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臨床零距離”的內科護理學綜合實訓模式探討

2014-03-18 14:10戰同霞魏秀紅盧國華
衛生職業教育 2014年16期
關鍵詞:護患角色扮演實訓

謝 海,戰同霞,魏秀紅,盧國華

(濰坊醫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對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目前理論教學與臨床實際工作還存在一定距離,為縮短在校學生與臨床的距離,在臨床化的課堂上完成護理教學,使高校護理教育更貼近臨床,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快適應臨床實習。我院自2012年7月開始,積極探索和實踐內科護理學基于“臨床零距離”的綜合實訓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介紹如下。

1 對象

教學對象為我院護理學院在校護理學生共331人,其中女生289名,男生42名,學生年齡為19~23歲,均為全日制統招學生。

2 教學實施

以消化系統常見的肝硬化病人入院—住院—出院整個過程的護理為例。

2.1 案例引入

引入一位肝硬化病人的案例(開課前不告訴學生病例資料),先讓學生思考:根據提供的臨床資料得出可能的疾病診斷,然后學生分組討論,討論之后推舉代表發言,其他學生提出修正意見,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結論。

2.2 角色扮演、情景設置

2.2.1 入院宣教角色扮演 模擬病人入院治療,對學生分組,讓學生分別扮演病人、病人家屬及醫生和護士,護士對病人進行入院宣教。

2.2.2 住院過程中情景劇角色扮演 設置病人住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景,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帶教教師從旁進行觀察和指導。一次實驗課一般可以設置4~5個情景,比如:肝硬化病人的護理可以設置并發癥肝性腦病的觀察、肝硬化大出血的處理等情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情景展示結束之后,帶教教師進行糾正和總結,并提出不足之處。

2.2.3 出院指導 病人經過住院治療和護理,好轉出院,學生分組模擬臨床情景進行出院宣教。

2.3 視頻演示

對疾病護理過程中涉及的常用診療技術(如腹腔穿刺的護理配合),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不能滿足教學實際時,可指導學生觀看錄像,然后讓學生模擬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4 視頻錄制

請網絡中心工作人員將整個實驗教學過程進行同步錄像,錄像的內容一方面可作為教學資料以備同行參考,另一方面師生課后也可以反復觀看,提出不足,以便進一步改進實驗教學。

2.5 課后寫反思小結

實驗結束后,讓學生每人寫一份反思小結,寫出自己的體會,并對實驗課提出建議。

2.6 評價方法

2.6.1 學生評價 采用自行設計的教學效果評價量表,對內科護理學綜合實訓模式進行效果評價。評價指標包括: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臨床實踐能力、職業能力5個方面,每個方面分成A、B、C、D、E 5個等級,每個等級相差5分,總分100分。在本學期內科護理學實驗課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調查,由帶教教師發放調查表,現場填寫,當場收回。

2.6.2 同行教師評價 邀請同行教師隨堂聽課,授課結束后對其進行面對面訪談,了解其對綜合實訓模式的效果評價。

2.6.3 教學督導組評價 邀請學校教學督導組專家隨堂聽課,課后召開教學效果評價反饋會議,聽取專家對綜合實訓模式的評價。

2.6.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所有數據結果用(±s)表示。

3 結果

3.1 學生評價結果

共發放教學效果評價量表331份,回收有效量表331份,有效量表回收率100%。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結果見表1。從學生對綜合培訓模式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來看,教學效果滿意。

表1 學生對內科護理學綜合實訓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s,分)

?

3.2 同行教師評價結果

同行教師認為該種教學模式貼近臨床,符合護理實踐教學改革的需要,值得推廣。

3.3 教學督導組評價結果

學校教學督導組專家對綜合培訓教學模式給出了較高的評價,認為該種教學模式在現有實驗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模擬臨床疾病護理過程,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有利于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護理實踐能力的提高。

4 討論

4.1 該實驗教學模式以病人入院—住院—出院的整個護理過程為導向,與臨床接軌,架起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實驗的整個過程模擬臨床環境,營造臨床氣氛,以病人入院—住院—出院的護理過程為主線,為學生提供了臨床化的實驗室學習機會,使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就熟悉了疾病護理過程,縮短了學生與臨床的距離。同時,該模式的教學也進一步明確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范疇,明確了護理學生進入臨床實習時要做什么,哪些問題是護理人員能單獨處理的,哪些是需要與醫生合作才能處理的,這種形式的實驗教學模式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有利于學生護理職業能力的提升。

4.2 角色扮演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團隊協作能力

護患溝通能力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必須具備的崗位專項能力,護患之間溝通不良常導致護患關系緊張,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李靜等[1-2]調查臨床實習學生護患溝通能力的現狀時發現,護理專業實習學生和病人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溝通障礙,只有提高在校護理專業學生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和臨床帶教教師的溝通帶教能力等,才能全面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護患溝通能力。本研究通過綜合實訓模式教學,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親身體驗醫院臨床護理工作,增強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通過角色扮演,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為其進入臨床實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奠定了基礎。

4.3 案例引入、情景設置的方式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情景模擬教學有利于護理學生較快地適應現代護理模式,順利實現臨床護士角色的轉換,培養智慧技能、認知策略等綜合素質[3-5]。綜合實訓實驗教學中,我們在疾病不同的發展階段,分別設置了不同的臨床情景,模擬臨床真實疾病過程,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將理論課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共同分析、處理出現的護理問題,使學生對疾病發展過程有了更加全面、深入、形象的認識,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提高了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避免了“眼高手低”現象的發生,有利于學生順利從課堂過渡到臨床。

4.4 課后反思體會的書寫、同步授課視頻的錄制

課后,每一位學生都要寫一份實驗課學習反思體會,就參與實驗的內容進行自我評價,對實驗課的教學提出建議。反思體會的書寫使學生對自身護理技能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知識的識記。同時,提出的建議有利于教學改革和實驗內容的進一步完善。而同步授課視頻的錄制,不但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豐富了臨床護理課程視頻素材庫,有利于教學改革和實驗的進一步完善。

[1]李靜,謝大明,肖魯良,等.實習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全科護理,2011(21):1953-1955.

[2]林英,李麗娟,宮葉琴.實習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現狀調查及分析[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2,33(2):69.

[3]林興鳳,肖合存,厲淑榮,等.開展護患溝通情景演示培訓的組織與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41-42.

[4]費素定,王小麗,徐金梅.急重癥護理實踐課情景模擬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89-591.

[5]李春,羅焯元.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設計和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5):72-73.■

猜你喜歡
護患角色扮演實訓
角色扮演游戲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角色扮演”拯救荷蘭艦隊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語會話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