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人教育理念在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應用

2014-04-17 07:05劉桂芬
教育與職業 2014年26期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工作

劉桂芬

一、全人教育的內涵

全人教育是在整合“以人為本”和“以社會為本”兩種教育思想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教育理念。它既重視人的價值,也重視社會價值。①全人教育思潮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代表人物為美國的隆·米勒(Ron Miller),20世紀末被港臺高校廣為運用,2000年以后,全人教育這個概念在我國的教育研究中開始出現,主要研究介紹全人教育思想,并闡述全人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影響。1996年,臺灣李亦園對全人教育的概念進行了比較全面、明確的闡釋,認為全人教育應包含貫通性、整全性和多元多樣,充分地反映了全人教育的聯系、整體、多樣的觀念。所謂的貫通性,意近“聯系”,主張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有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系,人與自己國家的歷史、與全人類的歷史相互聯系,這種聯系的根本目的,就是把人的位置找出來,為每一個人找出自己的定位;所謂的整全性,即各知識領域的整合,意近全人教育所謂的培養“整體的人”;所謂多元多樣,即充分認識人類的多樣性、文化的多元性,人類必須以包容和尊重的心態來看待這種多元與多樣。②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張主要有以下觀點③:全人教育注重教育在促進人的整體發展中的作用;全人教育強調聯系、關系的作用,主張師生關系應是開放、平等、有活力的;全人教育關注開闊的人生視野,強調教育是成長,是發現,是參與;全人教育主張批判性思考,發現和創造。

二、全人教育與高校輔導員工作

我國港臺高校,以各種方式明確提出以“全人教育”為辦學宗旨。如臺灣中原大學以“育自由思考、重責任倫理、秉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包括三方面內涵: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為人的教育;其次是傳授知識的教育;第三就是和諧發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全人教育目的在于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全面發展,激發潛能開發。在此理念指導下,中原大學在教學、研究、輔導、行政與服務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人教育是一種調整各種關系的教育思潮,這些關系包括人自身各方面發展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全人教育理念有助于全面理解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更新輔導員的教育理念,改進輔導員的工作途徑和方法,提高輔導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促進輔導員自身成長。

教育部2006年通過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24號)第三條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雹転榱烁玫丶訌姾透倪M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各地紛紛采取各項措施。如廣西設立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標準職業規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就業指導工作規范、安全教育工作規范、日常管理工作規范等。

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對輔導員職責的誤解,如“萬能的輔導員”,與學生相關的一切事宜都應該輔導員去做,致使輔導員忙于日常事務,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的實現。全人教育關于人的整體、聯系、多樣發展的觀念,有助于全面理解、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應圍繞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重新予以明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心理品質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落實好學生資助工作、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做好學生骨干培養工作,發揮學生班集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力量;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全人教育理念促進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現途徑

1.運用全人教育理念強化輔導員的服務理念。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對輔導員工作而言,重點是要在思想教育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本,變管理為服務,培養學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滿足學生需求的多樣性。全人教育開展較早的港臺高校在這方面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如香港科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以“聯絡、協調、服務”為宗旨,“為學生提供周詳的服務及設施,以幫助學生成長,發揮其潛能及提高其學習能力”⑤。胡錦濤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提出:尊重青年主體地位,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顧青年特點、發揮青年優勢。只有尊重青年主體地位,廣大青年才能煥發出極大的創造熱情,中國青年運動才能始終保持勃勃的生機活力。⑥大學生的主體性教育,是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他們的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和自我管理的實踐活動。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輔導員的角色要實現由裁判向導演轉變,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方式要實現由單向溝通向雙向溝通轉變⑦。

輔導員要轉變角色,要克服傳統思想教育“一言堂”的方式,要善于扮演導演角色,引導學生走上“舞臺”,進行“表演”,從而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性。輔導員要引導學生嘗試如何塑造自己,要尊重學生的觀點、愛好、習慣,真誠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自身思想品德存在的問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學生發展和學生事務管理的理論和實踐表明,學生積極參與學生事務活動,使學生的領導才能、社會交往和溝通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使他們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要以學生為本,樹立服務意識,積極為學生創造個性鮮明、全面發展的條件和機會。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學生工作是引導、服務,不用管理一詞。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將學生全面發展概念化,過分強調標準化、統一性,以平均發展代替全面發展。學校往往以不出事作為評價學生工作的標準,造成了學生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力求管住學生而不是激發學生的潛能,忽視了如何培養學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滿足學生需求的多樣性。輔導員應關注學生的積極品質,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中,幫助學生提升抗挫能力,發揮自身積極力量、構建積極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積極和諧全面發展。

2.運用全人教育理念改善輔導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全人教育把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討論從哲學層面延伸至操作層面,有助于明確學生工作的思路——從哪些角度增長學生的學識和能力,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群、美、事、情全面發展⑧。

第一,為學生提供學業支持和輔導。學業指導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學生工作部門可與教師合作,在學生專業學習過程中強調培養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交際能力、自信心和合作能力,開展專題學習項目研究,將學習理論應用于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右江民族醫學院于2002年開始推出了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不僅在專業學習、科學研究、考研等各方面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還深入學生中,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消除思想困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以自身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感召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鉆研、鞏固基礎、引領科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小組,參與創新研究。

第二,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輔導是輔導員的重要工作職責之一,在學校、院系、學生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中,二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主要由心理輔導員組成。主要負責所在院系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大學生個別心理輔導、心理普查、心理危機干預等;同時積極配合一級開展相關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座、團體心理訓練活動、5.25心理健康活動等。這些工作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輔導員要將教育、服務與心理疏導相結合,耐心聆聽學生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積極探索解決辦法,鼓勵學生通過各項活動,挖掘自身的潛能、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發展。

第三,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及服務。輔導員要在就業指導部門的領導下,為大學生提供就業輔導與服務,為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個性化、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如輔導員在國家級、省級及校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應積極主動地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就業訓練項目團隊,指導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扮演一個或多個具體的角色,完成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運行、參加企業實踐、撰寫創業報告等工作。另外,輔導員可通過組織職業測評、模擬應聘、崗前培訓等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全面提升個人素質和能力。

第四,為學生提供經濟資助。輔導員在按規范做好各項學生資助經費發放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將資助活動加以深化,將社會愛心變為學生成才的動力,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恪守誠信,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其自強自立精神。

第五,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輔導員要加強班級、宿舍等育人環境建設,倡導同學之間形成相互關懷、真誠接納、共同成長的風氣。注重學生參與學校事務,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學生與領導之間的互動,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

3.運用全人教育理念促進輔導員自身成長。作為一種調整各種關系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喚醒人對聯系的認識;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應首先認識到種種聯系,做真實的自我。面對學生,輔導員首先應保持自己的真實性,以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去影響學生。在全人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上,約翰·米勒認為,全人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只有兩個:真實(authenticity)和關懷(caring)。教師如果是真實的,就必定是關懷學生的,因為如果輔導員能夠認識到他與學生的聯系,就必然會關注和關懷學生。關懷是一種最真實的存在,教師關懷學生,就會不加選擇地和每個學生在一起,學會與學生共處,直接參與學生生活。關懷可以使課堂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融洽相處的學習社區。⑨輔導員工作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而教育,并從中得到職業的自豪感、幸福感、快樂感和成就感。輔導員工作不是自我犧牲,而是生活享受;不是機械重復,而是激情創造;不是維持生計的手段,而是對學生的真實關懷。在真實(authen?ticity)和關懷(caring)的基礎上,輔導員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品質、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激發培養自身積極的人格品質和人生態度,對職業理想充滿希望、寵辱不驚、百折不撓;對工作擁有陽光的心態、積極的認知和行為方式;對學生富有無私廣博的愛心和強烈的責任感。輔導員應更好地運用聯系理論,建立自身社會支持系統,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政策支持、領導支持、專業支持、家庭支持和學生支持,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建立良性師生互動師生關系,促進雙方共同相長。

[注釋]

①②③⑨謝安邦,張東海.全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2,171,447,128.

④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EB/OL].http∶//www.edu.cn/20060801/3202145.shtml,2006-08-01.

⑤張黎力,成中梅.香港科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研究及其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07(3):39;

⑥胡錦濤.胡錦濤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5/04/c_111891744.htm ,2012-05-05.

⑦劉桂芬.大學生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與實踐[J].思想教育研究,2010(7):79.

⑧胡衛東.淺談香港地區高?!叭税l展”的教育理念[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9):150.

猜你喜歡
輔導員大學生工作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不工作,爽飛了?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大學生之歌
選工作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