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與超敏C反應蛋白及內皮素的相關性研究

2014-07-18 12:06徐杰李偉方建飛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15期
關鍵詞:內皮素一氧化碳腦病

徐杰 李偉 方建飛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與超敏C反應蛋白及內皮素的相關性研究

徐杰 李偉 方建飛

目的 探討分析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與超敏C反應蛋白及內皮素的相關性。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患者 30 例作為腦病組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未發腦病患者 30 例作為非腦病組 , 同時隨機選取同期體檢顯示健康的 30例作為健康組。分析比較三組的超敏 C反應蛋白、內皮素檢測結果。結果 腦病組患者的超敏 C 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顯著高于非腦病組 , 非腦病組又顯著高于健康組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超敏 C 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變化與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密切相關 , 病情越嚴重升高的幅度越大 , 在臨床診斷及預后上具有重要作用。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 ;超敏C 反應蛋白;內皮素;相關性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 (DEACMP)是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COP)引起的 , 患者經搶救中毒癥狀消失 , 又經過數天或數周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現以急性癡呆為主的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其發病機制 ,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在臨床上已得到驗證DEACMP患者的超敏C 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會顯示異常[1]。作者特對 DEACMP 患者與ACOP未發腦病患者及健康者的血超敏C 反應蛋白、內皮素展開檢測并進行對比分析 ,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09 年 7 月 ~2013 年 10 月間收治的 ACOP 患者 60 例 , 其中 DEACMP 患者 30 例作為腦病組 , 未發腦病患者 30 例作為非腦病組 , 同時隨機選取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顯示健康的30例作為健康組。病例納入標準:①符合 ACOP 、DEACMP 診斷標準 ;②排除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感染、創傷等病史。其中腦病組男 17 例 , 女 13 例 , 年齡 13~74 歲 , 平均年齡 (40.7±4.1)歲 ;非腦病組男 14 例 , 女16 例 , 年齡 14~75 歲 , 平均年齡 (39.8±3.2)歲;健康組男 15 例 ,女 15 例 , 年齡 14~76 歲 , 平均年齡 (41.8±4.2)歲。且三組就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臨床研究對象在檢查當天空腹抽取靜脈血4 ml各 2 份 , 進行超敏 C 反應蛋白、內皮素檢測。超敏 C反應蛋白采用膠乳比濁法檢測 , 內皮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9.0 統計學軟件予以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腦病組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顯著高于非腦病組 , 非腦病組又顯著高于健康組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超敏 C 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表1 三組超敏 C 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注 :與健康組比較 ,aP<0.05 ;與非腦病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超敏 C 反應蛋白 ( m g / L ) 內皮素 ( p g / m l )健康組 3 0 1 . 3 2 ± 0 . 2 1 8 . 4 2 ± 1 . 3 4非腦病組 3 0 6 . 2 4 ± 1 . 7 4a 3 2 . 6 2 ± 6 . 6 1a腦病組 3 0 2 2 . 0 3 ± 4 . 5 5b 9 1 . 2 1 ± 8 . 4 3b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 煤氣熱水器、煤爐等傳統供熱器具逐漸被替代 , 但 ACOP 的發生率卻未見下降。另外在如建材化工、水泥、鋼鐵等工業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的吸入 , 也是造成 ACOP 的原因之一。一氧化碳一旦進入機體 , 便迅速與血紅蛋白結合 , 結合能力遠高于氧 , 但解離速度卻遠低于氧 , 除此之外一氧化碳還可以與還原型細胞色素氧化酶的 Fe2+結合 , 這些都導致了組織缺氧[2]。在所有器官及組織中 , 腦組織對缺氧最為敏感 , 對其損傷也最大 , 其次是心臟。在急性中毒后 , 部分患者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假愈期”進而衍生為 DEACMP, 一般多發生于急性中毒2個月后。國內關于其病理報告以兩側蒼白球對稱性軟化灶較常見 , 其次是大腦表層白質及腦皮質第 2、3層發生板層狀變性壞死或灶性 , 大腦白質可發生廣泛脫髓鞘變性 , 以頂葉或額葉最顯著 , 病程長時還會引發腦萎縮。國外病理學研究表明 DEACMP 的病理變化主要為大腦白質的廣泛髓鞘脫失[3]。超敏 C 反應蛋白是由肝細胞合成的血清β 球蛋白 , 是一種典型的急性反應物質 , 在健康機體血清中其水平極低 , 在創傷、感染、缺血壞死等情況下急劇上升 ,具有增加吞噬細胞的吞噬及激活補體的功能 , 從而起到天然的免疫作用[4]。內皮素是由 21 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 , 主要分布于腦、心血管系統、肺、腎、肝等器官 , 是一種活性極強的縮血管物質 , 對維持心血管系統穩態與基礎血管張力起重要作用[5]。本研究結果顯示 , DEACMP 患者體內的超敏 C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均明顯升高 , 且中毒程度愈深升高越顯著 , 且各組間對比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呈現正相關 , 再次證明上述結論。

綜上所述 , 超敏 C 反應蛋白、內皮素水平變化與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密切相關 , 病情越嚴重升高的幅度越大 , 在臨床診斷及預后上具有重要作用。

[1]田衛東 , 崔征 , 李安均 , 等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超敏 C-反應蛋白檢測臨床意義 .中國療養醫學 , 2010, 19:450-451

[2]馮云 , 臧賀川 , 劉和亮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 2009, 12:152-153.

[3]婁濤 , 李文強 , 顧家鵬 , 等 . 酪氨酸激酶 2 基因多態性與漢族人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的關聯研究.中國全科醫學 , 2013, 16(8c):2806-2808.

[4]肖維剛 , 張秋艷 , 吳中秋 , 等 . 通心絡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保護作用 .疑難病雜志 , 2012, 7(11):509-511.

[5]Song IU. Chung SW. Chorea as the first neurological symptom of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intoxication. Intern Med, 2010, 49(11):1037-1039.

2014-05-08]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總醫院急診科

猜你喜歡
內皮素一氧化碳腦病
發育性癲癇性腦病75型家系的遺傳學分析
MRI,CT檢查診斷酒依賴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的效果對比
丁苯酞軟膠囊治療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的臨床觀察及配合
CT檢查與磁共振影像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價值
內皮素-1對牙周膜細胞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達的影響
內皮素與氧化應激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血漿內皮素的研究
大內皮素-1和動脈僵硬度在冠心病患者中的關系研究
現代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