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際收支平衡表看國內產業結構及收支平衡問題

2014-06-26 08:03任抒豪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14期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

任抒豪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今中國已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從 1994—2013 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入手,具體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特征,并針對我國目前諸如熱錢涌入、房地產的走向、國家政策結構轉型及高外匯儲備等現象進行剖析,從而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國國際收支結構;熱錢涌入;人民幣升值;政策結構轉型;外匯儲備

中圖分類號:F832.6;F1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003-02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就必須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在國際經濟合作中謀求發展機遇。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和勞動生產率水平較為落后、國內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國內市場機制不盡完善、抵御國際市場沖擊的能力較差,在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中必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也面臨著上述同樣的問題。因此,如何從某些發展中國家的成長過程中總結經驗,正確把握我國對外開放中的國際收支戰略,就具有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我們知道,處于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國家,其國際收支特征不同,國際收支管理中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其國際收支的戰略也必然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講,應根據其自身的經濟基礎與經濟環境確立相應的國際收支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保持內外經濟的均衡增長。

一、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特征

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統計。它是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所作的實際動態的系統記錄。它可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結構特征及資產的儲備變動情況,通過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了解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經濟因素,從而為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提供依據。

(一)經常賬戶差額

經常賬戶差額持續保持較大順差,主要受貨物貿易的影響。近年來,貨物進出口貿易規模保持增長,但由于進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使得貿易順差略有縮小[1]。如圖1所示,經常賬戶差額自2009年開始縮水,2013年1—2季度基本延續了這個趨勢,每季度大概有2012年的1/4水平,估計2013年與2012年大概持平。

(二)收益差額

收益差額從1994年開始逐年擴大,在2005—2008年有所好轉,但從2009年至今依舊逆差擴大,主要與近年來國際市場利率整體下降導致我國投資收入大幅度減少有關。如圖2所示,這部分只能由擴大的貿易順差來彌補,也造成了經常賬戶順差并未因貿易順差擴大而漲幅。

圖1 經常賬戶差額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圖2 收入差額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三)我國對外投資和外國在華投資

我國直接投資主要以外商在華投資為主,而對外投資不足[2]。從2004年開始外國在華投資于我國對外投資差距逐漸變大,如圖3所示。但從2013年第1、2季來看,差距有所縮小,主要是外國在華投資的減少所至。

圖3 直接投資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四)錯誤遺漏項

錯誤遺漏項在自2001年之后有所好轉,如圖4所示。但自2009年開始錯誤遺漏項逐漸增大,主要是因為我國面臨著較大的資本流入壓力和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自2010年以后這種趨勢有所緩和。在2013年1季度有所回轉的情勢下,2季度繼續保持較大遺漏項。

圖4 錯誤遺漏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五)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聯邦基金利率與我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

中國的外匯儲備量居世界第一,主要是以美元為主。外匯儲備是我國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每年我國外匯儲備增加額與國際儲備資產增加額幾乎同步增長。長期來看,由于國內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等優勢的存在,我國的外匯儲備還將進一步增加。但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已導致外匯儲備嚴重縮水。如圖5、圖6所示,無論是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還是美國聯邦儲蓄利率都處于低位,人民幣1年期存款利率與美國聯邦利率相比時發現有較大的利率差。

圖5 利率比較一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美國聯邦儲蓄局網站。

圖6 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

數據來源:美國聯邦儲蓄局。

二、我國目前情況分析

(一)熱錢涌入

在人民幣匯率依舊升值,人民幣與美元高利率差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在目前人民幣中間價抬高的情況下,外界預期人民幣依舊會升值,新商報預期明年將會突破6,因為貨幣具有趨利性。在這種預期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外匯管理局剛剛下達通知,管制國際熱錢,阻止其從虛假貿易渠道和地下錢莊渠道金融我國,大量熱錢的進入,一定程度上被認為和美國暫緩退出QE有關。在中國匯差、利差雙豐收的情況下,短期的投機熱錢迅速涌入,也一定程度虛高了進出口目前的情況。這也能從外國在華直接投資和資本金融賬戶看出,在今天,外國在華投資有所縮水,大量的資金流入我國并未完全投入實體經濟,而是形成熱錢的短期資金流入。

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在資金外逃比較嚴重,國內銀根很緊的情況下,如果不用雙利差來留住一些熱錢,中國國內就會資金吃緊。這樣看,引導熱錢流向是很重要的。

(二)人民幣升值是導火索

大量熱錢涌入我國很大部分還是流入了房地產。在今天的形勢下,已經有媒體報出很多地方城市已經出現有價無市的房地產現況,這種情況已經從一級城市蔓延到二級城市。在中央利率市場化的腳步下,目前利率已經維持在3%左右。放開之后,考慮到美國利率正處于低位,如果抬高,資金外逃將更加嚴重 ,在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將會再漲,那樣的話,房地產市場就可能會拖累全國的經濟。我國當前情況類似美國華爾街最初的時候。由于證券市場的不完善,由于貨幣趨利,大家都在尋找有較大利潤的商機,由于人們瘋狂炒房地產,導致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此時的中國和那時的美國具有類似性,在證券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證券市場沒有起到很好的融資作用,趨利的貨幣流入了房地產,于是房地產產能過剩。之前光伏產業的悲劇也是一個側影,靠政府支持的產業和不通過證券市場無形的手去調節的經濟就會出現這樣的趨利。

(三)國家政策結構轉型

根據習總書記所提出的倡廉政策,消費將放緩經濟增長也將放緩。由Y=C+I+G+X-M,在房地產低迷,地方債杠桿高的情況下,我國現在還是靠出口退稅來鼓勵進出口,貿易賬戶下的順差持續擴大,但收入賬戶的逆差卻抵消了一部分。

在環境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新一屆經濟會議已經把GDP明年的預期定到了左右。經濟近期的疲軟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出路。

(四)高外匯儲備

我國目前是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雙順差,這樣的情形對于當前的中國是很不利的[3,4]。目前,根據圖7分析可看出,從2000年開始的大量外匯儲備增長,在國外利率很低的情況下,作為官方債權國收益很低,幾次政府大規模的海外投資也都以失敗告終。日本在廣場協議后日元升值,在美元指數走強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時,雖然阻礙了進出口,但買入了大量的資源。而中國此時的情形是,在大量的外匯儲備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買入的確實處于峰值的商品。

圖7 外匯儲備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三、調整方向

總之,從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中國需要改變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雙順差的情形,并且調整完善證券市場,重振國內投資者信心是當務之急。如果股民對于證券市場信心增強,資金可以流入到這個池子里。我國的國際收支失衡在相當大程度上是結構性國際收支失衡,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不適應世界市場變化而導致其國際競爭力較弱。因此,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只有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質量的提高來提升本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整體經濟實力,才能長期而且有效地改善國際收支結構狀況。也就是說,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需要依賴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關系的理順等,引導國際熱錢流向,使這部分資金流到實體經濟上去,而不是從非貿易渠道進入。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今中國已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從 1994—2013 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入手,具體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特征,并針對我國目前諸如熱錢涌入、房地產的走向、國家政策結構轉型及高外匯儲備等現象進行剖析,從而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國國際收支結構;熱錢涌入;人民幣升值;政策結構轉型;外匯儲備

中圖分類號:F832.6;F1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003-02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就必須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在國際經濟合作中謀求發展機遇。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和勞動生產率水平較為落后、國內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國內市場機制不盡完善、抵御國際市場沖擊的能力較差,在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中必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也面臨著上述同樣的問題。因此,如何從某些發展中國家的成長過程中總結經驗,正確把握我國對外開放中的國際收支戰略,就具有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我們知道,處于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國家,其國際收支特征不同,國際收支管理中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其國際收支的戰略也必然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講,應根據其自身的經濟基礎與經濟環境確立相應的國際收支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保持內外經濟的均衡增長。

一、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特征

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統計。它是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所作的實際動態的系統記錄。它可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結構特征及資產的儲備變動情況,通過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了解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經濟因素,從而為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提供依據。

(一)經常賬戶差額

經常賬戶差額持續保持較大順差,主要受貨物貿易的影響。近年來,貨物進出口貿易規模保持增長,但由于進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使得貿易順差略有縮小[1]。如圖1所示,經常賬戶差額自2009年開始縮水,2013年1—2季度基本延續了這個趨勢,每季度大概有2012年的1/4水平,估計2013年與2012年大概持平。

(二)收益差額

收益差額從1994年開始逐年擴大,在2005—2008年有所好轉,但從2009年至今依舊逆差擴大,主要與近年來國際市場利率整體下降導致我國投資收入大幅度減少有關。如圖2所示,這部分只能由擴大的貿易順差來彌補,也造成了經常賬戶順差并未因貿易順差擴大而漲幅。

圖1 經常賬戶差額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圖2 收入差額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三)我國對外投資和外國在華投資

我國直接投資主要以外商在華投資為主,而對外投資不足[2]。從2004年開始外國在華投資于我國對外投資差距逐漸變大,如圖3所示。但從2013年第1、2季來看,差距有所縮小,主要是外國在華投資的減少所至。

圖3 直接投資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四)錯誤遺漏項

錯誤遺漏項在自2001年之后有所好轉,如圖4所示。但自2009年開始錯誤遺漏項逐漸增大,主要是因為我國面臨著較大的資本流入壓力和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自2010年以后這種趨勢有所緩和。在2013年1季度有所回轉的情勢下,2季度繼續保持較大遺漏項。

圖4 錯誤遺漏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五)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聯邦基金利率與我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

中國的外匯儲備量居世界第一,主要是以美元為主。外匯儲備是我國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每年我國外匯儲備增加額與國際儲備資產增加額幾乎同步增長。長期來看,由于國內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等優勢的存在,我國的外匯儲備還將進一步增加。但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已導致外匯儲備嚴重縮水。如圖5、圖6所示,無論是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還是美國聯邦儲蓄利率都處于低位,人民幣1年期存款利率與美國聯邦利率相比時發現有較大的利率差。

圖5 利率比較一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美國聯邦儲蓄局網站。

圖6 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

數據來源:美國聯邦儲蓄局。

二、我國目前情況分析

(一)熱錢涌入

在人民幣匯率依舊升值,人民幣與美元高利率差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在目前人民幣中間價抬高的情況下,外界預期人民幣依舊會升值,新商報預期明年將會突破6,因為貨幣具有趨利性。在這種預期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外匯管理局剛剛下達通知,管制國際熱錢,阻止其從虛假貿易渠道和地下錢莊渠道金融我國,大量熱錢的進入,一定程度上被認為和美國暫緩退出QE有關。在中國匯差、利差雙豐收的情況下,短期的投機熱錢迅速涌入,也一定程度虛高了進出口目前的情況。這也能從外國在華直接投資和資本金融賬戶看出,在今天,外國在華投資有所縮水,大量的資金流入我國并未完全投入實體經濟,而是形成熱錢的短期資金流入。

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在資金外逃比較嚴重,國內銀根很緊的情況下,如果不用雙利差來留住一些熱錢,中國國內就會資金吃緊。這樣看,引導熱錢流向是很重要的。

(二)人民幣升值是導火索

大量熱錢涌入我國很大部分還是流入了房地產。在今天的形勢下,已經有媒體報出很多地方城市已經出現有價無市的房地產現況,這種情況已經從一級城市蔓延到二級城市。在中央利率市場化的腳步下,目前利率已經維持在3%左右。放開之后,考慮到美國利率正處于低位,如果抬高,資金外逃將更加嚴重 ,在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將會再漲,那樣的話,房地產市場就可能會拖累全國的經濟。我國當前情況類似美國華爾街最初的時候。由于證券市場的不完善,由于貨幣趨利,大家都在尋找有較大利潤的商機,由于人們瘋狂炒房地產,導致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此時的中國和那時的美國具有類似性,在證券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證券市場沒有起到很好的融資作用,趨利的貨幣流入了房地產,于是房地產產能過剩。之前光伏產業的悲劇也是一個側影,靠政府支持的產業和不通過證券市場無形的手去調節的經濟就會出現這樣的趨利。

(三)國家政策結構轉型

根據習總書記所提出的倡廉政策,消費將放緩經濟增長也將放緩。由Y=C+I+G+X-M,在房地產低迷,地方債杠桿高的情況下,我國現在還是靠出口退稅來鼓勵進出口,貿易賬戶下的順差持續擴大,但收入賬戶的逆差卻抵消了一部分。

在環境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新一屆經濟會議已經把GDP明年的預期定到了左右。經濟近期的疲軟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出路。

(四)高外匯儲備

我國目前是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雙順差,這樣的情形對于當前的中國是很不利的[3,4]。目前,根據圖7分析可看出,從2000年開始的大量外匯儲備增長,在國外利率很低的情況下,作為官方債權國收益很低,幾次政府大規模的海外投資也都以失敗告終。日本在廣場協議后日元升值,在美元指數走強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時,雖然阻礙了進出口,但買入了大量的資源。而中國此時的情形是,在大量的外匯儲備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買入的確實處于峰值的商品。

圖7 外匯儲備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三、調整方向

總之,從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中國需要改變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雙順差的情形,并且調整完善證券市場,重振國內投資者信心是當務之急。如果股民對于證券市場信心增強,資金可以流入到這個池子里。我國的國際收支失衡在相當大程度上是結構性國際收支失衡,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不適應世界市場變化而導致其國際競爭力較弱。因此,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只有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質量的提高來提升本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整體經濟實力,才能長期而且有效地改善國際收支結構狀況。也就是說,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需要依賴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關系的理順等,引導國際熱錢流向,使這部分資金流到實體經濟上去,而不是從非貿易渠道進入。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今中國已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從 1994—2013 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入手,具體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特征,并針對我國目前諸如熱錢涌入、房地產的走向、國家政策結構轉型及高外匯儲備等現象進行剖析,從而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國國際收支結構;熱錢涌入;人民幣升值;政策結構轉型;外匯儲備

中圖分類號:F832.6;F1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003-02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就必須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在國際經濟合作中謀求發展機遇。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和勞動生產率水平較為落后、國內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國內市場機制不盡完善、抵御國際市場沖擊的能力較差,在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中必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也面臨著上述同樣的問題。因此,如何從某些發展中國家的成長過程中總結經驗,正確把握我國對外開放中的國際收支戰略,就具有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我們知道,處于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國家,其國際收支特征不同,國際收支管理中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其國際收支的戰略也必然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講,應根據其自身的經濟基礎與經濟環境確立相應的國際收支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保持內外經濟的均衡增長。

一、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特征

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統計。它是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所作的實際動態的系統記錄。它可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結構特征及資產的儲備變動情況,通過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了解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經濟因素,從而為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提供依據。

(一)經常賬戶差額

經常賬戶差額持續保持較大順差,主要受貨物貿易的影響。近年來,貨物進出口貿易規模保持增長,但由于進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使得貿易順差略有縮小[1]。如圖1所示,經常賬戶差額自2009年開始縮水,2013年1—2季度基本延續了這個趨勢,每季度大概有2012年的1/4水平,估計2013年與2012年大概持平。

(二)收益差額

收益差額從1994年開始逐年擴大,在2005—2008年有所好轉,但從2009年至今依舊逆差擴大,主要與近年來國際市場利率整體下降導致我國投資收入大幅度減少有關。如圖2所示,這部分只能由擴大的貿易順差來彌補,也造成了經常賬戶順差并未因貿易順差擴大而漲幅。

圖1 經常賬戶差額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圖2 收入差額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三)我國對外投資和外國在華投資

我國直接投資主要以外商在華投資為主,而對外投資不足[2]。從2004年開始外國在華投資于我國對外投資差距逐漸變大,如圖3所示。但從2013年第1、2季來看,差距有所縮小,主要是外國在華投資的減少所至。

圖3 直接投資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四)錯誤遺漏項

錯誤遺漏項在自2001年之后有所好轉,如圖4所示。但自2009年開始錯誤遺漏項逐漸增大,主要是因為我國面臨著較大的資本流入壓力和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自2010年以后這種趨勢有所緩和。在2013年1季度有所回轉的情勢下,2季度繼續保持較大遺漏項。

圖4 錯誤遺漏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管理局。

(五)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聯邦基金利率與我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

中國的外匯儲備量居世界第一,主要是以美元為主。外匯儲備是我國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每年我國外匯儲備增加額與國際儲備資產增加額幾乎同步增長。長期來看,由于國內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等優勢的存在,我國的外匯儲備還將進一步增加。但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已導致外匯儲備嚴重縮水。如圖5、圖6所示,無論是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還是美國聯邦儲蓄利率都處于低位,人民幣1年期存款利率與美國聯邦利率相比時發現有較大的利率差。

圖5 利率比較一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美國聯邦儲蓄局網站。

圖6 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

數據來源:美國聯邦儲蓄局。

二、我國目前情況分析

(一)熱錢涌入

在人民幣匯率依舊升值,人民幣與美元高利率差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在目前人民幣中間價抬高的情況下,外界預期人民幣依舊會升值,新商報預期明年將會突破6,因為貨幣具有趨利性。在這種預期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外匯管理局剛剛下達通知,管制國際熱錢,阻止其從虛假貿易渠道和地下錢莊渠道金融我國,大量熱錢的進入,一定程度上被認為和美國暫緩退出QE有關。在中國匯差、利差雙豐收的情況下,短期的投機熱錢迅速涌入,也一定程度虛高了進出口目前的情況。這也能從外國在華直接投資和資本金融賬戶看出,在今天,外國在華投資有所縮水,大量的資金流入我國并未完全投入實體經濟,而是形成熱錢的短期資金流入。

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在資金外逃比較嚴重,國內銀根很緊的情況下,如果不用雙利差來留住一些熱錢,中國國內就會資金吃緊。這樣看,引導熱錢流向是很重要的。

(二)人民幣升值是導火索

大量熱錢涌入我國很大部分還是流入了房地產。在今天的形勢下,已經有媒體報出很多地方城市已經出現有價無市的房地產現況,這種情況已經從一級城市蔓延到二級城市。在中央利率市場化的腳步下,目前利率已經維持在3%左右。放開之后,考慮到美國利率正處于低位,如果抬高,資金外逃將更加嚴重 ,在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將會再漲,那樣的話,房地產市場就可能會拖累全國的經濟。我國當前情況類似美國華爾街最初的時候。由于證券市場的不完善,由于貨幣趨利,大家都在尋找有較大利潤的商機,由于人們瘋狂炒房地產,導致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此時的中國和那時的美國具有類似性,在證券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證券市場沒有起到很好的融資作用,趨利的貨幣流入了房地產,于是房地產產能過剩。之前光伏產業的悲劇也是一個側影,靠政府支持的產業和不通過證券市場無形的手去調節的經濟就會出現這樣的趨利。

(三)國家政策結構轉型

根據習總書記所提出的倡廉政策,消費將放緩經濟增長也將放緩。由Y=C+I+G+X-M,在房地產低迷,地方債杠桿高的情況下,我國現在還是靠出口退稅來鼓勵進出口,貿易賬戶下的順差持續擴大,但收入賬戶的逆差卻抵消了一部分。

在環境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新一屆經濟會議已經把GDP明年的預期定到了左右。經濟近期的疲軟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出路。

(四)高外匯儲備

我國目前是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雙順差,這樣的情形對于當前的中國是很不利的[3,4]。目前,根據圖7分析可看出,從2000年開始的大量外匯儲備增長,在國外利率很低的情況下,作為官方債權國收益很低,幾次政府大規模的海外投資也都以失敗告終。日本在廣場協議后日元升值,在美元指數走強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時,雖然阻礙了進出口,但買入了大量的資源。而中國此時的情形是,在大量的外匯儲備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買入的確實處于峰值的商品。

圖7 外匯儲備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三、調整方向

總之,從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中國需要改變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雙順差的情形,并且調整完善證券市場,重振國內投資者信心是當務之急。如果股民對于證券市場信心增強,資金可以流入到這個池子里。我國的國際收支失衡在相當大程度上是結構性國際收支失衡,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不適應世界市場變化而導致其國際競爭力較弱。因此,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只有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質量的提高來提升本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整體經濟實力,才能長期而且有效地改善國際收支結構狀況。也就是說,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需要依賴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關系的理順等,引導國際熱錢流向,使這部分資金流到實體經濟上去,而不是從非貿易渠道進入。

猜你喜歡
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
2017年末我國外匯儲備31399億美元
外匯儲備去哪兒了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研究
通貨膨脹與人民幣升值長期并存現象的分析
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出口體育用品企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
國際經濟博弈下的人民幣匯率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