”或EIS的計劃,最初的目標是架設二十五部相機三年,只要有日光,相機每小時會拍一次照。我們會不時下載相機拍到的影像,然后將那些單元格照片組合成影片,影片會顯示地景變化的情況,我以為能買到現成的縮時攝影設備,迅速完成組裝,然后架設冰河旁。

我們必須建造一部特制計算機,處理上千個工程細節,歷經多次的嘗試和錯誤,因為沒人做過這種東西,這必定得靠團隊的力量。司瓦夫是冰島的田野調查助理,杰森十分熟悉格陵蘭的冰河,他擅長格陵蘭的后勤規劃,也清楚冰河的狀況。塔德是冰河學家,他是阿拉斯加冰河相關知識的始祖,酷寒冰地調查是我認識他以來范圍和規模最大的一項計劃。攝影系統本質上,是將極精密電子設備,架設在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中,設備要面對颶風級強風。零下40度的氣溫,處于這樣的環境對科技產品不太好。最終安裝好對準冰河的第一顆眼球,就看兩年后能看到些什么。

1號照片,冰島索海姆冰河,2007年3月28日,下午一點十分。那次我們總共安裝了五部攝影機,之后,我們去格陵蘭,冰河斷裂后,所形成的巨大冰山會掉入大海。這現象叫做崩解。冰河于數萬年前伸入海洋后,就不斷崩解產生冰山,但如今格陵蘭的冰層越來越薄,往海洋傾瀉更多的冰和水。這好比拍人物寫真,理查德德阿維頓和艾文潘終生拍攝人物,他們在人的臉孔上發現了無數種差異,美麗和魅力。而我們感受到這些冰河的強大耐力,與其脆弱性在拉扯,冰河來自遼闊冰冷的地方,然后碎裂成這些墜入海里的小冰體,實在很奇妙。第一次去格陵蘭時,我們到斯托冰河架設攝影機,到了那里后,我們看到一座奇特的半島座落在冰河崩解面,冰河尾端的前方。這冰河將在夏季期間不斷斷裂,那些半島只會存在幾天,頂多也只兩星期。那座半島很大,長度相當五座足球場,一千五百呎長,離水面大約三百呎。我們除了架設相機,另外也架設了一部攝影機,并將鏡頭對著那里,對著那座半島。剛才形成一大巨大裂縫,那塊冰體正在脫離冰河,我們才在那里待一小時,不敢置信,我們很幸運捕捉到一起鮮少有人拍到的事件。

正在我們眼前發生的事,規模實在浩大。

冰川年輪

我們必須架設好這些相機。六號相機、八號相機、十號相機、十二號相機......用這種方式旅行真棒,最后我們在格陵蘭架設了12部相機:在冰島架設五部,在阿拉斯加架設五部,在蒙大拿架設兩部。坦白說,真沒想到能完成計劃,大約在20年前,專家對氣候變遷抱持懷疑,以為那是根據計算機模型推測出來的,其中有很多地方被夸大,所以才成為激進分子的主張。但最重要的是,人們不認為人類有能力改變這顆巨大行星的基本物理和化學特性。后來得知藏在冰芯中的紀錄,嵌在那些冰芯內的古代氣候史,還有冰河道出的故事。

格陵蘭和南極冰層,是保存著氣候紀錄的巨大冰穹,類似樹木年輪。頂部被雪覆蓋,雪又變成冰,冰芯科學家可在冰層上鉆洞,拉出樣芯,然后化驗冰及困在冰中的古代氣泡。研究冰的化學組成,我們可了解過去的氣溫,化驗空氣,可測量出二氧化碳的濃度。從中得知,過去的氣溫是隨二氧化碳濃度改變,兩者一同上升,也一同下降。過去80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曾高于280ppm,直到人類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90ppm,比自然因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高四成。

而今此數據正邁向500ppm,甚至可能超越,那速度是百倍至千倍。因自然因素所導致的變化,讓我驚訝的是,我們已看到影響。氣溫才上升攝氏0.8度,或華氏1.5度。這是1850年代至今上升的幅度,但已有很多離譜的事發生,我認為比氣候變遷觀念更重要的,是空氣正在改變??諝獾幕疚锢砗突瘜W特性正在改變,這是你我呼吸的空氣,這會影響到農業、水供應,及我們周遭所有動植物的生態,已有動植物絕種?,F今生物滅絕的速度,是一千年前的一百倍。隨著氣候持續暖化,將有越來越多物種消失,因為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未來將發生大規模物種滅絕,時間可能在兩百至三百年內,有大規模物種滅絕意味。地球上會有一半,或四分之三的物種消失,我們會失去凈化水的植物。若沒有授粉者進行授粉,就得自己動手:中國已經在這么做,必須以人工方式為農作物授粉。過去20年來,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有近兩成的林地消失。那些林區內的生物死亡率很高,野火季的時間已延長兩個多月,美國西部這20年來的野火規模更大,火勢更猛力。

人類已找出天然災害發生次數,及天災所造成損失的一些趨向,有趣的是,就氣候相關事件來看,人類的活動主要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存在于空氣中的溫室氣體量極少,但只稍增加一點點,氣候系統狀態便會改變,氣候因而更加容易發生極端現象。

相機一整個冬天都有在拍照,拍到兩千三百多格畫面。從六月至今,冰河不斷退縮,同時也不斷變薄,猶如泄氣的氣球,可看到所謂的槽線。那是冰河于1984年的高水位線,垂直高度的差異相當于帝國大廈的高度。地質變化的速度很快,我們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地質變化,而且這是我們人類造成的。冰層的整道邊緣處,有一條所謂的融化帶,那是冰層融化的部分,且冰層貯藏的水正流入大海。格陵蘭融化的部分位在冰層邊緣處,那塊區域面積不斷擴大,并隨著該地氣候的改變,越往冰層北部移動。這些似瑞士奶酪坑洞內的冰融化成水,這些水往下滲入水道,最后所有東西垂直往下掉落。往下穿過那些大冰河壺穴,往下流入冰層底,然后進入海洋,原本氣候若是稍微變暖,冰河會稍微退縮。氣候若稍微變冷,冰河會稍微推進。這兩種現象會交互作用以保持平衡。但氣候若是變得太暖,冰層變得太薄,冰河就不是只做出輕微反應。冰河體積會縮小,過了臨界點,氣候將無法起任何作用,情況無法逆轉,冰河只會繼續融化。

若住在落基山脈會覺得這沒什么,但你若住在乞沙比克灣、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恒河泛濫平原,事情就嚴重了。這件事對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都很重要,至少將有一億五千萬人被迫遷居,那相當于美國一半的人口。那些人將必須離開家園,搬到別處去,颶風與臺風的威力也因而變得更強大,這意味海岸線會更常出現高水位。因此當強烈風暴來襲,會將更多水推向更遠的內陸,我們關于格陵蘭氣候變遷的報導,就是要表達這一點:“透過融化的水涌入海洋來表達,我們就是在拍攝這類景象,我去那些地方就是想記錄這些事,我從你的照片和衛星照片中看過此景,但真正來到這里,感覺好不可思議?!?/p>

格陵蘭的融化帶上,有數千個像這樣的冰河壺穴。冰體天天不停地融化,水不斷涌入冰層,水流量很大。有越來越多人益發對氣候變遷的真實性持疑,

那些所謂的氣候科學家欺瞞所有世人,沒有什么輿論,這是虛構的。認為人為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暖化,可能是有史以來,對美國人民設下的最大騙局。這項計劃我們已投入兩年時間,我們拍到數十萬個影像。身為文化的我們,忘了自己其實是自然界的生物,我們與大自然關系緊密,并往來密切。我們因為無法分隔文明與自然,而選擇極度仰賴自然。

猜你喜歡
格陵蘭冰河架設
最慢的鯊魚
格陵蘭也曾“脫歐”
冰河遇險記
特朗普為何執意買格陵蘭
冰河時期“大玩家”
去冰河時代“刷微信”
生氣的火山和冷冷的冰河
架設“生活”與“習作”的橋梁
如何在高校架設學生洗衣服務系統
1982年,格陵蘭公投“脫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