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訓詁

  • 上古漢語 “ 說 ” 的認知義考
    語義;認知動詞;訓詁【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4-0127-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39一、“說”字形小考一般認為,上古漢語的“說”常作“悅”用,其實不然。同“悅”并不是“說”字的主要功能,更不是其唯一用法。從字形來看,“說”字從言,兌聲。而“兌”字甲骨文寫作“? ?”(合集28801),小篆寫

    今古文創 2023年44期2023-11-20

  • 朱熹《孟子集注》訓詁研究
    本為依據,進行以訓詁明義理,寫下了《孟子集注》。對于朱熹《孟子集注》的訓詁研究可以分為以下不同的幾個角度:采取對詞語進行解釋的部分進行個案分析的方法,對《孟子集注》采用的古字注今字、今字注古字、注明通假字等幾種訓詁形式進行研究;對采用因聲求義、音義兼注、直陳詞義的訓詁方法進行研究。并且研究朱熹對功能詞進行訓詁,對歷史典故進行闡釋,發現其對闡發文章句意和章旨的作用。接著,朱熹的《孟子集注》使得《孟子》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也在訓詁學史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后,朱熹批

    今古文創 2023年37期2023-10-27

  • “君思我兮然疑作” 之“然疑” 辨義
    】山鬼;“然”;訓詁【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1-0035-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11在現存的《楚辭》的各家注本中,時代最靠前的、貢獻比較突出的當屬王逸的《楚辭章句》。這部書成了很長時間內楚辭的唯一權威注本,基本為后代訓詁學家所接受。而到了宋代,洪興祖的《楚辭補注》有一些地方與王逸的說法出現

    今古文創 2022年21期2022-06-20

  • 《張子正蒙注》和《注解正蒙》對比研究
    大量注釋,兩書在訓詁術語、訓釋特色等方面存在異同。從其間管窺王夫之的訓詁的主要內容、主要特色,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挖掘王夫之的語言學價值。 關鍵詞:《張子正蒙注》 《注解正蒙》 訓詁 訓詁術語 訓釋特色 對比研究《張子正蒙注》和《注解正蒙》注解的異同,可以梳理并總結王夫之和李光地語言學思想,揭示兩者的訓詁成就以及對《正蒙》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 已有的王夫之《張子正蒙注》研究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關于王夫之哲學思想研究。如陳衛斌的《天人相繼——王夫之<張子正

    文學教育 2022年5期2022-05-26

  •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和李光地《注解正蒙》訓詁對比研究
    之作,探討兩書在訓詁術語、訓釋特色等方面存在的異同,從其間管窺王夫之的訓詁的主要內容、主要特色,揭示二者的訓詁成就,對其貢獻與缺失進行歸納?!娟P鍵詞】 《張子正蒙注》;《注解正蒙》;訓詁;對比【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7-004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7.014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國家級大

    今古文創 2022年17期2022-05-20

  • 復式記賬借貸符號奧秘的訓釋
    應用語言學中的訓詁理論, 訓釋會計商業語言中的借貸之本義、演變和引申機制, 并進一步從權利與義務對等的法理角度, 通其訓詁、發其精微, 詮釋借貸詞義演變的基本面貌、蘊藏的引申義及其記賬規則, 以揭露借貸符號的奧秘, 正其名, 增強會計理論自信?!娟P鍵詞】借貸;符號;訓詁;引申;跨域投射【中圖分類號】 F231?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17-0055-8一、引言復式記賬法從產生、發展, 到完善并沿用至今

    財會月刊·上半月 2021年9期2021-09-22

  • 《楚辭章句》和《楚辭通釋》訓詁對比分析
    大量注釋,兩書在訓詁術語、訓釋方法、訓釋特色等方面存在異同,顯示出《楚辭通釋》對《楚辭章句》訓詁成果的繼承和發揚。由此可以看出《楚辭通釋》對楚辭學的貢獻?!娟P鍵詞】 《楚辭章句》;《楚辭通釋》;訓詁;對比【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6-0031-02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王逸〈楚辭章句〉和王夫之〈楚辭通釋〉注解對比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今古文創 2021年16期2021-09-10

  • 《乾嘉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研究》評介
    代乾嘉時期在中國訓詁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學界早有論述;乾嘉諸大師如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人卓越的訓詁成就,學界也多有研究。當然,乾嘉時期的訓詁研究也存在著一些缺憾,比如系統性、理論性不強,尚未形成獨立而嚴整的學科體系。因此,近百年來不少學者致力于訓詁學學科體系及理論框架的構建,力求使之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構建新的訓詁學理論體系,無疑應當參稽和厘清傳統訓詁學(特別是乾嘉訓詁學)已有的思想理論、學術觀點,在此基礎上繼承發展、推陳出新,以使所構建的理論體系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7期2021-08-27

  •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納闡發。關鍵詞:訓詁;望文生訓;以今律古元曲大家馬致遠的一首小令《秋思》,以其手法的高超和情感的沉郁凄惻,成為元曲小令的扛鼎之作??墒侨绱藦V為人知的作品,單就這個曲題講,大多數人未必都能做到正確理解。若問“秋思”是什么意思,很多學生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秋天的情思”。如果筆者說這個解釋是錯誤的,也許有人還會質疑。要解釋這個題目,首先得弄明白“思”字的含義?!段倪x》所收錄的西晉著名詩人張華的《勵志》詩中有一句“吉士思秋”,唐人李善注云:“思,悲也”?!痘茨献?/div>

    考試周刊 2021年55期2021-08-23

  • 怎么理解“下漁舟”
    下水捕魚。筆者從訓詁學、詩歌意境、畫面布局等角度分析,以為“下”釋作“下水捕魚”更為妥當。關鍵詞:順流而下;歸來;下水;訓詁;意境;布局《山居秋暝》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了詩人高潔的情懷以及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不過,其中第三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之“下漁舟”卻存有爭議。傅如一先生在《唐詩鑒賞辭典》里將第三聯理解為: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

    學語文 2021年1期2021-05-30

  • “詁”字增義釋疑
    義。由于時人對“訓詁”與“詁”的語義未加區分,又誤認為“異言”包含方言,加之對《爾雅·釋詁》中的“詁”認識不清,因而為“詁”增義?!肮沤癞愌浴辈豢筛盍牙斫?,“異言”并不包含方言,而“詁”是《爾雅》解釋體式的一種,只有“解釋”之義,并無“以方言分釋詁篇”一說。同時,《方言》是從歷時的角度進行收集工作,對共時層面的著墨又大于歷時層面,因此,并不能從“方言”所體現出歷時層面的語言差異而為“詁”增義。為確保辭典釋義的客觀性和嚴謹性,不宜對“詁”增釋共時層面的語義。

    現代語文 2021年12期2021-01-13

  • 論《周易?剝卦》訓詁諸家得失
    》;剝卦;剝床;訓詁中圖分類號:B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009-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05一、引言《周易》是一部重要的上古文獻,對于研究我國古代的天人觀念及自然崇拜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但由于時代久遠,訓詁茫昧,如何理解《周易》的內容一直是學者們孜孜不倦想要攻克的難題。在研究過程中,也涌現出許多好的方法,代代累積和發揚?,F已知對《周易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祖庭事苑》的訓詁學成就
    、古籍考訂、文字訓詁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解疑析錯、探明語源、審音辨形三個方面,考辨書中的12則詞條,以此管窺《祖庭事苑》的訓詁學成就。關鍵詞:《祖庭事苑》;析錯;語源;考辨;訓詁北宋僧人睦庵善卿所撰的《祖庭事苑》[1]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解說禪宗語錄語詞的辭書。全書擇取唐、北宋禪師的十八種著作中的兩千四百多條詞語,??庇炚`字形,注音釋義,并指明來源。該書在疏解禪籍語詞時,既對學人解讀禪籍時的疑問及錯誤進行解說和糾正;又充分利用辭書、古注來探求字義

    現代語文 2020年6期2020-09-29

  • 淺談《釋名》
    義,是一部重要的訓詁學著作。然由于種種原因,學界對于《釋名》的關注度不高。本文主要對《釋名》的概況、內容和體例等方面進行分析,辨明《釋名》一書的價值與不足。關鍵詞:劉熙;釋名;訓詁;聲訓世間萬物,各有其名;探其本源,自有深意?!夺屆芬粫?,通過稱名推求詞源,是古代人民探究語言發展的一次偉大嘗試。然而,歷代學者對此書褒貶不一,學界也對其關注不多。筆者以為,《釋名》雖然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其文化及歷史價值應該得到重視。一、《釋名》之概況《釋名》全書分為八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6-11

  • 訓詁術語的比較分析
    摘要:訓詁術語是訓詁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本文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出版的部分訓詁學著作為例,分析了這些訓詁學著作中訓詁術語的收錄情況,從訓詁術語的定義、數量、分類、釋義四方面進行比較研究,以提高人們對訓詁術語的關注度。關鍵詞:訓詁學;訓詁術語;謂訓詁學是中國傳統語言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它與音韻學、文字學共同構成了我國傳統的小學,其主要內容和任務是研究古代文獻語言的語義規律和訓釋方法。訓詁學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先秦時期是訓詁的萌芽階段。漢代是訓詁的興盛和訓詁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05-25

  • 淺論“孝”的核心內涵
    “孝”字解形釋義訓詁疏理是深化、豐富“孝”文化研究內容、實現“孝”文化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作。關鍵詞:解形;釋義;訓詁;“孝”文化一、“孝”的研究要守正創新乘勢而上文以化成,天下文明。文化滋養文明,文明保育文化。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德國哲學家尼采一句“上帝死了”的斷言重構了近代西方乃至世界的文化史、文明史。當代英國科學家霍金四字“哲學已死”的猜想為各種文化、文明開設出何去何從的選題。以色列歷史學家赫拉利的《未來簡史》似乎預構出人類文化發展的走向、人類文明前行的

    北方文學 2020年3期2020-05-25

  • 文本細讀及其方法舉例
    鍵詞:文本細讀;訓詁;語言分析程千帆先生認為,從理論角度去研究古代文學,應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是研究古代的文學理論;第二是研究古代文學的理論。我們現在多進行對已有理論的研究,較少進行作品研究。因此,在當下,我們要進行一次向文學作品研究的回歸。一、文本細讀的定義文本細讀是我們進行作品研究的一種方法,從字面上看,其概念為“細細的讀文本”,但其真正含義要復雜的多,它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實踐,并且它的實踐要先行于理論。正式的系統文本細讀的理論方法源于20世紀的英

    錦繡·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4-20

  • 王夫之《孟子訓義》中《萬章章句》訓詁研究
    《孟子》來看,其訓詁內容包括釋音、釋詞、指出異文、??蔽淖值?。從其間管窺王夫之的訓詁的主要內容、主要特色、主要得失,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挖掘王夫之的語言學價值。關鍵詞:王夫之 《四書訓義》 《萬章章句下》 訓詁王夫之在思想方面的卓越建樹,掩蓋了他在語言學領域上的光芒。他雖是一代大儒,但也曾遍注群經,多有探幽窮賾之處,考釋也具有獨家見解。因此我們可以從王夫之《四書訓義》中《孟子》的《萬章章句》的訓詁中管窺王夫之的訓詁特色。其次,王夫之在《四書》的研究中,尤以《孟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9年10期2019-11-07

  • 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及訓詁研究
    說文解字義證》及訓詁的碩博論文有5篇,論文20余篇,現擇要敘之。關鍵詞: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訓詁王浩《論桂馥的》(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碩士論文)一文是大陸最早的一篇《說文解字義證》專題研究碩博論文,該文通過對《說文解字義證》說解內容和說解體例的辨析,從五個方面對其進行了肯定,同時亦指出《說文解字義證》的局限性:過于保守和部分校定錯誤。但該文對桂氏的說文學思想只字未提,不了解其思想,難窺全豹,甚為可惜。劉若一《專題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2019-10-21

  • 杜詩“惡臥”新解
    十六字母;聲韻;訓詁【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7B-0085-02“惡臥”一詞歷來被前賢正詁箋注,但結論不一,異彩紛呈,都有牽強附會之嫌。例如,唐代鄭谷《贈劉神童》:“燈前猶惡睡,寤語讀書聲?!薄短綇V記》卷一七五解釋說:“惡睡”作“惡臥”,其義同,皆為酣睡狀,“寤語”即囈語。大意為劉神童應試還家,已覺疲倦,掌燈時便已酣然入睡,夢中囈語也盡是讀書聲。倘將“惡睡”解作睡覺不老實,則與下句難合,因說夢話只在熟睡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7期2019-09-18

  • “反訓”成因述論
    : 反訓 ? ?訓詁 ? ?成因“反訓”問題,自東晉郭璞提出,迄今已近1700年,歷來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此前,我們通過對“反訓”稱名源頭、立名依據、定名歷史等問題進行考述,論證了“反訓”作為一個訓詁術語,本身是不恰當、不科學的,在嚴格意義上根本不能成立[1]?,F在,我們再從造成所謂“反訓”這種現象的原因角度探討“反訓”之不能成立的問題。一、前賢之論“反訓”的成因問題,在清代以前,學者幾無論及;即使偶有言及者,也僅為只言片語,文意含混不清,不成系統,難以知

    文教資料 2019年10期2019-06-18

  • 訓詁于中學文言文教學的價值論證
    學應當改造并應用訓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從教育學角度論述訓詁對文言文教學的價值,并注重訓詁于文言文教學的人文價值和文化關照。關鍵詞: 核心素養 ? ?訓詁 ? ?中學文言文人的行為具有目的性,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者的行為導向教育評價。在傳統文言文教學中,以知識為中心,死輸硬灌、死記硬背是最具效率的,教育成為為處置知識而處置人的過程。從原來的雙基、四基變為如今的核心素養,全球化、信息化與知識時代下的人才規格逐漸明確?;趯W生核心

    文教資料 2019年10期2019-06-18

  • 鄭樵與《爾雅注》
    、訓釋風格、名物訓詁和音注幾個方面對《爾雅注》進行解析。鄭樵學術特點有二,即“會通”思想和具有批判精神,從這四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娟P鍵詞】鄭樵;爾雅注;訓釋;訓詁中圖分類號:H13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226-02要說鄭樵,可能不得不讓人想起《通志》,研究《通志》的學術性文章車載斗量,這些文章所研究的領域在不斷拓寬,其研究的角度更是多種多樣,里面不乏獨特新穎的見解與主張。相對而言,其《通志》在歷史上的影響已

    戲劇之家 2019年10期2019-05-27

  • 《陋室銘》“白丁”釋義辨疑
    卻合乎情理,又有訓詁依據,當為確解,應予肯定。關鍵詞:劉禹錫;白丁;科舉;訓詁;引申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边@是人們非常熟悉的古文名句,出自唐代劉禹錫的名作《陋室銘》。該文膾炙人口,流傳甚廣,收入古今很多選本,也一直是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里的傳統篇目。不過,該句中“白丁”一詞究竟當作何解,包括人教社新舊兩版教材在內的眾多選本卻存在兩種頗為不同的解讀,令人疑惑不解、無所適從,應予以辨析。這兩種不同解讀的具體情形如下:一種解讀為“沒有功名(官職)的人”。例

    語文教學之友 2019年4期2019-05-08

  • 試論“某者某也”及訓詁術語規范問題
    摘 要:訓詁術語作為訓詁學理論的組成部分,在訓詁學理論建設和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具體分析“某者某也”在古書中的具體用法以及各家觀點,發掘當前訓詁術語規范中的不足,并針對術語規范工作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關鍵詞:訓詁;某者某也;術語規范問題訓詁術語一般是指注釋書的訓釋條例用語。傳統訓詁學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術語,但是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某些術語的界定尚存有爭議,例如:“某者,某也”、“讀曰”、“讀為”、“讀若”、“讀如”、

    卷宗 2019年11期2019-04-20

  • 胡瑗姓名淺考:基于瑗、璦、璦三字的訓詁分析
    察古今相關材料,訓詁考辯“瑗”、“璦”、“璦”三字,總結三字的差別,并分析其在使用中產生訛誤的原因,進而確定“胡瑗”一說的正確性。最后更對廣大學術研究者在進行學術研究時能做到足夠的嚴謹和細致提出了呼吁。關鍵詞:胡瑗 胡璦 姓名 考辨 訓詁一.“胡璦”的誤用百度是當今使用最多、最大眾化的搜索引擎之一。筆者搜索關鍵詞“胡瑗”后,出現詞條數約為459000個。搜索“胡璦”,出現詞條數約為46500個。仔細分析這些詞條,兩個關鍵詞所搜索出的資料都是關于同一人的。而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8年10期2018-11-27

  • 談談《十三經注疏·魏風·伐檀》的訓詁
    對它的注釋,不乏訓詁大家?!斗ヌ础分械?span class="hl">訓詁情況如何,筆者將從訓詁體例、訓詁內容、訓詁方法、訓詁術語四個層面進行淺析。以下詩的正文句子、“傳”、“注”、“箋”、“正義曰”等的用例皆引用自李本《十三經注疏》369到372頁,特此說明。一、訓詁體例訓詁體例主要有傳注體,章句體,義疏體,集解體,征引體,音義體,本文只談李本《伐檀》中出現的訓詁體例。(一)傳注體此體例常見傳、注、箋三類,其中傳、注以訓釋字詞為主,箋多是對傳、注的補充和訂正。具體舉例如下:傳:不稼不穡

    長江叢刊 2018年24期2018-11-14

  • 訓詁通論》讀書札記
    :吳孟復先生的《訓詁通論》是一部關于訓詁學的通論式著作,通過閱讀不難發現,吳孟復先生博學多識,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訓詁的歷史入手,深入淺出地闡釋了訓詁與文字、音韻、文法等學科的關系,并有訓詁的方式、方法及古代辭書簡說等方面的內容,對于我們今天的訓詁學研究依然很有啟發。關鍵詞:訓詁;吳孟復;《訓詁通論》吳孟復先生的《訓詁通論》著于1982年,次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共七個部分,分別為緒論、訓詁四講、附錄和后記。關于此書的寫作緣由,吳孟復先生在后記中作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2018-07-28

  • 歷代小學類著述與《山海經》研究平議
    山海經 ???訓詁《山海經》名物眾多,其同時代及其后的小學著述在創作之時,往往對其有所參照;而郭璞注簡約近古,后世小學類著述對該注也多有征引。因此,將歷代小學類著述中所存的相關資料集中起來,合理利用,對《山海經》研究特別是《山海經》之???、注釋大有裨益。今就《說文解字注》[1]《廣雅疏證》[2]《爾雅義疏》[3]《方言箋疏》[4]《小爾雅集釋》[5]《大廣益會玉篇》[6]《廣韻》[7]《韻補》[8]《經傳釋詞》[9]九部小學類著述對《山海經》①及相關郭注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5-15

  • 《潛研堂集》 中 《詩經》 學內容述論
    學名家,在音韻、訓詁等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因此答問中有關《詩經》的部分大多是圍繞名物考證,詞義解說,讀音考訂展開,在其他一些有關《詩經》的學術爭議上也多有發明。關鍵詞: 《潛研堂集》 《詩經》 訓詁 音韻《潛研堂集》,清錢大昕撰。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徵,號辛楣,又號竹汀,晚號潛研老人,江蘇嘉定人(今屬上海),乾嘉時期著名學者,被譽為“一代儒宗”?!皾撗小笔清X大昕在嘉定住宅中的堂名?!稘撗刑眉?0卷,全書由《潛研堂文集》《潛研堂詩集》《潛研堂

    文教資料 2017年32期2018-03-27

  • 《琵琶行》字詞考證
    琶行》為例,利用訓詁學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對《琵琶行》中的有爭議及難以理解的詞義進行考證。關鍵詞:《琵琶行》;訓詁;考證語言是發展的,詞匯和詞義也是處于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語言中除了少數基本詞匯的意義無多大變化之外,很多詞義都有程度不等的變化。運用訓詁學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去了解這種細微的變化,從而對古代作品中某一詞的含義作出正確的解釋,不至于用詞的今義去誤解詞的古義?!杜眯小肥翘瞥娙税拙右椎拈L篇樂府詩之一。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

    大觀 2017年12期2018-01-29

  • 淺析訓詁學在“即”的語法化過程中的應用
    作用。本文主運用訓詁學方法,對漢語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連詞“即”的語法化過程進行科學追溯和分析,深入地認識訓詁學在連詞“即”的語法化過程中的應用,為研究和發現漢語的語法化過程中的規律提供參考。關鍵詞:漢語虛詞;訓詁;語法化;“即”一、引言訓詁學是中國傳統研究古書詞義的學科,是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的一個分支。訓詁學在譯解古代詞義的同時,也分析古代書籍中的語法、修辭現象。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獻,幫助人們閱讀古典文獻。而漢語虛詞語法化是漢語史研究中的一項重要

    大觀 2017年12期2018-01-29

  • 古代“疏”文體功能考辨
    疏”文體屬于古代訓詁體例的一類,其功能為訓詁,這一觀點相對片面。伴隨歷史的發展,“疏”文體也逐漸承載了其他兩種重要的功能,包括上奏條陳和募捐獎金。本文旨在從“疏”文體功能的角度分析和概括其在歷史上的發展和流變。關鍵詞:疏;訓詁;條陳;募捐學界普遍認為“疏”為古代的一種用于注解儒家經典的訓詁類文體,但是這個觀點有失全面。元代東平文人王旭[1]著有《蘭軒集》[2]十六卷,第十卷中載錄了多篇以“疏”命名的小文章,觀其文章的形式與內容,又不屬傳統的注釋經傳的體例范

    卷宗 2017年33期2017-12-07

  • 嚴復翻譯訓詁思想研究
    譯過程中柔合多種訓詁學常用方法,以今訓古,以中訓西,重在以今時眼光重審舊時思想,旨在以中國思想解釋西方理念,妙在使讀者快速接受理解新學。本文以嚴譯《原富》為例,深入探究嚴復的翻譯訓詁思想。以訓詁學角度看待嚴譯為進一步解讀嚴復及其翻譯思想提供了新的視角,值得潑墨。關鍵詞:嚴復;訓詁;翻譯訓詁;原富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7)09-0111-03訓詁學,即將古代的話語用現在通行的語言文字加以解釋,使之通曉明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9期2017-11-21

  • 《世說新語》名字解詁
    書所錄名字作全面訓詁研究者。文章舉169例古人名字,并一一對之進行名、字解詁。關鍵詞:世說新語;名字;訓詁;???;古籍中圖分類號:H10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古人重名而敬字。成人后,字之常用不遜于名。詩文中亦多以姓字相稱而諱名?!妒勒f新語》(以下簡稱《世說》)中即以稱姓字為多,此不贅舉。初見問字,敬人之始?!妒勒f·言語》:“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由。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公曰:

    西部學刊 2017年6期2017-06-28

  • 利用異文 訓釋詞義
    文言詞匯的積累。訓詁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工具和有效方法。教學中恰當使用“形訓”“聲訓”“義訓”之法,可以準確解釋詞義,判斷正誤,高效有趣地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關鍵詞:《六國論》;抱薪救火;異文;訓詁G633.3【課堂片段】《六國論》為老泉史論散文名篇,蘇教版將其編入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中。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之言,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可謂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說服力極強。課上,我請了一位學生翻譯引文“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19期2017-04-12

  • 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引《詩經》考
    源于對佛典專著的訓詁釋義,分別有兩種,一類是唐僧玄應所著,一類是唐僧慧琳所著,而慧琳所著《一切經音義》是在玄應的基礎上而成,為一百卷,繼慧琳后的遼僧希麟則又是在慧琳的基礎上作《續一切經音義》,增為十卷?!独m一切經音義》引用了很多古文,兼容并包,囊括萬象,很有研究的價值。本文以《續一切經音義》為底本,力圖找出其引用《詩經》的例子,對這些例子進行訓詁研究?!独m一切經音義》含有的《詩經》(毛詩)中的詞語主要有以下幾類:自然景觀(旭日)、農作產物(稻粱)、飛禽走獸

    青春歲月 2016年21期2016-12-20

  • 訓詁在中學文言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摘要】訓詁是我國傳統語言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釋字詞、明句讀、闡文意、陳語法、明修辭、考名物、引史實等。文言文教學則是中學語文教學中舉足輕重但推進困難的部分,選入中學課本的文言文篇目符合中學生的閱讀水平,讀通這些古書最關鍵的方法是訓詁?!娟P鍵詞】訓詁 中學文言文 教學實踐本文為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編號Y2015A13S121V2181Exegesis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pract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2016-12-15

  • 古籍校釋:古音明而小學明——《墨子閒詁》“術令”及“情”“誠”通用示例
    1121)摘要: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清代語文學巨大成就,得力于其古音學?!赌娱f詁》云,術令即《尚書·說命》,術與說、命與令皆音近相通,《禮記》作兌命?!妒酚洝氛f字《索引》作悅,《漢書》作怵。據此,本文就命、令、術、術、怵、說、兌、悅八字,以上古音證之。又,《上同下》“中情將欲為仁義”,孫詒讓云“情”“誠”通用?!皩崱币唷罢\”,“請”即“情”字。鑒于“情”字涉及青、生、性、姓、星、爭、凈、靜、稍、俏、燒、翹、樞、區各字,一并以上古音證之。關鍵詞:《墨子閒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8-10

  • 探析“《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宗達先生所著的《訓詁簡論》一書中所舉“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的句讀分析中存疑之例進行相關討論分析。關鍵詞:訓詁;句讀;疑例分析訓詁學是我國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也是研究我國古代文獻的基礎性學科。陸宗達先生所著的《訓詁簡論》一書就訓詁的定義、內容、方法、運用進行了簡明扼要的介紹,可謂是一本學習、研究訓詁學必不可少的專業書籍,這里謹向陸宗達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細讀之下,我們發現《訓詁簡論》中存在著幾個值得探討的疑例。本文就書中第二章“訓詁的內容”下“分析句讀”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4期2016-05-30

  • 古詩句詞語釋疑辨義兩解
    種植物。但筆者用訓詁法證明王說不確當,其間的資應為使動詞“使……聚積”。又庾信《奉梨》詩云:“接枝秋轉脆,含香落更香”,對其中“轉”的語義筆者用考對文法求得應訓為程度副詞“越”、“愈加”?!娟P鍵詞】古詩句;詞語;辨義;訓詁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239-02在我國古代經典詩詞文學作品中,有不少語句和詞語的理解存在疑解,各注家眾說紛紜,辭書釋義不一,令人讀后頗為費解。究竟如何裁定取舍,訓詁解義和借

    戲劇之家 2016年8期2016-05-23

  • 《毛詩傳箋通釋》訓詁方法評析
    學者擅長音韻學、訓詁學的優勢,是“詩經清學”代表作之一?!娟P鍵詞】詩經;文獻考據;文字;訓詁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以下略作《通釋》)一書,以訓詁見長,考據詳審,篤實謹嚴,無征不信,為清代《詩經》考據學的代表作之一,尤為學界推許。馬氏論詩之旨,遵從詩序,疏通傳、箋。毛詩“實辭微而旨遠”,馬氏“冀兼綜乎諸家,論戒鑿空,希折中于至當”?!锻ㄡ尅贰笆鲟嵐{兼以述毛,規孔有同規杜”。辯證《鄭箋》不同于《毛傳》的種種解釋,申毛以糾鄭。偶有新見,異于毛、鄭者,一定詳加考

    青春歲月 2016年8期2016-05-14

  • 《孟子章句》與《孟子正義》訓釋方法的比較分析
    義》對《章句》在訓詁方法上的繼承與發展。關鍵詞:孟子章句;孟子正義;訓詁作者簡介:袁靜(1988.8-),女,河南洛陽人,武漢大學文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古籍整理與保護專業。[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8-0-02趙岐的《孟子章句》,是漢代多家注本中唯一完整流傳下來的,是現存最早的《孟子》注本,為歷代《孟子》學研究者所推?!睹献诱x》是焦循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清代第一部獨用一

    青年文學家 2015年8期2016-05-09

  • 淺析訓詁學在漢語虛詞語法化機制分析中的作用——以“在”的語法化為例
    □王 穎?淺析訓詁學在漢語虛詞語法化機制分析中的作用——以“在”的語法化為例□王 穎摘 要:結合國內語言學界已初步形成的語法化研究的學術體系以及西方語言學研究成果中具有普遍性意義的詞義虛化機制,運用訓詁學方法,對漢語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虛詞“在”的語法化過程進行科學追溯和分析,并根據過程中的機制和規律對其未來語法化的傾向和程度進行合理推想。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訓詁學在語法化機制分析中的作用的同時,為研究和發現漢語的語法化過程中的規律提供參考。關鍵詞:漢語 虛

    現代語文 2016年3期2016-05-09

  • 試論訓詁與方言的關系——茲以安慶方言為例
    7000)?試論訓詁與方言的關系——茲以安慶方言為例丁士虎(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池州247000)[摘要]方言是一種可貴的文化資產,它們較多地保存了漢語的古詞與古音。研究方言,有助于古籍整理和訓釋。同理,運用訓詁技巧,可以推動方言研究。本文以訓釋安慶方言為例,揭示訓詁與方言研究的互助關系。[關鍵詞]訓詁;方言;安慶方言1 方言提供了訓詁素材,訓詁以解釋方言為主要任務方言是民族通用語言的地域變體,漢語歷史上最早的共同語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雅言”,這種雅

    池州學院學報 2016年1期2016-03-28

  • 淺析訓詁學在漢語虛詞語法化機制分析中的作用
    義虛化機制,運用訓詁學方法,對漢語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虛詞“在”的語法化過程進行科學追溯和分析,并根據過程中的機制和規律對其未來語法化的傾向和程度進行合理推想。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訓詁學在語法化機制分析中的作用的同時,為研究和發現漢語的語法化過程中的規律提供參考。關鍵詞:漢語 ?虛詞 ?訓詁 ?語法化 ?機制 ?“在”一、引言分析對整個漢語詞匯系統具有普遍意義的語法化機制是漢語史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研究過程需要進行大量基礎性工作,必須對漢語詞匯進行近乎窮

    現代語文 2016年1期2016-02-29

  • 《洛神賦》“清陽”詞義訓詁
    陽 清揚 通假 訓詁 詞義“清陽”一詞見于曹子建《洛神賦》:“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币虬姹静町?,“清揚”與“清陽”同時存在?!对娊洝む嶏L·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薄垛⑧怠罚骸耙秩魮P兮,美目揚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猗嗟孌兮,清揚婉兮”。以《詩經》對曹植的深遠影響,《洛神賦》中“清陽”的意義和用法與《詩經》有所關聯。前人注釋中對于“清陽”的解釋有所差異,李善《文選集注》引《詩經》注:“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币惨虬姹静町?,后世注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11期2015-11-30

  • 訓詁與典籍翻譯中文化內涵的理解
    已很難準確把握。訓詁作為準確理解古代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把握典籍的真實意義,應以人為本,以意義為準,以發展眼光,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為典籍的準確理解和翻譯打下堅實基礎?!娟P鍵詞】訓詁 語內翻譯 典籍理解一、訓詁小議語內翻譯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理解,即準確理解典籍的意義,譯者作為翻譯活動的主體,其主體性體現在可以根據語言、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理解和當代社會意識形態,把典籍原有的意義用適合當代人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以期達到借古喻今的目的。在此過程中

    校園英語·中旬 2015年9期2015-10-09

  • 郭璞《穆天子傳注》對古籍整理的啟示舉隅
    。確立凝練完善的訓詁術語體系、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訓釋古書、重視當下的活的語言材料,是郭璞《穆天子傳注》對古籍整理的有益啟發。[關鍵詞]《穆天子傳》;郭璞;訓詁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他生活于兩晉之交,是當時重要的訓詁學家?!稌x書·郭璞傳》稱他“注《三蒼》《方言》《穆天子傳》《山海經》及《楚辭》《子虛》《上林賦》數十萬言,皆傳于世?!薄赌绿熳觽鳌罚ㄒ韵潞喎Q《穆傳》)是晉太康二年出土的“汲冢竹書”中的一部,而且是其中唯一得以舊本流傳至今者。在

    黑龍江史志 2015年9期2015-07-10

  • 《通俗編》黃侃評語訓詁研究
    語中蘊含了豐富的訓詁內容,其訓詁工作與詞源研究、詞匯研究、文字研究、音韻方言研究及文獻考證相結合,具有很大的學術價值,值得重視。關鍵詞:《通俗編》;黃侃評語;訓詁中圖分類號:H1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01(2014)05007306清代翟灝《通俗編》是明清俗語辭書中較有代表性的著作?!锻ㄋ拙帯饭?8卷,采集方言俗語5 456條,分38類,即:天文、地理、時序、倫常、仕進、政治、文學、武功、儀節、祝誦、品目、行事、交際、境遇、性情、身體、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5-02-06

  • 簡論許瀚關于“因聲求義”的研究
    原則廣泛地應用于訓詁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乾嘉學派時期是清代訓詁學發展的鼎盛時期,許瀚秉承乾嘉余緒,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因聲求義又有了新的發展,不僅將其廣泛運用到訓詁實踐中,解決了古籍中的許多疑難問題,還總結了求古韻的八種方法,為后人的訓詁實踐提供了方法指導。關鍵詞:訓詁 因聲求義 許瀚許瀚,字瀾若,一字印林,又字符翰,號培西,室名攀古小廬,山東沂州府日照人。生于嘉慶二年(1797),卒于同治五年(1866),享年七十歲。他師從王引之,撰有《別雅訂》、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2014-08-26

  • 訓詁
    _編號:__說起訓詁,好象有些談玄,不易理解。什么是訓詁呢?《說文》:訓,教也?!稜栄拧?訓,道也。也就是說,教人以道就是訓?!稜栄拧氛f,詁:故也;古也。訓詁就是古今異言教之使人知也。通俗地說,訓詁就是對古人文獻的解釋。訓詁是對古代文獻的解釋,而它的基礎是文字學和語音學。例如:刑天舞干戚。(《讀山海經》)“天”,《說文》曰顛也。顛的本義是頭。刑天就是受刑于頭,所以刑天是無頭的神。這是訓詁以文字學為基礎的例子。又如: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國語·晉語》)“紡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4期1985-1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