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公路養護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

2013-09-30 06:39李志軍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6期
關鍵詞:改革

李志軍

[摘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順暢進行是保障公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然而,目前我們在公路養護管理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下面就如何加強公路養護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進行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改革;使用性能;維護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U448.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287-01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建設、公路建設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公路里程日漸增加。每當我們看到了平整、暢通、井然有序的公路交通,橫臥在兩岸,騰空而起的高架橋,可以使農民通向村外的廣闊的柏油公路時,我們就會自發地產生一種用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的喜悅感、驕傲之情,感嘆生活環境的美好、感嘆人類的偉大。然而,光明的背后,人們會看到“老齡化”的公路、橋梁,它會有裂縫、坑洼等等問題,這些事實情況的出現給廣大人民群眾出行帶來很多恒定的不便,有時嚴重的甚至可能威脅的生命安全及財產損失。因此,維護,管理和保護良好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是道路管理者面臨的新的挑戰。

維護工作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使用道路的意義和生活,也影響社會經濟效益。因此,如何提高道路的養護和管理是擺在前面的公路部門和企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下面就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的作用和特點進行論述。

一、公路的維護和管理

公路養護就是對公路的保養與維護,保養側重于從建成通車開始的全過程養護,維護側重于對被破壞的部分進行修復。公路建成通車后,因承受車輪的磨損和沖擊,受到暴雨、洪水、風沙、冰雪、日曬、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蝕和風化,以及人為的破壞和修建時遺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質量會逐漸降低。因此,公路建成通車后必須采取養護維修措施,并不斷進行更新改善。公路養護必須及時修復損壞部分,否則將導致修復工程的投資加大,縮短公路的使用壽命,并給用路者造成損失。公路維修還必須注意進行緊急服務和搶修,保持公路暢通無阻。在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公路養護還要對原有技術標準過低的路段、構造物和沿線設施進行局部改善、更新和添建,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加強養護管理的若干問題

公路養護管理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如養護管理政策不健全,養護管理體制不順暢,“重建輕養”思想嚴重,缺少定額和規范,養護資金投入不夠,養護工區規劃與公路發展不夠協調等問題已經突出出來,并將成為影響公路運營管理的障礙,影響公路養護水平的提高和養管機制的創新。以下介紹在公路養護方面我們做出的幾點改革創新機制。

(一)、機制創新

本人從事公路管理多年,深刻認識公路建設,現將體制改革分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國際道路會議常設協會將公路養護統一劃分為日常養護、定期養護、特別養護和改善工程四類。要根據道路維護和管理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養護和管理系統,這樣既提高了公路質量到又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第二:目前的道路養護管理站布局與路政管理人員,需要科學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優勢互補,降低經營成本,符合公路的發展趨勢和行業的特點。建立了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優先給予集中統一的原則。第三:世界上多數國家的養路經費是從公路資金中撥付的。養路經費占公路建設總投資的比重,一般為30%~50%。養路費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所以我們要考慮成本:首先是選擇施工隊伍,要通過招標競爭機制;其次是企業的管理機制,要實施勞動就業分配制度,建立維修工程計劃任務的形式及合同管理的形式,以適應公路養護的特點,使工程逐步向信息技術化、市場化邁進。

(二)、人員配置合理化

養護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駕駛人的安全,快捷,經濟,舒適?,F如今因保護專業化水平不高,保護和管理人員薄弱,整體素質普遍偏低。所以我們面臨著一個嚴峻的人員配置考驗。能適應公路養護管理,建立一個敬業,甘于奉獻高品質、高層次、專業的、全面發展、養護隊伍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人員精干、操作熟練、訓練有素、并有強烈的責任感的全面的專業技術的維修隊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每一個項目、每一個過程的質量,然后完成各種道路事故修復工作。人員素質的提升還要做到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定期給予工人充分的休養和度假時間,以提高養護人員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身體素質,樹立“安全工作”的思想。最后要提到的是必需做要到調節的維護操作。首先,養路工人必須穿戴安全標志服裝;其次,我們應該加強管理,如施工車輛是否安全,道路狀況是否良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維護工作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要做到維護好每一名養護工人的人生安全工作。

(三)、設備更新

目前公路養護工作設備陳舊,養路機械匹配率低,設備的大小不能跟上,技術含量保護低。所以我們必須加大投入力度,以增加保護資金,通過補助資金,招標慣例,支持和引導道路維修單位和企業在維護設備的更新,投入資金的增加,機械化過程的加快中。要求在有限的財政資源下做到節約預算的合理性,并使科學決策發揮最大的效益。然后,逐步更新和淘汰那些高污染、技術含量低的傳統工藝和落后的設備,應使用與經營能力、經營業績、自動化程度得以提高。用無污染,高速度和其他特性的機械和設備來確保維護工作的效率。最后,學習、引進國外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提高養護機械制造技術和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的可靠性,使用高功率的機械性能的設備是養護工作的必要保證。

(四)、技術要求

早期的公路多是土路或低級路面,橋涵以木制和石砌為主,交通量也很小,故養護技術比較簡單,要求也不高。隨著交通量的增長,高級路面以及高速公路的出現,養護技術要求也不斷提高。為此,各國都制定了養路條例,如蘇聯制定有公路養護技術規范,日本制定有道路養護維修綱要,美國有公路養護手冊。這些技術條例的共同要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努力消除導致公路損毀的因素,增強設施的耐久性,提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2、重視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特殊檢查,積累技術資料,加強科學分析,針對病害產生的原因,采取正確、有效的技術措施。

3、因地制宜,充分發掘原有工程設施的潛力,以達到適用、經濟的目的。

4、盡量采用國內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推行科學管理方法,加強情報系統,及時處理公路上發生的問題。

5、革新養路機具設備,相應地改革操作方法和勞動組織,提高效率,保證工程質量。

(五)、質量考核

一般采用定期檢查路況變化的方法來考核公路養護的工作質量。一些工業發達國家,主要檢查路面的使用性能,包括破損率、不平整度、抗滑能力和整體強度等技術指標,據以確定科學的養護對策。中國自60年代起,對每公里公路的路面、路基、橋涵、標號志和綠化等五項每月進行檢查評定,綜合按百分制計分??偟酿B護質量要求是:路面平整、路拱適度、行車順暢;路肩整潔、邊坡穩定、排水溝暢通;橋涵構造物完好清潔;標號志完善鮮明;路旁綠化、宜林路段路樹齊全。

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部位和數量進行詳細記錄,按統一的規定扣分。各項的最高分數規定為:路面50分,路基20分,其他三項各10分。并按每公里所得分數將路況分為優、良、次、差四等,將每個養路單位所管路段中優等和良等路占總里程的百分比(好路率)作為考核該單位養護工作質量的主要指標。根據好路率的升降和差等路的增減來評定其成績,并據此掌握路況變化,積累資料,以便制定下一步養護工作計劃。

結束語

隨著國家公路網的建設,公路,總里程的加長,公路養護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國內優秀的公路養護運營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公路養護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做好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服務水平,是公路管理部門和經營企業一項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張有旺,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14)

[2]高興發,淺談公路管理局對公路養護的現狀和對策的探討[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08)

猜你喜歡
改革
專業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國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綜合改革下選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敘事起點: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爭當改革促進派難在哪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巨輪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