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培養

2014-01-28 14:52張艷萍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鄭州450000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大眾文藝 2014年4期
關鍵詞:評價思維教師

梁 娜 張艷萍?。?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創新作為民族自立之本,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起到了靈魂的作用。2006年1月19日,胡錦濤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作了“堅持走中國特色自由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的講話,特別強調: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完善創新機制。

培養富有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是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奠基工程。只有用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才能讓讓創新型人才輩出,為國家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在世界各國的高教改革中,都已把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意識放在了重要位置。

本文從我國當前的高校設計教學現狀出發,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創新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是在一般的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與后天的培養和訓練有著密切的聯系。創新思維可以通過有意識的活動來進行培養。

良好的外部環境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前提。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在這種氣氛中,學生能作出他自己的選擇,能平等地同他人共同安排活動,能更多地意識別人的力量,能作為他或她自己生活的設計師而變得日益自主和創造性?!苯虒W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基礎上,有利于解放學生思想,活躍學生思維,使其創新精神得以發揮,促使學生的思維進入積極、敏捷和高效的狀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死板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民主的環境,為每個學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間,讓學生大膽的想象甚至可以異想天開。

二、激發學生的好奇與獨立思考,促進創新思維

傳統教育中以“教”為主的教育方法,顯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在教學中,要改變灌輸方式為主動探索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教學氛圍,運用有利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造條件。

創新思維往往是由強烈的好奇心開始的。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也曾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激發學生濃厚的創造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多思多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好奇心才會有深刻而獨特的思維方式。青年人的求知和好奇心較為強烈,但若不加以利用和引導,就會自然萎縮,只有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才能永不枯竭。因此,教學中,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常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新奇、激動之中,在這種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思維的火花時時在思考中進發出來。

好奇心引發質疑和思考,“學貴有疑”,擁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須具備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尋疑可以在各個方面,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尋疑,肯定結果,從而激發尋疑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質疑問難,巧設疑問,以懸念來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培養勤思、善問的良好學風。

三、引導學生變換思維方法

一般的思維均習慣于正向思維,一旦問題稍有變化,學生的思維定勢就成為解決問題的羈絆。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引導學生變化思維方式,讓學生跳出常規、變換思維角度進行逆向思維,把思維帶到另外的方向,自由馳騁,突破常規。

加強思維方式訓練,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如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聯想思維、連帶思維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某一主題,要求學生針對主題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如: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縱向與橫向思維等。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式向外展開聯想與想象,向外擴散的越多越好。在拓寬思維的空間的同時,能夠激活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問題,尋求多種途徑探究問題,進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教師應當及時撲捉學生的靈感火花,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回答,標新立異的構思,都應當予以認可。

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用頭腦風暴法,圍繞一個主題,把班級成員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不受思維的阻礙,暢所欲言,在短時間內盡可能提出多樣化的想法,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向性發展。頭腦風暴實際上是一種思維的相互碰撞,在相互啟發、相互感染的氛圍中,學生的互動得以加強,并且能有效提高想象力。

四、加強互動與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互動與交流是相當重要的。允許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展開討論,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討論、爭論、辯論,有利于創造思維的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在討論中一旦被觸發,可以形成洶涌的創新思維浪潮。學生應當成為教學的主體,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在形成求異思維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增強同學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在此過程中,強調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與思考,并鼓勵發表不同意見。

另在,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幫助者,在教學中,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還應努力創造條件,實現師生之間的合作,進行有效互動。

五、情境體驗融入教學中

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容易調動自身的感官,并和自身以往的體驗聯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圖片、板書、多媒體課件來創設和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感染學生,或者就教學內容設計出探索性、開放性的情景問題,通過一定的情感調控,引起學生的想象,從而激起學生的靈感和求知的欲望,為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提供源泉。

六、改善評價標準

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以學生的作業為評價標準。這種評估的特點是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無法把握學生學習的過程。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學生的評價要鼓勵獨創、鼓勵思考,認識到學生的創作過程比創作結果更加重要。教師在講評作業或試卷時,對有創新的學生要提出表揚,不斷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有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其他同學對自我的評價。在教學中,可以分組來進行,讓學生對自己的創作過程和創作結果進行自我評價、再由小組其他成員再對其進評價。在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他人對自我的評價中,有利于促使學生不斷思考、進步。

總而言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是新時代下設計教學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每位教師都應當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從自身做起,改變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素養,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不斷變換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以及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威廉F?派納等.理解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2

[2]羅恩菲德.創造與心智的成長[M].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2.9

[3]張小鷺.現代美術教育學[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6

[4]王健.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思維培養方式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3)

猜你喜歡
評價思維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美育教師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