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歌詞的翻譯看音樂劇 《媽媽咪呀!》在中國的本土植入

2013-11-22 07:40謝小紅
瘋狂英語·教師版 2013年4期
關鍵詞:音樂劇

謝小紅

摘 要:百老匯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于2011年在中國推出后受到中國觀眾的普遍歡迎,近幾年來在各大城市長演不衰。本文介紹了《媽媽咪呀!》中文版歌詞的誕生過程,剖析了中文版歌詞的翻譯技巧和策略,指出對歌詞的創造性翻譯是音樂劇《媽媽咪呀!》在中國本土成功植入的關鍵。

關鍵詞:音樂??;《媽媽咪呀!》;歌詞翻譯;植入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11-0197-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53

1 . 引言

音樂劇《媽媽咪呀!》于1999年在倫敦上演,2001年進軍紐約,迄今為止,《媽媽咪呀!》被翻譯成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日語、韓語等十三種不同版本,在全球三百多個城市上演,超過五千萬觀眾走進劇院欣賞這部經典的音樂劇,創造了全球二十億的票房神話。在世界舞臺連續十三年盛演不衰,足見《媽媽咪呀!》在全球巨大的影響力。自從2011年7月《媽媽咪呀!》第十四個版本——中文版在上海成功推出以來,《媽媽咪呀!》在中國幾座主要城市已經連續演出了一百多場。2013年,《媽媽咪呀!》在中國又開始新一輪的巡演,盡管演出陣容有所改變,但《媽媽咪呀!》受歡迎的程度依然不減當年。

2 .《媽媽咪呀!》中文版歌詞的創作過程

音樂劇《媽媽咪呀!》講述了在希臘的一個小島上,一對母女以開旅館為生。女兒蘇菲即將出嫁,她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在婚禮上將她親手交給丈夫,可惜她的母親唐娜從來沒有告訴她誰是她的親生父親。一次偶然的機會,蘇菲偷看了母親的日記,發現母親當年有三個情人,這三個人都有可能是她的親生父親。蘇菲分別給這三位男士各寄出一張請柬,邀請他們參加自己的婚禮。很多中國觀眾對這個故事并不陌生,他們通過非中文版的音樂劇《媽媽咪呀!》以及2008年電影版的《媽媽咪呀!》知曉了這樣一個充滿懸念和趣味的故事。盡管這個故事發生在西方,存在著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但是它所表達的情感卻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如親情、友情和愛情等,這些情感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所以植入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要使一部音樂劇吸引觀眾,必須做到好聽、好看、好玩。好聽取決于歌曲和配樂,而承載歌曲的歌詞至關重要。如何將廣為傳唱的經典英文歌詞轉換成中文歌詞,既能保持原意,又具有可唱性和可聽性,是中文版《媽媽咪呀!》歌詞翻譯的挑戰所在。

《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誕生得益于前面十三個版本的成功。據《媽媽咪呀!》主創樂隊ABBA成員比約恩·奧瓦爾斯透露,最初他們認為《媽媽咪呀!》只適合英語演出,后來在人們的鼓勵下他們嘗試用德語翻譯,德語版一經推出,大獲成功。從此《媽媽咪呀!》被陸續翻譯成其他語種,在不同的國家演出,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觀眾的追捧和歡迎。后來,《媽媽咪呀!》出品方開始嘗試將其翻譯成中文,登錄中國。從英文版翻譯成中文版經歷了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國內很多觀眾對于音樂劇《媽媽咪呀!》以及電影《媽媽咪呀!》的英文歌詞非常熟悉,這種先入為主的概念以及較高的期望值增加了譯者翻譯的難度。中文版《媽媽咪呀!》制作方從許多的試譯作品中經過篩選,最終選定了五個人的作品,將這五個人分成五組,把他們的中文歌詞再翻譯成英文發回英國給ABBA的原創審閱,讓他們選出合適的版本后發回中方,中方再根據是否押韻、是否有可聽性、表意是否貼切等標準擇優選擇。中方在試演的過程中對既定版本經過了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終才形成觀眾所見到的舞臺版本。

中文版《媽媽咪呀!》的中國的演出創造了首部西方主流音樂劇被翻譯成中文版本在中國上演的歷史。與以往的音樂劇先有故事后有音樂的創作模式不同,《媽媽咪呀!》是先有音樂后有故事。劇名《媽媽咪呀!》來自ABBA樂隊的一首歌的名稱《媽媽咪呀!》(Mamma Mia)。Mamma Mia在意大利方言中是一個感嘆詞,相當于英語中的“Oh, my God!”以及漢語中的“我的媽呀!”。ABBA樂隊的歌曲風格多樣并具有內在的戲劇性,這些為《媽媽咪呀!》的制作者提供了創作靈感。他們將這些歌曲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種先有音樂后有故事的創作模式在音樂劇創作中尚屬首例。正如音樂劇專家費元洪(2011:17)所認為的那樣,對于這種先有音樂再有故事的劇目,其歌曲不是用來推動劇情,而是用來抒發情感。這一特點決定了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歌詞翻譯有別于普通的歌詞翻譯。而音樂劇翻譯屬于藝術翻譯的范疇,它與傳統的文學翻譯不同。經過舞臺和觀眾的多次檢驗,音樂劇《媽媽咪呀!》出品方數易其稿,終于以理想的樣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3 .《媽媽咪呀!》中文版歌詞的翻譯策略

3 . 1 注重譯文的韻律,延續原文的可唱性

當一部音樂劇被翻譯成其他語種時,譯文必須和原文一樣具有可唱性,這是音樂劇本土移植的關鍵?!白g者在將歌詞翻譯成漢語時,要注意抓住歌詞原文的音樂特征,譯成漢語之后要對照曲子和歌詞原文,反復誦讀、仔細推敲,看看譯文是否具有節奏感和旋律感。具體而言,譯者在翻譯時尤其要注意歌詞的節奏和押韻問題”(謝慶立,2009: 132)?!秼寢屵溲?!》全劇共有二十多首歌曲,在情節發展過程中,這些歌曲的插入能充分抒發劇中人物的感情,強烈地渲染觀演氛圍。該劇伊始,唐娜偶然發現昔日三個戀人同時出現在她的旅館里,她非常震驚,一時方寸大亂,主題曲《媽媽咪呀!》(Mamma Mia?。┍磉_了她當時百感交集的心情。譯者在翻譯這首歌時充分考慮到歌詞的韻律。例如

原文:

I dont know how, but I suddenly lose control.

Theres a fire within my soul.

Just one look and I can hear a bell ring.

One more look and I forget everything.

譯文:

我不明白,這種不安分的心跳。

心中一把火在撕咬。

一眨眼,我看見你在微笑。

一瞬間,我的心開始燃燒。

譯文每句話都押的同一個韻尾,這樣唱起來朗朗上口。譯者對這首歌中的語氣詞的翻譯堪稱神來之筆。例如:

原文:

My my, how can I resist you. Mama Mia, does it show again?

My my, just how much I missed you. Yes, Ive been heart-broken, blue since the day we parted.

Why why, did I ever let you go.

譯文:

拜拜,不該說得太早。媽媽咪呀,已經逃不掉。

來來,一個擁抱也好??床坏侥愕臅r間,要怎么停止想念。

快快,把我帶到你的面前。

在對這一段歌詞的翻譯中,譯者采用了意譯。但意譯并沒有降低原文的表達力量,反而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唐娜時隔數年又見昔日戀人時的又恨又愛、不知所措的復雜心情。對于原文中出現的語氣詞“My my”和“Why why”,譯者根據不同的上下文分別譯為“拜拜”、“來來”和“快快”。這樣翻譯既押韻,又能使得中文唱詞保留英文唱詞原有的節奏和韻律,在對外來作品本土植入的改造中保留了其自身的特色。

3 . 2 保留部分英文單詞,增強歌曲的傳唱性

三個舊情人的突然造訪讓唐娜頓時陷入了窘境,一方面,她不知道如何向女兒蘇菲解釋這一切,另一方面她更擔心他們的到來會攪亂婚禮的計劃,此刻的唐娜焦頭爛額,心煩意亂。唐娜的兩個閨蜜露絲和譚雅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她倆翻箱倒柜找出唐娜年輕時穿過的服飾,扮成搖滾歌星,唱起《舞蹈皇后》(Dancing Queen),鼓勵唐娜拿出當年曾為搖滾明星的氣概,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唐娜受到了感染,迅速振作起來。三個人到中年的女人引吭高歌,激動而興奮,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時代。這首歌的歌詞翻譯應該突出三個女人不服老、不服輸的氣勢。例如:

原文:And when you get the chance, you are the Dancing Queen.

Young and sweet, only seventeen. Dancing Queen.

譯文:一旦有了舞臺,你就是D a n c i n g Queen。

十七歲甜美多年輕,Dancing Queen。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原歌詞中的Dancing Queen被保留了下來,沒有譯為漢語。這樣不僅唱起來比唱“舞蹈皇后”要順口,而且能保留原歌詞的強大的氣場,渲染了劇情。每當演員們在臺上唱起這首歌的時候,觀眾猶如置身于現場演唱會,他們的熱情被點燃,不管觀眾的英語水平如何,他們都跟著演員同唱“Dancing Queen”,演出氛圍十分熱烈。

婚禮的前一天,唐娜向兩位好友訴說自己獨自經營旅館的艱辛,歌曲《金錢》(Money Money Money)表達了唐娜的心聲。這首歌的歌詞翻譯中同樣也保留了部分原文。例如:

原文: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a rich mans world.

Money, money, money, always sunny, in a rich mans world.

譯文:Money, money, money, 誰都想要,再多都嫌少。

Money, money, money, 如此美妙,有錢人知道。

這兩句歌詞的翻譯為了押韻,做到了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生活化的語言與老百姓的心理十分貼近。英文歌詞中的money, money, money依然保留,如果譯為“錢,錢,錢”或者“鈔票,鈔票,鈔票”則即不押韻又顯得俗氣,勢必會降低歌詞的藝術格調。

3 . 3 在“神似”與“化境”中實行文化的對接與融合

我國翻譯藝術家傅雷先生早在1951年就提出了“神似”的翻譯觀?!耙孕Ч?,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羅新璋,1984: 558)。傅雷主張譯者應該深切領悟和徹底理解原文,并用譯入語將所理解的東西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譯文效果與原文效果相似或近似?!拌b于每種語言體系各自的獨特性,翻譯上尋求兩語言間形式的相似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因此譯者所應關心的不是計較原文一字一句之得失,而是傳出原作的神韻,況且要想傳達出這一‘神韻,譯者就必須拋棄原文的語言形式。這就要求譯者不得字面翻譯原文,而是要首先闡釋原文、將原文化為己有”(謝思田,2010: 181)。再以《媽媽咪呀!》中的歌曲《金錢》為例來說明翻譯的“神似”效果。

原文:A man like that is hard to find, but I

cant get him off my mind.

And if he happens to be free, I bet he wouldnt fancy me.

So I must leave. I have to go to Las Vegas or Monaco.

And win a fortune in a game.

My lif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譯文:這樣的男人很難找,但我怎么就忘不掉。

就算有黃金單身漢,他也不會對我來電。

所以我就只好飛到澳門去搏一票。

看眼前籌碼堆成山。

我人生變得不一般。

原文中的拉斯維加斯和摩洛哥在譯文中變成了澳門,因為這三個地方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賭場密集的地方。相較于遙遠而陌生的拉斯維加斯和摩洛哥,中國觀眾更熟悉澳門。在翻譯中這樣巧妙的處理使得中文歌詞更本土化,觀眾感覺到更親切,更容易接受。這樣的翻譯因為“神似”而傳神。

“神似”翻譯觀是對信、達、雅的一個突破,但“神似”并不能取代信、達、雅?!凹偃缯f信、達、雅可以作為包括文學翻譯在內的翻譯工作總的標準,那么傳神說大抵只是文藝翻譯的一種標準”(羅新璋,1984: 13)。而音樂劇的翻譯正是文藝翻譯的范疇,因此“神似”翻譯是應該大力倡導的,“神似”翻譯在兩種文化中間搭建了一座橋梁,有利于二者的對接和交融。

除了“神似”翻譯觀之外,“化境”翻譯觀也是一種重要的翻譯視角,這是作家兼翻譯家錢鐘書先生于1964年提出的觀點,也是他認為的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拔膶W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為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羅新璋,1984: 696)。蘇菲在婚禮前夜對可能是自己父親的比爾唱了一首“The Name of the Game”,這首歌的副歌部分的歌詞如下:

原文:Whats the name of the game?

Does it mean anything to you ?

Whats the name of the game?

Can you feel it the way I do?

譯文:故事走向何方?

你的角色又是怎樣?

故事走向何方?

你的感覺是否一樣?

從這一段歌詞的翻譯來看,譯文并沒有受到原文字面意思的限制,譯者著眼于這首歌在整部音樂劇中的定位,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在翻譯時對原文進行了加工?!肮适伦呦蚝畏??”似乎是在向觀眾提問。因為故事進展到目前為止依然有一個懸念一直未解決,到底誰是蘇菲的父親呢?“你的角色又是怎樣?”觀眾和蘇菲一樣都心存疑問,在劇中蘇菲借用這句歌詞巧妙地試探比爾,同時,譯者借蘇菲之口道出了觀眾的心聲。這種“化境”式的翻譯賦予了譯文以鮮活、靈動、機趣的品質,使原文滋生出另外一種生機和活力。

4 . 結語

音樂劇的歌詞往往用來發展劇情,而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歌曲中的歌詞更多以表達情感為主,這給歌詞翻譯者提供了二度創作的空間。但是作為原版引進的《媽媽咪呀!》,英方對中文版的制作提出了諸多要求和限制,該劇導演保羅·加靈頓期望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力求運用有中國特色的短語,讓觀眾感受到這是原創劇而不是一個舶來品??梢?,《媽媽咪呀!》歌詞的翻譯無疑是“戴著腳鐐在跳舞”。從《媽媽咪呀!》歌詞的翻譯策略可以看出譯者以“信、達、雅”為基礎翻譯準則,同時又能針對藝術作品的特性,以“神似”、“化境”等翻譯方法發展了“信、達、雅”這一標準?!拔┫刃哦笄筮_,先達而后求雅”。雅與文藝美學息息相關,音樂劇作為一種高雅藝術,用一種文字將其轉換成另一種文字,它的形式之美、內容之美和風格之美只能增不能減。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歌詞翻譯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它能成功植入中國本土的關鍵所在?!秼寢屵溲?!》中文版的成功為更多優秀的外國音樂劇在中國本土的植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隨著中國的音樂劇的發展、成熟和繁榮,我們也可以將我國優秀的音樂劇以及優秀的戲劇戲曲等譯介到世界,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翻譯作為溝通不同語言文化的橋梁,將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相信,今后,隨著音樂劇領域的國際間交流日益增多,音樂劇的翻譯將成為繼話劇、電影等藝術作品翻譯之后的新領域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參考文獻

頓官剛.西方翻譯理論文獻選讀[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費元洪.驚喜之后,期待精彩——《媽媽咪呀!》中文版預演觀后[J].上海戲劇,2011(8).

羅新璋.翻譯論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王寧.文化翻譯與經典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6.

謝慶立.英語歌詞漢譯研究[J].語文學刊,2009(9).

謝思田.“信、達、雅”重構視界下的中西譯理融合[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張南峰.中西譯學批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音樂劇
《來自遠方》電影版9月上線Apple TV+
中國音樂劇產業運營發展策略探析
East Side Story
以偏概全要不得!
歌劇(2017年8期)2017-12-29
音樂劇《保鏢》 英國倫敦阿德爾菲劇院
看音樂劇
2015上半年中國音樂劇演出情況
音樂?。何幕M的又一片藍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