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與改革語境下的“新年獻詞”

2014-04-11 03:23趙振宇劉義昆
中國記者 2014年2期
關鍵詞:改進特色研究

趙振宇 劉義昆

提要:新年獻詞,亦有媒體稱為新年獻辭、新年賀詞、元旦獻詞或元旦社論,是指媒體在新年伊始,以新聞評論為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表達立場和態度、迎接新年的文章。在新媒體不斷發展、改革即將深入的雙重語境下,2014的新年獻詞呈現什么樣的特點?有哪些創新改進的空間?本文作者為多年關注該體裁的研究者。

關鍵詞:新年獻詞 特色 改進 研究

20]3年的最后一天,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2014年新年賀詞?!案母铩贝妗鞍l展”成為最熱詞匯,共出現了5次。另外,文中3次出現“希望”、2次出現“幸?!焙汀皦粝搿?。

從“夢想”到“改革”:新年獻詞主題的轉換

從2007年起,作為新聞實踐研究的一部分,我們就開始關注新年獻詞。與國家領導人的新年賀詞一樣,這8年間,媒體新年獻詞的主題也發生著轉換。2007年,“發展”是新年獻詞的熱門詞匯,在《你好,2007》中,《光明日報》這樣描述過去的一年:“回首2006年。我們共同創造了新的歷史。20萬億的GDP總產值39萬億的財政收入,13億人共同創造的巨大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正式起航?!?/p>

作為以“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的一種評論形式,“夢想”一詞在歷年新年獻詞中時有出現。2013年新年獻詞中,“夢想”在“中國夢”的演繹下被使用得更為活躍,成為當年新年獻詞的最高頻詞匯?!度嗣袢請蟆返男履戢I詞標題即為《讓我們一起成就夢想》。都市報當然更愛用“夢想”來表達情感,如《有夢想的人海闊天空》(《南方都市報》),《讓每—個夢想都有一塊生長的土壤》(《楚天都市報》),《懷抱夢想,春暖花開》(《三湘都市報》)等,它們不僅把“夢想”寫進標題,更把對中國夢、百姓夢的期待帶入了文本。

到2014年,“夢想”還在繼續。新華社新年獻詞標題即為《邁向實現美好夢想的新征程》?!豆饷魅請蟆沸履戢I詞中也有“夢”的字眼一《改革再啟程筑夢新生活》。

從這些新年獻詞的網上跟帖來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边@一“中國夢”,不僅是政府和媒體的期待,也已引發了廣大民眾的共鳴。

在2014年的新年獻詞中,如果說比“夢想”更熱的詞匯,無疑應該是“改革”?!豆饷魅請蟆返臉祟}為《改革再啟程筑夢新生活》;《經濟日報》的標題是《奮進改革年共筑中國夢》;《中國青年報》的際題是《新的—年,有改革才有新期待》;《北京青年報》的標題為《2014,行進在改革的軌道上》;

有的媒體雖然沒有“改革”這一字眼,但新年獻詞的標題明顯與改革相關:《南方都市報》的標題是《銘記承諾,啟程迎新》;《齊魯晚報》的標題為《新起點有行動才有紅利》;《深圳特區報》的標題是《向著夢想的方向前進》;《瀟湘晨報》的標題為《時代終不辜負我們的努力》;《長江日報》的標題是《做致力變革的行動者》;《長沙晚報》的標題是《改變,創造希望和未來》?!?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關鍵—年,改革發展任務重大而艱巨?!毙氯A社的新年獻詞同樣關注著改革。

對于2014年的新年獻詞,在“搜報網”中搜索,《人民日報》題為《讓今天的改革為明天鋪路》的新年獻詞被100多個地方報紙轉發。而在2013年初,《讓我們一起成就夢想》同樣也受到地方報紙追捧。這在2013年之前并不多見,也從—個側面體現了《人民日報》這兩年在新聞評論方面的努力。僅從標題就能大致看出這篇新年獻詞直接、清新與接地氣等特點。

新年獻詞是媒體傳遞新年變化,表達立場和態度,宣揚新聞理念的主要方式。要在眾多的新年獻詞中脫穎而出,既較好地表達媒體立場,又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主題的選擇是重要一環。在研究者看來,《人民日報》近兩年的新年獻詞之所以備受民眾好評,不僅在于其評論高屋建瓴,更在于它找準了主題,在論述時能理直氣壯??磥?,如何在“不斷延續的歷史”中,找準“最動人心魄的時代強音”,仍是新年獻詞創作者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從“宏大”到“接地氣”:新年獻詞文風的多元

區別于普通新聞評論(社論),新年獻詞無疑更加程式化,一般是迎接新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等結構,“然而大多數報紙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將這一新年獻詞裝扮得多姿多彩”。有研究認為。要解決好新聞評論的文風問題,“要注意處理大眾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嚴密的邏輯性與生動的形象性的關系、鮮明的態度與深刻的分析的關系”。

回顧早些年的一些新年獻詞,要么是大眾化不足,要么是生動性不強,常常陷入自說自話的境地,無法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從2013年開始,大多數媒體都不再“登高呼喊”。也不再只關注本報之發展。而是就國家與社會前一年發生的事件提出關乎公眾切身利益的希望和祝福。這樣文風無疑更加大眾化,更接地氣。

這樣的轉變有深刻的社會背景。既有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也有領導人的示范效應:2014年國家主席新年賀詞只有775字,沒有冗長的敘述、厚厚的段落,句子簡潔,整體結構清新。另外,新媒體語境下。受眾有了更多選擇,不接地氣的新年獻詞很難產生實際影響。在新媒體與改革的雙重語境下,新聞媒體包括新年獻詞改進文風原本就是大勢所趨。

《讓我們一起成就夢想》《讓今天的改革為明天銷路》,《人民日報》這兩年的新年獻詞雖然仍是宏大敘事,但主題更加集中,少了空話套話,多了幾分文采?!白8D愕男履?,祝愿我們的夢想?!?013年的這個結尾自成一段、干凈利落,也很快拉近了嚴肅黨報與普通讀者的距離?!啊畺|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讓我們攜手奮斗,造就中國的未來、你我的明天?!?014年新年獻詞的結尾同樣干凈利落,并將國家與民眾的未來很陜聯系在—起。作為黨中央機關報的《人民日報》新年獻詞當然莊重嚴肅、政治性強,但如何在宏大敘事的同時“短實新”,仍然值得期待。

同樣是聚焦改革,《中國青年報》的新年獻詞《新的一·年,有改革才有新期待》,在頭版“中青時評”欄題下采用了評論員署名。使得這篇新年獻詞文風更加自由。獻詞最后強調,中國夢“不僅是國家層面的宏大敘事,不僅是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更有對民眾權利的尊重。為每一個小小夢想的實現創造可能”。這樣的新年獻詞更能引發共鳴。

都市報新年獻詞的文風往往更接地氣。其中,《東方早報》的《大河奔流》最為特別。在這篇“新年致讀者”中,《東方早報》社長邱兵用四分之三的篇幅講述了“老Z的故事”?!翱墒沁@個充滿悖論的年代,如果沒有迷霧中的洞察者,沒有茫然中的悲憫者,沒有疼痛中的激昂者,我們,人民的新聞工作者們,將無比愧對那些卑微甚至卑賤地生活著的老z們,還有縱身一躍的老z們?!痹谧詈髢啥?,才表達出編輯部“志存高遠,心懷貧弱”“莫忘初心,堅定向前”的決心。從卑微者身上看到自身價值,從個體入手表達新聞理想,相較于那些模式化的新年獻詞,這篇“新年致讀者”的確算得上“有新意、上檔次、讓人感動”(微博網友評語)。

整體來看媒體,2014年新年獻詞文風更加多元。如何在不同定位與訴求下,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寫出更多有特色的新年獻詞,才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從報紙到新媒體:新年獻詞發布平臺的更迭

到2014年,新年獻詞的創作主體仍是報社編輯部,但相比8年前,除在本報發表新年獻詞之外,報社都會第一時間將其掛上網站,或者貼上微博或微信。新媒體即時陸、開放性、融合性等特點不僅使得新年獻詞快速擴散,也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受眾反饋。譬如。通過新浪微博搜索可知。在2014年1月l日7時,《新京報》的新年獻詞《我們行進在同一條船上》就被網友貼上微博。而這比《新京報》微博發布整整早了兩個小時。

事實上,一些知名報社的新年獻詞,不僅在微博與微信里被轉發,還通過新浪、網易和騰訊等門戶網站的手機新聞客戶端發布。也有—些報社或評論部在微信中開通了公眾號。譬如《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微信用戶只要訂閱了“人民日報”“南都評論”等公眾號,就能第一時間獲得這些報社的新年獻詞??梢钥闯?,新媒體的發展,在傳統媒體備受沖擊的同時,也為傳統媒體擴人其新聞與評論的影響力提供了平臺與契機。

如今新年獻詞的創作主體已經不再局限于報社編輯部。實名認證為“央視評論員”的新浪微博已連續兩年在微博上發布了新年獻詞。2014年由央視評論員楊禹執筆的新年獻詞《沉著,多好》同樣在微博上引起廣泛轉發與關注。另外,也有一些微博認證或來認證用戶發表了“我的新年獻詞”。譬如,錫恩咨詢集團董事長姜汝祥就在其認證微博上發表了題為《2014:移動互聯網元年》的新年獻詞。

這一年,網易新聞客戶端首次發布新年獻詞。這篇題為《每個人的態度都有力量》的獻詞只有600字,每一段都不長,顯然專為下機用戶量身定制。網易新聞再次強調了“有態度的新聞門戶”的理念。這篇新年獻詞雖未存網易的網站上發布,但其后的跟帖仍有3500多條。手機移動媒體的影響力由此也可見一斑。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傳統媒體將如何轉型,新年獻詞將如何變化,仍然值得關注。(作者趙振字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義昆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改進特色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特色種植促增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中醫的特色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完美的特色黨建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