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與個體化護理對肝膽外科患者的預后效果分析

2016-12-26 15:04魯晶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3期
關鍵詞:預后效果肝膽外科個體化護理

魯晶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與個體化護理對肝膽外科患者的預后效果。方法 60例肝膽外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采取個體化護理, 觀察組則實施循證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67.34±13.46)分以及整體健康評分(68.98±16.77)分均優于對照組(52.34±10.12)分、(57.98±16.45)分, 對照組患者的情感功能評分(87.67±15.47)分以及社會功能評分(80.64±16.75)分均優于觀察組(67.34±16.39)分、(64.31±14.32)分(P<0.05), 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肝膽外科患者, 實施循證護理可提高恢復能力, 實施個體化護理可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二者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循證護理;個體化護理;肝膽外科;預后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81

肝膽外科主要是研究肝細胞癌、肝膽管結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疾病, 而在治療以上疾病過程中, 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如嘔吐、肝腎綜合征、腹痛以及膽漏等并發癥, 嚴重時可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在治療過程中, 有效的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文針對循證護理和個體化護理的效果作了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7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肝膽外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觀察組:男19例, 女11例;平均年齡(36.78±14.32)歲。對照組:男18例, 女12例;平均年齡(36.43±14.6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給予該組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 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以及不同臨床癥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 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觀察指標, 如有異常立即上報醫生并采取相應措施, 在進行急救措施前將所需的藥物提前準備, 避免意外狀況時手忙腳亂;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所需注意事項, 消除患者的恐慌、焦慮、悲觀等負面情緒, 并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針對性的疏導, 同時對患者所傾訴的話進行保密, 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 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1. 2. 2 觀察組:該組患者則實施循證護理, 在進行護理時給患者采取平臥位姿勢, 避免造成患者頭部用力過度, 在患者進行手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的體征以及指標, 查看患者是否存在顱內高壓, 并囑咐患者術后如有出現切口疼痛立即告知醫生或護理人員, 護理人員可給予患者適量的鎮痛藥物;觀察患者的排便情況, 若患者術后2 d內還未排便, 則需給予患者適量的緩瀉劑或開塞露等藥物進行治療, 必要時可采取灌腸, 護理人員在實行護理操作期間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嚴格控制家屬的探視時間以及人數, 并向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軀體功能、整體健康、情感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滿意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方法的護理后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以及整體健康評分均較對照組更具優勢, 但對照組患者的情感功能評分以及社會功能評分均較觀察組優異(P<0.05), 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肝膽外科主要是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嚴重威脅患者健康的疾病, 而在治療過程中, 優質、良好的護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縮短治療時間以及患者的康復時間, 減少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身心壓力,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也是治療的關鍵之一[2]。

個性化護理包括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觀察指標, 并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了解患者內心的疑慮, 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緩解患者焦慮、悲觀等負面情緒, 并根據患者的個人心理進行針對性的疏導, 對于患者向其傾訴的內容進行保密, 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 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該護理方法有效的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 但患者的身體機能并未得到緩解[3]。

循證護理包括監測患者的體征及指標, 并針對患者術后進行護理干預, 對于手術切口疼痛的患者給予其服用適量的鎮痛藥物;嚴密觀察患者的排便情況, 若患者術后2 d內未排便, 則給患者服用緩瀉劑或開塞露, 必要時可進行灌腸;并嚴格控制家屬的探視時間以及探視人數, 減少感染率的發生。該護理方法有效的預防了感染的發生, 提高了患者的恢復速度, 但患者的心理狀況并不佳[4]。

綜上所述, 針對肝膽外科患者, 使用個體化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而實施循證護理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

參考文獻

[1] 江莉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肺部感染的預防及護理措施.當代醫學, 2015, 21(35):110-111.

[2] 田玲玲.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中國傷殘醫學, 2015, 23(23):145-146.

[3] 李馨.護理措施對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效果探討.黑龍江醫藥, 2015, 28(5):1160-1162.

[4] 彭聯芳.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干預.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20):142-144.

[收稿日期:2016-05-19]

猜你喜歡
預后效果肝膽外科個體化護理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預后影響因素與臨床研究
MSCT聯合CTPI在外傷性彌漫性腦腫脹患者中的應用及預后研究
院前急救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
個性化護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效果
個體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
肝膽外科術后腹腔感染患者的護理方法與預防手段
Servqual評價法對肝膽外科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指導作用
個體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
PBL教學法對肝膽外科實習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評價
腹腔鏡膽腸吻合術在肝膽外科中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