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承傳統訓詁研究法拓展名物研究新路徑
——評杜朝暉《敦煌文獻名物研究》

2014-04-01 13:28郭康松
關鍵詞:訓詁學名物訓詁

郭康松

(湖北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62)

繼承傳統訓詁研究法拓展名物研究新路徑
——評杜朝暉《敦煌文獻名物研究》

郭康松

(湖北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62)

名物考證涉及學科范圍十分廣泛,歷來學者視為畏途。但它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必要工作,故極具實用性。目前該領域的學術著作并不豐富,涉及敦煌名物的成果更為有限,《敦煌文獻名物研究》(中華書局2011年版,以下簡稱《敦名》)以傳統訓詁研究方法為基礎,積極探索名物研究的不同路徑,其研究成果頗具特色,譬如:文獻研究與圖像及其他文物研究相結合,取得多角度的印證;長于俗字訛字考訂并多有斬獲;對于涉及中外交通的某些名物亦能深入探討;多學科的視野等等。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研究路徑和研究方法選擇上的有益嘗試。

大凡一項研究的初始階段,作者首先要考慮兩個問題:選擇什么角度去研究;研究落腳點放在何處。這也是方法論的問題。具體到名物研究領域,以往的學者通常分別從語言學、史學、文學角度研究文獻中的名物,而作者認為“鑒于敦煌名物的全面性和豐富性,單純從一個角度出發來研究敦煌名物,總有偏頗之感,不能真切地反映古代敦煌豐富而鮮活的特定歷史畫卷”(《敦名》,12頁)。因此作者不是采用一種研究模式,而是綜合上述幾種名物的研究路徑,視具體情況的不同,對每一類甚至每一種名物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由于有了這樣的研究思路,該書突破了傳統訓詁學往往囿于語言文字的名物研究,而落腳在名物所反映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中,這或許應該是以物質文化為關注點的名物研究的本來面目吧。

在確立研究路徑的前提下,該書采用了七種具體研究方法,除了人們熟知的“審形辨音”、“類比互證”、“語境索求”外,另有“時空定位”、“圖像佐證”、“量詞推斷”、“??浦R證物”等,這些方法有繼承也有創新,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特色。

“時空定位”是基于“歷史”觀念的研究方法。訓詁學前輩對語言學的歷史觀早有明確的認識,王力先生在《新訓詁學》中指出:“我們研究語義,首先要有歷史的觀念……我們對于每一個語義,都應該研究它在何時產生,何時死亡?!保ā洱埾x并雕齋文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0年版,321頁)雖然這一論述更多著眼于普通語詞,實際上名物詞更是存在著由于古今變化、地域不同造成的名實、源流間的復雜關系,它不僅與時間相關,也與空間相關。所以作者除了借鑒訓詁學研究法外,還參考了歷史學考證史事的方法——先確定“時”與“地”,然后核以人事。合則是,否則非(卞僧慧《試述陳寅恪先生治學特點》,《文史知識》1991年第6、7期)。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時空定位”法。具體到敦煌名物方面,就是既注意敦煌卷子的抄寫年代,也注意敦煌名物所處的地理位置,如此架起一個“時”與“地”的時空坐標,敦煌文獻中的名物才有了更可靠的研究前提。

傳統訓詁實踐中常用圖像來說明問題,如清江永《深衣考誤》、清佚名《爾雅音圖》等等。深衣的形制,是歷代經學家研究的重難點,大部分學者通過對經文的考釋,以文字描述深衣形制,而江永的《深衣考誤》則擬畫了深衣圖樣,加強了直觀性,使人更容易理解。歷史研究中也有“圖像證史”,這種方法是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拓展。所謂“圖像證史”是以美術作品為“原典”,以藝術品歷史的來龍去脈、社會背景及有關情景為“上下文”,通過對圖像及其“上下文”的闡釋,來探究、根尋中國文化史的變遷(姜伯勤《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2~9頁)?!抖孛方Y合上述訓詁學、歷史學的方法,盡可能全面充分地使用傳世畫作、壁畫、出土實物上的圖像與文獻中的名物相互釋證?!抖孛反罅渴褂脠D像佐證,這在語言學研究著作中是不多見的。由于該方法在名物研究方面的有效性,近些年的語詞類名物研究論著也多所借鑒。

“量詞推斷”是借助漢語特點考察名物的方法。漢語量詞除了具有“稱量”的基本功能外,還擔負著“分類詞”的作用,即可借由量詞突顯名詞的形象特征,而將名詞分成若干范疇(《敦名》,91頁)。由于敦煌經濟文獻中含有眾多名物詞,這類文獻多殘篇斷簡,許多名物也不見傳世文獻記載,因此使用“量詞推斷”可推測其名物所屬大類。事實證明,這種借助語言學特點的方法在名物考證方面也有應用價值。

“??浦R證物”是針對名物涉及范圍廣泛而研究者精力有限這對矛盾提出來的。作者在研究中十分注意收集、參考、利用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沒有??浦R的幫助,許多名物的考證就無法進行”(《敦名》,104頁),這種打破壁壘的多學科視野,也是對《爾雅》等訓詁著作百科意識的進一步發揚。

綜觀《敦名》全書,作者既不脫離傳統訓詁的豐厚土壤,又能注意現代學科的最新進展,并且結合敦煌名物的具體情況,研究總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法用于指導敦煌名物研究,這些方法淵源有自,又有所創新,展現了作者尋求并建立名物研究新方法的努力。

[責任編輯:熊顯長]

猜你喜歡
訓詁學名物訓詁
論字詞訓詁與文本闡釋的互動關系
論中國訓詁學與經典闡釋的確定性
訓詁術語的比較分析
《說文》形義匹配思想與訓詁價值
“瓟斝”與“點犀”新解*——兼論中國典籍中名物詞的英譯
《<詩經·國風>風物考》
論文化背景知識在訓詁中的作用
讀《經義述聞?爾雅》札記三則
訓詁思維與編輯工作
訓詁學與民族民俗文化研討會暨中國訓詁學研究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