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糊綜合評判法在企業市場適應能力評價中的應用

2014-03-20 09:55周冰陳光
外語與翻譯 2014年2期
關鍵詞:適應能力評判指標體系

周冰,陳光

(煙臺職業學院,山東煙臺,264670)

一、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一)企業市場適應能力概念

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概念,指的是企業在進行商品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適應市場瞬息萬變的環境變化的能力,也可以概括為對市場的隨機應變能力。具體來講,企業市場適應能力應該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對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和預測能力,根據市場做出科學決策的能力,適應市場的新產品的開發能力,面對市場組織生產的能力,迎接市場競爭的能力,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以及在市場上進行組織管理的能力。

(二)企業市場適應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一是堅持整體完備原則。每個企業的經濟實力不同,運作模式也不同,在經營的過程中,會表現出自身獨有的經營特點。這就決定了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一個通用指標體系的復雜性。為了充分發揮模糊綜合評判法在企業指標體系構建中的作用,必須要分析企業的經營特點和市場占領情況,并對企業的下一步經營有一個全面的考慮,要避免指標體系構建中的以偏概全,要秉承整體的完備性原則。[1]同時,既要有硬指標,也要有軟指標,保證指標體系的完備性。

二是客觀性和科學性相統一原則。所謂的客觀性原則,指的是在用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指標體系時,要對企業當前的市場適應能力有深入考察和研究,能夠反應企業當前的市場適應能力實際,避免構建脫離實際的評價指標。所謂的科學性,則指的是企業市場適應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各指標之間應該是無重復或者交叉的,每個指標都要有明確的指向,都要全面精煉。

三是遵循簡易和方便性原則。模糊綜合評判法采用的是數學方法,其指標設計中涉及到各種計算公式,在構建時要充分考慮指標公式計算的簡易性,避免增加工作量,要充分考慮該指標的易理解性,保證其能夠被相關人員輕松掌握。同時,還要保證其所涉及到的核算資料的便捷性獲取原則,增強其可操作性。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要力求公式計算的簡易性和各個指標的易理解性,但是并不表示這個指標體系能夠過分簡單,因為過于簡單的指標體系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要確保每個指標都能夠找到客觀的可以參照的標準。

二、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內涵及模型

(一)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內涵

該方法是建立在模糊數學的基礎上的,其采用的模糊關系合成原理可以將傳統指標體系中邊界不清的因素或者無法定量的因素進行量化處理,并進行科學評價。

(二)模糊綜合評判模型

模糊綜合評判模型是由三個要素構成的,即構建一級指標體系的一級模型評價程序、適用于各種模糊現象的模糊算子、用來進行綜合評判的多級模型。

一是構建一級指標體系的一級模型評價程序。在這個程序中要確定三個關鍵要素,一是評價對象的因素集。它是一個普通的集合,是由會對評價對象產生影響的諸多因素組成的,一般情況下用U來表示,U=(u1,u2,u3……)。二是評價集,它也是一個普通集合。是由對評價對象的諸多評價組成的集合,一般情況下用V來表示V=(v1,v2,v3……)。[2]三是單因素評判,它是一種模糊映射。一般情況下不同的評價者對各個單因素的評價是不同的,而這些不同評價結果組成了單因素集。

二是適用于各種模糊現象的模糊算子。人們根據不同的模糊現象提出了不同的模糊算子,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四種算子類型:主因素決定型、主因素突出型、不均衡平均型、加權平均型。在主因素決定型算子中,最主要的因素決定了其計算結果,而其他因素對其結算結果的影響不明顯,這種算子類型適合通過單項指標計算綜合最優指標的情況。這種算子計算較為粗糙,而主因素突出型與不均衡型的計算要相對細膩,其不但考慮了主要的突出因素,也將其他因素充分考慮在內,這種算子比較適合需要主因素主導,其他因素加細的指標體系。加權平均型則主要通過權衡的大小來兼顧,這種算子適合整體指標體系。

三是用來進行綜合評判的多級模型。在各種實際的評價活動中,往往會牽涉到諸多因素,其評價過程要復雜得多。在這種因素諸多的情況下,極容易出現權重分配不合理的現象,會導致運算結果的失真。這樣一來,評價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應該采用能夠進行綜合評價的多級模型。

三、模糊綜合評判法在企業市場適應能力指標體系構建中的應用策略

上文對模糊綜合評判模型進行了分析,通過對該模型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出,其是適合企業市場適應能力指標體系構建的。因為它和問卷調查等定性指標評價方法不同,考慮到了市場適應能力中的模糊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因素,給企業提供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3]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可以利用其構建適合企業市場適應能力的一級指標體系和二級指標體系甚至多級指標體系。下文主要分析了利用綜合評判法構建一級和二級指標體系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利用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企業市場適應能力的一級指標體系

在一級指標體系的構建中,對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和預測能力、根據市場做出科學決策的能力、適應市場的新產品的開發能力、面對市場組織生產的能力、迎接市場的競爭能力、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以及在市場上進行組織管理的能力共同構成了整個指標體系。

其一,對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和預測能力。企業面臨的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要了解這個市場,必須要對市場的各項信息進行調查,并要能夠利用各種先進的手段對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走向和趨勢做一個綜合判斷,并進行合理預測,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

其二,根據市場做出科學決策的能力。企業經營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決策的過程,企業的決策將直接影響經營情況。因此,科學的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決定企業能否較快適應市場。[4]必須要對企業的經營實際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的經營目標和各階段的經營計劃,以便企業能夠抓住發展機遇實現騰飛。

其三,適應市場的新產品的開發能力。要對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進行評價,看其是否具有利用現有設備和人員去創造和設計新產品,以適應市場更新換代要求的能力,看其是否具備對現有的產品或者生產工藝及整個工藝流程進行改進的能力。

其四,面對市場組織生產的能力指標。這個評價指標主要是看企業在遭遇外界環境或者市場變化時,能否根據變化的情況來改變現有的產品品種并重新組織生產的能力,能否靈活地適應市場。

其五,迎接市場的競爭能力指標。該指標主要是衡量和判斷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是否具有發展潛力。

其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指標。該指標主要是判斷企業在面臨意想不到的風險或者競爭風險時,是否具備足夠的承受能力。

其七,組織管理能力指標。該指標是衡量企業是否能夠適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要求,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來組織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的能力。

(二)利用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企業市場適應能力的二級指標體系

第一,市場發展趨勢分析預測能力的二級指標。在這一二級指標體系構建中,要考慮到企業對市場信息的反饋能力、對市場信息的篩選—分析—處理—預測能力。因此,在具體指標體系構建中,要包括四個指標:信息反饋能力指標、信息分析處理能力人員比重指標及預測技術人員的比重、預測精度指標。在信息反饋指標中,可以通過好、中、差三個級別來評價;在預測精度指標上可以采用預測事件實際值和預測事件預測值之間的關系公式來計算。

第二,科學決策能力的二級指標。在設計決策能力指標時,要考慮到決策層對整個市場的反映能力和整個決策過程是否科學合理[5]。因此,在構建相應的二級指標體系時要構建靈敏度指標,考察整個領導層在面對多變市場時的反映能力;構建決策人員素質指標,對決策層全體人員的學歷情況、經驗情況進行考察;構建決策人員決策科學度指標,對決策項目的可行性、投入、具體操作性進行綜合考察。

第三,新產品開發能力二級指標。在設計該指標時,要通過整個開發過程中技術人員的投入比重、產品開發速度和開發手段等多個指標進行評價。

第四,組織生產能力二級指標。在構建該指標時,要考慮企業的整個生產能力,因此要構建考察企業原材料籌措能力的指標、構建考察企業生產環節協調能力的指標,還要構建考察企業勞動生產率與質量合格率的指標。

第五,市場競爭能力二級指標。該指標的目的是為了考察企業的整個市場競爭實力,因此,在構建中要包含以下指標:優質產品占有率指標、市場占有率指標、企業整體形象競爭力指標和規模指標等。

第六,應對風險能力二級指標。該指標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因此,指標體系構建中應該充分考慮國家政府和企業整個經濟情況因素,要構建相應的國家政策影響程度指標、企業產品凈利潤指標、企業資產負債指標、資產流動指標和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

第七,組織管理能力二級指標。該指標體系構建中要包含以下指標,衡量企業領導班子領導力和團結力的指標、衡量全體員工凝聚力的指標、衡量企業內部組織文化和氣氛的指標、衡量企業現代化管理的信息系統指標。

總之,隨著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的愈發激烈,企業必須要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的市場適應能力,必須要對企業當前的市場適應能力有一個準確清晰的判斷,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因此,要充分利用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優勢,對癥下藥,對企業市場適應能力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改善,從而提高綜合適應能力。

[1]李丙軍.基于模糊粗糙理論的新型參謀人才綜合評判方法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6.

[2]韓峰,盛建龍.模糊數學在采礦方法選擇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1(5).

[3]呂順利.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圖書館隱性知識管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

[4]沈倍義,王鳳芝,王勇.論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項目化管理[J].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10):132-145.

[5]劉丹陽,李齊森,黃魯成,等.企業市場營銷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具體步驟[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32-48.

猜你喜歡
適應能力評判指標體系
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探索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
不要用街頭小吃來評判北京
基于學習的魯棒自適應評判控制研究進展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沙漠里的精靈
評判改革自有標準
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建立中‘3414
土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