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職業農民正在向我們走來

2014-05-22 05:00
農民科技培訓 2014年5期
關鍵詞:職業培訓勞動力經營

《方案》提出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將由國家承認的涉農中、高等職業學校招收50歲以下,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務農農民以及農村新增勞動力。如何讓這些新型經營主體盡快成長起來,加快教育培訓就成為一個必然選擇。此次的方案如果落實好,可以解決以下難題。

其一滿足未來發展對新型農民經營能力不斷提高的需要。未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規模都比較大,要求管理技能也比較高,如果缺乏培訓,效率難以提高。我國傳統農戶戶均8畝多地,如果單純種糧食,規模大小一般差異不大。但如果規模擴大到百畝甚至千畝,目前傳統的農民就面臨經營管理能力的挑戰。根據對現行家庭農場的實地調查,不少農民感到力不從心,急需經營管理能力培訓。最近看到一份對不同國家農業規模經營與農業生產效率的研究論文,結論也是如此。當農場規模擴大后,農場主的經營管理能力就變得十分重要,農場主經營管理能力高低直接決定著農場的生產率與收益,也決定著本國農民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加強對新型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也是未來國際競爭的需要。

其二從國際視角來看我國農民得到的培訓太少,急需加強。對職業農民進行培訓也是一種國際趨勢,目前我國農民接受的培訓少得可憐。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占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培訓或教育的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占0.13%,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竟高達76.4%,而美國、加拿大、荷蘭、德國、日本農村勞動力中受過職業培訓的比例都在70%以上。荷蘭之所以能夠在花卉等農業產品出口方面屢創佳績,跟本國發達的農業教育與培訓密切相關,歐美國家的農場主不少都是大學農科畢業生。而我國目前農業畢業生雖然不少,但真正能夠回到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幾乎沒有。單純地從技能教育與學歷來比較,我國的農民職業培訓與發達國家還有太大的距離,需要通過加強來彌補差距。如果未來我國一線的農業經營者基本上都是大學畢業生,那我國的農民也基本上能夠跟國際接軌了,最少在教育培訓方面不要與他們差得太大。

其三要培育本地化鄉土型的人才。此次的文件規定招收50歲以下,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務農農民以及農村新增勞動力,與過去相比有較大的突破。培訓方向的轉變可以培育本土化實用人才,破解涉農人才上不來,下不去,難服務的困局。我國過去涉農教育一直面臨生源短缺,學生即使學習了也不愿到農村去、真正做農業的怪現象。原因很多,跟招生政策與農民待遇等都有關系。如果直接從一線農民中招生,也對年齡大大放寬,不再是單純的文化考試課,這樣就避免過去學農不愛農、學農不務農的現象出現,讓飛鴿牌變成永久牌。其實國家今年也已在高考制度上進行了改革,未來職業招生可以單獨考試,不再以一次智識考試一刀切。職業人才單獨高考,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一方面未來發展急需職業技能型人才,另外一方面學生又不敢學導致學校難以吸收好生源的怪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鄭風田endprint

猜你喜歡
職業培訓勞動力經營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九成白領認為職業培訓重要
請參加天津萬里路職業培訓學校的培訓!
河南:推動職業培訓步入法治軌道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先前學習在職業培訓中的認證及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