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新路徑

2014-04-17 07:05高峰
教育與職業 2014年26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素質理念

高峰

高校教師隊伍是影響整個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素養,這兩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繼續教育。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持續快速發展,教師繼續教育事業也發生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和改進適應了教育發展的規律和時代需要,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繼續教育缺乏整體規劃。當前,我國一些高校對教師繼續教育重視不足,未從整體上對教師繼續教育進行規劃。教師隊伍的全員性、整體性、差異性的特點沒有得到重視,沒有以此為依據制定教師整體規劃。深入分析接受繼續教育的群體層次的工作在當前被執行得很不到位。①繼續教育工作規劃不系統、安排不合理都造成繼續教育的匱乏。因此,造成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開展無序,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沒有形成固定的機制和模式,影響教師培訓質量。

2.未能從教師實際需求出發。高校教師有強烈的在繼續教育中提升自身素質的愿望,而且整個群體對繼續教育的需求不斷加大,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教師的專業、職務、年齡、興趣等方面各有差異,對繼續教育形式和內容有不同形式的需求差別。當前,這些差異和不同之處所產生的對繼續教育的個性化需求尚未得到滿足,而將其視為一個統一整體。

3.教師繼續教育的機制不健全。繼續教育需要一個健全的機制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如決策機制、監督反饋機制、科學的激勵評估機制和監控考核機制等,為教師繼續教育制度的正常開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但目前我國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機制尚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激勵和監督,造成教師在繼續教育中表現出不積極、不重視等問題。

4.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效性欠缺。所謂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就是指高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后,在當時的工作中能夠明顯提升和改善當前的教學水平和理論素養,也就是說通過參加培訓使他們有所收益,幫助他們提升實際能力。但我國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還沒有達到如此效果,大多以學歷補償教育為重點,很少以提高教學水平為目的。

二、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現存問題原因分析

當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中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教師素質提升的進程,是不合理的機制和理念的表現。

1.教師對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繼續教育對于自身素質提升的重要性。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更替速度的加快使得教師的知識體系極易在短時間內陳舊和老化。教師只有在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理念下才能始終保持自身知識體系的鮮活性,才能保證不被時代淘汰。終身學習理念是新時代背景下人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高校教師應首先身體力行地執行。然而,這種理念并沒有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實際開展,教師專業化發展也同樣是在繼續教育制度中開展和進行的?;谶@種認識上的誤區,繼續教育中存在一系列問題。

2.政策環境的影響因素。教育部《關于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教學科研型高校和教學為主的本科高等學校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應在80%和60%以上;國家對高校本科教學進行評估時,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教師人員的學歷情況。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高校將繼續教育工作最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師學歷層次的提升上。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中除知識學歷補償教育以外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制度、短期講座、教師交流、訪問學者等制度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而且,高校在職稱評審時,明確要求教師應當具備一定學歷方可進行職稱評審。如東部地區某高校參加繼續教育的人員構成中,函授參加人數為43(22.3%)、講座參加人數為56(23.2%)、委托培養參加人數為105(67.5%),委托培養即為教師考取碩士或博士后的一種學歷補償的繼續教育形式。從數據可以看出這一部分的教師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項。②其原因就在于政策的影響,這種形式的繼續教育雖能提升教師的整體綜合素質,但是其周期長、耗時長、缺乏靈活性的缺點是無法彌補的。

3.經費緊張和師資存量不足。隨著全民教育的深入開展,高校入學率和招生規模飛速增長,高校也不斷加大投入。這些投入大都用于硬件環境的建設和師資隊伍的擴張,而對于師資隊伍質量的提升方面的投入相對不足,導致教師繼續教育問題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簡而言之,高校教師隊伍長久以來單純地注重數量的增長而忽視質量的提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經費緊張和師資存量的不足。

4.教師繼續教育管理機制運作乏力。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管理機制直接影響繼續教育的效果。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繼續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明顯的進步和成績,而且教師繼續教育目標的確立,計劃的制訂、方案的實施、結果的評估等都需要嚴格的、規范的運作機制得以合理的安排和控制③。管理機制運作乏力導致最直接的問題是教師缺少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接受教育過程中無法體現課程設置的規范性,甚至直接缺少評估和監督環節等。

三、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新思路探索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技術始終保持與時代同步的最根本保障,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

1.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宗旨,同時也是教師繼續教育事業中應當遵循的規律。這一理念應貫穿于繼續教育的始終。在繼續教育中教師是主體地位,一切工作都應以參與培訓的教師的利益為出發點,通過制定種種措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管理機制應當盡量體現人本化需求,恰當處理各方面關系;在制度設計和課程設置中應充分考慮教師的個性化需求和各自的特點,按照教師的個體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切實有效的教育培訓形式和內容。

2.確立終身教育的理念。終身教育理念是開展繼續教育工作的先導,在其指導下的繼續教育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因為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來自于觀念。因此應當通過一定形式的教育和宣傳,在教師中開展終身教育理念的樹立和穩固。④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和繼續教育的藍圖,使教師能夠對自己的未來進行系統的思考和規劃,結合自己的特殊情況作出更加系統和規范的終身教育計劃。

3.注重需求分析,構建多元化模式。高校教師對繼續教育的需求根據不同時期、目的和個體而表現出差異性,因此,提升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必須滿足教師不同差別的需求。高校應在分析這些不同需求的基礎上構建多元化的模式,使之能夠滿足不同教師的不同需求。如擔任大三課程的教師,教學任務較繁重,平時用于學習的時間較少,但這部分教師也有接受繼續教育的愿望和需求。為此,應針對這種需求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模式,創造各種機會促使教師參加不同形式的學術會議和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以增強繼續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4.整合教育資源,創建學習型組織。高校在長期的發展與積累中積聚了各種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是保障教師素質提升的寶貴資源。為此,可以針對繼續教育組成一個專門的團隊,在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成員的推動下,不斷拓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道路,提升教師的群體能力。此外,應不斷擴展繼續教育師資隊伍渠道來源,國內校外的各種教育資源都可以成為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可借鑒資源。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建立建設一批教師培訓中心和重點高校,帶動整個繼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另外,創辦學習型組織對于教師的繼續教育也非常重要。學習型組織的創辦首先要在教師中形成學習氣氛和熱愛學習的風氣;其次,還要為教師學習提供便利,如制定科學完善的繼續教育政策措施,使教師能夠享受和體會到更有利于自身素質提升的途徑和渠道。這不但是一種成功的模式,還為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帶來實效。

我國高校教師培訓機構數量的匱乏成為制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大瓶頸。由于高?;亟ㄔO的投入相對較高,規格要求也比較規范,我國高校教師培訓基地數量遠遠達不到要求,目前只有國家級基地,各地尚未建立系統、科學的繼續教育基地。這種投入產出的周期長,導致地方和高校的重視程度不足,成為制約當下高校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的重要標準。而且,已建成的一些師資培訓基地也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這種不平衡的矛盾現象給其他地區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帶來極大不便⑤。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需求的不斷提升,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強烈,應借鑒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師資培訓基地的運作模式盡快發展師資培訓基地建設。

[注釋]

①艾軍.論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問題[J].繼續教育研究,2011(2):44.

②宗國仕,晏愈光,張未名.論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J].現代交際,2010(8):83.

③閆紅茹,劉賓紅.高校教師的身體素質不容忽視[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68.

④宋小平.論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高校教師績效管理[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9(2):68.

⑤史錦梅.論科學發展觀與高校教師的全面發展[J].現代商貿工業,2009(19):204.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素質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對提高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效果的幾點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