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常春藤葉》之三美

2014-06-26 22:27丁文杰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14期

丁文杰

摘 要:《最后的常春藤葉》是美國著名短片小說家歐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該小說講述了在華盛頓貧民窟里三位貧民藝術家如何互幫互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小說篇幅雖小,不到5000字的內容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兩位年輕畫家之間的濃濃友誼、老貝爾曼先生舍身助人的奉獻精神無不打動著讀者;巧妙的構思,歐·亨利式的結局,使其有別于其他小說故事。由此看來,故事雖短小精湛,卻洋溢著美的光彩。

關鍵詞:《最后的常春藤葉》;無言之美;構思之美;人性之美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321-02

一、無言之美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興地對他的學生說:“予欲無言?!弊迂暰徒又鴨査骸白尤绮谎?,則小子則何述焉?”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天何言哉?”“言有盡而意無窮。先窮之意達之以有盡之言,所以又許多意,盡在不言中。文學之所以美,不僅在有盡之言,而尤在無窮之意。如此可以看出,文學作品如何能體現出美感、容易被讀者接受并不在于篇幅的長短?!蹲詈蟮某4禾偃~》恰是一部表現無言之美的小說文本。首先篇幅短小,讀者在一杯茶的工夫便可瀏覽一番。小說內容雖短,但線條清晰。

整篇小說圍繞著三個人展開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葉子作為全文的線索,像一條絲帶一樣把全文穿了起來。文章雖然短小,但脈絡清晰,明暗線交叉,把作者最擅長描繪和贊頌的人性之美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沒有冗長的篇幅,對主人公描述簡單、對話也只是寥寥可數的幾句。但是,相對于長篇大論的小說而言,它的短小精湛卻清楚了交代了三位主人公的身份、習性以及生存的環境,也更清楚地介紹了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的“沖突”,讓它充滿了無言之美,讓讀者也更愿意在茶余飯后慢慢品讀。除此之外,該短篇小說的無言之美還表現在文章的結尾上。文章的結尾交代了一向對人冷嘲熱諷的老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年輕畫家的生命。結局本可以大肆稱頌一下老人敢于犧牲的無私大愛,但是卻沒有?!八男雍鸵路紳裢噶?,冰涼冰涼的。他們想不出,在那種凄風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來,他們找到了一盞還燃著的燈籠,一把從原來地方挪動過的梯子,還有幾支散落的畫筆,一塊調色板,上面和了綠色和黃色的顏料,末了──看看窗外,親愛的,看看墻上最后的一片葉子?!比绱藥拙湓捰采財[在被拯救的女孩瓊珊面前,也擺在讀者面前,卻對貝爾曼先生夜里冒著大雨如何攀登樹上的困難場景絲毫未提。這種情節上的空白,叫做藝術留白,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想象,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樣冒雨踉踉蹌蹌爬到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地方,顫抖著調拌黃色和綠色,在墻上用生命畫出喚醒了瓊珊對生的渴望的一片長春藤葉。正是這種遐想的空間,才讓小說讀起來更有韻味。簡單的幾句話讓瓊珊明白了那牢牢掛在樹上的常春藤葉并不是自然生長,而是老人冒著大雨創造出來的杰作。此外,文章的末尾也沒有渲染瓊珊由于貝爾曼先生的所作所為多么多么的感動,也沒有點出她聽到這幾句話的反應。但就是這簡短明了的幾句話讓我們明白了一切,也讓我們體會到貝爾曼先生舍身奉獻的無私精神??筛杩善?,韻味十足。

二、構思之美

該小說篇幅短小,整個故事的發展也僅僅圍繞三個人物進行。因此,相對于長篇小說而言,故事情節也簡單許多。但是手法高妙的作家并沒有因為情節設置的簡單而讓讀者的小說失去讀下去的欲望,作家在小說中巧妙地設置了明線和暗線,使兩者交相輝映,一步步的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梢钥闯?,葉子像一條鎖鏈一樣在文中起到貫穿全文的作用。作者不斷地提到葉子,并對葉子生長的環境進行描述。在日益惡劣的天氣里,葉子一片片地落下,而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葉子身上的瓊珊一片片地數落著葉子,等著最后一片葉子的落下,自己的生命也將終結。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特別是經過風雨交加的黑夜之后,誰知道它竟然牢牢地掛在那兒,由此病入膏肓的年輕畫家找到了繼續活下去的信念。在最后得知掛在那兒的是老畫家貝爾曼的作品時,小說也得到了升華。由此一來,葉子作為一條明線在牽動著整個故事的發展和結束。如小說的題目所昭示的一樣,葉子是小說的關鍵,但作家在整個作品中也鋪墊了很多暗線,例如,對瓊珊愿望的描述,對瓊珊食欲的描寫,醫生出場的場景等等都是暗線,但是這些暗線卻在必不可少中恰到好處地配合著明線而演繹著故事的發展。

而“歐·亨利式的結局”才更賦予小說以美感,給讀者帶來強烈的審美效果。歐·亨利讓讀者順著故事發展的線索自己去猜測結局,情節明明朝著一個方向在發展,但作者卻常常筆鋒一轉,給讀者來個出人意料的結局。由于作者事先作了巧妙的鋪墊并埋下了伏筆,因此這一結局又顯得不悖情理,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為達到這種出其不意的效果,作者通常將重要情節先不交代,給讀者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讀下去,直到最后才解開謎底。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使小說的思想境界和人物形象都得到了升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讀者常常在驚愕之余,仍感到信服,繼而不得不贊嘆作者構思之巧妙?!蹲詈蟮某4禾偃~》不無例外地延用了這種創作方式。順著小說的發展,讀者往往會猜測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經過一夜的風雨交加,最后一片也在會毫無意外地落下,但是“那片常春藤葉仍在墻上”。故事在這還未結尾,小說的最后一段向我們交代了真相?!鞍?,親愛的,那是貝爾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葉子掉落時,他畫在墻上的?!?“貝爾曼先生今天在醫院里去世了”這才是故事的結局,出人意料的結局。作者事先在文章中介紹說老貝爾曼是個失敗的藝術家,沉迷于酒,脾氣暴躁,還經常對別人的溫情冷嘲熱諷。如此怪誕的老頭怎可能在黑夜里冒著風雨,不顧自己的性命而去拯救其他人呢?而結果偏偏如此,不免令讀者張口結舌。但是回過神來仔細品讀,卻一切盡在情理之中。例如,“他還是個暴躁的小老頭兒,極端瞧不起別人的溫情,卻認為自己是保護樓上兩個青年藝術家的看家兇狗?!碑斕K艾把瓊珊奇怪的想法告訴他時,“老貝爾曼充血的眼里顯然留下了淚水”。當蘇艾領著他上樓時,“他們在那兒擔心地瞥著窗外的常春藤。接著,他們默默無言地對瞅了一會兒?!边@些細節的描述一次次的提醒讀者貝爾曼先生雖然表面上表現的冷嘲熱諷,但卻是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聯系到這一點,結果便顯得合情合理。作者獨特的構思,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驚愕之余,無不感嘆構思之妙哉。endprint

三、人性之美

由于歐·亨利來自社會底層,常與失意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因此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對他們的命運深為關切。他通過自己的小說表現著小人物悲慘的生存環境,但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卻不斷地上演著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他們身上,作家向我們詮釋著人性的美好?!蹲詈蟮某4禾偃~》就是一篇充滿人性之美的小說。瓊珊和蘇艾的友誼、貝爾曼先生的獻身精神,此般人性美在惡劣的生存狀況中卻可以保持的完好無損,意在告訴我們盡管生活會很艱辛,但是有種堅不可摧的力量會支撐著我們不斷前行,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小說中在華盛頓大都市的貧民窟里住著同命相憐的三位畫家,在他們身上,作家傾注了很少的筆墨,但是卻是用很多的心血表現著人性的美。蘇艾和瓊珊由于志趣相投、共同的生活追求而走到了一塊,并且一塊租了那間畫室。在瓊珊患上肺病時,蘇對她不離不棄,細心地照顧她,鼓勵她勇敢戰勝病魔。當醫生告訴她瓊珊的生存幾率只有只分之一后,“醫生離去之后,蘇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場,把一張日本紙餐巾擦得一團糟?!碑斔弥偵旱钠婀窒敕ê?,她一遍遍地勸告她不要胡思亂想,無微不至地給以照料。我們都說患難見真情,蘇艾和瓊珊純真質樸的友誼又怎能不讓我們為之動容呢。如果說兩外年輕姑娘之間純真的友誼感動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話,那么在貝爾曼先生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奉獻精神給我們的心靈一次真正的洗滌。貝爾曼先生是位畫家,但“他耍了四十年的畫筆,還是同藝術女神隔有相當距離,連她的長袍的邊緣都沒有摸到。他老是說就要畫一幅杰作,可是始終沒有動手?!闭沁@樣一位與蘇珊生命毫無瓜葛的老人在得知她的奇怪想法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冒著生命危險在墻上畫上了寄予生的希望的常春藤葉,由此拯救了蘇珊的生命,但自己卻因患上了肺病,離開了世界。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別人的生命,這要擁有著一顆多么無私奉獻的心靈才可以做到。人性之美在貝爾曼先生身上得到了最徹底的詮釋。在如今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人和人的關系日益疏遠的環境下,貝爾曼先生身上散發著的高貴品質仿如一縷清風撫慰著人們的心靈,有如一盞清茶凈化著浮躁的心扉,告訴著我們真、善、美永遠存在于人間。

小結

《最后的常春藤葉》不到五千字的文章中,卻充裕著濃濃的美感。短小的篇幅,嚴密的框架;簡單的情節,感人的故事;普普通通的人物,人性美的詮釋者。作為被一代代讀者不斷傳誦的佳作,該部小說中洋溢著的美感也讓它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1] 朱光潛.朱光潛談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8-19.

[2] 歐·亨利.歐·亨利作品導讀[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76-178.

[3] 劉洋,劉舒林.生命的杰作—賞析歐·亨利《最后一片落葉》的藝術特點[J].時代文學,2011,(4):31.

[責任編輯 杜 娟]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