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人員針刺傷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

2014-05-30 22:06郭健等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危險因素護理人員對策

郭健等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人員針刺傷發生的危險因素及防范對策。方法 采取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457名臨床一線護理人員進行回顧性調查。結果 針刺傷多發生在護理人員操作中(55.93%);工作量大、緊張繁忙是護士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僅有少數護理人員(4.12%)發生針刺傷后未做處理;工作年限與針刺傷的發生顯著性相關(P<0.05),工作年限越低,發生針刺傷的幾率越大。結論 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幾率較高,需加強對護士職業安全防護教育,規范操作流程,改善醫療環境,加強一次性物品管理,建立有效職業暴露監測系統,減少針刺傷對護理人員的傷害。

【關鍵詞】 護理人員;針刺傷;危險因素;對策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241-02

銳器傷是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傷害之一[1-2],其中針刺傷占絕大多數[3-4],其所造成的職業暴露乃至血液感染危害正日趨嚴重。護士是發生針刺傷及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高危職業群體[5]。為加深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對針刺傷的認識,了解護士被針刺傷的原因、刺傷后采取的護理對策,筆者對新疆某三級甲等醫院457名臨床一線護理人員進行了針刺傷相關內容的調查,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法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臨床一線護理人員457名。被調查的臨床護士工作年限為1-35年,涉及21個內外科普通病區,平均年齡為27.68±9.27歲,其中護士183名,占40.04%;護師172名,占37.64%;主管護師86名,占18.82%;副主任護師及以上16名,占3.50%,本科及以上學歷101名,占22.10%;大專學歷270名,占59.08%,中專學歷名86,占18.82%。

1.2 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采取回顧性方式,調查表內容經多位專家反復討論、修改,并經35名臨床護士預實驗,信度、效果良好。問卷第1部分為護士一般資料。第2部分為護士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被針刺傷的情況,包括被針刺傷的原因以及刺傷后的處理情況和心理狀態等,共發放問卷457份,有效問卷415份,有效率90.81%。

1.3 統計學方法 對每份收回問卷進行檢查,篩除不合格問卷,調查結果采用雙人雙機獨立錄入,邏輯核查無誤后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針刺傷的發生頻率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457名護理人員中326人曾發生過針刺傷,發生率為71.33%;共發生針刺傷413例,人均被刺傷0.903次/年,最多1人1年被針刺傷5次。

2.2 針刺傷的發生環節 本研究根據針刺傷發生的時間特征,將其劃分為操作前發生、操作中發生及操作后發生。結果顯示,近半數針刺傷均發生于操作中(55.93%),見表1。

3 討 論

3.1 護理人員針刺傷基本情況 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457名護理人員中326人曾發生過針刺傷,發生率為71.33%,年人均被刺傷0.903次,臨床一線針刺傷發生情況存在一定嚴重性及普遍性。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估計,健康的醫務人員患傳染病80.00%-90.00%是由針刺傷所致,被針刺傷的醫務人員中護士占80.00%[6]。提示我們銳器傷的防護需更多關注,需要充分認識針刺傷的危害性,增強防護意識,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3.2 規范操作流程,關注操作環節 規范操作流程,糾正導致針刺傷的高危行為是防范針刺傷的重要手段。本調查顯示針刺傷半數發生于操作中(55.93%),即針頭使用后到丟棄這一過程中,如回套針帽、浸泡毀形、處理針頭等,因此,相關操作流程的規范在針刺傷防護中顯得尤為重要。嚴格執行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同時,加強針器廢棄物處理及管理,嚴禁護士從使用過的針栓上分離針頭和回套針帽;為臨床一線提供硬質銳器收集盒,盡量采用安全輸液針頭或安全注射器,能有效減少針刺傷的發生率,增強護士預防針刺傷的信心。

3.3 針刺傷發生相關因素及處理措施 針刺傷發生的原因則主要與工作量大有關(58.3%),已有研究表明疲勞是針刺傷發生的重要誘發因素[7],充足、合理的人力配備是有效防護針刺傷的基本條件。同時,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年限是針刺傷發生的保護性因素。工作年限越高,操作的熟練程度就越高,發生針刺傷的幾率就越低(P<0.05)。醫院要加強對低年資臨床護理人員的管理和操作培訓,使其早日具備防護技能。

針刺傷發生后僅有少部分(4.12%)的護理人員未做處理,可能與針刺傷發生的時間、利器的損害、有無接觸可疑傳染源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絕大多數護理人員都能及時處理創面,減輕針刺傷對護士帶來的生理和心理傷害。

3.4 針刺傷的預防

3.4.1 加強護理人員針刺傷教育及規范化培訓 要對臨床一線人員加強職業防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對新分配護理人員介紹職業防護基本知識,提高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糾正不安全行為,使她們在工作中做好職業防護。強化標準預防的理念,認真監督檢查制度的執行情況,從根本上減少職業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機會。

3.4.2 規范操作流程,實施標準預防 督導護士遵守規章制度、執行標準操作,貫徹職業安全防護知識,能有效提高職業暴露的防范意識,減少意外損傷的發生。

3.4.3 改善醫療操作環境加強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醫院應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保持光線充足,操作區域整潔;配備手套等必要的隔離設施,改善和建立合理的一次性注射器用后處理方法,如直接丟入塑料盒內送去焚燒等,還應考慮醫護人員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丟棄污染針頭等銳器廢物的容器等設施,減少醫療銳器刺傷的發生[8]。對一次性針頭、縫合針、手術刀片等利器用后要放入銳器盒,進行統一回收,不能隨手亂放,更不可以丟棄。

3.4.4 建立職業暴露監測系統 如發生針刺傷,需填寫“職業暴露個案調查表”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對其暴露的級別和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進行評估和確定,并進行跟蹤隨訪。

參考文獻

[1] 索瑤,范珊紅,高曉東.陜西省11所醫院醫務人員銳器傷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2):2505-2507.

[2] 杜子平,雷鳳仙,蘇敏,等.醫務人員銳器傷發生調查及干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3):223,225.

[3] 孫怡,過惠英,金艷,等.護理人員針刺與銳器傷現狀的調查分析與預防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5):24-25.

[4] Sunmi Park,Ihnsook Jeong,Jeongae Huh,et al.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J].Am J Infect Control,2008,36(6):439-443.

[5] 米光麗,唐彥,柳萍.379名護士針刺傷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136-1137.

[6] 黃勛.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7268.

[7] Getahun Kebede,Mesafint Molla,Hardeep Rai Sharma.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Gondar city,Ethiopia[J].Safety SCI,2011,in press.

[8] 徐文珍.臨床護士銳器傷的分析與防護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7):1004-1006.

猜你喜歡
危險因素護理人員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保健指導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在醫院編外護理人員中推行人事代理擇優同工同酬的研究
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探析與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