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披露過程

2014-03-28 08:12口述/徐學江文/沈黎明
文苑·感悟 2014年3期
關鍵詞:唐山大唐山時效性

口述/徐學江 文/沈黎明

我1965年大學畢業后進新華社做了記者。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發生后,新華社領導立即派我趕往唐山做現場采訪。幾天下來,我憑借一個新聞記者的直覺,感到這場大地震的死亡人數絕不是小數目。然而,由于當時的種種限制,直到抗震救災工作全部結束,全國各路記者始終沒有采訪到官方統計的死亡數字。

轉眼3年時間過去了,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依然諱莫如深。1979年 月17日至22日,全國地震工作會議暨中國地震學會成立大會在大連市召開,我作為參加過唐山大地震報道工作的記者,參加會議報道。

最后一天,有關方面領導向與會的地震專家們通報了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數。聽到這個數字,我立即覺得這是一條極為重要的新聞信息,是全國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大新聞。

我抓緊時間寫了一篇題為《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萬多人》的稿件,迅速送給擔任大會秘書長的國家地震局的一位處長審核、簽發。送審時我向秘書長提出了三條理由:1.地震發生已經3年了,傷亡情況應該報道,因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始終非常關心,同時外國人也很關心,再不報道我們會更被動;2.幾年來國內外猜測不斷,傳言很多,對地震死亡人數眾說紛紜,如果不在這個召開全國地震會議的時候報道,各種傳言會更多;3.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與政府行為無關,在這樣一個時機進行報道,比較自然。

秘書長認真看完稿件,聽了我的要求和理由,有些猶豫,問我:“你這篇稿件一定要今天發嗎?”我心里明白,他是想把稿件帶回北京請示更高的負責人,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但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感告訴我——必須努力爭取將此稿發出!于是態度十分堅決地說:“我覺得一定要今天發,因為新聞講時效性,不能發過時的消息!”秘書長聽完我的話,又看了一眼手中的稿件,依然在猶豫,我立即補充說,“這是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并不是人為因素所致,與政府和專業部門沒有直接關系。如果等回到北京后再經過各級領導層層審閱,新聞的時效性將大打折扣?!泵貢L也覺得我說得有道理,拿起筆在稿件上簽了字。

得到批準后,我立即將稿件傳往北京新華社總社對外部。我拿著電話,邊讀稿邊讓北京的同事做記錄。當年我寫稿子的時候還有一個小秘密。那次會議上,有關方面將1976年唐山大地震為什么事先沒有預報出來作了總結,講了3個理由:一是幫派體系干擾;二是沒有明顯前兆;三是地震預報科學不發達。我在寫稿時,有意去掉了第一個原因。沒想到,后來新華社發稿時把后兩個原因也去掉了,所以在對外公布的稿件中,就沒有了這樣一段文字闡述。

當這一消息發出后,頓時引起很大的轟動,我也被說成了新聞界對外公布唐山地震死亡人數的第一人。

猜你喜歡
唐山大唐山時效性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續上百年
《????》???? ?????? ????? ???如何提高“數學廣角”課堂的時效性
王大根
開展高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陰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廢墟”
淺議網絡文化視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讀編心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