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或持續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對比觀察

2013-09-21 07:01李學峰
當代醫學 2013年22期
關鍵詞:黃染病理性鞏膜

李學峰

新生兒黃疸是指嬰兒在出生28d內的新生兒期出現的黃疸。新生兒由于自身生理特點,存在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膚、鞏膜黃染。新生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7~10d可消退,一般不伴有特殊臨床癥狀,常發生在出生后的2~3d,不需特殊治療,可自行消退[1];病理性黃疸不能自行消退,且逐漸加重,可有其他臨床表現,嚴重的病理性黃疸還可出現核黃疸,損害患兒的神經系統,須積極治療。藍光治療是病理性黃疸常用的治療方法,可分為持續性藍光治療和間歇性藍光治療[2]。筆者對比分析了炎陵縣人民醫院2010-2011年間收治的46例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兩種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選擇 選取我院新生兒科2010-2011年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兒46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1~30d,平均年齡(24.5±2.3)d,其中早產兒32例,足月產10例,過期產4例。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將46例患兒分為實驗者和對照組。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疾病一般情況方面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46例患兒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皮膚及鞏膜黃染,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明顯高增高,血清總膽紅素均>255mol/L,確診為病理性黃疸,患兒除黃疸外,尚因病因不同,伴有其他臨床癥狀,但均未出現神經系統癥狀。

1.3 治療方法

1.3.1 常規治療 46例病理性黃疸患兒均給予病例性黃疸的常規治療包括:(1)針對病因的病因治療。(2)酶誘導劑誘導肝酶合成。(3)給予益生菌保護腸道,抗生素抗感染,補液糾正酸中毒等對癥治療。

1.3.2 藍光照射治療 對照組23例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持續藍光照射治療:藍光照射時間12~18h,間停時間:8~12h;實驗組23例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間歇性藍光治療:藍光照射時間3~6h,間停時間2~4h。兩組患兒分別在治療前黃疸高峰期和治療結束后48h檢測血清膽紅素水平。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兒皮膚及鞏膜黃染的情況,警惕患兒出現膽紅素腦病,每日定時用膽紅素測量儀定期檢測膽紅素水平,并觀察記錄患兒不良反應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兒皮膚、鞏膜黃染及其他臨床癥狀消失,血清膽紅素檢測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患兒皮膚、鞏膜黃染明顯消退,其他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血清膽紅素檢測較前有明顯下降,但未恢復正常水平。無效:患兒皮膚、鞏膜黃染消退不明顯,其他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血清膽紅素檢測較前無明顯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5進行分析處理,結果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1.3%,對照組為87.0%,兩組患兒在治療效果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見表1。而治療過程中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1%,對照組為52.2%,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表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是指患兒出生28d內出現皮膚、鞏膜黃染的臨床癥狀,由于新生兒期嬰兒容易出現膽紅素代謝障礙,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及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從而出現一皮膚及鞏膜黃染為主要臨床特征的黃疸,新生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多發生在患兒出生后2~3天,多可自行消退,無需特殊治療,不在本文討論之中[3]。病理性黃疸主要表現為,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升高明顯,且多有原發病的臨床表現,由于嬰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血清中未結合的膽紅素患兒可透過血腦屏障導致患兒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不及時處理會影響患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對大腦可造成不可逆性損傷。因此對于病理性黃疸須積極采取治療措施[4-6]。

目前臨床上治療病理性黃疸主要采用酶誘導治療和藍光照射治療,藍光照射治療的原理為:膽紅素分子可吸收波長為450mm的藍光,未結合膽紅素在藍光照射下在藍光照射下可發生結構變化由IXa Z型轉變為異構IXa E型,發生結構變化后的異構IXa E型未結合膽紅素為水溶性物質,能通過膽汁排泄或經尿液排泄,從而使血清中膽紅素水平下降。藍光照射治療主要采用藍光照射淺表皮膚及組織,使皮膚及淺表組織的膽紅素水平下降。本討論中實驗者采用間歇性藍光照射,對照組采用持續性藍光照射,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1.3%,對照組為87.0%,兩組患兒在治療效果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見表1。而治療過程中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1%,對照組為52.2%,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由此可見,藍光治療黃疸效果確切,但持續性藍光治療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導致患兒出現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藍光照射治療被證實是治療新生兒黃疸確切有效的方法,采用間歇性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可以取的與持續性藍光治療相同的療效,且不良反應發生概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潘軍,胡江,謝集建.藥物聯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3):136-137.

[2]鄧如倉,李慧中,李云奎.不同方案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372-373.

[3]楚愛菊,董秀華.早期干預對新生兒黃疸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69.

[4]唐仕芳,朱洪春,李華強.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179例臨床病因分析及防治[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2):23-24.

[5]黃海波.不同方式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93-94.

[6]唐駿.茵梔黃顆粒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4):68-69.

猜你喜歡
黃染病理性鞏膜
鞏膜炎的超聲診斷價值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術中頑固性低血壓1例
小針刀療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進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經痛中的作用初探
鞏膜外環扎術治療復發性視網膜脫離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加急性肝衰竭陰黃證1例
識別寶寶生病信號
鞏膜鏡的臨床應用
可擦碘降低手術室地面黃染的應用研究
不同消毒液對手術室塑膠地板黃染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