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服飾圖案元素在現代時尚服飾中的應用簡析

2014-04-06 03:37
山東紡織科技 2014年4期
關鍵詞:民族服飾服飾圖案

董 聰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近些年,民族風開始形成服飾設計中的一種流行趨勢,無論是時裝還是大眾著裝都融入了民族風格。世界各國的服裝設計師都設計出了具有本國特色風情的服飾。無論是英倫風情還是日式情調,世界各地不同地域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越來越受到服飾界的追捧。民族服飾圖案同樣受到了重視,因為它能夠使服飾更具魅力。

1 中華民族主流服飾圖案發展歷程

我國由56個民族組成,由于地域、環境、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每個民族的服飾材料、圖案設計、服飾款式、印花工藝等千姿百態,風格各異。民族服飾上的圖案不僅記錄了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的審美觀點。但是民族服飾圖案在經過幾次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也歸于接近統一,形成了大中華民族圖案體系。以下筆者根據民族融合的幾個發展趨勢,來闡述一下民族服飾圖案的發展脈路。

1.1 遠古民族服飾圖案

服飾圖案文化可以追溯到遠古人類文明誕生的舊石器時代,人們為了保暖,開始用獸皮制作服裝,用獸骨做針,用獸筋或麻做線來縫制服裝進行遮體和保暖。經過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祖先開始擴展地盤,形成了初始的國家概念,人們為了區分不同部落文明,從而開始將一些代表自己部落的圖騰繪制在器皿和服飾上,如苗族彝族崇拜龍和蛇,傣族崇拜魚,故而鱗紋成為主要服飾紋樣。在那個時代,人們的服飾圖案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兇猛威武的猛獸和粗獷的幾何線條(用于男服),一種是美麗小巧的珍禽和柔軟纏綿的幾何形體(用于女裝)。

1.2 唐朝民族服飾圖案

在唐朝,由于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民族貿易往來頻繁,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一定的趨勢。在這個大環境中,各自的服飾文化開始與不同民族的服飾圖案融合。唐朝的服飾圖案融合了很多少數民族圖案的特點,唐代的服飾及其圖案常有胡人(胡人即回紇,今天維吾爾族祖先)的影響?;ㄈ锓蛉嗽凇秾m詞》中寫道:“明朝臘月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佞X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本头浅ur明地說明了唐朝人學習胡人的生活風氣,已經成為唐朝當時的時尚,許多達官貴人甚至平頭百姓,都以穿胡服、涂胡裝、唱胡歌、跳胡舞為時尚。在唐朝民族圖案中,最具帶表性的是唐朝服飾中的蓮花蓬轉圖案,恰似胡舞狂舞的姿態,故而蓮花蓬轉圖案借鑒了胡旋舞的動態,這種圖案在胡服和唐服中經常使用。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各國民族文化不斷結合,中國唐朝服飾圖案文化也受到了影響,其中影響最多的是波斯等國的圖案。波斯圖案中大部分都采用波形交綴紋和聯珠紋,波斯聯珠紋對唐代服飾圖案的影響十分巨大,很多圖案都用聯珠紋。

1.3 明清民族服飾圖案

明、清是封建社會末期,在這個時期民族服飾圖案保留了民族特點,同時也吸取了國外花紋、裝飾風格和制作工藝。在該時期圖案裝飾手法大多有寫實、夸張、花套花、葉中花等形式。

1.3.1明朝服飾圖案特點

明朝有崇尚吉祥祝福的風氣,因此吉祥祝福的詞語和文字通過象征、借代、寓意等手段進行符號化的抽象之后用于服飾圖案中,形成當時一大風尚。這些吉祥圖案大多以諧音為主,如荷花的形象代表連年有余;用三只羊的形象代表三羊開泰;以松樹仙鶴寓意長壽等。這些詞語的借代方式的圖形表達出了人們的情感需求和內心寄托的深刻意義,代表了當時人們渴望幸福吉祥的思想。

1.3.2清朝服飾圖案特點

清朝是滿族人統治的朝代,在民族融合歷史中清朝是最大的一次。滿洲人入關后,為了更好地進行統治,實行了滿漢一家的政策。在清朝時期服飾和圖案的特點都融合了滿漢的民族特色,常見的服飾就是,男裝:一般帶瓜皮小帽,穿著分為袍、馬褂、補服、披肩和領衣、馬甲等。其中補服和明朝區別不大,都是利用不同的圖案來區分官階。女裝:在貧民和貴族婦人中的服飾和明代服飾類似,但圖案加入了滿族服飾圖案的元素,清朝后妃及其宮女都穿滿族傳統旗袍,頭梳“叉子頭”,在服飾圖案裝飾上以滿地印花、繡花和裥等工藝手段作裝飾,圖案大多以花卉、芳草、鶴鹿、龍鳳等吉祥圖案為主。

1.4 民國服飾圖案特點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民國成立后以學習西方政治經濟制度為主體的思想,要求人民剪辮,自此中國近三百年的辮發之習徹底終結了,人們的衣冠服飾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國政府公布了服飾條例,要求政府官員無論職位高低,都穿同樣制服(中山裝),從而廢棄了中國千百年來以官服區分品級的規定。民國時期,男子常見的裝束為長袍、馬褂、中式短衫和褲裝,西裝、如實學生服、中山裝。女子服飾主要是旗袍為主,中式短衫和褲裝,服飾圖案將滿漢傳統圖案結合。

1.5 新中國服飾圖案特點

新中國成立以后,百廢待興的中國進入了漫長的復蘇之路。在這個時期人們崇尚明國時期勞動人民樸素、節儉的著裝方式,服裝主要特點是色彩灰暗,款式單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軍綠色軍裝成了當時一個流行的趨勢,中國民族服飾開始沉寂。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開始復蘇。經濟、科技、文化等對外交流日益增多,服裝也受到了國際流行變化的影響。民族服飾以及圖案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了頭,直至今天以民族服飾為主流設計的服飾及其圖案非常豐富,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如唐裝、旗袍等時尚改款服飾,如哈薩克族、高山族等各民族服飾圖案創新設計的T恤服飾。

2 民族服飾圖案造型在時尚服飾中的局部應用

將傳統民族服飾圖案應用到現代服飾設計之中,不僅體現了傳統物質文化同現代精神文化結合的特點,也表現出了我們的民族習俗和審美理念。時尚設計師們將我國傳統民族服飾中的某些要素,經過抽象概括的方式提煉出來,設計出了具有國際化的時尚服飾。

將傳統服飾圖案應用于服飾中的某些部位,可以提高設計的特色和檔次感,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將領口、袖口、門襟、下擺等各部位用改造后的民族圖案加以點綴,能避免單調性,更能突出重點。通過設計師的造型再創造,使服飾既具有傳統民族的神韻,又富有強烈的時尚設計美感。

3 民族服飾圖案在現代時尚色彩與新面料中的應用

將各民族圖案不同個性特點和題材,與現代不同織物和色彩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搭配方式。這樣組合可以開發出更具特色的民族藝術造型,為現代時尚服飾藝術設計增彩。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民族服飾圖案不僅應用在常規的民族服飾面料上(絲綢、麻布、棉布等自然纖維面料),也要嘗試新的面料形式(滌綸、萊卡、腈綸等化纖面料)。

4 民族服飾圖案形成了古今結合 中西合璧的態勢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背景下,現代的市場經濟和古代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有本質上的區別。那個時期服裝不會在市場上大量買賣,現今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服飾市場的競爭力也增強了,所以許多設計師都在以民族風為主體,設計服飾和服飾圖案。誰設計圖案更別出心裁更吸引人,那么他的服飾就能有更好的銷路。當今民族服飾圖案設計在具有傳統民族服飾圖案特色的同時,也融入了國際化大趨勢下的國外優秀的時尚創意思想。中西服飾圖案設計方法的融合,使得中國服飾圖案的設計更加獨具創新與時俱進,更加吸引人。

5 現代民族服飾圖案制作工藝的應用現狀

傳統民族服飾圖案是通過印、染、繪、鏤、織、綴、拼、添等方法將圖案制作到服飾面料上的。民族服飾圖案由于制作成本過高,不適合批量生產,所以要想將民族服飾圖案真正適合時尚服飾,那就需要創新制作工藝。當今的創新民族服飾圖案是通過蠟染、電腦刺繡、絲網印刷、熱轉印、編織等工藝進行制作的。另外還可以在面料上運用激光粘貼亮片、燙鉆、數碼印花等新型圖案制作工藝方法。這些現代圖案制作方法既可以較好地適應現代機械化生產現狀,也可以提高傳統民族圖案在現代時尚服裝上運用的藝術效果。

6 總結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各民族不同文化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服飾特點。但是各民族傳統服飾圖案由于裝飾圖形復雜,宗教味道濃郁,所以和現今過快的生活節奏、人們的心理要求、生活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將民族服飾圖案融會應用到現代時尚服飾潮流中,將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的設計師在跟隨世界設計的潮流中,需要展示我們的原創性設計,需要在民族服飾的文化寶庫中挖掘靈感。民族傳統服飾及其圖案的活用與創新設計具有無可限量的前景。

[1] 吳曉波.民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天津紡織科技,2012,(4):53—56.

[2] 王高媛,吳秋英.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3):52—54.

[3] 熊憶.中國傳統民族服飾對現代成衣設計制作的影響[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2007:400-402.

[4] 夏夢.中國傳統服飾與時尚結合之探索[D].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0.

[5] 彭容.中國傳統元素在中式品牌服裝中的運用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3.

[6] 韓佳蓉.服飾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12):218—219.

[7] 李梅.先秦服飾審美文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6.

[8] 沈雷,張茹,趙淑敏.從接續傳承到融合創新——芻議中華民族服飾文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13—15.

[9] 李平,祝重禧.當今西方時尚中的“中國風”現象分析[C]. 第四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中國流行色協會.2007:55—59.

猜你喜歡
民族服飾服飾圖案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雪人的服飾
傳統茶元素與民族服飾設計的融合探討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