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風險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2014-04-10 07:06孫文艷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10期
關鍵詞:意外事故骨科風險管理

孫文艷

(信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試論風險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孫文艷

(信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間本院接診收治的20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自愿原則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70例,觀察組132例;對照組常規治療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對患者護理風險進行評估,找出常見護理風險,并制定規避措施,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及觀察組在治療后兩組患者康復時間分別為(105.2 ±6.5)d、(88.4±2.6)d;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0.00%及95.45%,兩組相比較,觀察組在康復時間、護理投訴率、意外事故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幾方面占有明顯優勢(Ρ<0.05)。結論在骨科護理管理中加強風險管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率。

骨科;風險管理;護理;應用效果

對于骨科患者來說,這些患者在治療護理中,常會因為各種不確定的風險因素,使患者在治療護理中出現傷殘,甚至死亡,對患者精神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影響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1]。如果將各種風險因素制定出嚴格的規避防治措施,將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發展狀態,減少護理中風險事故的發生,則能夠使骨科護理的風險系數大大降低,在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基礎上,促進患者身體康復。我院將風險管理應用于骨科護理管理中,在護理質量上取得了滿意成效?,F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本院骨科共接診20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23例,女79例;患者年齡36~81歲,平均年齡(62.3±2.4)歲;其中胸椎、腰椎骨折患者54例,股骨骨折患者74例,采取關節置換術患者42例,其他骨科疾病患者32例。按照自愿原則,將上述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70例,觀察組13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疾病病情上沒有顯著差別。

1.2 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采取常規骨科護理措施,并在此常規護理基礎上對觀察組中患者護理風險進行重點研究,分析護理風險原因,并根據這些風險原因制定出全面的風險規避措施,比較觀察兩組患者在恢復時間還有患者對醫護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

1.3 護理風險原因及規避措施

1.3.1 護理風險原因分析:我們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詳細分析基礎上,總結出骨科護理中,常見的護理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護理人員專業知識不過關,護理經驗欠缺。骨科患者病情復雜,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骨科疾病常識,能夠根據疾病特點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但是很多醫護人員對骨科疾病知識掌握不全面,特別是對外傷患者,往往只注意患者表面傷情,護理表面傷口上嚴重內傷,對患者疾病發展過程中潛在風險沒有足夠的預見性,因為一些錯誤的操作使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②護理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徹底。健全的護理制度是確保護理工作正常安全開展的前提基礎[2]。如果制度制定不健全,或者沒有按照規定嚴格執行,勢必會在護理中造成護理風險。如交接班制度執行不嚴格,需要特護患者沒有專門防護等。③護理設施不完善。對于骨科患者來說,患者多數行走不方便,需要借助工具輔助行走,如果醫院中輔助設施不完善,并且地面濕滑,光線不好還容易出現摔傷。廁所中沒有輔助性設施,患者也容易出現意外。④醫護人員同患者溝通不到位。骨科患者中意外事故多見,面臨突然的事故,患者心理狀態不穩定,多煩躁、焦慮,精神緊張。所以醫護人員應該根據患者不同心理狀態進行相應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這樣更利于病情穩定,如果與患者溝通不足,患者不配合醫師治療,很容易出現醫患方面糾紛。

1.3.2 護理風險規避措施:在上述護理風險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這些具體原因,對觀察組患者我們采取了針對性措施,以預防護理風險的發生。①完善護理制度的制定及執行。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的教育宣傳,增強每個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同時制定健全的護理制度,并對各個護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管,確保各項護理制度都能夠得到貫徹執行[3]。②成立風險預案管理小組,對護理工作中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問題,每天對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做好記錄,并提出合理的規避方法。③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為其講解各類骨科疾病的常識及護理特點,讓護理人員能夠在掌握骨科基本常識基礎上,對疾病進一步發展可能面臨的風險作出預見性分析,并提前做好規避措施。同時定期對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專業技巧進行考核,確保每個護理人員技術過關。④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實踐中我們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狀態與疾病康復有直接關系,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心理狀態有完全了解,并針對患者心理進行適當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爭取患者的最大配合。

1.4 統計方法

將所有數字資料輸入專門統計軟件SΡSS12.0,數據計量采用(±s)標準,并對數據進行相關的t檢驗,當Ρ<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時間及護理效果比較[n(%)]

通過表1 統計分析,對照組患者康復時間為(105.2±6.5)d,護理投訴發生率15.71%(11/70),意外事故發生率7.14%(5/70),患者護理滿意度80.00%(56/70);觀察組患者康復時間為(88.4± 2.6)d,護理投訴發生率為0,意外事故發生率1.52%(2/132),患者護理滿意度95.45%(126/132)。兩組患者相比較,觀察組在康復時間、護理投訴率、意外事故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幾方面占有明顯優勢(Ρ<0.05)。

3 討 論

護理風險指的是在護理工作中,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下患者發生了法律法規允許范圍之外的一些軀體生理功能變化[4]。這些變化可能導致患者心理健康受到威脅,甚至出現傷殘或者死亡。護理風險在骨科護理中更為多見。這主要與骨科患者病情復雜多變,患者住院治療中行動不便,需要完善的護理措施保障等相關。骨科患者意外事故多見,患者心理變化多,緊張焦慮也影響了疾病康復。此外護理制度的不健全、執行不嚴格,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掌握不全面,綜合素質差這些因素也是導致護理風險的常見原因。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患者容易出現風險事故,影響了患者康復時間,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此次研究中,經過護理風險規避的觀察組只有2例護理意外事故出現,意外傷發生率只有1.52%,護理投訴率為0,相比對照組有顯著優勢。同時在康復時間及患者護理滿意度上也有明顯優勢??梢娫谧o理中增加風險管理可以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

總之,對于骨科護理來說,將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管理中,讓醫護人員增強護理風險意識,及時針對護理風險常見原因,對常見護理風險制定事前規避措施,提高醫護人員對護理風險的應變能力,能夠減少醫患糾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使患者及早康復。

[1] 孫海英,張紅偉.護理風險管理的討論與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5):145.

[2] 萬文潔,孫曉,施雁.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565-567.

[3] 孫娟,曹蕓,馮曉慧.歐洲營養風險篩查2002在老年非重癥骨科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中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1(7):1009-1011.

[4] 司風琴,韓紅霞.老年骨科患者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1):116-118.

R473.6

B

1671-8194(2014)10-0232-02

猜你喜歡
意外事故骨科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對企業合規風險管理的思考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冬季滑雪意外事故損傷及其安全防護研究
第十期數字骨科技術(CAD-RP)應用學習班暨第六屆南總創傷骨科高峰論壇通知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淺析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我國幼兒園幼兒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