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

2013-10-30 03:53馬建輝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7期
關鍵詞:會計誠信體系建設

馬建輝

【摘 要】當今中國正經歷著巨大的體制轉軌。經濟領域進行著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變革的過程也是規則與秩序更替,權利和利益重新整合的過程。本文正是基于“會計誠信”這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對當前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建設新世紀會計誠信體系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會計誠信;經濟體制改革;體系建設

1.會計誠信的涵義

會計誠信,即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客觀經濟活動,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服務。會計誠信,不僅關系到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關系到市場主客體的正當利益,更關系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如果會計失之誠信,弄虛作假,欺詐舞弊,會計關系得以存在的基礎就會隨之崩塌,會計的生命力就隨之完結。一個誠信的會計信息環境,是新的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能否正常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建立會計誠信體系至關重要。

2.當前會計誠信缺失的現狀及危害性

2.1當前會計誠信缺失的現狀

在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也極其嚴重。最直接的表現是沉重打擊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計誠信缺失現象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中比比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行動,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2.2當前會計誠信缺失帶來的危害

2.2.1影響投資者切身利益

一項對湖北財務人員的調查中顯示受會計誠信缺失危害最大的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達53.42%,比例之高。投資者而言,首先,會計失信使信息失真,從而使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蒙受經濟損失。 其次,使整個社會缺失經濟良性運行的商業信用基礎,投資環境惡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效益好、資金回報率高的企業進行融資。

2.2.2誤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雖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場作用來完成,但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態勢所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仍然起著重要作用。各級政府了解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情況,進行經濟決策和宏觀指導管理,必須依靠充分、可靠的經濟信息,尤其是會計信息。失真的會計信息,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協調有序發展,成為經濟工作一大隱患。

2.2.3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形成的各類社會和經濟關系就無法順利建立起來,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系。會計“誠信缺失”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將直接影響國家的財稅收入,影響國家宏觀經濟的有效調控和貫徹實施,使市場的資源配置失靈,市場的交易成本增加,流動性降低,導致嚴重的不公平競爭,其直接后果是資源的低效運營和浪費。

3.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3.1信息不對稱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前提

如果會計信息是對稱的,會計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公司)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資者)對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虛假的會計信息就很容易被識破,那么就談不上會計失信的問題。在資本所有權與控制權(經營權)分離的現代企業中,對外信息的提供與使用是分離的,現實的經濟并非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信息不對稱始終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對稱是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前提。

3.2會計人員道德素質不高,受內部環境約束是會計失信的內部原因

在我國,會計行業中財務會計規范一直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職業人員一般都比較重視形式上的合法性、合規性,卻不去理會實質上的合理性。會計人員則習慣于照章辦事,缺乏用個人的專業知識來判斷,這也嚴重地阻礙了會計人員提高個人素質。會計行業中,會計人員多數是唯領導命是從,表現出不良的職業道德,進而忽視了會計信息質量。

3.3注冊會計師監督力度不夠是會計失信的直接原因

會計要誠信首先會計師要誠信。注冊會計師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自由職業,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在實際工作中,現行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制度存在缺陷。懲處,涉及金額也十分有限。競爭的壓力和違規成本太低,直接導致注冊會計師監督不力。

3.4失信成本低是會計失信的重要原因

在現階段,由于“執行難”、“難執行”現象還時有存在,造假者獲得的利益遠遠大于其造假成本,失信者難以受到應有的懲罰,即使受到懲罰,其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小于其因失信而得到的利益。一旦會計師事務所本身爆發信任危機,那么資本市場就將陷入一片混亂。

3.5政府扮演多重角色,監管不力是會計失信的政治原因

我國政府在經濟生活中參與得太深太廣,表現為政企不分,政府還沒有完全走出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在經濟管理工作中職能常常越位,而企業還沒有真正成為適應獨立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

4.加強會計誠信建設的對策

4.1弱化會計信息不對稱

就會計信息而言,激勵機制的作用并不明顯,最為有效的還是加強監督與規范。弱化會計信息不對稱性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1)加強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設。

(2)采用電算化,提高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和準確性。

(3)優化會計信息披露機制。

4.2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會計人員道德建設

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建立健全會計機構,配備與會計業務相適應的財會人員,采取現代化的手段,加快會計電算化的進程,使會計核算程序和管理更加嚴密科學。這就使會計真正獨立工作,獨立行使會計職責不受行政干預,抵制消極腐敗現象的發生。

4.3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

為了加強注冊會計師的作用,筆者認為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一是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讓他們獨立于公司管理當局,從而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二是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三是不斷完善《注冊會計師法》,并且制定出一系列的條規如《注冊會計師法實施條例》。四是強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職業責任感。

4.4加大懲治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要針對造假直接動因是“非法利益的誘惑”和“低廉的違規成本”的現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會計失信懲治機制。一是要盡快完善民事賠償制度。二是要強化企業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的誠信法律責任。三是要加大對會計造假者的打擊力度。四是要實行市場推出機制。

4.5轉化政府職能,凈化從業環境,保障會計工作獨立性

要轉變政府職能,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管理和服務企業,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同時要強化誠信意識,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4.6建立會計誠信教育機制,完善會計誠信教育體制建設

加快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最重要的是建立會計誠信教育機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誠信教育,強化市場主體和會計人員的會計誠信觀念和信用意識。如何建立會計誠信教育機制應重點抓好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應將會計誠信教育作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第一重要內容。會計教育不僅要傳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識,而且要灌輸道德標準和敬業精神。

其次,應將會計誠信教育的重點放在會計誠信信念、誠信文化、誠信制度的教育上。因此,各行各業都應自覺提高職業誠信意識,從而營造出會計誠信建設的和諧環境。

會計誠信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沒有誠信,就沒有正常的經濟秩序,加快會計誠信體系建設已成為目前會計界亟待解決的問題。會計誠信缺失,受社會、政治、經濟等復雜背景的影響,會計誠信建設也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高效率的建設會計誠信體系,需要對照會計失信的原因,在完善社會制度、健全法律法規、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通過合理、正確、有效的途徑才能實現良好的會計誠信環境。受知識面的限制,提出的原因及對策可能還不夠全面,如何尋求更完善的方法來加強會計誠信建設將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

猜你喜歡
會計誠信體系建設
淺析會計誠信缺失的成因
淺談會計誠信文化發展史
淺談工廠化施工項目成本管理
會計誠信探究
淺談風力發電企業培訓體系建設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體系建設初探
我國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會計誠信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