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珺 年輕“元老”擔大任

2014-02-26 13:11張小華梁偉
中華兒女 2014年4期
關鍵詞:元老光大銀行香港

張小華+梁偉

劉珺是中國光大銀行最年輕的副行長。2010年,38歲的他開始擔任光大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年紀輕輕便擔此大任,這在整個銀行業界實屬少見。

對于光大銀行來說,劉珺卻算得上一名元老。自1993年大學畢業后,他就在光大工作至今。從一名普通的外匯交易員到光大銀行香港代表處首席代表、資金部總經理、投行部總經理,再到光大銀行副行長兼上海分行行長,劉珺在光大的這20多年歲月里參與了關系光大銀行前途命運的許多重要事項——

1997年,25歲的他參與光大銀行股份制改造,引入亞洲開發銀行,使得光大成為中國最早一家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2003年,他主持開發了銀行理財業務,開啟了中國銀行業的理財時代;

2013年,他負責成立光大銀行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香港分行;

……

年少鋒芒

1993年7月,作為人民大學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劉珺曾接到許多家金融機構伸出的橄欖枝。然而,在考量一番后,他選擇了那時剛成立不久,尚未強大的光大銀行。

對于當初為何會做出這個有些特別的選擇,劉珺的考量顯得頗有些前瞻性。

中國光大銀行的成立是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產物。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精神鼓舞下,中國光大銀行應運而生。1992年4月25日,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中國光大銀行在北京成立。

劉珺就是受到“光大是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窗口,它的業務模式比較新穎”的吸引,進入光大銀行國際業務部做一名外匯交易員。

1996年,光大銀行順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時代要求,推進了股份制改造工作,以亞洲開發銀行入股光大銀行為標志,開創了國際金融組織參股中國商業銀行的先河。又以光大銀行20%股權注入香港上市公司為起點,邁開了光大銀行走向世界的步伐,使光大銀行成為全國第一家間接在香港上市的銀行。

當時負責跨國金融機構的引進工作,引入亞洲開發銀行的正是劉珺。

那時的光大銀行無論在規模,還是人員上都與大型銀行有著相當的差距。當時的國際業務部總共只有二三十人,用劉珺的話說“由于人員少,所以鍛煉多”,自進入公司以來,他接觸過外匯信貸、外匯資金交易、代理行關系管理、風險管理等不同崗位。

上世紀90年代末,多家中資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以商業化原則管理運營。光大參與其中,管理層期望通過與海外跨國金融組織以股權的方式更緊密地聯系,把國際上先進的銀行管理經驗引入中國。劉珺說很幸運能參與其中。

光大選擇了曾在亞洲做過許多金融援助項目的亞洲開發銀行。英語不錯的劉珺擔任談判代表,“光大銀行作為光大集團的一份子,也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前沿陣地,所以,雙方起始談判的時候就比較順暢,雙方都找到了各自的定位,一拍即合,從而就形成了有效的股權聯絡關系?!?/p>

這次合作使得光大銀行成為中國最早一家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后,劉珺又參與20%的股份在香港間接上市并負責涉外文本工作,使光大銀行最早實踐了中資商業銀行兩地持股的新模式。

理財產品開拓者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爆F今,理財類節目風靡各大電視臺、互聯網等媒體,從尚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到“中國大媽”都知道理財的重要性。眾所周知,理財就是使財務從健康到安全,從安全到自主,從自主到自由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實現現金流的順暢、創造財富能力的提升。當下,理財儼然成為不少家庭財產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針對個人在人生發展的不同時期,依據其收入、支出狀況的變化,制定個人理財規劃的綜合性方案,實現人生各個階段的目標和理想。

然而,少有人知曉揭開中國理財市場大幕的是光大銀行,而劉珺是主創者之一。

2003年4月28日,北京成方街甲33號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承載著決策者們的厚望和業界的深深期盼,在全國抗擊“非典”的嚴峻形勢下,銀監會終于掛牌亮相,中國銀行業監管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劉珺說,就是在這一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半S著利率市場化的破題和推進、資本充足率約束的不斷加強以及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的快速發展,傳統信貸業務為主的銀行業務亟待向低資本消耗中間業務轉變。同時,隨著客戶財富的快速積累,客戶需求必然從單純追求資金收益向全面財富管理過渡?!?/p>

劉珺分析,“那時候銀監會剛成立不久,監管機構對資本充足率有一定的要求,光大銀行正處于歷史包袱沉重、壞賬率高、資本金極度缺乏的特殊發展階段,必須在產品、業務上實現突破。尋求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迫在眉睫,我們需要到新業務領域中開辟新產品、新的細分市場和新的客戶群。理財業務是當時的必然選擇?!?/p>

最初推出理財業務時,光大銀行擬定了幾個名稱:結構性存款、財富管理、理財,上報到銀監會。而當時圈定“理財”這個名稱的就是時任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現為光大集團與光大銀行董事長。劉珺笑說這是“歷史的巧合”。

2004年9月,光大銀行獲得銀監會批準開辦人民幣理財業務,推出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僅僅一年時間就發售了13期,發售額達到150億元,在同業內優勢顯著,該產品也被評為“2004年最有影響力的理財產品”。

劉珺說:“理財業務開始是借鑒國外銀行的經驗,金融創新比較活躍的領域有兩個,一種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就是人們所說與利率有關的債券類產品,另外一個是與原生產品有關的衍生產品。而衍生產品對于中國金融體系來說是個新概念,當時,我們只能在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尋求創新,好就好在當時國內的債券產品,特別是央行票據、金融債等產品收益率還有進行再分割的可能性,我們應當把銀行應該占有的一部分利益讓渡給老百姓,因為老百姓畢竟是出資人,要使他們享受到金融改革深化的成果?!?/p>

光大銀行雖然是最早進入理財市場的一家銀行,但個人理財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因為利潤可觀,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獲得相應的各類資格。毋庸置疑的是,市場才是檢驗理財產品先進性和理財品牌持久性的唯一標準。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上一直在思考,在改進,劉珺說他們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最早開發出外幣結構性理財產品、最早開發出人民幣理財產品……創新性的工作往往面臨諸多問題,不僅對外要與監管層溝通獲得準生證,而且對內要建立起嚴密的流程,為客戶提供保障。在光大銀行推出陽光理財之后,各家銀行也都跟進推出人民幣理財,而且收益率節節攀升。在創新沒有專利保護的情況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光大銀行并沒有盲目追求回報率。endprint

“我始終認為,對于任何業務來說,‘進顯示的是你的勇氣,‘退才是你的智慧。從2007年開始,我們在理財方面,內部的規章已經定得比較完善,當時我在內部討論的時候說到,經濟肯定有周期,經濟周期會過去,但不會不留痕跡地過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定要謹慎。在市場熱度趨高的時候,你要判斷下一步的市場趨勢是什么,你只要領先于半步,就有可能獲得比較好的結果?!眲B說。

這些年來,光大的理財業務已經成為在市場領軍者之一,“陽光理財”已經成為獨樹一幟的品牌,盡管國內多家商業銀行先后推出了類似產品,但是光大銀行以領先一步的優勢始終處于領跑地位。陽光理財業務的走向,已被媒體稱為“銀行理財業務風向標”。

而多年之后,劉珺再回過頭來看理財產品,從種類、深度、規模、影響力,以及復雜程度上,已經遠遠超出他當時的設想。這是讓他感到極其自豪的,“匯聚不同人的想法、力量,匯聚大家對金融創新的熱情,最終煥發出來的果實比當初想象的要豐富得多?!?/p>

站在行業前沿

坐在北京會議中心九號樓大廳的沙發上接受記者采訪時,劉珺的思路極為清晰,一直娓娓道來,他說自己小時候的理想是當老師,后來受到了在銀行工作的父親的影響,自己也走進了銀行。從加入光大銀行到今天,劉珺說自己沒休過假,早上7點多到銀行,從不午休,12點吃飯后,1點半前都在看書,晚上10點到家,這些年來從未改變。

“可能我本人喜歡干銀行,也沒有覺得工作有多累,有多難,即使遇到難題,那也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過程?!毙愿裰甭实乃J為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把所有信息全部擺在桌面上,很多的不理解和沖突都源于信息不對稱?!叭魏谓鹑谑袌鰳I務都是能算出賬的,不需要用高深的理論去說服別人,只需要對大家說清楚:這是減的,這是加的,減多少,加多少,結果是多少,你認不認可,你要認可就這么辦,你要不認說出你的理由,我們重新算。只要我算出來的EVA(經濟附加值)是正數,對銀行ROE(凈資產收益率)最終是有貢獻的,你們就應該認我這個賬?!闭f這段話的時候一直溫文爾雅的劉珺有些嚴厲。

正是憑著這樣的態度,他在光大銀行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成為光大銀行最年輕的副行長,也是唯一一位土生土長的行領導。并且,他的這個副行長還是通過公開投票的方式,由群眾推選出來的。

成為副行長的劉珺,工作更為繁忙,就拿剛剛過去的2013年來說,2月27日中國光大銀行在境外的第一家分行香港分行正式開業,標志著中國光大銀行的國際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對光大集團金融控股平臺的延伸和拓展也具有戰略意義。

劉珺說:“光大源于香港,1983年先有香港光大集團,再有在北京成立的集團。光大在香港成立分行后相當于我們的金融平臺完整了。光大始終把國際化放在自己的戰略版圖上,我們要打造國內最具創新能力的銀行,而國內銀行的創新許多方面需要借鑒國際銀行發展的歷史與經驗,因此,打通海外通道顯得尤為重要。光大下一步也會圍繞著香港分行,進一步向海外實施我們的國際化戰略。我希望自己能參與其中?!?/p>

香港分行的成立是由劉珺負責籌備的,當時他還兼著上海分行行長,總行還要負責一些工作,他就成為香港、上海、北京三地的“空中飛人”。

在金融行業從業20多年來,歷經多次風雨彩虹的劉珺說這些年他始終讓自己保持清醒,工作之余的零碎時間都被他有效利用起來,讀書看報,吸收行業前沿信息,并為多家媒體撰寫行業評論?!盀槭裁次乙恢眻猿挚礀|西、寫東西,就是因為我想自己推出來的東西一定在技術和專業方面站在行業最前面,只有這樣我才能說服自己,在別人對其提出批評時,我能知道你是想批評什么,我應該如何應對。我發自內心相信我所推出的東西代表著行業未來的方向,所以,我不怕你的批評?!?/p>

劉珺設想,也許再過10多年,他會把自己這些年來積累的東西認認真真站到大學講臺上反饋給學生,就如他兒時曾夢想的那樣。

責任編輯 李菡丹endprint

猜你喜歡
元老光大銀行香港
光大轉債可能存在的套利機會
中國數學界元老——王元
最后一跳
海關“元老”的父女悲情
容易嗎
香港ifc商場
香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