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沿海主要貝類養殖區海水、表層沉積物及近江牡蠣體內重金屬鎘監測與評價

2014-07-18 02:13姚茹黎小正
江蘇農業科學 2014年1期
關鍵詞:環境評價牡蠣重金屬

姚茹 黎小正

摘要:為了解廣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及牡蠣體質量狀況,為廣西海水養殖貝類生產區域劃型、質量監控提供科學依據,2009—2011年在欽州市龍門港至茅尾海和防城港市茅嶺至企沙灣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分別設置5個監測點,采集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和牡蠣樣品進行檢測分析。結果表明,目前廣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中沒有出現重金屬鎘污染(超標)情況;但養殖的近江牡蠣出現少量重金屬殘留超標情況,并且牡蠣體內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鎘富集現象。表明牡蠣對重金屬鎘富集作用明顯,是重金屬鎘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應該關注重金屬鎘污染的潛在風險。

關鍵詞:牡蠣;重金屬;鎘;生物富集;環境評價

中圖分類號: S968.3;X71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1-0316-02

收稿日期:2013-06-03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攻關項目(編號:桂科攻0992015-1)。

作者簡介:姚茹(1963—),女,廣西柳州人,高級講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產養殖教學、科研、漁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研究。E-mail:gdgzyao@yeah.net。

通信作者:黎小正,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漁業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技術研究。E-mail:lixz@tom.com。近江牡蠣(Crassostrea rivularis)是廣西海水養殖的主要貝類品種,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廣西沿海欽州、防城港等海域。2011年牡蠣養殖產量466 710 t,占當年海水貝類養殖產量的63.3%;養殖面積19 683 hm2,占當年海水貝類養殖面積的55.6%。近年來受市場需求拉動的影響,廣西沿海近江牡蠣養殖規模、產量及產值都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產值增長更為明顯,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了養殖生產的發展,甚至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盲目發展的態勢。與此同時,一些關于牡蠣重金屬污染的報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甚至還引起人們對食用牡蠣產品質量安全的誤會[1]。目前廣西有關重金屬鎘在牡蠣體及養殖環境的污染和殘留情況還沒有相關研究報道。為了解和掌握廣西沿海近江牡蠣養殖區重金屬鎘污染情況及牡蠣體重金屬鎘含量情況,根據2009—2011年的調查監測數據,對廣西沿海近江牡蠣養殖區海水和沉積物重金屬鎘污染情況和牡蠣體鎘含量進行了調查監測和評價,以期為科學管理養殖資源、保護海域生態環境、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近江牡蠣養殖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海水養殖貝類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及牡蠣體中重金屬污染狀況受到較廣泛的關注。阮金山等調查研究了福建中、東部沿海主要養殖貝類體重金屬含量,表明該區域養殖貝類基本未受重金屬污染或屬微污染水平[2];祝立分析評價了福建平潭海壇海峽貝類監控區海水、沉積物和菲律賓蛤仔重金屬汞、砷、鉛、鎘、銅、鋅的污染狀況,顯示有部分樣品鉛、鎘超標[3];黎小正等分析評價了廣西主要海水貝類養殖區環境質量現狀[4];王曉麗等研究證明牡蠣對重金屬鎘富集作用明顯,是重金屬鎘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5]。全面調查、分析鎘對牡蠣養殖環境和牡蠣體污染殘留情況,評價牡蠣產品質量風險,對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廣西海水養殖貝類質量安全水平有重要意義。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近年來的監測工作表明,鎘是廣西海水養殖牡蠣體重金屬污染的重點污染物,因此對污染物來源、遷移途徑以及在水質、表層沉積物和牡蠣體三者之間的關聯性有必要作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設置監測站位

根據海水養殖貝類產品衛生監測要求,選擇廣西沿海欽州、防城港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作為調查監測海域。欽州市龍門港至茅尾海近江牡蠣養殖區設置5個監測站位,監測站位經緯度分別為:21°31′50.4″N、108°33′25.4″E,21°48′98″N、108°32′53.6″E,21°48′51.9″N、108°33′14.3″E,21°49′72″N、108°33′41.7″E,21°49′15.2″N、108°34′15.9″E。防城港市茅嶺至企沙灣近江牡蠣養殖區設置5個監測站位,監測站位經緯度分別為:21°32′49.4″N、108°06′17.9″E,21°32′460″N、108°14′12.1″E,21°32′27.7″N、108°13′56.3″E,21°31′490″N、108°13′14.4″E,21°31′00.1″N、108°13′00.8″E。共10個采樣站點。

1.2樣品采集

樣品采集、固定、制作、保存和分析方法均按照文獻[6]要求進行。海水和表層沉積物樣品每年采樣2次,分別于每年的5月、10月各進行1次采樣,其中水質樣品采水器為5 L有機玻璃采水器,采樣水深約0.5 m,每個監測站位采樣1個;表層沉積物采樣器為掘式采泥器,樣品采樣深度約20~30 cm(底質),每個監測站位采樣1個;牡蠣樣品每年采樣3次,其中2009年每次采集已達商品規格的樣品15個(每個樣本采集牡蠣10個),2010年、2011年每次采樣數均為10個,分別于每年的5月、8月、10月各采樣1次。

1.3樣品分析

樣品按照文獻[6]規定的方法進行分析測定。其中水質鎘檢測方法為GB 3097《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沉積物鎘檢測方法為GB 1866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牡蠣體鎘檢測方法為GB 18421《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4評價方法

1.4.1評價方法采用單因子質量指數評價法[7]:Ii=Ci/Si。式中:Ii為i項污染物的質量指數;Ci為i項污染物的實測濃度;Si為i項污染物的評價標準。

1.4.2評價標準采用GB 3097—1997《海水水質標準(Ⅱ類)》、GB 18668—2002 《洋沉積物質量》和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評價貝類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和牡蠣體內鎘污染狀況。標準取值分別為≤0.005 mg/L(水質)、≤0.50 mg/kg(沉積物)、≤4.0 mg/kg(牡蠣體)。endprint

2結果與分析

2.1水質、表層沉積物監測結果

3年的取樣監測結果,水質(表1)、表層沉積物(表2)無論是單次監測結果還是平均值,均沒有出現超標樣品。

2.2牡蠣體監測結果

3年監測牡蠣樣品重金屬鎘總體合格率為91.43%(表3),其中:(1)2009年欽州監測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12個,防城有19個(總的樣品數均為45個),沒有超標樣品,監測樣品合格率100%。(2)2010年欽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7個,超標樣品數有2個;防城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8個,超標樣品數有7個(總的樣品數均為30個),監測樣品合格率70%。(3)2011年欽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9個,沒有超標樣品;防城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19個,沒有超標樣品(總的樣品數均為30個),監測樣品合格率100%。

表3牡蠣養殖區牡蠣體鎘檢測結果

年度1鎘含量(mg/kg)欽州1防城200911.4~2.7(1.95)11.3~3.4(2.01)1201011.7~4.4(2.76)11.5~4.9(3.25)1201112.0~2.8(2.45)11.0~3.6(2.23)注:評價標準為≤4.0 mg/kg。

3討論

研究表明,牡蠣是比較理想的重金屬污染的指示生物[5]。在本監測結果中,水質、表層沉積物均沒有出現超標結果,但牡蠣體鎘均有檢出,甚至出現超標結果,生物富集系數高達18 846~67 000倍,也證明了牡蠣對重金屬富集作用明顯,在此也印證了牡蠣是鎘的強的凈積累者。而且在日常重點監控的幾種重金屬(Cu、Zn、Pb、Cd)中,雙殼類的富集系數大小順序是Cd>Zn>Cu>Pb[8]。根據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多年的調查監測資料,目前廣西沿海近江牡蠣重金屬污染的重點污染物是鎘。從水質、表層沉積物檢測結果均沒有出現超標情況分析,應該不存在外源污染物遷移影響,牡蠣體鎘污染主要是基于環境本底值以及牡蠣體生物累積的因素。

鎘在重金屬中的豐度是僅次于汞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但含量很低,主要存在于鋅、銅、鉛礦內。鎘可以在植物體、動物體、人體內大量積累,造成危害,嚴重時可引起人和動物出現疾病甚至死亡。在人體內,鎘的半衰期長達7~30年,可蓄積50年之久,能對多種器官和組織造成損害[9]。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發現與鎘污染相關的一種疾病,表現為關節疼痛、大腿痙攣、行動不便、骨骼變脆,易發生骨折,嚴重者引起患者死亡[10]。鎘已被列為是最主要的環境激素物質之一,可經過呼吸道與消化道進入人體,直接導致生殖毒性受損甚至遺傳毒性。動物的生殖系統也是鎘作用的主要部位[11-12]。研究表明,鎘具有致癌性,已被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列為第一類人類致癌物。

水產品中鎘殘留風險評估。對照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鎘含量≤4.0 mg/kg),本監測結果已經出現少部分樣品超標情況。將于今年6月1日實施的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的雙殼貝類鎘限量值為鎘含量≤2.0 mg/kg,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質量》中雙殼類限量標準為鎘含量≤0.2 mg/kg,均遠低于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水平。因此,從所有樣品均檢出一定的蓄積量來看,鎘污染情況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鎘在魚類的限量值為≤0.1 mg/kg。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對魚類不同部位的檢測結果表明,魚類腎臟、肝臟是鎘的主要蓄積器官,而即使在水體中鎘超標數十倍的情況下,魚類肌肉中鎘含量還是遠低于標準限量值。由于軟體動物結構的特殊性,人們在食用牡蠣等貝類食品時,通常都是囫圇嚼食,而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的雙殼貝類鎘限量值為要求去除內臟后所測值,因此從食用安全角度考慮,如果條件許可,建議將牡蠣腎臟、鰓等排泄、濾食器官剔除后再食用。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2010年將鎘的PTW1(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改為PTM1(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并調低數值。大米是我國居民膳食鎘的主要來源,控制大米鎘含量幾乎能控制我國居民二分之一的鎘膳食暴露。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參照CAC標準,結合我國主要消費食品及鎘污染特點,設置谷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動物及其制品等相關食品鎘限量要求[13]。貝類產品在人們日常膳食結構中所占比例很小,處于低暴露水平,因此從食用角度看,食用風險不高,安

全是有保障的。

4結論

目前,廣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中沒有出現重金屬鎘污染(超標)情況;但養殖的近江牡蠣出現少量重金屬殘留超標情況(超標樣品全部來自2010年采集的樣品,其余2年沒有超標樣品,3年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143%),并且牡蠣體內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鎘富集現象,證明了牡蠣對重金屬富集作用顯著,是重金屬鎘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牡蠣等貝類產品在人們日常膳食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很小,食用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生蠔重金屬超標?廣州市場抽檢合格[EB/OL]. [2013-05-15]. http://jingji.cntv.cn/20111006/103298.shtml.

[2]阮金山,羅冬蓮,李秀珠. 福建中、東部沿海主要養殖貝類體重金屬的含量與評價[J]. 海洋環境科學,2003,22(2):44-48.

[3]祝立. 福建平潭海灘海峽貝類監控區海水、沉積物及貝類體內重金屬的分析與評價[J]. 福建水產,2004,22(3):60-63.

[4]黎小正,吳祥慶,龐燕飛,等. 廣西主要海水貝類養殖區環境質量狀況評價[J]. 廣西科學院學報,2009,25(2):111-115.

[5]王曉麗,孫耀,張少娜,等. 牡蠣對重金屬生物富集動力學特征研究[J]. 生態學報,2012,24(5):1086-1090.

[6]SC/T 9102.2—2007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第2部分:海洋[S].

[7]丁桑嵐. 環境評價概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25-26.

[8]許戰州,朱艾嘉,蔡偉敘,等. 流沙灣海草床重金屬富集特征[J]. 生態學報,2011,31(23):7244-4250.

[9]魏筱紅,魏澤義. 鎘的毒性及其危害[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7,18(4):44-46.

[10]吳思英. 鎘的生殖毒性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現代預防醫學,2002,29(3):396-397.

[11]楊自軍.鎘的污染及對動物的危害與防治[J]. 中國動物保健,2008,18(5):55-60.

[12]楊再福,趙曉祥. 環境雌激素對水生動物的影響研究進展[J]. 生態環境,2005,14(1):108-112.

[13]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田穎,李冰,王水. 江蘇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觀格局變化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318-322.endprint

2結果與分析

2.1水質、表層沉積物監測結果

3年的取樣監測結果,水質(表1)、表層沉積物(表2)無論是單次監測結果還是平均值,均沒有出現超標樣品。

2.2牡蠣體監測結果

3年監測牡蠣樣品重金屬鎘總體合格率為91.43%(表3),其中:(1)2009年欽州監測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12個,防城有19個(總的樣品數均為45個),沒有超標樣品,監測樣品合格率100%。(2)2010年欽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7個,超標樣品數有2個;防城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8個,超標樣品數有7個(總的樣品數均為30個),監測樣品合格率70%。(3)2011年欽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9個,沒有超標樣品;防城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19個,沒有超標樣品(總的樣品數均為30個),監測樣品合格率100%。

表3牡蠣養殖區牡蠣體鎘檢測結果

年度1鎘含量(mg/kg)欽州1防城200911.4~2.7(1.95)11.3~3.4(2.01)1201011.7~4.4(2.76)11.5~4.9(3.25)1201112.0~2.8(2.45)11.0~3.6(2.23)注:評價標準為≤4.0 mg/kg。

3討論

研究表明,牡蠣是比較理想的重金屬污染的指示生物[5]。在本監測結果中,水質、表層沉積物均沒有出現超標結果,但牡蠣體鎘均有檢出,甚至出現超標結果,生物富集系數高達18 846~67 000倍,也證明了牡蠣對重金屬富集作用明顯,在此也印證了牡蠣是鎘的強的凈積累者。而且在日常重點監控的幾種重金屬(Cu、Zn、Pb、Cd)中,雙殼類的富集系數大小順序是Cd>Zn>Cu>Pb[8]。根據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多年的調查監測資料,目前廣西沿海近江牡蠣重金屬污染的重點污染物是鎘。從水質、表層沉積物檢測結果均沒有出現超標情況分析,應該不存在外源污染物遷移影響,牡蠣體鎘污染主要是基于環境本底值以及牡蠣體生物累積的因素。

鎘在重金屬中的豐度是僅次于汞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但含量很低,主要存在于鋅、銅、鉛礦內。鎘可以在植物體、動物體、人體內大量積累,造成危害,嚴重時可引起人和動物出現疾病甚至死亡。在人體內,鎘的半衰期長達7~30年,可蓄積50年之久,能對多種器官和組織造成損害[9]。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發現與鎘污染相關的一種疾病,表現為關節疼痛、大腿痙攣、行動不便、骨骼變脆,易發生骨折,嚴重者引起患者死亡[10]。鎘已被列為是最主要的環境激素物質之一,可經過呼吸道與消化道進入人體,直接導致生殖毒性受損甚至遺傳毒性。動物的生殖系統也是鎘作用的主要部位[11-12]。研究表明,鎘具有致癌性,已被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列為第一類人類致癌物。

水產品中鎘殘留風險評估。對照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鎘含量≤4.0 mg/kg),本監測結果已經出現少部分樣品超標情況。將于今年6月1日實施的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的雙殼貝類鎘限量值為鎘含量≤2.0 mg/kg,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質量》中雙殼類限量標準為鎘含量≤0.2 mg/kg,均遠低于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水平。因此,從所有樣品均檢出一定的蓄積量來看,鎘污染情況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鎘在魚類的限量值為≤0.1 mg/kg。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對魚類不同部位的檢測結果表明,魚類腎臟、肝臟是鎘的主要蓄積器官,而即使在水體中鎘超標數十倍的情況下,魚類肌肉中鎘含量還是遠低于標準限量值。由于軟體動物結構的特殊性,人們在食用牡蠣等貝類食品時,通常都是囫圇嚼食,而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的雙殼貝類鎘限量值為要求去除內臟后所測值,因此從食用安全角度考慮,如果條件許可,建議將牡蠣腎臟、鰓等排泄、濾食器官剔除后再食用。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2010年將鎘的PTW1(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改為PTM1(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并調低數值。大米是我國居民膳食鎘的主要來源,控制大米鎘含量幾乎能控制我國居民二分之一的鎘膳食暴露。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參照CAC標準,結合我國主要消費食品及鎘污染特點,設置谷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動物及其制品等相關食品鎘限量要求[13]。貝類產品在人們日常膳食結構中所占比例很小,處于低暴露水平,因此從食用角度看,食用風險不高,安

全是有保障的。

4結論

目前,廣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中沒有出現重金屬鎘污染(超標)情況;但養殖的近江牡蠣出現少量重金屬殘留超標情況(超標樣品全部來自2010年采集的樣品,其余2年沒有超標樣品,3年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143%),并且牡蠣體內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鎘富集現象,證明了牡蠣對重金屬富集作用顯著,是重金屬鎘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牡蠣等貝類產品在人們日常膳食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很小,食用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生蠔重金屬超標?廣州市場抽檢合格[EB/OL]. [2013-05-15]. http://jingji.cntv.cn/20111006/103298.shtml.

[2]阮金山,羅冬蓮,李秀珠. 福建中、東部沿海主要養殖貝類體重金屬的含量與評價[J]. 海洋環境科學,2003,22(2):44-48.

[3]祝立. 福建平潭海灘海峽貝類監控區海水、沉積物及貝類體內重金屬的分析與評價[J]. 福建水產,2004,22(3):60-63.

[4]黎小正,吳祥慶,龐燕飛,等. 廣西主要海水貝類養殖區環境質量狀況評價[J]. 廣西科學院學報,2009,25(2):111-115.

[5]王曉麗,孫耀,張少娜,等. 牡蠣對重金屬生物富集動力學特征研究[J]. 生態學報,2012,24(5):1086-1090.

[6]SC/T 9102.2—2007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第2部分:海洋[S].

[7]丁桑嵐. 環境評價概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25-26.

[8]許戰州,朱艾嘉,蔡偉敘,等. 流沙灣海草床重金屬富集特征[J]. 生態學報,2011,31(23):7244-4250.

[9]魏筱紅,魏澤義. 鎘的毒性及其危害[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7,18(4):44-46.

[10]吳思英. 鎘的生殖毒性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現代預防醫學,2002,29(3):396-397.

[11]楊自軍.鎘的污染及對動物的危害與防治[J]. 中國動物保健,2008,18(5):55-60.

[12]楊再福,趙曉祥. 環境雌激素對水生動物的影響研究進展[J]. 生態環境,2005,14(1):108-112.

[13]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田穎,李冰,王水. 江蘇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觀格局變化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318-322.endprint

2結果與分析

2.1水質、表層沉積物監測結果

3年的取樣監測結果,水質(表1)、表層沉積物(表2)無論是單次監測結果還是平均值,均沒有出現超標樣品。

2.2牡蠣體監測結果

3年監測牡蠣樣品重金屬鎘總體合格率為91.43%(表3),其中:(1)2009年欽州監測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12個,防城有19個(總的樣品數均為45個),沒有超標樣品,監測樣品合格率100%。(2)2010年欽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7個,超標樣品數有2個;防城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8個,超標樣品數有7個(總的樣品數均為30個),監測樣品合格率70%。(3)2011年欽州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29個,沒有超標樣品;防城監測結果,鎘含量>2.0 mg/kg的樣品有19個,沒有超標樣品(總的樣品數均為30個),監測樣品合格率100%。

表3牡蠣養殖區牡蠣體鎘檢測結果

年度1鎘含量(mg/kg)欽州1防城200911.4~2.7(1.95)11.3~3.4(2.01)1201011.7~4.4(2.76)11.5~4.9(3.25)1201112.0~2.8(2.45)11.0~3.6(2.23)注:評價標準為≤4.0 mg/kg。

3討論

研究表明,牡蠣是比較理想的重金屬污染的指示生物[5]。在本監測結果中,水質、表層沉積物均沒有出現超標結果,但牡蠣體鎘均有檢出,甚至出現超標結果,生物富集系數高達18 846~67 000倍,也證明了牡蠣對重金屬富集作用明顯,在此也印證了牡蠣是鎘的強的凈積累者。而且在日常重點監控的幾種重金屬(Cu、Zn、Pb、Cd)中,雙殼類的富集系數大小順序是Cd>Zn>Cu>Pb[8]。根據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多年的調查監測資料,目前廣西沿海近江牡蠣重金屬污染的重點污染物是鎘。從水質、表層沉積物檢測結果均沒有出現超標情況分析,應該不存在外源污染物遷移影響,牡蠣體鎘污染主要是基于環境本底值以及牡蠣體生物累積的因素。

鎘在重金屬中的豐度是僅次于汞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但含量很低,主要存在于鋅、銅、鉛礦內。鎘可以在植物體、動物體、人體內大量積累,造成危害,嚴重時可引起人和動物出現疾病甚至死亡。在人體內,鎘的半衰期長達7~30年,可蓄積50年之久,能對多種器官和組織造成損害[9]。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發現與鎘污染相關的一種疾病,表現為關節疼痛、大腿痙攣、行動不便、骨骼變脆,易發生骨折,嚴重者引起患者死亡[10]。鎘已被列為是最主要的環境激素物質之一,可經過呼吸道與消化道進入人體,直接導致生殖毒性受損甚至遺傳毒性。動物的生殖系統也是鎘作用的主要部位[11-12]。研究表明,鎘具有致癌性,已被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列為第一類人類致癌物。

水產品中鎘殘留風險評估。對照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鎘含量≤4.0 mg/kg),本監測結果已經出現少部分樣品超標情況。將于今年6月1日實施的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的雙殼貝類鎘限量值為鎘含量≤2.0 mg/kg,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質量》中雙殼類限量標準為鎘含量≤0.2 mg/kg,均遠低于NY 5154—2008《無公害食品 牡蠣》水平。因此,從所有樣品均檢出一定的蓄積量來看,鎘污染情況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鎘在魚類的限量值為≤0.1 mg/kg。本文作者之一黎小正對魚類不同部位的檢測結果表明,魚類腎臟、肝臟是鎘的主要蓄積器官,而即使在水體中鎘超標數十倍的情況下,魚類肌肉中鎘含量還是遠低于標準限量值。由于軟體動物結構的特殊性,人們在食用牡蠣等貝類食品時,通常都是囫圇嚼食,而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的雙殼貝類鎘限量值為要求去除內臟后所測值,因此從食用安全角度考慮,如果條件許可,建議將牡蠣腎臟、鰓等排泄、濾食器官剔除后再食用。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2010年將鎘的PTW1(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改為PTM1(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并調低數值。大米是我國居民膳食鎘的主要來源,控制大米鎘含量幾乎能控制我國居民二分之一的鎘膳食暴露。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參照CAC標準,結合我國主要消費食品及鎘污染特點,設置谷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動物及其制品等相關食品鎘限量要求[13]。貝類產品在人們日常膳食結構中所占比例很小,處于低暴露水平,因此從食用角度看,食用風險不高,安

全是有保障的。

4結論

目前,廣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蠣養殖區水質、表層沉積物中沒有出現重金屬鎘污染(超標)情況;但養殖的近江牡蠣出現少量重金屬殘留超標情況(超標樣品全部來自2010年采集的樣品,其余2年沒有超標樣品,3年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143%),并且牡蠣體內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鎘富集現象,證明了牡蠣對重金屬富集作用顯著,是重金屬鎘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牡蠣等貝類產品在人們日常膳食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很小,食用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生蠔重金屬超標?廣州市場抽檢合格[EB/OL]. [2013-05-15]. http://jingji.cntv.cn/20111006/103298.shtml.

[2]阮金山,羅冬蓮,李秀珠. 福建中、東部沿海主要養殖貝類體重金屬的含量與評價[J]. 海洋環境科學,2003,22(2):44-48.

[3]祝立. 福建平潭海灘海峽貝類監控區海水、沉積物及貝類體內重金屬的分析與評價[J]. 福建水產,2004,22(3):60-63.

[4]黎小正,吳祥慶,龐燕飛,等. 廣西主要海水貝類養殖區環境質量狀況評價[J]. 廣西科學院學報,2009,25(2):111-115.

[5]王曉麗,孫耀,張少娜,等. 牡蠣對重金屬生物富集動力學特征研究[J]. 生態學報,2012,24(5):1086-1090.

[6]SC/T 9102.2—2007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第2部分:海洋[S].

[7]丁桑嵐. 環境評價概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25-26.

[8]許戰州,朱艾嘉,蔡偉敘,等. 流沙灣海草床重金屬富集特征[J]. 生態學報,2011,31(23):7244-4250.

[9]魏筱紅,魏澤義. 鎘的毒性及其危害[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7,18(4):44-46.

[10]吳思英. 鎘的生殖毒性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現代預防醫學,2002,29(3):396-397.

[11]楊自軍.鎘的污染及對動物的危害與防治[J]. 中國動物保健,2008,18(5):55-60.

[12]楊再福,趙曉祥. 環境雌激素對水生動物的影響研究進展[J]. 生態環境,2005,14(1):108-112.

[13]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田穎,李冰,王水. 江蘇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觀格局變化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318-322.endprint

猜你喜歡
環境評價牡蠣重金屬
告別自汗用牡蠣,四季都輕松
重金屬對膨潤土膨脹性的影響
測定不同產地寬筋藤中5種重金屬
ICP-AES、ICP-MS測定水中重金屬的對比研究
再生水回灌中DOM對重金屬遷移與保留問題研究
曇石山文化的牡蠣器
牡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