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法視角下的漢語無主句英譯策略探析

2014-03-31 05:10胡大偉尹可秀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4年10期
關鍵詞:漢英主句賓語

胡大偉,尹可秀

(1.南華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2.云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一 引言

無主句一般由謂詞或謂詞性短語構成,專指說不出或不必說出確切主語的句子。無主語句是漢語中的一種重要語言現象,[1]它屬于漢語非主謂句中的動詞性非主謂句。學者陳昌來(2000)甚至認為非主謂句在實際語言交際中占優勢。無主句不但在漢語中普遍而大量地存在,而且在語法上還可分為句法空位和語用空位兩類,[2]在功能上則可分為省略型、隱含型、移位型和零形式型四類。[3]

關于漢語無主句的英譯方法、策略及其它方面,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具體而言,有學者對漢語無主句的英譯技巧(原則)進行了研究,[4-6]有學者還專門就政治、法律、科技和中醫語言中的漢語無主句的英譯技巧進行了探討[7,8],還有學者從漢英比較的角度論述了現代漢語無主句的英譯[2,9],吳小芳(2012)更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探討了漢語無主句的英譯。[10]除此以外,現行的許多漢英翻譯(互譯)教材也都專門辟出章節討論漢語無主句的翻譯方法。如,呂瑞昌等(1983)認為,漢語無主句可以運用英語的被動結構,某些表示事物存在、出現的無主句,可以譯成被動句,采用“There +be…”“It +be…+to…”等結構,采用倒裝語序,采用祈使句,選用適當的名詞或代詞補出主語等方法來翻譯;[11]李明(2009)認為“將漢語的無主句譯成英語時,都需要補出主語或者改變句型,使句子結構符合英語語法規范”;[12]郭富強(2009)則認為可以采用增補主語,用it做形式主語,譯為祈使句,譯為被動句,譯為there be結構,譯為倒裝句的方法來翻譯漢語無主句;[13]顧雪梁和何建樂(2008)則提出了保持原先無主句句型法,補出主語法,翻譯為被動語態,采用倒裝句句式,采用There be存在句式翻譯漢語無主句,采用特殊句式翻譯漢語無主句,采用分裂句式翻譯無主句,采用“全局貫通法”來翻譯[14];汪濤(2007)提出漢語無主句的翻譯方法有:漢語祈使句譯成英語祈使句,采用英語的被動結構譯出,采用倒裝語序譯出,采用“There be”結構譯出,采用it作主語譯出,增添適當的代詞或名詞充當主語,因文制宜,區別對待;[15]司顯柱等(2006)認為,不以增加主語,譯成被動句,譯成祈使句,用無生物詞作主語,譯成非謂語結構;[16]王治奎(2003)認為,漢語無主句英譯技巧包括動賓結構的無主句可譯為被動句,采用英語的存在句來譯,采用英語的倒裝句來譯,采用英語的祈使句,采用英語的形式主語,補出主語,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妥,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了等七種[17]。

雖然上述文獻對漢語無主句的翻譯技巧(原則)進行了探討,但這些探討還存在著歸類不徹底或翻譯技巧操作性不強等不足之處。比如,上述文獻多將“譯為倒裝句”和“采用there be句型”的翻譯方法看成是兩種不同的翻譯技巧。實際上從句法學的角度來看,there be句型和倒裝句屬于同一類。又如,采用分裂句式翻譯無主句和采用“全局貫通法”來翻譯等技巧過于抽象,不具操作性,尤其是在翻譯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把握并應用于翻譯實踐。

因此,本文試圖以英語句法學對句子主語的需要為根據,以翻譯時主語的來源為突破口,以譯成句子還是非句子為產出,來探討漢語無主句的英譯技巧。

二 句法視角下的漢語無主句英譯策略

無論是哪一類型的漢語無主句,一般情況下需要其翻譯成英語的有主語句子(譯成祈使句和非句子時除外)。英語作為形合語言,其句法結構上一般要求句子有主語,如《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將句子定義為“a set of words expressing a statement, a question or an order, usually containing a subject and a verb”。[18]

翻譯漢語句子時通常都想句句對譯,以保持原文的句子結構,這是一種常見的翻譯思維和實踐。那么,英譯漢語無主句時,將其翻譯成英語句子也是一種常見的處理方法。

1.將漢語無主句翻譯成英語句子。

將漢語無主句譯成英語句子時,首先我們要根據漢語句子的語用意義,確定將句子英譯成有主句還是無主句(包括祈使句)。如果語用分析確定原句子不存在祈使意義,那么我們得將句子英譯成有主句。在確定將漢語無主句譯成有主句后,接下來就要確定主語的來源,句子主語的來源可分為句外來源和句內來源。

(1)根據上下文的意思,確定并增補出表示泛指或者原文隱含的主語。

句外來源是指根據上下文意思,增補出原句隱含的主語或者添加表示泛指意義的主語。漢語因其語法具有開放性和松散性的特點,句子常常不使用主語,如“只見赤日當空,樹蔭合地,滿耳蟬聲,靜無人語”。這句子中,動詞“只見”前并無主語,但是根據上下文,譯者往往能確定原句隱含未說出的主語,翻譯時可以將它補充出來。這類主語包括不言自明,在上下文中能準確找出的主語和表示泛指意義的主語。例如:

例1深化教育改革,著力推進素質教育,重視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We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ith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of creation and the ability in practice as its co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competent people.

例2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What you lose on the swings you get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例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 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perilous.

例4 弄不好就會前功盡棄。

If things are not properly handled, our labor will be totally lost.

例5 刮風了,下雨了。

It was blowing and it was raining.

例6 從我家到火車站步行十分鐘就到了。

It is only a 10-minute walk from my ho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

例7買了一件襯衫,是草綠色的。

She bought a shirt. It is the colour of grass.

例8 像一個人一樣,有他的幼年、青年、壯年和老年。

Like a man, a political party has its childhood, youth, manhood and old age.

可能增補的主語分為三類:一類是表示泛指的人稱主語或非特指的物稱主語,如增補we,you,I,he,one,anyone, who, whoever,things, something, anything等適當代詞作主語,例1-4中就是增補這類泛指主語;一類是添加表示天氣、距離、數字的it主語,如例5和例6;一類是增補前文已提到過的人或事物主語,即增補出原文中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了的主語,如例7和例8。

在增補第一類表示泛指的主語時,要根據語境在準確理解原文語用意義后,才能確定是增補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泛指主語,還是補充表示事物的不定代詞主語。如果原文旨在表達作者的感受或愿望,并/或要增加與讀者的認同感,增加第一人稱主語較為可??;如果原文重在和讀者交流,則可增補第二人稱主語;如果作者有中立客觀的意思,則增補第三人稱主語為佳。

(2)用原文中句子的賓語作主語。

在漢語無主句英譯時,最常用的方法便是用原文中的賓語作主語,將漢語無主句譯成被動句,這也是絕大多數學者總結的翻譯技巧。例如:

例9 如果發生索賠,必須于貨到目的地后30天內提出,否則不予以考慮。

Claim, if any, must be made within 30 days after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the destination, otherwise, none will be considered.

例10去年發現了一種稀有元素。

A rare element was found last year.

但是,并不是所有漢語無主句的賓語作主語時,一定都會翻譯成英語被動句。如漢語無主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弊g為“The magistrates a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s, while the common people are forbidden even to light lamps”。原文中的賓語“州官”雖然轉譯成英文中的主語“the magistrates”,但是句子英譯成了主動句。見更多的例句:

例11 在平靜的水面上突然冒出一個人頭。

A head appeared suddenly from the still water.

例12雨后,院里來了個麻雀,剛長全了羽毛。

As soon as the rain stopped, a young sparrow, almost full- fledged, came to the courtyard.

至于學者們所提出的“采用形式主語”“用倒裝句”或用“存在句”來翻譯無主句的方法,從句法學的角度來看都屬于將原句賓語作主語而翻譯成英語被動句或主動句的方法。例如:

例13繼續在多哈回合談判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It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Doha Round of trade talks.

例14 必須指出,經濟發展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

It must be pointed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o b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例13和例14均是將原句中的賓語轉譯成主語而分別譯成英語主動句和被動句,譯文中形式主語“it”的使用,只不過是根據英語語法習慣將較長的主語后置時而使用的形式主語而已。再看以下例句:

例15 隨著一聲吼叫,從樹林里竄出一只老虎來。

Following the roar, out rushed a tiger from among the bush.

例16道路兩旁聳立著高大的白楊樹。

On either side of the road stand high white poplars.

不難看出,例15和例16都是將原文的賓語作主語而翻譯成有主句,并譯成了主動句。再根據英語語法(句法)習慣將狀語前置而形成倒裝句。在有些學者看來屬于倒裝句的翻譯方法,但究其本質與例13和例14一樣,均屬于將原文的賓語作主語譯成主動句的譯法。同樣,本文認為學者們討論的there+be的翻譯方法也屬于此類。如:

例17 櫻桃谷有山、有樹、有小小的水庫和涓涓的山泉,有陰涼,有永遠輕松的風。

In Cherry Valley Village were hills and trees, trickling streams, small pools. There was shade, and a perpetual soothing breeze.

(3)用原文中的其它句子成分作主語。

將漢語無主句英譯成有主句時,除了采用增補出隱含或泛指的主語、用句子賓語作主語的方法外,還可以用原文中的其它句子成分,如狀語、謂語、定語等作主語來翻譯。例如:

例18 1871年爆發了英勇的巴黎公社起義。

The year 1871 witnessed the heroic uprising of the Paris Commune.

例19 于是,暮色中,匆匆的人群里,總有我趕路的身影,雨里、霧里、風里、雪里,只盼著早些回家。

Thus the gathering dusk often finds me hastening home in a hurry crowd. Whether it rains or snows, windy or foggy, it is the longing to be home that quickens my steps.

例20 絕對不允許違反這個原則。

No violation of this principle can be tolerated.

例21 遠處傳來悲壯的笳聲。

From the distance,sounded a solemn, stirring reed flute.

例18和例19中,原文中的時間和地點狀語均作為主語,而英譯成有主句了;例20中的謂語“違反”轉譯成了英語的主語;例21中更是將原文的定語“笳”轉譯成了英語句子的主語。以上例子說明,漢語無主句中的許多句子成分都可以轉譯成英語句子中的主語,以從句法的角度滿足英語句子對主語的需求,這是文獻資料中不曾探討過的。

2.譯成英語無主句(祈使句)。

盡管漢語無主句常常被翻譯成英語的有主句,但當漢語無主句屬于指令型、禁令型、號召型、標語型等句子時,則需要將該漢語無主句翻譯成英語祈使句。例如:

例22 開機前,務必把機器放置平穩。

Make sure that the machine is level before starting it.

例23不要干涉他國的內政。

Don’t interfere with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nations.

例24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Show concern for the people while maintaining a high-rank position and do the same for the monarch though placed far away from the court.

例24的祈使意義不是特別強烈,該句也可通過添加泛指主語的方式將其翻譯成英語有主句。

三 將漢語無主句翻譯成非句子

由于漢英兩種語言分屬不同語系,它們的句子構成各具有特點。在漢譯英時,完全做到句句對譯,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一個漢語句子可以拆譯成幾個英語句子;幾個漢語句子也可能合譯成一個英語句子。在合譯時或者作為標題時,原來的漢語無主句就有可能轉譯成英語的一個非句子結構。例如:

例25 沒有陰,無所謂陽;沒有陽,也無所謂陰。

Without yin,there would be no yang;without yang,there would also be no yin.

例26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macro-control, preventing fast price rises and achieving steady and robust economic development

例25中的兩個無主語的條件句均翻譯成英語的介詞短語;例26將漢語的無主句,英譯成分詞短語結構。一般情況下,無主句作小標題或一段話的主題時,往往翻譯成英語的無主句。雖然,將無主句譯成非句子的現象不是特別普遍,但也是一種翻譯策略,值得關注。

四 結語

英譯漢語無主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翻譯成有主句。具體而言,可以采用增補適當的主語方法,也可以采用原句中的賓語或其它句子成分作主語的方法,將漢語的無主句翻譯成有主語的英語句子,使譯文符合英語表達、英語句法習慣。此外,根據原文的語用意義,也可將漢語無主句譯成英語祈使句,甚至非句子結構。無論是采用何種翻譯方法,都要做到譯文準確,語法(句法)正確,且符合英語語言的表達習慣。

[1]王滿良.漢語無主句的英譯原則[J].外語教學,2000(2):66-69.

[2]曾小紅.現代漢語無主句與比譯問題[J].求索,2007(7):197-198.

[3]張書健,李玲.漢語無主句翻譯策略探究[J].上海翻譯,2010(4):42-44.

[4]彭漪.漢語無主句的英譯及段落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1997(4):19-22.

[5]王滿良.漢語無主語句的英譯原則[J].外語教學,2000(2):66-69.

[6]何瓊.漢語無主句的英譯處理[J].安徽文學,2007(11):89-92.

[7]洪宗海.淺談漢語政治文章中無主句的翻譯[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2(1):98-102.

[8]梅曉.法律無主句英譯探析[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1(3):416-419.

[9]葛維雷.漢語無主句的英譯及語言對比[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2):36-44.

[10]吳小芳.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無主句英譯[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1):30-34.

[11]呂瑞昌,等.漢英翻譯教程[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65-70.

[12]李明.漢英互動翻譯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30.

[13]郭富強.漢英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39-145.

[14]顧雪梁,何建樂.漢英互譯實用基礎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226-236.

[15]王濤.實用英漢互譯技巧[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238-242.

[16]司顯柱,等.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222-228.

[17]王治奎.大學漢英翻譯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217-222.

[18]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368.

猜你喜歡
漢英主句賓語
賓語從句考點梳理(二)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Wheelchair basketball stars
賓語從句及練習
中考試題中的賓語從句
漢英倍數表達形式比較及其類型學考察
話題鏈在漢英篇章翻譯中的統攝作用
漢英文字的幽默修辭功能淺探
誰來管管“吃”的賓語?
漢英機器翻譯中的意譯和直譯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