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對食道癌術前評估的應用價值*

2014-03-14 11:23張欽昌李光宇彭漢華龍志華
中國醫學創新 2014年18期
關鍵詞:食道癌食道食管癌

張欽昌李光宇彭漢華龍志華

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對食道癌術前評估的應用價值*

張欽昌①李光宇①彭漢華①龍志華①

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術(MPR)對食道癌術前評估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經手術治療并病理活檢證實的38例食道癌患者的MSCT多平面重建圖像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病變部位、大小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結果:MPR的圖像可多角度、多方位清楚地顯示食道癌的部位、大小、對周圍組織的侵犯情況,以及局部、遠處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臟器的轉移情況,與臨床手術所見符合率高。結論:MSCT的MPR技術對食道癌患者的術前評估具有重要的價值,應作為術前的常規檢查。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食道癌

食道癌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癌腫,據國際癌癥研 究 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報告,每年全世界死于腫瘤的患者中,消化道腫瘤約占35%。我國一項對廣東省1970-1972、1990-1992以及2004-2005年惡性腫瘤死因調查結果表明,食道癌居癌癥死因順位分別為第2位、第2位和第4位[1]。于1998年面世的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與單螺旋CT相比,能提高單位時間內掃描速度,減少運動偽影,提高空間分辨率,甚至達到各向同性,因而更適于行多平面重建[2]。在食道癌患者的檢查中,MSCT通過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的后處理圖像,可以重建出食道全程的形態,根據癌腫所在位置可以直接判斷食道癌位于食道的上、中、下段,并且可以直接量度癌腫大小及食道管壁浸潤增厚的長度及厚度,可以對食道癌患者是否能進行手術以及手術范圍、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據,從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本文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經病理確診的食道癌患者,采用Phillip Brilliance16層螺旋CT機進行掃描,再結合手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經病理確診的食道癌患者,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51~82歲,平均(66.5±4.2)歲。臨床主要表現為消瘦、進行性吞咽困難、進食后嘔吐,部分患者出現持續性胸背痛及聲音嘶啞等癥狀。

1.2 方法 利用荷蘭Phillip公司生產的Brilliance16層螺旋CT機,患者采用頭先進仰臥位,檢查前口服開水500 mL,兩臂上舉抱頭,掃描范圍包括食道全程及大部分胃腔,先進行平掃(層厚、層距5 mm),然后進行增強掃描(層厚、層距1 mm、螺距1),采用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劑量100 mL,注射速率3~4 mL/s,采用自動觸發掃描,掃描二期,掃描完畢后將所得數據在后處理工作站進行處理,進行多平面重建、觀察,從而有效地顯示食道癌腫塊形態、大小、部位,確定腫瘤有無侵犯相鄰結構(如氣管、支氣管、大血管、心包等)、有無局部和遠處轉移。所有CT圖像由2名高年資放射科診斷醫師閱片診斷,意見不同時由科室診斷小組共同討論并結合臨床情況得出最后結論。

2 結果

所有患者MSCT均獲取高質量多平面圖像,無階梯狀偽影。MPR技術多方位、多角度清晰地顯示了腫塊的部位以及腫塊與周圍器官、淋巴結等的關系。38例食管癌中,食道上段癌9例(圖1),食道中段癌18例,食道下段癌11例。食道管壁增厚長度2~11 cm,與食道鋇餐檢查所見病灶長度基本一致,手術所見腫瘤長度較CT所見稍長。與周圍組織關系:27例食道腫瘤與周圍分界清或稍模糊(圖2),術中發現食道與周圍無粘連或周圍脂肪間隙浸潤,無明顯侵犯相鄰組織結構,能手術切除。11例與周圍組織結構分界不清,其中侵犯降主動脈3例,侵犯氣管、支氣管5例,手術發現與周圍粘連嚴重,無法切除,3例同時發現肺或肝多發轉移,放棄手術治療,部分患者采用放化療治療方案。食道癌合并淋巴結腫大20例(圖1),其中12例可以進行手術,最后與食道腫瘤一并手術切除。

圖1 MSCT冠狀面

圖2 MSCT矢狀面圖

3 討論

食道鋇餐及胃鏡是食道癌診斷的首選檢查,但其兩者僅能夠對食道腫塊在食道腔內的部位、大小以及生長情況進行觀察,而無法明確食道腫瘤與食管外周圍組織的關系,也無法觀察到淋巴結轉移及腹腔內其他臟器的轉移情況,使得部分患者進行不必要的剖胸探查,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及負擔。超聲內鏡可以相對準確判斷食道癌浸潤深度、鄰近臟器的侵犯情況,但對遠處淋巴結轉移難以評估[4-5]。PET-CT優勢在于對癌腫遠處轉移的評估,但對腫瘤局部浸潤情況評估尚不如MSCT,且由于儀器較為昂貴,超聲內鏡以及PET在一般醫院難以普及[6]。多排螺旋CT掃描在二級以上醫院已逐漸普及,多排螺旋CT較單螺旋CT能以較小的層厚、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范圍更廣的容積信息,更適合進行多平面重建。MPR技術是指在對患者感興趣區進行一系列無間隔軸位薄層掃描后,將所得到的容積數據傳入工作站,應用計算機技術將冠狀面、矢狀面、任意斜面及任意曲面的像素重新排列而獲得高質量的重建圖像[7]。因MPR對觀察病灶的定位及判斷病灶與周圍組織的空間關系有重要意義,已廣泛應用于匿性骨折、足踝部損傷等的輔助診斷中[8-9]。

多層螺旋CT的高分辨率圖像,多平面重建的多方位、多角度觀察,對食道癌侵犯周圍組織結構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食道癌對周圍組織外侵的首要表現是周圍脂肪間隙的消失,與鄰近組織器官接觸面的范圍及其改變是一個重要的診斷依據。部分消瘦患者食道周圍脂肪較少,比較難判斷周圍脂肪浸潤情況,所以不能只根據周圍脂肪間隙情況而判斷食道癌是否外侵,而要結合食道癌與鄰近組織器官接觸情況綜合作出診斷[10]。正常氣管、支氣管應該較平直,當氣管、支氣管受侵時可以表現為受壓變形,向腔內凹陷,管腔變窄,局部管壁不規則增厚等。如圖2顯示所見,氣管并未受壓變形,考慮腫瘤未見侵犯氣管。正常人的食道、主動脈、脊椎間存在一個脂肪三角,當此脂肪三角消失時提示主動脈受侵。部分消瘦患者脂肪較少難以判斷時,則根據Picus的標準,來判斷主動脈的受侵情況。腫瘤與胸主動脈接觸面夾角大于90°時,提示主動脈已受累,不能進行手術;當接觸面夾角小于45°時,表示主動脈未受累,腫瘤完全可以切除;當接觸面夾角在45°~90°之間時,根據CT難以判斷,需要依據外科探查判斷是否能夠切除[11-12]。

食道是一個長的、呈管狀的器官,其貫穿于頸部、胸腔及腹腔,分上、中、下三段,各段食管癌的淋巴結轉移主要是區域性的,各區域淋巴結轉移狀況又直接影響著預后[13]。在診斷食道癌淋巴結轉移方面,MSCT檢查,特別是增強掃描及MPR有明顯的優越性,可以清楚了解淋巴結腫大轉移出現在哪個區域,如圖1中顯示,食道上段團狀腫塊,右上縱隔淋巴結腫大轉移。淋巴結是否轉移的CT診斷包括觀察淋巴結的大小、形狀、邊緣、密度及強化特征[14]。目前診斷淋巴結腫大的主要標準是橫斷面最大短徑等于或超過1 cm,即當惡性腫瘤伴隨淋巴結腫大于或等于1 cm時應當考慮淋巴結轉移。文獻[15]報道,當存在下列情況時,淋巴結轉移也應該被考慮轉移:5 mm以上的鎖骨上淋巴結;6 mm以上的膈腳后淋巴結;8 mm以上的肝胃韌帶淋巴結;大部分10 mm以上的食管旁淋巴組的淋巴結。一般情況下轉移的淋巴結密度均較低,可能是其血供差所致,增強后轉移淋巴結可呈環形強化,可能是中央部壞死而周邊強化所致。由于食道癌掃描范圍廣,在觀察食道癌本身的同時,可以發現食道癌的肺內、胸壁及肝臟等遠處臟器轉移情況。

MSCT的不足在于對早期食道癌難以發現,多局限于中晚期食道癌。早期的食道癌診斷還是依靠食道鋇餐及胃鏡檢查。但對于中晚期食道癌患者,MSCT有其明顯的優越性。通過多平面重建的后處理圖像,可以立體、直觀呈現出食道的全程形態改變,不僅清楚地顯示了癌腫的部位、大小生長情況,而且顯示了癌腫對周圍組織的侵犯,局部及遠處淋巴結轉移,以及遠處臟器的轉移情況,從而更精確地進行術前分期,評估食道癌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制定最適合的手術方案。對于部分判斷不能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并為其開展綜合治療或放療提供客觀依據。所以MSCT多平面重建對于食道癌的術前評估具有重要的價值,應作為術前的常規檢查。

[1]許燕君,羅樂,夏生林,等.廣東省居民惡性腫瘤死亡趨勢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1,37(6):12-16.

[2]胡麗霞,龔靜山,饒梓彬,等.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的臨床應用[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24(1):49-51.

[3]束曉根,楊幫明,程開龍.螺旋CT在食管癌外科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安徽醫學,2013,34(6):781-783.

[4]周康榮.螺旋CT[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12-13.

[5]孫文靜,沈小春,劉海燕,等.超聲內鏡與CT檢查對食管癌臨床TN分期的比較[J].重慶醫學,2014,43(7):772-774,781.

[6]周思思,嚴蘇,陳衛昌,等.超聲內鏡對早期食管癌術前分期準確性的Meta分析[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7):988-999.

[7]羅樹春,蘭海濤,謝洪軍,等.18F-FDGPET-CT在術后食道癌中的臨床應用[J].西部醫學,2011,23(11):2182-2183.

[8]吳華曦,姜萍,劉文軍.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對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86-87.

[9]孔飚.多排螺旋CT及其后處理技術在足踝部損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8):80-81.

[10]李廣潤.多層螺旋CT在食管癌術前的診斷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7):765-766.

[11]江宗賢,許日平,許炎生.58例胸段食道癌術前CT掃描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2,24(6):109-110.

[12]周源,汪棟,呂毛估,等.螺旋CT增強掃描在胸段食管癌手術徑路選擇中的意義[J].山東醫藥,2012,52(16):59-62.

[13]袁運長,喻風雷,尹邦良,等.胸段食管癌淋巴結轉移156例臨床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5,2l(10):908-909.

[14]劉秀民,劉曉梅,左自軍.螺旋CT在食管癌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2):116-117.

[15]黃葉明,林清池,段少銀.食管癌淋巴結轉移的螺旋CT術前評估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1,2l(6):135-136.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layer Spiral CT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for Esophageal Cancer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ZHANG Qin-chang,LI Guang-yu,PENG Han-hu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8):075-077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layer spiral CT(MSCT)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 for esophageal cancer preoperative assessment.Method:The MSCT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of 38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the lesion site,size,relations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Result:The MPR images clearly showed the site,size,invasion of surrounding tissues,local and distant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istant organs metastasis on multi angle and multi direction,with high coincidence rate of clinical surgery had seen. Conclusion:MPR technology with MSCT has important value in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for esophageal cancer,should be used as a routine inspection before operation.

Spiral CT;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Esophageal cancer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8.025

2014-04-09) (本文編輯:歐麗)

云浮市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項目(2012B36)

①廣東省羅定市人民醫院 廣東 羅定 527200

張欽昌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City,Luoding 527200,China

猜你喜歡
食道癌食道食管癌
牛常見食道阻塞物防治辦法
老年人食道相關的衰老與疾病
小切口和標準后胸切口開胸治療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腸內營養支持在放化療食管癌患者中的應用
食道癌是隱形殺手遠離這兩大危險因子
雞喝水時為何要抬頭?
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手術的配合
小切口和標準后胸切口開胸治療食道癌隨機對照研究
MCM7和P53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PAK1和LEF1對食道癌細胞增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