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建筑符號學在地域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014-05-30 17:40卿源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符號學建筑設計符號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城市建筑行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但是建筑的特色逐漸消失,這就需要發揮建筑符號學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來體現建筑的地域性和獨特性。符號在中國的《新華字典》中解釋為代表事物的標記、記號。符號來源于文字,一般量的符號只由一個字母構成,但也有由幾個字母構成的符號。人與人之間的最重要的環節和手段是交流,人通過交流來發送、接收和創造信息,而這個交流的媒介除了語言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符號。符號的本質是它具有指示能力,符號是用于代表另一事物的某物(這是必備條件)。建筑符號學是基于建筑符號而興起的一門學問,本文結合實例對建筑符號學在地域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符號學;地域建筑設計;應用

引 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筑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象征。自20世紀初現代建筑誕生至今,為了單純地追求與國際接軌,大量地模仿西方的風格,丟棄了本地的文化特色,為了使人們能從建筑中獲得歸屬感和場所感,避免趨同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地域性設計的重要性。

1 城市設計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城市建筑缺乏獨特性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中的重要阻礙因素,“千街一面”、“千城一面”在近幾年的城市建設中成為頻繁出現的詞語,指的是近些年在我國的城市建設中,很多城市為了單純地追求與國際接軌,大量地模仿西方的風格,丟棄了本地的文化特色,造成全國南北建筑風格趨同的現象,在被稱為地大物博、歷史文化悠久的中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不得不讓人們進行反思。建筑風格的趨同化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審美疲勞,有些建筑一味地抄襲國外的設計,造成城市文化的支離破碎,新和舊之間沒有協調感,致使人們對于周圍的環境越來越陌生。馬斯洛在人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出人具有歸屬的需要,人們所在地區的當地歷史文化是人們的歸屬,而這種割斷文脈與歷史的設計,往往會給人們心理上帶來一種失落感。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是文化和信仰的傳播體,是反映一個時期、地區文化的最典型的代表。在今天,眾多的人都在呼吁地域性設計,避免趨同化,然而所謂的地域性設計應該怎樣被認識?;蛟S可以從建筑符號學的角度找到一些答案。

2 建筑符號的含義

建筑符號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也是體現建筑獨特性的重要因素。在符號學中,符號學往往被視為其中心所在,因此將建筑符號意義的研究視為建筑符號學的主題也并不為過。按照皮爾斯的說法,建筑符號可以分為三類:①建筑的圖像符號:指建筑的形式和內容間存在著形似的關系。②建筑的指示符號:指建筑形式與內容間存在著一種實質性的關系,例如門窗都是玻璃所建,但門窗卻不能給予通過的含義。③建筑的象征符號:指建筑形式與內容間建立的任意性的關系,例如古典柱式的運用等等,完全是一種約定俗成,墨守成規。從上述的內容可以得知,圖像和指示相似,而象征則不同,因為前者的形式或內容的體現,反應了原有的事物,而后者,更多的受到人們思想或種種社會因素的控制而顯得比較多變活躍。在現代建筑的發展潮流中出現過的大思潮,例如“居住的機器”,“少就是多”等等,它們都來自于對功能結構的思考,所帶來的建筑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美。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后現代主義如此大張旗鼓地發展,但無法取代現代主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后現代主義,更多地代表了象征符號的原則,它是由人們對對象熟悉后才產生發展的,因而它是可變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現代辦公大樓大多會用到玻璃幕墻的手法。幕墻首先是作為辦公建筑的一種知識,但只不過在后來為人們廣泛應用,才變成了象征性的符號。

3 “建筑符號”的特點與應用

建筑符號有其明顯的特點,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時代發展至今日,建筑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期。那么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環境,創造人文景觀的建筑事業,引入符號學觀點,從全新的角度觀察建筑,閱讀與評論建筑,乃至創造建筑,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建筑符號的應用,主要有廣泛性,復雜性和地域性三大特點。

3.1 廣泛性

建筑符號具有明顯的廣泛性,它包羅萬象,具體來說,主要是指建筑是人類與自然對抗的產物,它包含了人類體驗形式的全部內容。讓人在廣泛的聯想中,得出歷史性或同時性的文化結論。從上兩張圖中可看出,中國與西方文化差異巨大,從而在建筑方面也表現出了巨大的差異。從符號學的角度觀察,正式體驗形式的不同,圖像象征標志的不同,所聯想,所產生的建筑作品自然千差萬別。但正亦如此,不同的符號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廣泛性的原則得到了良好體現。綜上所述,建筑師對建筑符號的運用是廣泛的,甚至是無意識的。通過各種符號的表達,所傳遞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情感,使得建筑符號的廣泛性得到完美詮釋。

3.2 復雜性

復雜性是建筑符號的重要特點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筑不僅存在于符號的大概念中,而且也存在于文化的各種層面之中。文化的復雜性不言而喻,建筑符號成為了表達其復雜性的載體。舉最耳熟能詳的悉尼歌劇院的例子。一個建筑圈內的人看它,可以評判它的成功或失敗,但一個門外漢看它,充其量不會將其看作是如同巴黎圣母院一樣的古典建筑。所以,建筑符號是含有多重含義的,不同文化的層次,即使做同樣的建筑過程,其表現出來的確是大相徑庭。

3.3 地域性

地域性是建筑符號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最好的體現,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地域性原則很容易解釋。人類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是不均衡的,盡管它們都是文化,是人對自然的反應。即使在中國傳統土木建筑的獨特體系下,通過不同的建筑符號表達,也能衍生出復雜的不同體系。

4 建筑符號學在地域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4.1 將歷史建筑中的元素、符號復制到現代新建筑中

這是最簡單的符號應用方法,是從傳統建筑中直接提取出來的。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建筑造型要準確地傳達其特定的意義,就要有相關的能被人理解的造型符號,一些建筑造型元素在其歷史產生因素不復存在后,仍然在建筑領域繼續發揮著作用,古典元素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是非常自由的,不會影響現代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并束縛新技術的應用發展,它們相互之間并不矛盾。

4.2 結合地域文脈進行抽象

將地域文脈抽象出來融入到建筑設計中去是一種能夠很好的地體現建筑符號功能的方法,把傳統的建筑符號進行重新組合和構置,將那些最有傳統特征并富有一定文化含意、為人們熟悉的造型、構件或者空間形式加以抽象、簡化或是適當變形,使其與傳統符號之間有神似的聯系,以抽象的方式表達傳統文化,以進取的方式運用先進技術,而不是簡單原來的建筑形式。如,某地建筑與藝術館的外表面是一個簡潔純粹的完整面,在這個基礎上,刻畫了一條婉轉彎折而又連續整個建筑各個面的白色劃分線條,其轉折凸起形式以馬頭墻的輪廓為參照,貫穿在建筑的四個立面上,另一方面,建筑本身擁有一個齊平的屋面,呈長方體的建筑造型輪廓,但是在它的頂部出現了一些凹槽,這樣的凹槽恰恰成為構筑空間馬頭墻的基礎,使建筑立面輪廓線上清晰地出現了若干個馬頭墻樣式的錯落效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符號學之所以必然引入建筑領域,是因為現有建筑理論自身存在缺陷的合理要求。建筑符號學的建立與應用,使原本對立的建筑觀念有了交流的可能性。通過對建筑符號學的了解,也是對各地區甚至各種建筑手法的了解。這是一種較為合適的途徑。通過對各種建筑流派及思潮的學習,對建筑設計無疑有很重要的幫助。由理論對設計進行指導,這是一種可以長期學習的有效方法。鑒于建筑符號在地域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對于我國建筑行業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這個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松.地域建筑文化與城市特色保護——寫在《南方建筑》創刊30周年之際[J].南方建筑,2012(02):112~113.

[2]王潤生,邱天,徐靜.從城市文脈內涵到建筑地域性特征——以青島為例[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3(05):176~177.

[3]袁粵,王璐.地域文化與時代特性結合,人才培養與設計創新共進——訪何鏡堂院士[J].建筑與文化,2009(09):142~143.

作者簡介:卿源(1980-),女,本科,廣西,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猜你喜歡
符號學建筑設計符號
學符號,比多少
“+”“-”符號的由來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符號學家重返音樂史
變符號
建筑設計的困惑
基于符號學的文化衍生產品設計
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分析
符號學理論初探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