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論太極拳知識的學習

2014-04-08 09:12王榮澤李達峰
少林與太極 2014年3期
關鍵詞:正宗功夫太極拳

王榮澤 李達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知識本身重要,但是,更有價值的知識卻是關于怎樣學習的知識。借而言之,太極拳本身的知識體系固然重要,而更有價值的卻是關于怎樣學習太極拳的知識。

1?郾人無完人

同一個師父會教出拳架風格很不同的學生,學生的學生又各顯特色,這個客觀規律告訴我們,老師即使想把全部東西傳給學生也是辦不到的,因為學生的情況與老師的情況不同,這個東西放在老師身上好用,放在學生的身上可能就沒用。學習需要老師,但我們學習更多的卻是需要“學無常師”?!叭诵斜赜形規煛?,不僅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做學問也莫不如此。壞人也有人性中善的一面,好人也難免有齷齪的一面,任何人都有“一技之長”,都有“技不如人處”。所以做學問要有這樣一種態度:人人可以為我師,不僅能向比自己高明的人學習,也能向雖不如自己,但有一技之長的人學習。如果我們不走學無常師之路,老師的東西只會越傳越少,路只會越走越窄。過分強調“正宗”不是好事情,如果我們死抱“正宗”不松手,就會固化師父的技能。李小龍、楊露禪、王薌齋等的功夫都不“正宗”。他們的功夫既無法復制,又非不可突破。每一個認真鉆研武術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面對某個問題,冥思苦想,反復推敲,不得要領,后忽有所得,立即比畫,旋又推翻,以至躊躇半日,仍似是一無所獲。所謂的高人皆莫不如此。在茫茫人海中孜孜不倦地尋找不存在的高人,大可不必。練習需要交流、討論和辯論,討論要實事求是,不意氣用事,辯論者要學會靈活機變。人都是極難達到“全面”、“透通”這個境界的,世界上很多事情直到現在都存在爭議,沒有結果,在可預計的將來也將沒有結果,如宗教問題便是其一。既然不能達到“全面”、“透徹”這個境界,我們就要把自己的觀點放在“大概可能”的位置上,不能絕對化,要讓人家討論、指正、補充。在覺得別人某些觀點或練法不在你的接受范圍時,不要輕易說不,要先將自身融入對方的意境中,找出對方這樣講這樣做的理由。有時通過辯,會突然有新發現,會突然明白,會發現自己的觀點是錯的,錯了的就要改。我們要營造能讓改錯者視改錯為純學術過程的氛圍,不要抓住不放。即便是圣人也做不到完備無缺。

2?郾法無定法

太極拳套路怎么練?我雖然練了四十多年,發表了許多這方面的文章和教了許多學生,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一個一成不變的、自認為特有成效的練法,也還很難說清究竟怎么練最好。我特別理解為什么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的練法放之四海而皆準。愛因斯坦說:“在我提出的概念中,沒有一個我確信堅如磐石,我也沒有把握自己總體上是否在正確的軌道?!蓖跛G齋說:“師法當遵守,不可太拘泥。對拳學這門學術,我懂了沒懂,入門沒入門,還是個疑問?!庇终f:“你真要按我說的做就錯了,你不按我說的做就更錯了?!蔽湫g諺語有云:“師承十分古來無,接得七分即高徒,要想十分藝,三分須自悟……初學三年,打遍天下,再學三年,寸步難行?!薄督饎偨洝氛f:“一切圣賢者,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彼惺ベt者都認為沒有固定的法,只有各人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別的法。如果這個說法是對的話,那么,所謂的方法就是一人一法,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個方法,方法就如恒河之沙,一沙一世界,一個人窮無數億年究法也將不得法。既如此,何來法?師父說的只是他本人的練習經驗,并不一定適合學生,也并不一定都正確,師父說話不要太肯定、太絕對,不要太具體周詳,要讓學生有可思考可想象的空間。師父要創造條件,要讓學生接受他人的東西甚至與拳術無關的知識。經典拳論言簡意賅、提綱挈領的好處是讓讀者不會迷失大的方向,不足處是讀者要花很大的功夫去揣摩,且在傳統武術理論中,幾乎所有拳術都存在用意深刻、用詞夸張的語句。當下,太極拳文章很多,好處是講解分析詳盡,不足之處是容易引讀者鉆牛角尖迷失大方向。武術現在烏七八糟的東西很多,我們要常用“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提醒自己。觀點本應是建立在具體的理論之上的,而具體的理論是會錯的?!耙娨磺蟹?,不著一切法,知我說法,如筏喻者”。學生不迷信誰了,教學便成功了。不迷信師父,不迷信別人,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用自己的分析、辨別、判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就像李小龍。李小龍從不標榜自己是什么的“正宗”,他深知“正宗”會固化某門的功夫。一人一法,一時一法,法無定法,誰都正宗不了。講傳承沒錯,標榜“正宗”是無知。對于太極陰陽八卦之類,除了專門研究者之外,太極拳愛好者,武術愛好者,現代人,只要了解矛盾論、辯證法就可以了。

開始接觸太極拳時,聽老師講些簡單的要領,照書本一些簡單的要求練,難一點的反正也聽不進去看不懂,頭腦中沒有太多的為什么,練得興趣盎然。隨著練功的深入,隨體驗的增多和經驗的積累,疑問多起來。如:架子高點好還是低些好,行拳慢些好還是快點好,動作配合呼吸好還是自然呼吸好,靜如山岳沉穩好還是有節奏感韻味十足好,如在水中有阻力好還是活活潑潑如風吹楊柳好,對每動作攻防想象好還是無招無式假借好,意守穴位注意氣感好還是不意守好等等問題。各人所講都只是他本人的體會,各人所練都只是對某方面的側重。始終堅持某一種練法是做不到的。比如,有一種講法是越慢越好,確實慢有慢的味道。但是,當看到人家練拳如行云流水、韻味十足的神態時,依著練,味道也會挺不錯。選擇哪一種練法,要看練者身體、心理等方面素質,還會受環境、當時情緒左右。某種練法可持續幾周幾個月,也可在一次訓練中幾種方法輪著練。初學堅持某種練法相當一段時間,待有了比較深的體驗后,再嘗試他法。某一種練法練一段時間后,與初練時比較會出現感覺減弱甚至消失的現象。這很可能是這種練法其應有的效應已練上身,習慣成自然,異樣感消失,也可能是此練法在練習時不知不覺已走樣或淡化。曾練過的一些練法會反復出現,每次出現都有不同的感覺,功夫也在長進中。許多太極拳練法是自己在推手中悟出來的。推手中,偶而出現的得心應手之作不要放過,我們應在記憶中回放這個情景,然后把用勁過程移植到走架中來,形成一種練法。遇到功夫好的或在某方面有特長的,揣摩他的推手用勁特點,想象與其推手相應的走架用勁過程,然后模仿著練。走架時偶爾得來的用勁體驗要在推手中試用,效果好的,要強化這種練法,不好的,要棄掉。對別人走架時表現出來的輕浮松散、斷勁滯重等缺陷,要留意,甚至刻意去找,以此警示自己??戳四撤N練法,覺得有道理,就依樣畫葫蘆,練一段時間有了體驗,就要記錄下來??戳肆硪环N練法,又依樣畫葫蘆,有了體驗又記下來。

初學者對太極拳理可以知道很多,但是追求的卻要很少。初學者可以知道勁起于足,由腿而腰,形于手指,但不要去刻意實踐,否則一嘗試就全身僵硬,得不償失??梢灾纼葎琶Q,可以知道久練太極拳套路和推手會練出內勁,可以知道剛中之柔是真柔、柔中之剛是真剛等等知識。老師對學生要求不應苛刻,學生只需做到勻速、不要用力、呼吸自然、動作準確就夠了。動作準確了,氣就會順了,拳打千遍其理自明,感覺慢慢都會上來。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等等知識老師可以不講,宜粗不宜細,老師講得太多太細,反而成為學生負擔,不利進步。某武術雜志上有這樣一段話:李錦藩是李亦畬的族曾孫,曾跟李亦畬的二兒子學過拳。有一次,李遜之對李錦藩說:“你打架子給我看看?!崩铄\藩打了一趟架子后,李遜之說:“就這樣練,把勁打通再說?!庇忠淮?,李錦藩問李遜之:“我看拳譜上有■、捋、擠、按、采、■、肘、靠八法,這八法是怎么回事?”李遜之說:“分得那么清怎么能用?我一舉手這全部都有了?!睕]過多久,李錦藩又問:“拳譜上講的十種身法,怎么做才合乎要求呢?”李遜之說:“你把頭豎起來,將身子豎起來,你就什么都不要管了,你感到順了,得力了,就行了?!睂W生看書了解太極拳方面的知識,在潛意識中有這么回事就行,很多體驗是可遇不可求的,潛意識中有這么回事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后的練習中比較容易產生共鳴。

3?郾學無止境

太極拳套路有陳、楊、吳、武、孫等傳統拳,有諸式精簡太極拳,有諸式國標太極拳,有自編太極拳,林林總總,數不勝數。選練一個楊式,一個吳式,一個陳式或趙堡,一個武式或孫式,就基本上可以包羅全部太極拳了。學全四種太極拳要不了多少時間,練好太極拳卻是學無止境。練習太極拳要經歷三個階段:著熟、懂勁、神明。著熟,就是熟練套路。懂勁,就是練出“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的感覺。神明,就是練出“不用意而神自明”的境界?!安挥靡舛褡悦?,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其中的“神自明”、“氣自周”、“力自彰”有程度之別。久練太極拳,各種積極有趣的感覺出來、深化后,要防止自以為是,不要以為自己練習的方法最好,體會最深,已經練到頂了。試想,如果久練太極拳者都這么認為,那么,到底誰又是真正“之最”呢?冷暖自知,各有各的好,不能自戀自滿。隨著練習的深入,美妙有趣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越往后越好,無有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既然是越往后越好,無有止境,那么,我們永遠就是個小學生,心中永存敬畏心,始終保持謙和有禮。

猜你喜歡
正宗功夫太極拳
地 道
‘Fourand More
爭“正宗”實為爭名分
功夫豬
功夫豬
功夫豬
功夫豬
光影視界
42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傳人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