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任就業指導課程的心得體會

2014-01-12 08:59吳鳳姣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吳鳳姣

【摘 要】連續五年來全國中職生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但就業穩固率略微偏低(87%左右)。就業指導課程應該幫助學生增強就業意識,掌握求職技巧,建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職業穩定性。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的講授方法和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問題。模塊式教學作為一種探索中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試點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考察形式;模塊式教學;通用技能;面試能力

學院一直以來重視教學改革,自推廣一體化教學以來,各個系的教學質量都有顯著提高。2013年,改革的“春風”吹到了基礎教育部,要求基礎課程盡量采用模塊式教學。本人作為就業指導課程模塊式教學的設計者、踐行者,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親歷變革,我收獲許多,成長許多,也有著深刻的體悟。傳統就業課的弊端我不再贅言,今天我主要從“就業核心能力”工作頁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來談談工作頁的幾處亮點。

一、考察形式,側重課堂表現

開學第一課,我先給學生來了個下馬威,叫學生拿出作業本,寫上10條就業課紀律要求:

1、不準吸煙,違者扣5分

2、上課睡覺,提醒一次,再次睡著者,扣5分

3、上課聽Mp3,聽音樂,扣5分

4、不準打牌,違者扣5分

5、上課接聽電話,玩手機游戲,扣5分

6、上課吃東西(包括嚼檳榔、吃口香糖及其它零食),扣5分

7、遲到一次扣5分,請假者除外。早退扣5分

8、上課未經允許擅自走動者扣5分

9、上課講小話,且情節嚴重者,扣5分

10、上課不做筆記者扣5分

并且告訴學生,期末總成績100分,違紀之5分從100分里面扣除。意即你違紀一次,期末最高分就只有95分了。面對違紀不及格的風險,學生們自然要掂量一下。當然,扣分不是重點,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突出后面的亮點:

主動上臺表現者,加2到5分不等

每次課安排四位同學上臺做面試求職訓練,包括自我介紹、回答考官提問兩個環節。將每堂課看作一個小型面試,上臺展示者為考生,臺下坐著的為考官,負責提問。根據考生的表現現場給予加分。

就業指導是考查課,成績由課堂筆記、上課表現及結業測試三方面構成?,F結業測試不另外布置考題,而是以課堂上“考生” 的每次上臺表現為評分依據。即,通過角色輪換,每個學生都應該在模擬面試中擔任一次“考生”。

二、模塊式教學,重點培養通用技能

經過加工整合,工作頁將就業指導的知識歸納為四個模塊:

認清就業形勢,6課時

個人形象設計,8課時

撰寫求職簡歷,8課時

體驗求職面試,10課時。

通過這四個模塊的學習,運用各種學習方法的輔助,來培養學生的通用技能。所謂通用技能,是相對于專業技能而言,對于任何職業都適用的技能。是人們在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自我形象的設定和自我角色的認定能力。表現為表達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闭^“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學生們一邊上課一邊時不時與招聘方代表見面,參加面試,這門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師生意志達成一致。而學生們迫切需要訓練的難題是:提高膽量和掌握面試技巧。

對癥下葯,我采用了多種方法來訓練學生。

(一)鍛煉膽量。學完“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我讓學生上臺做示范。學完“握手禮儀”,我讓學生分別扮演“考官與考生”, “領導與下級”“老朋友相見”,進行握手。面對這種成人式的交際方式,他們略帶驚奇和嚴肅地完成了訓練。同時這一切表演全部有“加分制度”作為精神鼓勵。

其中有個小插曲值得提一筆,第一次課自我介紹采取自主上臺的形式,發現效果不理想。學生跑上臺,三言兩語說完一溜煙下去了,根本沒達到提升的目的。于是第二次課我專門拿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寫下完整的自我介紹,收繳上來逐字逐句批閱修改,修改完后由學生重新謄寫定稿。經過充分準備,終于發現他們能說出條理清楚意思完整的一小段話來,從而達到面試時自我介紹的標準要求。

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上臺緊張情緒十分明顯。手腳打顫,說話聲音不自然,眼神躲閃,甚至憋得滿頭大汗的都有。有一個學生我記憶特別深,626班的徐婷,第一次上臺自我介紹,她拿著稿子上臺,就是不作聲,不敢說話。我千提示萬啟發,她保持沉默。憋到最后,她來一句:“老師,您提問吧,我說不出來!”好,我就提問:“你最喜歡上哪門課?”正好我的教材《就業技能的基礎指導》擺在桌子上,她用手指指,還是不說話!我氣得抓狂:“話都到嘴邊了,為什么不說出來!”全班轟笑。

我知道他們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于是我說:“凡是緊張不自在的,我讓你一直在臺上站著,直到你不緊張為止?!痹谖衣詭д{侃的話語中,學生笑了,也明白了沒必要緊張。

學生的能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專為獎掖先進,更要扶持后進。我采取的訓練方式已嚴格到了每一個細節,但學生喜歡這種苛刻。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大部分同學在大膽的情況下,均能夠自由表達,流利說話,相對以前的忸忸怩怩有很大進步。

(二)培養面試能力。面試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必過的一關,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與陌生人建立互動交流關系并得到對方認可(才能、品質)的方式。它的挑戰性是顯而易見的。職校生由于成績的關系不受關注,因此在自信心和心理素質方面都屬“弱勢群體”,因此培養職校生的面試能力任務更加艱巨。經過努力改革,大膽嘗試,我發現以下的教學方法運用在模塊式教學里效果特別好。

模擬法。課堂上模擬面試現場,讓學生了解面試程序、面試禮儀及面試常見提問,幫助學生消除緊張情緒,增進自信心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教學中除了每次課安排學生上臺的“面試”熱身,期末還要舉辦模擬招聘會,由任課老師組織,面向全校廣泛宣傳,并聘請有關專家或長期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甚至請有關用人單位協助,創造一個準就業市場的氣氛,供學生鍛煉。

案例法。在就業指導課中廣泛引用本校、本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事例引導、教育學生。案例可以是老師舉例,并設置問題,也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體驗法。就是組織學生到人才市場的招聘會現場去親自體驗,親身感受,以增強其感性認識和緊迫感。事先讓學生設置一些需要了解的問題,分組、分項,有側重的地去現場考證,最后組織匯總分析,各小組介紹情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換位思考。這種思考,常常能促進學生查漏補缺,進一步學好專業,培養自身能力。

分組討論法。就某一主題采用分組互動、分組問答、分組辯論,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讓大家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

游戲法。設計一些和就業有關的小游戲。比如準備一些寫有面試提問的小卡片,供學生隨機抽取,并上臺回答。為調動同學們的興趣,可適當準備獎品,鼓勵積極參與的同學。

后記:在本年度6月份的就業分配中,試點班級10電美高技班的就業率達到98%,專業對口率達到9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的面試表現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就業渠道之多,就業形勢之好,學生就業之快,出乎意料。而這其中的競爭、壓力、成功、喜悅,我做任課老師的更是感同身受。真心希望我們的模塊式教學能更快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