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做合一”教學論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2014-03-18 14:10夏明紅沈愛平
衛生職業教育 2014年16期
關鍵詞:中教教學做合一合一

夏明紅,沈愛平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教學做合一”的思想由來已久,由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它是在批駁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及繼承發揚杜威的“從做中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之所以在教育高度發展的今天還在探討“教學做合一”,是因為這一思想對于今天的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依然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1]。

1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及其意義[2]

陶行知的教學論是一種生活教育理論,主張教育來源于生活。他對教學的理解是:“教”指的是影響別人,“學”指的是自我長進,“做”指的是具體面對某件事;“教學做”不是3件事,而是一件事的3個方面;“教”要依據學法來教,“學”要依據做法來學,只“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只“學”而不“做”,不能算學,“教學做”最終都要歸結到“做”這個中心上來。他提出的教學方式是“師生共同在做上學,在做上教,在做上討論,在做上質疑問難”。他認為“師生運用科學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必然”,才能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和學習水平,下一次才能“做”得更好。他提出的“做”并不是盲目的做,而是要求在“勞力”的同時“勞心”,要求將“做”的結果最終轉變成知識的儲備,以使下一次更熟練地“做”。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不僅在他那個時代具有積極的意義,就是放在今天,依然是教育理論界和教育踐行者常常談論的焦點。隨著近些年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大力投入,職業教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職業教育屬于類型教育,主要包括中職和高職教育。為了適應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求,國家教育部明確規定,將有一半的普通高等院校轉向職業教育,以后的高考形式將有兩種:一種是學術型招考,另一種是技能型招考。國家政策的導向有利于我國職業教育的格局從單純的中專和大專教育為主慢慢向全系列教育(包括中專、大專、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轉變。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是教師踐行職業教育的理論指導,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極為重要的途徑。對于即將轉型進行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更應該從“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中找到切入點與??坡殬I教育銜接。

2 職業教育“教學做合一”的具體理解

筆者長期從事中職和高職教育,嘗試過多種方式的教學,對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也進行過深入實踐和思考,現將筆者的體會介紹如下。

2.1 在“做”中學

古人云:教學相長。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出,“學”能夠促進“教”的提升。教師學習的目的一是提升自己知識和技能的水平;二是積累先進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正確學習。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名“學”者。

師生常見的學習方法有3種,即“看”、“聽”、“做”?!翱础敝饕侵缚磿?,通過文字來獲取信息。而將文字轉變成個人的實踐能力會面臨諸多挑戰:一是來自于教材,它要求教材的編寫者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能全面準確地將技能通過文字完全傳遞給讀者;二是要求閱讀者具有極強的文字理解能力、較好的場景想像能力,同時要求閱讀者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但即便如此,從書上獲得的技能也只有在生活實踐中進行檢驗才能知道這種技能的可靠性?!奥牎敝饕ㄟ^聽講授者授課來獲取信息(包括教師本人的學習),“聽”比“看”更為生動、更方便理解,但是單純的“聽”同樣受制于講授者的表達力以及聆聽者的理解力,“聽”更容易遺漏信息,它和“看”一樣也要在生活實踐中進行檢驗。單純的“看”和“聽”都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所獲得的技能掌握不夠牢固,極易被遺忘,一段時間不接觸甚至可能回歸到“零技能”狀態。因此,師生學習最好的方式不是“看”或者“聽”,而是“做”,但這并不是否定“看”和“聽”在學習中的作用。筆者認為,“做”是學習方法的中心,而“看”和“聽”則是有益補充。

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大多數職業操作項目只有親自操作之后,才能真正完全理解過程與目的之間的關系以及操作中的關鍵點和所面臨的問題。圍繞著“做”來“學”,教師的操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將得到極大提升。筆者認為,理想的職業教育教師應該是來自于其專業所在行業的優秀工作者,而我國的職業教育教師大多是在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職業院校任教,很多人缺乏崗位實踐能力,教學往往只停留于理論層面。針對這一現實問題,迫切需要他們在“做”中“學”,迅速將理論知識轉化成有效的實踐能力,“做”是他們成為合格職業教師的必經之路。而對于學生,在“做”中學則更為簡便、直觀,不需要經過中間環節的轉化,所學的就是崗位職業技能。

2.2 在“做”中教

相較于傳統“書本加黑板”的教育方式,以“做”為主的教學對教師和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方面,它要求有良好的實訓條件,包括足夠的實物、模型、教室、師資配置等;軟件方面,它要求教師能夠熟練掌握各項職業技能操作,有較好的表達能力以及啟發學生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實施以“做”為中心的教學,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離不開學校的支持。

在“做”中教,要求教師備課更加精細,不僅要備書、備操作、備流程,還要備課堂管理。雖然相較“一書一黑板”式的教學準備更加復雜、更為用心,但是這種教學的優點也特別突出,它可以使教師的授課更連貫、表述更自由,簡化了很多過程講解。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模仿教師操作來進行學習,直觀簡便,并且在“做”中學可以馬上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規范、是否符合崗位需求。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但教師有必要開展“做”中教,而且學生也可以參與“做”中教。陶行知曾經提出過“小先生制”的教學方法,該法在當今的職業教育中同樣適用[3]。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組,選出各小組代表,先通過“做”中教來教會學生代表,再由學生代表通過“做”中教教會其他學生。這種授課方式有很多好處:第一,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動性,增強他們的主人翁精神;第二,可以使這些學生代表的知識和技能得到不斷強化;第三,可以啟發學生在授課時思考,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第四,學生參與授課,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答疑解惑。

2.3 在“做”中討論、在“做”中質疑問題

討論和質疑一直都是學習的重要方法,能使一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得到升華。在“做”的過程中最容易發現問題,這些問題是否解決常常直接關系到所學技能能否有效滿足崗位工作要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在“做”中提問題,在“做”的過程中進行討論,教師不但要引導,而且要讓所有的學生共同參與,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在“做”中進行討論或者質疑,對教師課堂秩序的管理和講課時間的分配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這就需要教師課前精心設計課堂,有層次地設置討論環節。教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既要實事求是、耐心解答,也要有清晰的方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不懂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放下架子,承認不足,并且把它當成一次提升個人能力的機會,和學生共同討論、分析、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還可以教會學生求學的態度和做人的道理。

2.4 在“做”中創造

師生在“做”中教不是一種死教,在“做”中學也不是一種死學,而是要求師生在“做”的同時主動思考,既要思考為什么這樣做,也要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白觥笔庆`感的源泉,這種方式特別有利于激發師生的創造力,有利于新的物品和方法的產生,甚至可能會對一個行業的進步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教學做合一”最終都要歸結到“做”上來,教師只有會“做”,才能稱其為真正的教師,才有資格站在講臺上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學生只有會“做”,才能說學生學到了真東西,也才能說教師的教學富有成效。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職業院校的教師迫切需要在“教學做合一”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并完善教學和考核方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1]王穎,俞啟定.“教學做合一”:“做中學”思想的創新與繼承[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3):44-46.

[2]陶正娟.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在高職教學改革中的運用[J].黑河學刊,2011(9):136-137.

[3]余浩,陳年友.教學做合一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中教教學做合一合一
人劍合一
在文學經典中教陶藝 讓兒童的想象飛起來
由“三線合一”到“兩線合一”
A WITHERING FLOWER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改革研究
在“教學做合一”中優化思維品質 提升創新能力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職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實踐研究
職高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研究
例談x/1+x0)題型的構建
早期對外漢語中的“語”“學”合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