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民歌的風格特色

2014-07-05 00:27劉海萍
藝海 2014年5期
關鍵詞:民歌山西

劉海萍

[摘 要]山西有民歌的海洋之稱,全省境內一百多個縣份,幾乎每縣都有自己的民歌,它們風格迥異,情感真摯,纏綿悱惻,熱情奔放。既有雄渾質樸的氣勢,又有憂深思遠的意味。源遠流長的山西民歌,是以民間智慧描繪鐫刻出的一幅幅真實生動的歷史畫卷,是三晉先民心聲的自然流露,是歷代勞動人民用心血澆灌培育的一枝永不凋謝的奇葩。

[關鍵詞]民歌 風格

著名作曲家趙季平為給電視劇《喬家大院》譜寫歌曲,曾三下山西采風,從晉南走到晉中,然后從晉中轉到晉西北——黃河邊上的河曲、保德、偏關。不是蜻蜓點水,而是深度體驗,不僅接觸、搜集到了大量的鄉間俚曲,還傾聽到了原汁原味的山西民歌。在河曲鄉村,看民間藝人演出,道具只有一支三弦,一把晉胡,一個老漢在獨自吟唱。初時不以為意:如此簡陋、單調,又能有多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呢?但,結果卻出乎意料,一曲尚未結束,他已經被震撼得渾身顫抖,感動得潸然淚下……毫無疑問,是山西民歌內在的美學意蘊和民間藝人演唱演奏的那種忘我、投入,那種對生活熱情、樸素而又悠遠、愴然的摯愛,以及音樂旋律深入骨髓的藝術感染力深深打動了他。

山西民歌,源遠流長,早于堯天舜地之時就有傳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保ā稉羧栏琛罚?; “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南風歌》),我國最早的詩歌典籍《詩經》中所收錄的《唐風》、《魏風》就幾乎全都采自山西。省境一百多個縣份,幾乎每縣都有自己的民歌,經過千年流傳洗禮,逐漸形成了“處處聞山曲,人人皆會唱,老調味醇美,新歌花更香”的蔚然大觀。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源遠流長的山西民歌,既是三晉先民心聲的自然流露,又是歷代勞動人民用心血澆灌培育的一枝奇葩,以民間智慧描繪鐫刻出的一幅幅真實生動的歷史畫卷,也是一定社會文化、時代生活和風土人情在藝術領域的折射。

勞動創造了美,不同的生活、生產方式造就了不同的藝術表現風格:河曲、保德、偏關一帶的晉西北民歌,其藝術特色是音調高亢,音行跳躍性大,頗有塞上高原所特有的那種遼闊雄渾和淡淡的憂郁滄桑之感,且抒情憨直、熱辣,樸素明快之中又洋溢著詼諧、纏綿之美。而左權民歌則自成脈系、獨樹一幟,它的格調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區的民歌。大都顯得比較輕盈、柔媚、抒情,充滿歡愉。左權民歌有不少“三拍子”情歌,這是其他縣區民歌中所沒有的。祁縣、太谷民歌,包括壽陽、太原民歌,由于這一帶屬山西腹地,經濟文化中心,地理條件優越,交通發達,經濟文化繁榮,再加上近代社會商賈流行,所以這兒的民歌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更接近戲曲,更為成熟、靈活、自由、富于變化。晉東南壺關、晉城、陽城、沁水一帶的民歌,調式古樸,細膩溫軟,鄉土氣息極為濃郁。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鮮明迥異的演唱特色與山西人民對這一方水土的思想文化認同相融合,從而構成了山西民歌熱情真摯而又質樸雄渾、憂深思遠的美學意蘊,這樣的風格特色一以貫之,成為山西民歌感人至深、生命之樹長青的藝術魂魄。

一、 熱情真摯的山西民歌

生活的艱辛,生存的嚴酷,并不能泯滅人們心中對美好情感、幸福彼岸的神往與憧憬,傳統文化中樂觀豁達的基因,同樣在山西民歌里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和弘揚:

十月的沙蓬無根的草/沒女人的日子實難熬/長長的豆面軟軟的糕/這頓飯不知吃甚好。山里的兔子滿地跑/瞭見三女子的大紅襖/牛毛羊毛羔子毛/一步一坎心兒跳。楊樹的葉子柳樹的梢/瞭見三女子刨山藥/掄一掄撅頭彎一彎腰/三女子回頭朝我笑。迷人的花眼黑眉毛/把我的魂兒勾去了/白白的牙紅紅的嘴/想起三女子睡不著個覺。天大的事情都忘了/難忘三女子那一笑/難活的日子要出頭/快去把那媒人找——(寧武民歌《回頭那一笑》)。

或許,單身的日子使他感受到了一絲孤寂與無奈,艱辛的勞作也讓他有些不堪重負,但多彩的生活、窮哥兒們的情誼、山野的藍天、白云、陽光、綠色仍給予了他生存的熱情,令他振作。果然,在萬山叢中,溝壑遍野里,他看到了希望,遇見了精靈,觸到了那最為勾人的一瞬……回頭一笑百媚生!那一笑,有如牡丹花兒開,十五月兒高,精靈俊又俏,無價寶中寶。一腔山曲兒吼出,所有的煩惱、憋屈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唯有趕緊去把媒人找,將自己想娶她的信兒捎。隨著旋律在山野間的跌宕起伏,一種熾熱樂觀而又質樸真誠的情感蕩然而出。河曲民歌《想親親》、左權民歌《親圪蛋下河洗衣裳》、《桃花紅杏花白》、《打酸棗》以及呂梁民歌《鬧五更》、襄汾民歌《夢》所表達的都是對生活充滿美好向往的真摯情感。

昏昏沉沉一夢間/夢見媒婆子到門前/她來給我提親事/找下一個好夫男。媒婆說罷回家轉/第二天花轎到門前/我又梳又洗又打扮/急忙上轎晃又顫。不多一時到東關/下了轎來進庭院/拜了天地拜祖先/洞房花燭金光閃。夢兒夢得正香甜/雞叫一聲化云煙/叫聲老天多保佑/明晚讓我把夢完——(襄汾民歌《夢》)。

雖然只是一個夢,卻把少女的憧憬渴望、熱烈浪漫的情愫展現得淋漓致盡。再輔以旋律形態、調式調性的使用,四五度跳進的頻繁出現,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惆悵、飽含著深情,同時又蕩蕩悠悠、似喜似嗔的氛圍,顯示出濃郁的晉南風格,唱來令人沉醉。

二、 質樸雄渾的山西民歌

歌言志,詩詠言——這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一個倫理美學的范疇,是一種關于文學功能的主張,一個關乎藝術史的命題。其核心意義是:通過讀誦、詠唱、奏曲、定律這四者的關系,來說明音樂文學事物在發生學上的關系。藝術源于生活,是創作者對生活認識和思想情感的別一種表達。山西民歌的發展同樣也脫離不了這樣的規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以反映農民苦難生活和對自己悲慘命運不滿與反抗為題材的作品,在詠嘆勞動生活的同時,或揭露統治者的荒淫無恥,或傾訴百姓生活的痛苦艱辛,此類作品在山西民歌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十年九旱的貧瘠山區。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由于自然條件、勞動條件很差,加之常年戰亂對生產力的破壞,底層百姓的生活極為困苦。他們在艱難的條件下,披星戴月,終年辛勤勞動,有的甚至遠離親人去關外謀生。河曲民歌《走西口》就是表現一對新婚夫婦,為生活所迫,丈夫決定到口外去謀生時,妻子依依惜別的動人場景:endprint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手拉著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門口……

從晉西北去內蒙古,必經固城的西口,“走西口”由此得名。沿著這條路,一百多年來,曾有無數窮苦人懷揣夢想,背井離鄉奔赴草原大漠,一去不回。漫漫西口路,就是這樣一條用無數血淚和白骨鋪就的路,其中的兇險和苦難可想而知。但他們義無返顧,緣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變命運的理想已經化作生命的信念,縱有千難萬險,也要拼命一搏。這才有了所謂“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的民諺。誰又能想到,那個擦一把淚水便匆匆向口外走去的青年農民,竟然有可能成為一座偌大城市,或一個宏偉文明的締造者!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曲《走西口》除了它在藝術上的閃光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同時折射出當年聲震寰宇的晉商創業過程中,西口之路所產生的真實生活場景,由民間藝人將其巧妙地濃縮在新婚夫婦的離情別緒里,體現的是農耕、游牧文化的融合;漢、蒙兩族人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生產中所結成的深厚情感和真摯的友誼。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歷史背景,《走西口》便不僅僅是深情的,纏綿悱惻的,更是深刻的,既有悲愴的基調又有雄渾的氣勢與遼遠博大的情懷,當之無愧地成為山西民歌中的代表之作。

此外,五寨民歌《圪梁梁》、河曲民歌《難活不過人想人》、《五哥放羊》、左權民歌《一鋪灘灘楊柳樹》、和順民歌《三唱娘子關》、太谷民歌《苦伶仃》、太原民歌《賣燒土》、《劉三推車》等,都是其中的經典。

三、 憂深思遠的山西民歌。

細讀一下,我們便不難發現《詩經·唐風》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特點:首先,是對現實社會的關注和反映,多數作品在藝術地展現風土民情的同時,更不忘表現民間疾苦和抨擊社會的黑暗勢力以及負面影響,這在十五國風中獨樹一幟。其次,是多數詩歌中所體現出來的最早的生命意識的萌發,那種對生命有限性的感嘆和對體現個人價值的渴望,揭示出古代三晉先民“勤儉質樸,憂深思遠”的進步文化品格。

生命意識萌發有自然環境、時代背景、文化傳統三方面的原因。這種生命意識萌發與魏晉時代遙相呼應,開啟了中國文學最初的生命意識傳統。歷代研究詩經的學者無不對《唐風》的“憂深思遠”有著深切體會,特別是集中體現在《蟋蟀》、《山有樞》、《鴇羽》、《采苓》等詩作中的憂患意識和對時光珍惜的勸誡,使得《唐風》在整部《詩經》中具有了深刻的哲學思考和先聲啟蒙的價值,對后世的文脈延續,影響巨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縱觀三晉文化發展的起承轉合,說“詩經先聲,啟蒙弦歌”毫不為過。而“勤儉質樸,憂深思遠”的文化品格,在后世的山西民歌發展中也得到了全面繼承和發揚光大。

櫻桃(那個)好吃樹難栽/有了那些心思(妹妹呀)口難開。山溝溝山洼洼金針針菜/單為眊你(妹妹呀)磨爛我一對鞋。黑油油的頭發白靈靈的牙/毛呼嚕嚕的眼眼(妹妹呀)你叫哥哥咋?辣椒椒開花香又辣/心里頭有你(妹妹呀)你可有咱?山里的櫻桃泉里的水/好想心上人(妹妹呀)你在哪兒?紅瓤瓤西瓜綠皮皮包/見了那個親親(妹妹呀)咋知哪個好——(左權民歌《櫻桃好吃樹難栽》)。

這首歌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唱出了一個普遍而又深刻的哲理:要想得到幸福,就要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甘于付出。貌似情歌,內里卻隱含了另一重值得品咋琢磨的滋味,托物言志,將唱點定格于一個“難”字上。何難?緣分難,尋覓難,辨識難,人生抉擇難——堪稱意味深長。旋律上,雖屬山西晉中一帶常見的徵調式,但它突破了一般以屬音支持主音的做法,代之以下中音輔佐主音,并大膽使用六聲音階遞進,從而增強了旋律的明亮度,在略帶傷感、娓娓道來的傾訴中,使人感受到其所蘊藏的憂患之心和希望之光。

再聽祁太秧歌《送櫻桃》:家住太谷在城西/離城不遠三里地/奴家媽媽上了年紀/上無兄來下無弟/俺母女給人做鞋縫補衣。正月十五把燈瞧/認了個后生馮錫保/他的爹娘下世早/孤苦一人無依靠/從小做工受煎熬。錫保為人心眼好/常替奴拾柴把水挑/應許下為奴前來送櫻桃。知情人兒心相愛/怎奈咱貧窮無米柴/就好比和尚娶親異想天開……在這里,櫻桃化為愛情的信物,象征著一對青年男女的心心相印,卻因為貧窮無法圓夢,其內心的凄苦無以言表。是哭訴,也是憤懣,更是對世間不公的控訴和鞭撻。陽高民歌《坐花轎》則是將舊時的婚姻完全展示在我們眼前,提親的是媒婆,做主的是父母,花轎迎親,敲鑼打鼓,大擺喜宴,好不熱鬧,可新娘對新郎究竟好壞、是否稱心如意完全沒譜,身做花轎心里卻七上八下,有無數個未知在等候著她,思前想后,便忍不住悲從中來,啼哭不止。幸好,花轎里是一個樂觀豁達、爽朗直率、拿得起放得下的新娘子,她最終對自己生活之旅的順遂或坎坷做好了準備,不論遇到何種境況,她都將泰然處之:“只管想也沒個邊/是大我要撒撒嬌/是小還得哄他玩/是窮就得受點苦/是富還能享享福/是丑我就閉上眼/是俊我就天天看/是福是禍誰人知/不由自個由老天……”有了這樣的認識,有了如此周詳的思想準備和長遠打算,我們自然不必為新娘子擔憂,說是聽老天的,骨子里她早已有了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信。

而“老曲新唱”則是山西民歌與時俱進的又一體現,近年推出的歌舞劇《解放》和《太行奶娘》就是其中的典范。兩部劇都是以左權民歌為母體,以太行革命老區在戰爭年代所發生的真實革命故事為情緣,直接將革命史實、革命情懷與改革中的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老曲新唱,感人至深,一經推出便數次蟾宮折桂,紅遍大江南北。

美的價值就在于:它所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人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聚、積淀下來,傳流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如是,民歌便不僅僅是民歌,更是一部集地理、民俗、文學、歷史、語言的人類史書。山西民歌就具備了這樣的美學價值??梢?,山西民歌自誕生以來,發展到今天,雖然其間也有過多次的興衰更迭,但其熱情真摯,質樸雄渾,憂深思遠的風格特色始終不變。通過傳唱,體現和折射當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成為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傳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既是三晉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魂”的一種傳承。

(責任編輯:蔣晗玉)endprint

猜你喜歡
民歌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書”寫山西 以藝戰疫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山西嘆五更
大美太行在山西
畬族民歌
藤縣水上民歌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十送紅軍》不是純粹的民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