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晶產業發展對東海地區的影響研究*

2014-04-17 05:42潘宇飛周海燕趙立勤
關鍵詞:東??h水晶東海

潘宇飛,鞠 睿,周海燕,趙立勤

(淮海工學院 商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一、東??h水晶的發展成就

江蘇省東??h水晶市場已經建立20多年。自1992年以來,東海水晶市場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場和水晶交易的集散中轉地。東海水晶產業、商業以及服務業相互滲透,為東??h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全縣共有固定資產超千萬元的硅加工企業50家,銷售收入過500萬元的規模企業208家,整個硅產業年產值突破110億元,占縣域工業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成為東海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1]。

(一) 東??h已成為中國水晶之都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東??h就被冠以“中國水晶之都”的稱號,這是因為,東海水晶市場是擁有“文明市場”、“全國最具品牌價值商品市場50強”等50多個榮譽稱號的水晶市場,它的天然水晶銷售量占全國水晶市場的90%以上,是中國最大的水晶集散地和水晶交易市場[2]。

(二) 水晶從業隊伍不斷擴大

水晶市場的崛起,使得東??h人民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好路,紛紛投入到水晶生產加工交易中來。在全縣40多萬人口中,從事水晶行業的人口多達20萬,商戶工廠不計其數。

(三) 水晶品種齊全

東海水晶儲量豐富,水晶市場更云集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優質水晶。各類水晶爭奇斗艷,為東海水晶市場的繁榮增添了幾分生氣和光彩。

(四) 多元的信息交流平臺

東??h建有中國唯一的水晶博物館,為介紹水晶和傳播水晶文化提供了場所。東海水晶節更是一個很好的信息交流平臺,不僅可以繁榮市場,提高東海水晶的知名度,更能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為水晶發展提供機遇。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則為東海水晶建立網絡交易提供了技術支持,開辟了水晶銷售渠道和手段上的新模式[2]。

二、水晶產業發展對東海地區的積極意義

(一) 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

1 水晶產業發展促進了地區產業升級 近些年來,各類珠寶消費中,水晶消費明顯增加,其所占比重可以與金銀消費相抗衡,占到了珠寶行業39%以上。水晶品種繁多,價格適宜,神秘感強,可塑性好,不僅消費者熱衷于水晶消費,產品推銷商和制造商也逐漸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該領域中,無疑也進一步推動了水晶行業的迅速發展。

2011年,東??h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67億元。其中,硅材料產業是成長最快的主導產業。據統計,2011年年末擁有規模以上硅產品加工企業140家,工業總產值占規模工業的46.9%[3]??梢娝ё鳛楣璨牧袭a業的支柱,為東??h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 水晶在經濟上的“輻射力” 水晶產業的蓬勃發展,活躍了東??h市場的氛圍,同時促進了東??h交通運輸業、旅游業等他相關產業的快速變化和發展。

2011年東??h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5%;旅客周轉量高達78 030萬人/km,增長10.3%;貨運量600萬 t,增長3.5%;貨物周轉量48 700萬 t/km,增長4.5%;港口吞吐量90萬 t,增長4.6%[3]。

旅游業憑借自身特色,利用以水晶、溫泉為主的資源優勢,開發桃林黑龍潭景區、南辰濕地公園、水晶博物館等旅游項目。2011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5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3%,旅游收入達28.8億元[3],水晶旅游項目貢獻突出。

(二)對地區文化發展的積極意義

1 豐富了文化主題活動 水晶文化不僅表現在其物質魅力上,更體現在其精神魅力上。1994年2月,東??h水晶精品研究會成立,研究會開展了水晶作品展、水晶精品評比、水晶命名、水晶展銷、水晶拍賣、印制水晶畫冊、交流水晶加工經驗等一系列活動,不僅開啟了水晶研究的基礎工作,也活躍了水晶文化氛圍。

2 充實了精神文化 水晶文化還包含了豐富的精神內涵。佛教有三寶和七寶(金、銀、琥珀、珊瑚、水晶、硨磲、瑪瑙),佛云:得三寶而國泰,得七寶而民安??梢娝г诜鸾讨斜灰暈槭菄┟癜驳南笳?。水晶又和道教有不解之緣,道教典型的七星陣就是由水晶組成的。據說,七星能凝聚能量,具有鎮宅、辟邪、提升靈氣、使心靈平靜的作用。另外,《本草綱目》中也提到了水晶有保健作用。

可見,宗教文化和傳統醫藥保健文化都重視和肯定了水晶的價值,尤其是水晶的精神價值,從精神上詮釋水晶的特性和內涵,這是對水晶物質文化的豐富和充實。這也是當今人們喜愛水晶及其飾品的精神根源,是水晶精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3 活躍了文化交流 隨著水晶市場的崛起壯大,東海水晶商貿日新月異(主要面向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市場),也帶動了海內外文化交流的發展。自從1991年東??h成功舉辦第一屆“東海水晶節”以來,至今已經舉辦了12屆,累計接待游客上千萬人次,其中有來自海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匯聚了世界各地的水晶優秀作品,極大地促進了文化交流[1]。

(三) 對地區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

1 水晶產業發展富裕了東??h 水晶產業的發展,讓東??h實現了質的飛躍。在第十二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上,東??h首次躋身百強縣之列。在東??h非從事農業生產的40萬人口中,有20萬人從事水晶生產加工交易工作。水晶產業成為東海特有的就業亮點,為解決當地人口就業和脫貧致富提供了方向和依靠。這也加快了東??h的城市化進程。

2 東海因水晶而成長 經濟水平是實現文化長久繁榮的基礎。水晶產業的大發展,使東??h實現了真正的脫貧致富,人們過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在東海,人人都在傳頌水晶,以水晶為東海的驕傲,到處都充滿了陽光的氣息。在2013年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中,東??h位居29,連續7年出現在該榜單。這對東??h“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事業大有好處。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也進一步促進、推動了東??h政府部門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服務為民的工作作風,加強廉潔自律,自覺維護東海的社會聲譽、持續改善東海的投資環境,這也進一步帶動普通民眾自覺投入到維護東海的水晶聲譽、市場聲譽、社會聲譽的大業中來,進而推動了東??h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變化、發展。因而,東海因水晶成名,東海因水晶改變。

三、水晶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

(一) 水晶產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1 水晶產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對生態環境的“依賴” 天然水晶的生長條件是相當苛刻的?!熬Ф础?、壓力、溫度和營養液構成了水晶生長必備的四大條件。因此,天然水晶的形成,必須依靠本來就存在的苛刻的天然環境。東海水晶呈現不規則的雞窩狀分布,挖掘難度大。這就使得大規模大器械的開采難以實現,導致開采效率的低下,從而形成了東海水晶以家庭單位為主的個體開采和個體經營的模式[4]。在這種模式下,農民自行挖掘的水晶大多破碎粗糙,于是初具規模的企業便將它們收購上來,進行簡單的加工打磨,制成水晶飾品和工藝品。這種追求利潤的采購和批量生產,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經營的盲目性,并不能將優質水晶原料的價值全部體現。

在過去生產力落后的條件下,人們缺乏科學的發展觀念,水晶產業發展中,水晶原料的獲取,只能取自自然生長的天然水晶,完全依賴于生態環境。這種發展模式具有粗放、單一、生產經營落后的特點,使得水晶原料產出率低,資源浪費大。

2 水晶產業傳統發展模式對東海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晶產業的這種傳統發展模式顯然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模式,它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資源的基礎之上的。東??h經過多年持續盲目地水晶開采,以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進一步加劇了生態環境的失衡。

東海地理位置離海較近,地表松軟薄弱,湖蕩連海。土壤受海水入侵影響較大,呈鹽堿性。喬木植被生長不良,樹干細弱,削弱了其涵養水源的作用。加之該地域伏旱洪澇災害頻發,水源凈化和調節的作用大打折扣。

東海水晶原本就是東海地殼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部分。過度開采水晶,使得原本脆弱的地殼更加松軟破碎。加上黃淮地區長期過度開采地下水的影響,海水倒灌入侵,使得原本不穩定的生態環境自我調節的作用更加微弱。

(二) 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水晶產業發展的制約

1 生態環境變化的總體趨勢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前提下,不只是東??h,整個華北華東地區都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東??h所在的黃淮地區,土地鹽堿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異?,F象將不斷出現并加劇,氣候也將變得更加不穩定,其直接后果是導致“水土”的變質,從而影響到動植物的生存以及一些礦物質的變化。

2 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水晶產業發展的制約 水晶產業多年的粗放式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的變化,對東海水晶產業的持續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

(1) 天然水晶資源日漸稀缺并且開采難度加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水晶需求量的增長,更導致水晶開采的加劇。由于天然水晶生長的自然環境條件要求非??量?,且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原本可以挖到水晶的淺層地表已經支離破碎,現在要想挖到天然水晶只有深入到地表以下好幾十米,這無疑是當地水晶產業原料供應最大的威脅。

(2) 保護生態環境的世界潮流限制了天然水晶的無節制開采。大到世界范圍內,小到東??h,從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都在重視和加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法規,尤其是對能源、資源消耗大,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產業限制更趨嚴格。目前,東??h已制定政策,明確禁止在境內開采和挖掘天然水晶。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東海水晶產業的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

(3) 對水晶原料加工的技術和生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由于生態環境的變化,影響了水晶原料的供給,水晶原料的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但對水晶產品的市場需求卻在持續上升。這對目前水晶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水晶原料加工的技術工藝,不斷提高,不斷創新,要求更先進、更完善,甚至是要徹底拋棄傳統的低效率的加工設備、生產技術;其次是要求水晶原料加工的技術工藝和方法,還要保持較高的生產效率,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有限的水晶原料的利用效率。這些都對東海水晶產業的未來持續、健康發展,形成了機會和風險并存的挑戰。

四、發展水晶產業軟實力的未來設想

環境的變化對東海水晶產業原料供應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東海其他產業的穩定造成了影響。應對挑戰,只有在開辟海外水晶原料供應的同時,更加重視外地市場的經營。就目前東海水晶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從保持、促進水晶產業長遠發展的視角,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和看法。

(一) 提升品牌影響,實現水晶價值

目前,東海水晶品牌分別有“石來運好”、“大姐吳兆娥”、“至善坊”等等。在世界十大水晶品牌中,奧地利的施華洛世奇、法國的巴卡拉名揚世界,東海水晶卻難有一席之地[5]。品牌是企業文化和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消費者識別產品好壞的重要依據。打造東海水晶品牌,要從根本上突出其特色和品質,實現精品化、品牌化與藝術化的結合。

(二) 完善市場秩序,引導管理規范

上海和香港都是國際性大都市,但香港市場的區域法規更加完善。東??h擁有世界最大的水晶市場和水晶博物館,又具有以水晶為主題的特色交流會,因此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和經營規則,主動樹立健康的市場風尚,是提升東海水晶產業軟實力的當務之急。

(三) 提高知識能力,加強創新意識

掌握核心科技是當代產業發展的決勝因素。據統計,我國現階段高新技術產業的人均產值是傳統工業人均產業產值的5~10倍,是傳統手工業的50~100倍??梢娍萍己康募心軌驑O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商業價值。

為提高產業軟實力,就必須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四) 開發文化潛力,轉變發展方式

文化生產力已經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標志。文化水平的高低正是通過教育、科技和勞動者素質水平體現出來的。

加強水晶文化教育和水晶文化感染力,就必須博采眾長,革故鼎新,真正突出水晶文化在民族的和世界的意義與價值。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挖掘和宣傳水晶文化價值就要大膽利用現代先進的媒體科技,如推出以水晶為主題的微電影、記錄片、文學作品等,摒棄低效率、不環保的傳統宣傳渠道,使水晶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水晶從業人員是水晶文化創造的主體,是文化傳播的第一線。加強水晶從業人員的素質對營造水晶文化氛圍,促進水晶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語

實現東海水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地區經濟發展的好棋,也是增強地區凝聚力的重要關鍵。實事求是地承認問題的存在是一個民族成熟的表現。發現、反思和解決東海水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是追求水晶產業良好發展的基礎。雖然東海水晶產業傳統模式發展的限制性條件是不利的,但是為了實現東海水晶在地域中體現的價值,實現人們更大的利益追求,就必須在水晶產業實踐運動中尋找有利機遇, 轉變產業發展模式,在形象宣傳、渠道拓展和開創新模式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

參考文獻:

[1] 王新林.東??h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天然水晶特色產業基地[EB/OL].(2012-03-17)[2014-01-20].http://www.crystal.gov.cn/xinwenzixun/shuijingchanye/2012-03-17/539.html.

[2] 李欣,陳萍,原銘悅.東海水晶產業發展現狀及戰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3(21):14-15.

[3] 2011年東??h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OL].(2012-11-19)[2014-01-08].http://www.dhxtjj.com/tongjishuju/niandushuju/2012-11-19/258.html.

[4] 嚴奉林.水晶知識面面觀[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5] 陳文倫.東海水晶珠寶業發展戰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1.

猜你喜歡
東??h水晶東海
一張水晶卡告訴你浪漫都在哪
東??h應急處置突擊隊 出擊疫情防控“疫”線
東海采風作品選
平安如意
邁向UHD HDR的“水晶” 十萬元級別的SIM2 CRYSTAL4 UHD
藍水晶般的大眼睛
尋找藍水晶
江蘇省東??h博物館藏青銅器的修復保護
2015年東??h豬瘟免疫抗體水平檢測與分析
精衛鳴,歌東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