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分析及其治療原則

2014-01-24 03:50于素燕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15期
關鍵詞:黏稠度肺源肺動脈

于素燕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分析及其治療原則

于素燕

目的 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病因、發病機制以及臨床治療原則。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 15 例 , 搜集其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15 例患者 , 12 例明顯好轉 , 3 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結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發病機制復雜 , 采用臨床綜合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臨床分析;治療原則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者胸廓病變造成結構以及功能的異常 , 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 , 肺動脈壓力增高 , 右心擴張、肥大伴有或者不伴有心臟衰竭[1]。2012 年 5 月以來 , 本院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 15 例 ,現就其臨床治療原則進行總結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12 年 5月以來 , 本院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 15 例 , 其中男 6 例 , 女 9 例 , 年齡 55~75 歲 , 平均年齡為 65歲 ;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 :①代償期 :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現 , 慢性咳嗽、咳痰、氣促患者活動后可以感覺到心悸氣短、乏力以及勞動耐力下降;體檢可見患者明顯肺氣腫 , 聽診患者呼吸音減弱 , 下肢可見浮腫 , 心音遙遠 , 肺動脈瓣區域可聞及第二心音亢進 , 三尖瓣區域有收縮期雜音或者劍突下心臟波動 ; ②失代償期 :主要表現為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

1. 2 實驗室檢查以及臨床其他輔助檢查 ① X 線檢查可見患者右下肺動脈干明顯增寬 , 其橫經≥ 15 mm, 其橫經與氣管橫經比較 >1.07, 肺動脈段明顯突出 , 高度 >3 mm, 右側心室明顯肥大 , 診斷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直接影像學檢查 ;②心電圖檢查主要表現為右側心室肥大 , 額面平均電軸 >90°,肺型 P 波 , 右束支傳導阻滯以及低電壓可作為診斷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參考條件。

1. 3 臨床治療原則

1. 3. 1 急性加重期 ①控制感染 , 依據患者的痰液培養以及藥物敏感實驗 , 選擇抗菌藥物 , 在臨床治療時選用廣譜抗菌藥物一定要注意可能繼發真菌感染;②糾正患者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滯留的情況 ;③控制心力衰竭 , 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心力衰竭的治療與其他心臟病心力衰竭治療不同之處在于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在控制感染 , 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可以得到改善 , 對于治療后無效或者加重的患者可以給予利尿劑以及正性肌力藥物或擴張血管的藥物;利尿劑主要選用作用輕以及小劑量的利尿劑 , 比如 :氫氯噻嗪 ,對于尿量較多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鉀元素的補充。

1. 3. 2 緩解期治療 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 增強患者的免疫力 , 祛除患者發病的誘因 , 減少或者避免急性加重期的發生 , 逐漸使肺、心臟功能得到部分或者全部的恢復。

1. 3. 3 營養治療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多有營養不良 ,約占全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 75% 左右 , 營養支持療法能夠明顯增強患者的呼吸肌力以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2 結果

15 例患者 , 12 例明顯好轉 , 3 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

3 討論

3. 1 發病機制以及病理[2]①肺動脈高壓形成 :肺血管阻力增加造成的功能因素 , 缺氧、高碳酸血癥以及呼吸性酸中毒造成肺血管收縮以及痙攣 ;缺氧直接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縮 ,作用機制可能因為缺氧造成平滑肌細胞膜對鈣離子通透性增加 , 細胞內鈣離子的含量增高 , 肌肉興奮 , 收縮偶聯效應增強 ,造成肺血管收縮 ;高碳酸血癥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 造成氫離子產生過多 , 造成血管收縮對缺氧敏感性增強 , 肺動脈壓力增高。②血液黏稠度增加 :慢性缺氧造成紅細胞增多 , 血液黏稠度增加 , 血細胞的比容超過 0.55, 血液黏稠度明顯增加 ,血液阻力增高 , 缺氧可以造成醛固酮增高 , 造成鈉、水潴留 ;缺氧造成腎小動脈收縮 , 腎血流減少 , 也加重了鈉水潴留 , 血容量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血容量增加造成肺動脈高壓。3. 2 常見臨床并發癥 ①肺性腦病 :由于呼吸功能衰竭造成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 , 引起患者精神障礙 , 神經系統癥狀 , 但是必須排除臨床上腦動脈硬化 , 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失調 , 感染性腦中毒等癥狀 , 該并發癥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②酸堿平衡失調以及水電解質紊亂;③心律失常:多表現為房性期前收縮以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以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最具有特征性 , 也可表現為心房撲動以及心房顫動 , 但是必須與洋地黃引起的中毒相鑒別 ;④休克 :肺心病休克癥狀臨床不常見 , 一旦發生 , 預后不良 , 主要原因為 :感染中毒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 , 心源性休克。

總之 , 綜合性治療方法符合當前我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治療的要求 , 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 , 在臨床治療上具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 能夠保證患者健康 , 提升治療水平。

[1]李云學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治療體會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 2012, 9(9):56-57.

[2]周燕 .78 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并發心律失常臨床分析 .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2, (5):29-30.

2014-04-22]

257077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石油管理局肛腸病防治院

猜你喜歡
黏稠度肺源肺動脈
陳朝金教授運用養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經驗
中西醫結合療法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療效
慢阻肺患者HRCT檢查肺動脈直徑與超聲心動圖檢查肺動脈壓的相關性
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肺動脈高壓研究進展
81例左冠狀動脈異常起源于肺動脈臨床診治分析
這些表現是假黏稠
小學品德學科長課程的路徑設計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紅衣
體外膜肺氧合在肺動脈栓塞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