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血管疾病患者綜合康復治療的療效分析

2014-04-10 07:06沈萬民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10期
關鍵詞:腦血管神經功能康復

沈萬民

(清遠市廣清醫院內科,廣東 清遠 511515)

腦血管疾病患者綜合康復治療的療效分析

沈萬民

(清遠市廣清醫院內科,廣東 清遠 511515)

目的對腦血管疾病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方案后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取90例腦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45例)與參照組(45例),入院后對兩組患者實施常規性的神經內科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方案,對參照組患者行傳統按摩治療。結果與治療前相比,參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病情均有明顯改善(Ρ<0.05);與參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更優,組間差異顯著(Ρ<0.05)。結論行綜合康復治療后,腦血管疾病患者神經功能可得到良好改善,肢體功能恢復速度加快,生活質量也得以顯著提高,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綜合康復治療;腦血管疾??;治療效果

腦血管疾病是臨床常見多發病癥中的一種,致殘率極高,患者勞動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會由此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家庭負擔也由此加重[1,2]。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綜合康復治療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本文基于此對腦血管疾病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方案后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與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情資料

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在院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本組病例均與《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華醫學會神經學分會)中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所有患者病情均由頭部MRI以及CT掃描檢測后確診。隨機將其均分為觀察組(45例)與參照組(45例),參照組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5.7歲,神經功能缺損評分:0~15分(輕型)12例,16~30分(中型)18例,31~45分(重型)15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56.4歲,神經功能缺損評分:0~15分(輕型)14例,16~30分(中型)17例,31~45分(重型)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對兩組患者實施常規性的神經內科藥物治療,并在此基礎上分別給予參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傳統按摩治療、綜合康復治療。

1.3 康復治療

入院1 d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若保持平穩狀態,且臨床神經系統癥狀未發生顯著波動,則給予患者綜合康復治療。主要為運動療法,每天1次,每次30 min,療程為4周。①關節活動訓練:對患者所有主要關節進行被動訓練,自近端關節逐步過渡向遠端關節,由健側關節逐步過渡向患側關節。②體位訓練:幫助患者保持床上體位的正確性,使患者因偏癱造成屈肌、伸肌痙攣得到預防和緩解,患者正確體位應為患側臥位[3]。③坐位訓練:引導患者定期進行床上坐位訓練,使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并對患者全身狀況予以有效改善,同時還可使患者腰肌力量得到增強,有利于行走能力的快速恢復。④床上活動訓練:患者可交叉雙手手指,取側位支撐身體展開被動訓練,同時還可作橋式運動以及翻身運動。⑤自理能力訓練:引導患者進行站立平衡與床邊坐位訓練;幫助患者鍛煉穿衣、脫衣技巧,并逐步學會自主進食,同時進行控制大小便的練習。

1.4 療效判定指標

①臨床治療效果以神經功能缺損所得評分進行評估?;局斡荷窠浌δ苋睋p分數降幅超過90%,殘疾程度分級為0;顯效:神經功能缺損分數降幅在46%~89%,殘疾程度分級屬1~4級;有效:神經功能缺損分數降幅在18%~45%;無效:神經功能缺損分數降幅為0或降幅未超出18%;惡化:神經功能缺損分數上身幅度超出18%。②采用巴氏指數評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評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良:Barthl評分超出60分,患者具備生活自理能力;中:Barthl評分在40~60分之間,患者有明顯的生活功能障礙,具有一定依賴性;差:Barthl評分低于40分,患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顯依賴性,甚至完全依賴。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ΡSS15.0軟件處理本組數據,Ρ<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比

3 討 論

在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中,早期康復治療可使患者身體功能得到有效恢復,生活治療隨之提高。其中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致殘率是康復治療的重點內容和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療效均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療效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更優于參照組,說明腦血管疾病患者通過綜合康復治療能夠實現肢體功能的有效恢復,殘疾率由此降低。

綜上所述,行綜合康復治療后,腦血管疾病患者神經功能可得到良好改善,肢體功能恢復速度加快,生活質量也得以顯著提高,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歐陽紹全.綜合康復治療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0):136-137.

[2] 馮南堯,張長杰.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C].//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59-60.

[3] 韋晴霏,佟劍平.腦卒中偏癱的早期綜合康復治療[C].//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123-126.

[4] 來芹美.綜合康復治療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變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8,30(2):95-96.

R743

B

1671-8194(2014)10-0174-02

猜你喜歡
腦血管神經功能康復
康復??漆t院康復設備維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討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腦血管造影中實施改良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的臨床意義
體感交互技術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逐瘀祛痰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早期康復鍛煉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的影響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納洛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