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強軍之要的思想精髓

2014-01-11 20:04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國防 2014年5期
關鍵詞:練兵軍事訓練當兵

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張 杰

中央軍委習近平主席著眼從思想上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多次強調要“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這些重要論述,是對我軍英勇善戰優良傳統的充分繼承,是在貫徹落實強軍目標的新形勢下對“打仗思想”的全新概括,同時也是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在思想領域的集中體現。當兵打仗思想是基礎、帶兵打仗思想是關鍵、練兵打仗思想是保障,三者既相互聯系又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實現“能打仗打勝仗”強軍之要的思想精髓。

一、當兵打仗思想強調官兵從戎為戰的戰斗意志

當兵打仗、從軍為戰的豪情壯志,自古就為人們所稱道。唐代詩人王維以“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名句贊頌這種精神。然而,中華民族的這一尚武報國武德目前卻存有悄然失傳的危險。有的部隊官兵入伍價值取向不夠端正,不是把獻身國防作為參軍的根本追求,而是把當兵作為學技術的機會、找工作的跳板,想得更多的是學些實用技術、撈些“政治本錢”,以便退伍后的發展。針對這種不良思想傾向,必須強化當兵打仗思想,大力培育從軍精武的軍人武德。

一是把當兵打仗作為參軍入伍的根本追求。當兵的目的就是“打仗”。邁進軍營的大門就是邁進戰場的大門,不管自己以前在學校學的是什么專業,到了部隊都必須轉成同一個專業,那就是當兵打仗的專業。立志從戎的青年,要牢固樹立“不想打仗就不要當兵”、“不想上戰場就不要穿軍裝”的觀念,認真思考怎樣才能當好兵、怎樣才能打勝仗,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上戰場腿不軟、拿起槍瞄得準、打敵人用勁狠的合格軍人。管理征兵工作的部門,應在政治審核中著重考察應征青年對當兵打仗的態度,對于入伍動機不純、價值取向偏頗的,一律不予征召入伍。

二是把當兵打仗作為戎馬生涯的唯一主題。軍旅歲月的主題就是“打仗”。軍人的生存狀態只有兩種,就是“準備打仗”和“打仗”。要幫助官兵克服入伍前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私心雜念,入伍后必須把“打仗”作為唯一主題貫穿當兵生涯的始終。要引導官兵把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夢強軍夢,把燦爛的青春年華融入實現強軍目標的精彩實踐,當一天兵就想一天打仗,自覺培養過硬的戰斗作風和軍人血性,使時刻準備打仗成為一種慣性思維,滲入軍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把當兵打仗作為人生旅途的不竭動力。對絕大多數官兵來說,當兵的歲月畢竟是短暫的。但是,不管身在軍營還是身在地方,都應把“打仗思想”作為漫漫人生的永恒精神動力。應該看到,這些年來,以競爭為基本特征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地方上各行業各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市場、商場、職場,就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來講,都可看成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缺少“打仗”的思想,則很難在地方上站穩腳跟、在殘酷的競爭中“突出重圍”。因此,“脫下軍裝的戰友”應把“打仗思想”當做自己在部隊得到的最寶貴精神財富和最強大心理優勢,永遠不要卸載在軍營中安裝的思想上的“打仗程序”,永遠不要減弱在訓練中鍛煉出的精神上的“突擊火力”,繼續發揚在部隊中培養出來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斗作風,保持“敢啃硬骨頭”的英雄氣概,以過硬的“打仗思想”為精神支撐,確?;氐降胤焦ぷ骱笕阅軇僬滩粩?、捷報頻傳。

二、帶兵打仗思想強調領導干部率部出征的制勝決心

當前,個別軍隊領導干部存在當“和平官”思想,“任期內帶兵打仗”意識不強,極個別人在“四風”上存在問題,讓官兵感覺不可信、不能跟。因此,必須強化帶兵打仗思想,進一步使領導干部端正治軍態度、改進領兵作風,確保關鍵時刻能夠帶得動兵、打得好仗。

一是將帶兵打仗看做一種政治責任。兵權之所在,則隨之以興;兵權之所去,則隨之以亡。掌兵權、帶兵權的問題,歷來關系君王的安危和政權的興亡。應清楚地認識到,我軍各級領導干部的掌兵權、帶兵權是黨賦予的,手上的調兵“虎符”、領兵“帥印”是黨授予的,能不能把兵帶好、能不能把兵帶上戰場、能不能帶兵完成黨交給的作戰任務,不僅是一個業務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軍隊領導干部應始終堅持帶兵打仗的正確政治方向,為黨掌好兵權、帶好部隊、教好官兵,使人民軍隊永遠成為鞏固黨執政地位的堅強柱石,擔負起維護紅色江山永不褪色的崇高政治責任。

二是將帶兵打仗看做一種使命擔當。領導干部好比雁群中的“領頭雁”,如果帶兵打仗的決心不堅定、信心不充足,就會使部隊成為一盤散沙,形不成凝聚力戰斗力。因此,軍隊領導干部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手握重兵、發號施令的領率者,帶兵的意識強不強、打仗的本領精不精,關系官兵的生死、部隊的存亡,甚至關系戰爭的勝敗。要自覺增強“頭雁”意識,挑起作為領導干部既沉重又光榮的“領軍人”擔子,真正揮好“指揮棒”、撐起“中軍帳”、當好“領頭雁”,努力成為帶領官兵沖鋒陷陣、決戰決勝的優秀領率人。

三是將帶兵打仗當做一種人格修煉。軍隊中的指揮關系,固然是以行政隸屬關系為依據的。但從戰爭實踐中可以看出,帶兵人的人格吸引力、影響力,在作戰指揮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軍隊領導干部應自覺加強人格修煉,樹立好自己在官兵心目中的帶兵人形象,自覺抵制“四風”的侵蝕,增強官兵對自己的信任感、依賴感、追隨感,逐漸形成一種比行政命令作用更強、影響更深、持續更久的凝聚力、號召力、領導力,用人格魅力把官兵團結在自己身邊,確保和軍一心、共克強敵。

三、練兵打仗思想強調蓄力待發的勝戰觀念

《孫子兵法》中講“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闡明了戰前的練兵備戰對于打贏戰爭的重要作用。目前,由于長期的和平環境,一些官兵對練兵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對“保安全”與“出戰斗力”之間關系的理解出現偏差,習慣于以犧牲戰斗力為代價保證表面上的“無事故”,危不施訓、險不練兵,隨意降低訓練標準。為此,必須強化練兵打仗思想,努力形成真打實練的鮮明導向。

一是使練兵打仗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能量源點。軍事訓練是戰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徑,訓練越扎實、練兵越科學、增能點找得越準、能量積蓄越充足,打贏戰爭的幾率也就越大。要始終堅持軍事訓練在部隊日常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每一個訓練科目當做一點一滴積蓄戰斗能量的漸進過程,使人力物力財力精力等各種資源向練兵打仗聚焦。要糾正被動依賴裝備性能提高、經費增加、人員增多提高作戰能力的惰性思維,主動依靠軍事訓練產生的聚能、增能、蓄能效應,匯聚打贏戰爭的核心動能,努力形成蓄力待發、勢不可擋的戰斗能量比較優勢。

二是使練兵打仗成為破除和平積習的祛病良方。官兵的思想陣地,練兵打仗思想不去占領,和平麻痹思想就會滋生。要幫助官兵主動用“打仗思想”撥開障眼的“和平迷霧”,使官兵深刻認識到“任期內不打仗”可能會“任期內一打就垮”、“打仗輪不上我”可能會“輪上我必敗”、“當和平兵”可能會“吃敗仗失去和平”。要引導官兵用打仗的標準審視戰備訓練工作,自覺提高練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緊繃準備打仗這根“弦”、睜大警惕敵情這只“眼”、捏緊提升戰力這只“拳”,切實改變緊不起來的訓風、實不起來的演風、嚴不起來的考風,使練兵打仗思想成為徹底清除和平積習的“消毒劑”,給部隊存在的和平麻痹思想“細菌”來個“大掃除”。

三是使練兵打仗成為保護官兵生命的護身鎧甲。平時軍事訓練抓得越嚴,戰時官兵生命安全就越有保障。應深刻認識到,對軍事訓練不負責任就是對官兵生命最大的不負責任,“消極保安全”從來都保不住“戰場上的安全”,在訓練場上教給官兵殺敵的本領就是傳授給他們戰場上最好的生存技能,真正把軍事訓練上升到愛護官兵生命的高度來看待,使練兵中生成的防護力在戰時成為官兵身上最堅固的“鎧甲”,最大限度地確保官兵在作戰中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歡
練兵軍事訓練當兵
練兵比武礪精兵
借助軍民協同創新發展,構建網絡化模擬軍事訓練體系
雪野練兵
基于對抗解釋結構模型的軍事訓練方法可推廣性評價模型
當兵為了啥
地方高職學生軍事訓練組訓模式創新構想初探
思政課,課堂怎樣“萌”起來——因為課前“大練兵”
當兵爽不爽
孫武練兵
當兵咱咋就當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