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前后聯合小切口治療預后效果評估

2014-05-30 13:11魏國海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預后效果

魏國海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后聯合小切口治療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的預后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實施治療的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患者61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1例),分別實施傳統前側入路與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方法,對比兩組預后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87.1%vs66.7%),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172.9±11.2vs257.2±29.1),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臨床效果好、骨折愈合快,值得推廣。

【關鍵詞】 前后聯合小切口;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預后效果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155-02

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多因外界損傷造成,易引起膝關節腫脹、關節內骨折、膝關節活動受限及脛骨軟組織受損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2]。臨床治療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的傳統方法為前側入路手術治療,但其臨床療效并不理想,近年來本院應用前后聯合小切口實施治療,取得良好療效。本研究就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方法在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患者中的應用進行觀察,并探討其預后效果,現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實施治療的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經X線及CT檢查確診。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22至68歲,平均(43.32±3.22)歲;骨折類型:開放性骨折11例,閉合性骨折19例。觀察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24至67歲,平均(45.35±3.21)歲;骨折類型:開放性骨折12例,閉合性骨折19例。兩組在年齡、性別及骨折類型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61例患者均實施常規術前準備,包括清創、跟骨牽引、消腫等,待其軟組織有所恢復后,實施手術,具體如下:①對照組在術前準備基礎上,實施傳統前側入路手術;②觀察組實施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即常規麻醉后,取仰臥位,使用氣囊止血帶,患肢屈曲450,取膝前正中縱行切口,起自髕骨上3cm,向遠側延伸至脛骨粗隆內側或外側,充分暴露近端脛骨干,從中線向周圍分離,先探查關節內損傷情況,對塌陷骨折復位,塌陷骨塊復位用克氏針或復位巾鉗臨時固定,恢復其正常高度及關節面平整,骨缺損處取髂骨植入,沿骨膜剝離隧道置入合適形狀的鋼板,螺釘經皮切開擰入固定,修復受損韌帶。前路手術完成后,行后路小切口,取“漂浮”體位,即上身接近側位患側在上,下身接近俯臥位,根據平臺骨折類型選擇后內側或后外側小切口入路,后髁骨折偏內側選擇膝關節后內側切口,于腓腸肌內側頭前方與內側副韌帶后緣之間進入,顯露內側后髁;后髁骨折偏外側選擇膝關節后外側切口,鈍性分離腓腸肌外側頭并沿其外側分離進入,探查股二頭肌肌腱與腓總神經,顯露外側后髁;對塌陷骨折復位,塌陷骨塊復位用克氏針或復位巾鉗臨時固定,恢復其正常高度及關節面平整,骨缺損處取髂骨植入,復位后用小型鋼板固定,修復受損韌帶。術中C臂X線機確認關節面平整及螺釘未穿透關節面,前后切口均放置引流,縫合切口。

1.3 觀察項目與指標 ①臨床療效:依據Rasmussen膝關節功能評分標準對兩組療效進行對比,評估內容包括膝關節穩定度、屈伸度、疼痛強度及行走能力等,總分30分,其中優為27-30分,良為20-26分,中為10-19分,差為0-9分[3];②對比兩組骨折愈合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SPSS16.0;計量資料用(χ±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優良率為87.1%,對照組的優良率為66.7%。觀察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72.9±11.2)d、(257.2±29.1)d,在骨折愈合時間上,觀察組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病情復雜,且治療難度大,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方法主要為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該方式無需實施大面積軟組織剝離,可準確暴露術野,有效降低手術難度,同時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少或避免過分損傷軟組織[4]。本研究就實施傳統前側入路的對照組與實施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的觀察組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87.1%vs66.7%),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172.9±11.2vs257.2±29.1),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吳錦春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臨床效果好、骨折愈合快,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衛平.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1,19(07):11-13.

[2] 姚鵬飛.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臨床探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19(12):2172-2173.

[3] 潘琦.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3,11(06):44-44.

[4] 鄔哲慧,許立.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骨骼折前后聯合小切口治療效果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3,19(08):76-77.

[5] 吳錦春,何斌,沈建,等.前后聯合入路治療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3,14(05):551-552.

猜你喜歡
預后效果
綜合護理干預對結直腸造口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對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預后分析
集束化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72 h內對患者預后效果的影響分析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與預后之間的關系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的臨床治療及預后效果
延續性護理干預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預后影響因素與臨床研究
MSCT聯合CTPI在外傷性彌漫性腦腫脹患者中的應用及預后研究
院前急救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
循證護理與個體化護理對肝膽外科患者的預后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