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病人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作用

2014-03-21 11:48李佩玲王紅麗王洋洋
衛生職業教育 2014年16期
關鍵詞:查體考核成績碩士

李佩玲,王紅麗,閆 昱,王洋洋,馬 鑫,方 磊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很多病人都不愿成為醫學生實習的對象。同時,近年來高等醫學院校擴招,每年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不斷增加,而醫學生臨床操作的機會較少,這就給臨床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在婦產科這種特殊的科室,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女病人拒絕男醫學生的醫療活動。因此,如何為醫學生創造良好的臨床實習環境是高等醫學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興的實踐教學方式。標準化病人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充當3種角色,分別為病人、教師以及評估者。與傳統的醫學教學相比較,標準化病人不僅能夠解決臨床教學實踐對象的問題,還可以給醫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臨床操作技能以及綜合能力[1]。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哈爾濱醫科大學2007級臨床醫學本科班224人及2006級七年制碩士班82人,共306名醫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婦產科標準化病人招募 通過校園網或者報紙發布招募啟事,基本要求如下:(1)有一定的文化基礎;(2)能表現出病人的反應,如表情、聲音與動作等;(3)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并能接受學生的碰觸及檢查;(4)體力、記憶力好;(5)守時、可靠;(6)已婚已孕,無既往婦產科疾病史及家族史;(7)有責任心,自愿并熱心為醫學事業奉獻。最后擇優錄取4人。

1.2.2 婦產科標準化病人的培訓 對婦產科標準化病人進行為期1個月的培訓。第一步:標準化病人通過多媒體教材學習簡單的女性盆腔結構,目的是需要標準化病人了解病情、了解不同疾病不適的部位。第二步:對標準化病人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及婦科檢查教育,在培訓中向標準化病人詳細講解疾病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以及治療方式等,對標準化病人進行婦科檢查,使其清楚子宮以及卵巢的位置。第三步:癥狀體征的培訓是培訓標準化病人的難點,培訓標準化病人需有病人的態度、精神特征,例如子宮肌瘤繼發貧血的病人應該有聲音低微、疲倦乏力等特征,安排標準化病人見習真正的病人。第四步:主要是對標準化病人進行評估者和指導者的訓練。詳細制訂評分項目和標準,對醫學生進行反饋指導。

1.2.3 訓練醫學生 以哈爾濱醫科大學2007級臨床醫學本科班224人及2006級七年制碩士班82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A組:標準化病人培訓,2007級臨床醫學本科班112人;B組:模擬人培訓,2007級臨床醫學本科班112人;C組:標準化病人培訓,2006級七年制碩士41人;D組:模擬人培訓,2006級七年制碩士41人。進行為期4個月的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問診內容、問診技巧、查體內容、查體技巧。

1.2.4 考核與評估 在為期4個月的培訓之后,對醫學生進行測評。為醫學生選取住院病人,考核醫學生的問診內容、問診技巧、查體內容、查體技巧,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考核成績標準如下:優秀:≥80分;良好: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A組醫學生90人優秀,16人良好,6人及格,無人不及格;B組醫學生56人優秀,28人良好,28人及格,無人不及格;C組醫學生38人優秀,3人良好;D組醫學生24人優秀,10人良好,7人及格。A組優秀率80%,良好率14%;B組優秀率50%,良好率25%;C組優秀率93%,良好率7%;D組優秀率59%,良好率24%。具體見表1~2。

表1 各組醫學生考核成績比較(人)

表2 各組醫學生考核成績優秀率與良好率比較(%)

2.2 各組醫學生培訓效果比較(見表3~4)

表3 本科醫學生培訓效果比較(人)

調查分析后可知,接受標準化病人培訓的2007級臨床本科醫學生(A組)的臨床實踐能力較接受模擬人培訓的2007級臨床本科醫學生(B組)強(P<0.05)。

表4 七年制碩士醫學生培訓效果比較(人)

調查分析后可知,接受標準化病人培訓的2006級七年制碩士醫學生(C組)的臨床實踐能力較接受模擬人培訓的2006級七年制碩士醫學生(D組)強(P<0.05)。

3 討論

臨床實踐教學可以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促進醫學生將平日在書本上學習的知識充分與臨床病例聯系起來,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此外,臨床實踐教學還可以提高醫學生與病人的溝通能力以及臨床操作能力,對于其日后的臨床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如何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培養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技能很重要。將SP引入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中,能顯著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技能。

3.1 應用SP 教學的歷史

1963年Howald因為教學目的開發了“模擬病人”,從此SP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1968年衣阿華大學的Robert Kretzschoman開發了第一個“婦產科教學合作者”。20世紀80年代中期,鄧迪大學的Ron Harden開發并第一次實現了SP在客觀結構化臨床能力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中的應用。20世紀80年代后期,亞利桑那大學的Paula Stillman開發了“亞利桑那臨床等級量表”,供SP使用,以評估醫學生的表現[2]。1993年加拿大開始在國家醫師執照考試中應用SP[3]。美國于2004年在醫師執照考試的第二部分中,首先采用SP考試方法[4]。我國自1991年正式引進SP,1993年在華西醫科大學、浙江醫科大學、九江醫學??茖W院這3所院校開展了SP的培訓及應用,但是目前SP教學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將SP教學應用于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符合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要求,是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

3.2 SP 教學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優勢

標準化病人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優勢:緩解了婦產科實踐教學資源較少的問題,問診及查體等醫學基本功的鍛煉對醫學生日后的臨床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改善了病人不愿配合的尷尬處境,特別是在婦產科這種涉及病人隱私部位及特殊查體的科室;具有可重復利用性,避免了臨床實際病人因重復問診、查體而引起厭煩的情況,避免了因實習問診不當或查體不當引起的醫療糾紛;經過培訓的標準化病人熟悉臨床實踐的內容,能夠評估并且知道醫學生的臨床操作,提高了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標準化病人可以在醫學生問診過程中設置障礙,如產生焦慮、抵觸等情緒,要求醫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如何取得病人的信任;標準化病人可以從心理、社會、文化等不同方面培養醫學生對病人的人文關懷。

3.3 SP 教學的效果分析

接受標準化病人培訓的臨床本科和七年制碩士醫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比接受模擬人培訓的臨床本科和七年制碩士醫學生更強,考核成績也更優秀。在考核中,接受標準化病人培訓的醫學生能夠熟練地詢問病人的癥狀,妥善地和病人溝通,消除病人的抵觸情緒。標準化病人引導醫學生從癥狀入手進行查體,調動了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醫學生的普遍歡迎,大多數醫學生比較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模式提高了與病人溝通的能力,增強了工作后接觸真實病人的信心。

[1]Melny k,Bernadette,Mazure k.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use of patient simulation to enhance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and competency in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J].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 ing,2008,5(1):49-52.

[2]Mc Graw H M.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Education,1999(33):572.

[3]Coniver J A,Swartz M H.Assessing clinical performance with stan dardized patients[J].JAMA,1997,278(9):790-791.

[4]Uon G F,Boulet J R,Hawkins R E,et al.Sim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J].Qual Saf Health Care,2004,13(1):41-45.■

猜你喜歡
查體考核成績碩士
昆明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簡介
骨科臨床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法聯合情景體驗對教學質量、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的影響
“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整合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對綜合考核成績的價值
基于OSCE的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技能結業考核成績分析
健康查體中以人為本服務的應用
健康查體中護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論健康查體中護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協作式見習帶教模式在護理本科生中的應用效果
如何寫好碩士博士學位論文
改進碩士研究生解剖教學的探索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