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轉型時期研究生英語教學法研究

2013-11-22 07:40劉新榮
瘋狂英語·教師版 2013年4期

劉新榮

摘 要:本文以近3 0年來國內主要英語教學法流派研究為依據,分析、概括研究生英語教學法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指出我院轉型時期研究生英語教學法選擇的原則,希望對轉型期的教學改革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教育轉型;研究生英語;英語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11-0038-5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09

要完成當前的教育轉型,就是要將我院的教育轉向“以學員為中心,以指揮教育為重心,以打造人文校園為目的”。這種形勢下,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外語教學的轉變勢在必行;作為軍隊的高級人才,研究生的培養除了注重專業知識的儲備,還必須注重學員人文素質及合作精神的培養,以更好地服務軍隊、獻身國防。

1 . 近3 0年影響中國英語教學的主流教學法綜述

外語教學法是研究外語教學理論、實踐、過程及規律的科學,其他條件等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教學法會導致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外語教學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學法的改革。長期以來,外語教學界最為重視的就是外語教學法。在過去的幾十年,研究生英語教學受到了許多教學法流派的影響,以下是對中國英語教學影響較大的主流教學法。

1 . 1 語法-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是一種通過學習語法規則和詞匯,并且按照規則用本國語和目的語進行互譯來教授語言的方法。語法翻譯法始于18~19世紀,是外語教學中歷史最悠久、使用范圍最廣的方法之一,中國早期的大學英語教學也主要采用此方法。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的大學英語教材基本上以語法為綱。雖然自80年代起,由于交際法日益廣泛的推廣和運用,語法翻譯法受到了一定的質疑和批評。但調查表明,語法翻譯法在我國的外語教學中仍占主導地位。因為該方法的教學流程最適宜外語教學:閱讀/朗讀—句子翻譯—講解語法/語言點—書面回答—理解性問題。它遵循以下原則:(1)書面語重要,重視寫作和閱讀;(2)熟記語法規則和單詞;(3)教師的絕對權威;(4)本族語的中介作用。

任何人稍微留心就會發現,即使在資訊高度發達,教學信息化的今天,最為古老和傳統的語法-翻譯法仍在外語教師中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適用范圍十分廣泛,對教師的語言水平、教學設備、語言環境要求都不太高。很多學者專家都認為語法-翻譯法不會很快消失,并建議把語法教學和交際法結合起來,在交際中教語法,即將語言的意義與形式結合在一起,語言教學以交際為中心,但又不忽視語言形式的學習。

1 . 2 交際法

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就是把運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交際作為學習語言的方法。交際法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此法主張以交際活動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自80年代以來,該教學法對中國的英語教學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大量涌現。交際法的最大特征是它對語言結構和交際能力同等重視。學習者不僅要知道語言規則的用法,還必須學會交際。它遵循以下原則:(1)強調語言的意義,而不是結構;(2)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交際能力(即有效和得體地運用語言系統的能力);(3)教學一開始就鼓勵學生嘗試交際;(4)教師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發學生學習;(5)流利性與可接受性是教語言的主要目標。

顯而易見,交際法的運用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語的形式、意義和功能,而且對于口語表達的提高作用很大,所以在20世紀90年代著實紅火了一陣。但由于交際法對教師的語言水平及文化素養要求較高,加之測試的信度和效度都不好把握,最重要的是沒能有效地解決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關系(一味地片面強調輸出,卻忽略了輸入的意義和作用),近十年受到了相對的冷落(孔燕平,2004)。

1 . 3 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是學習者為完成特定語言任務而使用目的語參與到理解、處理、輸出和/或互動之中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英語教育最新發展成果。于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一直沿用至今。任務教學法是升級版的交際法,被認為是在培養學生運用能力方面“現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交際法”。它遵循以下原則:(1)強調教學過程,力圖讓學生通過完成真實生活任務而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2)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從更廣泛的層面強調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3)強調以真實生活任務為教學中心活動,修正了以功能為基礎的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真實性不足的問題;(4)要求教學活動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任務型教學并不反對語言知識教學,而是倡導以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的語言知識教學。因此,任務既有真實生活任務,也有學習性任務。需要注意的是,任務教學法是交際法的一種新的形態,是交際法的發展,而不是交際法的替代物。惟其如此,任務教學法對中國各層次的英語教學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國內多種英語新教材的編寫都借鑒了任務教學法,研究課題和文章更層出不窮。

1 . 4 群體商談法

群體商談法(Group 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一種新型的語言學習方法。學習者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分成幾組交談。教師站在學生身后,隨時提供幫助,最后把錄音內容重放。群體商談法也叫人道法,即該法把學生看作整體的人,關心其情感領域、語言知識和行為技能。它遵循以下原則:(1)當學生具備安全感時才會學得最好;(2)教師不站在課堂前面,就會減低學生的受威脅感,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3)教師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獨特性;(4)教師向學生咨詢,這表明他們確實在傾聽學生并理解學生;(5)在小組里,學生可以感覺到一種集體感,既可以互相學習,也可以向教師學習。群體商談法的流程一般是:錄下學生對話;翻譯成目的語;對學習過程的總結;不斷重復;小組討論。它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語言學習的人道性和互動性,所以也有人稱它為人道法。

群體商談法最常出現的情境是,師生首先問候和自我介紹,接著教師陳述該課的目標及要求,然后學生圍成一個圓圈,用外語進行會話。學生可先用本國語和旁邊同學交換信息,教師站在身后把這段信息交換翻譯成外語,然后由學生重復。接著再叫另一個學生講,并把話錄在錄音機里。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談出各自對此學習的感受。不難看出,群體商談法里夾雜了一定的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換句話說,群體商談法是交際法的一種更加人道的變體。

1 . 5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始于80年代初,到了90年代末,西方語言學界及語言教學界對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在廣度與深度等方面幾乎可以與80年代流行的交際法不相上下?!白灾餍浴本唧w表現為自立、自為、自律三個特性,被認為是自主學習的三大支柱。自主學習遵循以下原則:(1)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2)學生需要增強自身的自主意識;(3)教師需要優化課堂教學和評估體系。

自主學習在中國的推行并不順利。習慣了多年來的“灌輸式”教育,開始階段,在中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遇到了種種困難,但從一些教師的實證性研究來看,學生贊同自主學習,而且他們的實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有關自主學習研究的深入,自主學習外部環境的進一步改善,自主學習將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更廣泛地開展,取得理想的效果。

1 . 6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起源于1920年的美國哈佛商學院,是一種通過分析各種實際案例來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和真實情境的再現,身臨其境地領會很多假設場景中無法獲得的知識和體會,教學效果顯著,獲得了學術界及業界的極大認可,并被迅速推廣到經濟學、法學和語言等不同學科的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并遵循以下原則:(1)教師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還有具備過硬的雙語文化知識及信息素養;(2)教學內容凸顯多元性和廣泛性;(3)師生、生生之間充分的合作和互動(趙素華,2011: 62-67)。

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英語教學是近十年的事,范圍也不算太廣,主要適用于英語口語和寫作的教學,但效果明顯,所以最近有普及的趨勢。

除了以上六種主流教學法,認知法(C o g n i t i v e A p p r o a c h)、浸泡法(Immersion)、整體語言教學(Holistic Language Teaching)及系統直接講授法(Systematic Direct Instruction)等非主流教學法也都曾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中國的英語教學,因為篇幅問題,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2 . 英語教學法演變趨勢

中國的英語教學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了政治和經濟的轉向。1976年結束文革,1977年恢復高考,1979年改革開放,1994年開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2001年入關,2008年舉辦奧運會,英語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英語教學改革探索從未停止,英語教學法選擇日漸成熟。幾十年來,各種教學法流派對以語法-翻譯法為代表的傳統教學法確實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但因中國國情復雜,資源分布不均衡,加之傳統教學法對教師的語言水平要求相對較低,長期以來,傳統教學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級英語教學中,并仍將在很長時間內具有很大優勢。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推進,英語教學不可避免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1年入關和2008年舉辦奧運會以來,中國的英語教學更加大膽地走出去和拿進來,博采眾長,各種教學法的優化融合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趨勢。近十年來的英語教學呈現出這樣一個趨勢:(1)多樣性(Diversity);即傳統教學法和新銳教學法共存,并不斷有更新的方法涌現。(2)本土化(Localization);鑒于漢藏語系和印歐語系的迥然不同,中國的英語教學必然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Chinese characteristics),比如王初明教授首倡的“寫長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初明,2005: 11-15)。(3)折中主義(Eclecticism)教學法的折中化趨勢其實是各種方法的一種混合(blending),它博采各家之長,根據每一階段的具體目標及學習者具體情況靈活采用各種方法,融合各教學法的長處。近年來,國內主張在教學中運用折中法的呼聲也很高。(4)學生中心化(Studentcentralization);(5)自主性(Autonomy)。學生中心化和自主性兩種趨勢可以說是相互作用的,不僅應用在外語教學中,還應用在高校其他課程的教學中(胡俊杰,2007: 80-83)。

3 . 教學模式轉型時期研究生英語教學法的選擇原則

事實上,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法,英語教學都要針對不同的教學要求,貫徹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即(1)語法原則,把語言知識的傳授放在相當的地位;(2)交際原則,把語言結構與語境和功能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語言結構的多樣性和語用的多種可能性;(3)文化原則,采用對比分析方式,使學生了解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學會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增強語言教學法和語用的跨文化背景,學會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增強語言教學和使用的跨文化意識。如果一味地機械重復使用一種英語教學方法,這就不僅從根本上違背了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也違背了外語學習的基本原則和規律(束定芳,2005: 7-11)。

但轉型時期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應該在本質上有別于本科和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在教學法的選擇上應該更多地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采用自主學習,體現自主和自覺;再根據具體情形和教學內容輔之以交際法、任務法、案例法和其他新型教學法;教師的作用應該從講解者和傳授者轉向組織者和促進者,同時從單純的教書育人轉向和學生一起成長;外語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活動,還應該超越時空,滲透學生的日常習慣,著力培養他們的全局意識及合作精神,為今后服務軍隊和獻身國防打下堅實基礎。具體說來,這一時期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在教學法的選擇上應體現如下原則。

3 . 1 雙主原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自主學習在20世紀90年代盛行中國,但實踐上全面普及還是近十年的事。這兩個十年的自主學習區別主要在于,90年代的自主學習充其量只是一種改良,有時只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習,老師的話語權還是很大;近十年來,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英語教學實現了真正的“自立、自為、自律”。英語課程秉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革新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提高教學質量做出了貢獻。

具體說來,研究生階段的英語教學應該更多地體現自主學習的“雙主原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因為研究生的心智更為成熟,認知能力更強。有研究顯示,研究生英語教學可以適當運用認知法,使用提問—討論式語篇教學模式(郝興躍,2004: 32-37)。通過此模式,教師充分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相關知識,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地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原則下的教師角色定位應該精準,否則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教師既不是絕對的主角,也不能徹底隱身,而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領航者、合作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把握自主學習的正確方向。

3 . 2 雙贏原則:語言技能與語用技能共贏

語言技能和語用技能的關系問題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焦點問題,孰輕孰重、誰主誰次也是區分各種教學法的核心。語用能力是外語學習者使用目標語做事和交際的能力,可分為社交語用能力和語用語言能力。語用技能是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語言技能同等重要,到高級階段比語言技能更為重要。它直接決定著習得者語言應用的熟練度、準確度和得體度。研究生大多有著良好的語言基礎及應試技巧,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語言技能就沒有上升的空間了。很多調查和研究顯示,作為語言的高級學習者,研究生往往陷入矛盾心境:一方面驕傲于以往考試的高分,一方面又糾結于自己的中式英語。究其根源,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處理好語言和語用的關系問題。這種矛盾心情往往令他們對現階段的學習心懷不滿,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并對英語學習產生自暴自棄或隨大流的念頭。

要想實現語言技能與語用技能提高的雙贏局面,同時幫助研究生學習者盡早突破語言學習的瓶頸期,研究生階段的英語教學應適當借鑒ESP(專門用途英語)中常用的“語域分析法(Register Analysis)”和“語篇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兩種教學法分別強調如何根據特定語域和上下文分析學習語義、語法結構與語言功能。另外,語用能力不應該只是語法學習的自然延伸和簡單應用。語用慣用語教學有助于學習者習得語用知識并為今后創造性地使用語言打下基礎。另外,教授或講解語法項目時,元語用知識的有意識強調也很重要。教師系統的歸納和梳理對增強學生的整體語用知識非常有利。

當然,盡管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可語用的可教性,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語用的提高離不開應用。這個時候,交際法和任務法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3 . 3 雙結合原則:語法與交際相結合;語言教學與文化習得相結合

根據《歐洲共同語言參照框架:學習、教學、評價》,語言教學的目的之一是“獲得對其他國家的生活方式、思維形式、文化遺產的更為廣泛和深刻的理解”?!堆芯可⒄Z課程要求》也確定“提高綜合文化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之一。研究生英語教學應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明、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價值,熟悉中外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否則,就無法達到“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的目標?!墩n程要求》因此對研究生英語的性質界定為“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具體到教學實踐,研究生英語在教學法的選擇上必然會側重交際法及一定程度的群體商談法,讓英語學習凸顯出一定的交際性、通識性和人道性;語法學習的比重不會太大,但也不可避免地會適量使用語法-翻譯法;合理地把語法與交際相結合,寓語言教學于文化習得,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開拓國際視野,欣賞西方文明,真是一舉幾得。另外,通識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全人類的文明經典”介紹給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體現出通識教育的特點,增加學生相關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3 . 4 雙服務原則: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服務于院系專業

三十多年來,我國開啟國門,堅持開放,由本土型國家正在轉變為“國際型國家”?!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指出,教育要“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新軍事變革形勢下,在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定位應該是服務,其功能是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服務于院系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要主動與學校及各學科的需求結合起來,在學校的發展中獲得自己的發展,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務。

參考文獻

郝興躍.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語法教學的新趨勢[J].外語界,2004(4):32-37.

胡俊杰.影響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法綜述[J].中國大學教學,2007(2):80-83.

孔燕平.外語教學中交際式讀寫的運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

束定芳.呼喚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J].外語界,2005(6):7-11.

王初明.外語寫長法[J].中國外語,2005(1):11-15.

趙素華.網絡環境下案例教學法在英語公共演講課中的應用研究[J].外語界,2011(5):62-67.

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