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水庫蓄水后荊江河段河床沖淤及水位變化特點分析

2014-07-24 04:58周成成黃召彪熊小元余新明
中國水運 2014年5期
關鍵詞:三峽工程

周成成+黃召彪+熊小元+余新明

摘 要:根據三峽水庫蓄水以來荊江河段實測水沙、河道沖淤等實測資料,統計并分析了蓄水以來荊江河段河床沖淤變化及水位變化特點。分析指出,三峽水庫蓄水運用后,荊江河段來沙量大幅減少,總體沖刷量較蓄水前有所增大,且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與航道條件密切相關的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也有所增大;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關鍵詞:三峽工程 荊江 河床沖淤 水位變化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巨大的綜合效益。但是,三峽水庫的蓄水將改變壩下游河段的來水來沙條件,引起長距離的河床沖刷及水位下降,航道條件與河床沖刷關系密切。荊江河段為長江干流重點淺灘水道密集的河段,自身演變較為復雜,且受三峽影響最早最直接。因此,研究三峽水庫蓄水后,荊江河段河床沖淤及水位變化特點顯得尤為重要。

概況

荊江河段位于長江中游,上起枝城,下迄洞庭湖出口處的城陵磯,全長約347.2km,以藕池口為界,分上、下荊江。荊江北岸有支流沮漳河入匯,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調弦口(已于1959年建閘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資、沅、澧四水于城陵磯處匯入長江,構成非常復雜的江湖關系,見圖1。

上荊江為微彎河段,多彎曲分汊,長約171.5km。枝城至江口段為低山丘陵區向沖積平原區過渡的河段,兩岸多為低山丘陵控制,河岸穩定。下荊江上起藕池口,下迄洞庭湖出口處的城陵磯,全長約175.7km。歷史上,下荊江蜿蜒曲折,易發生自然裁彎,河道擺動幅度大,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荊江經歷了中洲子(1967年)、上車灣(1969年)兩處人工裁彎以及沙灘子(1972年)自然裁彎,使其河長縮短了約78km。裁彎工程實施后,因下荊江不斷實施河勢控制工程與護岸工程,河道擺動幅度明顯減小,岸線穩定性得到了增強。目前下荊江已成為限制性彎曲河道。

總體沖淤變化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受人類活動、來沙減少、江湖關系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荊江河段河床總體上呈沖刷狀態,據統計,1957-2002年上荊江枯水河槽累計沖刷量為43099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43823萬m3;下荊江枯水河槽累計沖刷量為9825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17397萬m3。上荊江沖刷幅度大于下荊江,其中上荊江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而下荊江則表現為灘槽均沖的格局。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上游來沙大幅減少,荊江河段沖刷幅度較建庫前明顯加大,據統計(見表1),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8年間,上荊江枯水河槽沖刷20532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21045萬m3,下荊江枯水河槽沖刷21235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23431萬m3。

由此可見,三峽建庫后荊江河道河床沖刷量明顯增大,呈現灘槽均沖的狀態,從總體看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但是上荊江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占總沖刷量的比例從蓄水前1.6%提高至蓄水后8.9%,下荊江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也占了整個平灘河槽沖刷量的21.6%,因此三峽工程蓄水后,荊江河段總體表現為沖刷強度增大,且與航道條件密切相關的枯水河槽以上灘地部分沖刷量也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三峽水庫下游河床在達到新平衡狀態之前的非平衡調整過程中,由于來沙減少,總體表現為長距離長時段的河床沖刷,這固然能夠增加受沖河段的過流面積,但航道水深與過流面積并沒有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而是取決于河槽的沖刷部位與航槽位置是否一致。

對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沖刷,無疑對于航道條件的改善十分有利,如宜都淺區和枝江下淺區的改善。但是對于航槽以外區域的枯水河槽、平灘河槽或洪水河槽的沖刷,并不一定有利于航道條件改善,相反,一些有利岸灘邊界條件的沖刷會惡化通航條件,如整治前,太平口水道三八灘及臘林洲灘體的沖刷給北汊進口楊林磯邊灘提供了更大的淤展空間,其通航條件更加惡化;又如窯監河段烏龜洲洲體及頭部低灘的沖刷,致使汊道進口呈現多槽分流的格局,整治前航道條件極差。此外,河床沖刷造成水位下降問題對砂卵石河段航道條件影響較大,如蘆家河、枝江-江口段,在近年來枯水流量增加的情況下,水位仍然處于下降,由于淺區河床難以沖刷下切,航深處于惡化之勢。

因此,水庫下游清水沖刷對航道條件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類似情況在其它建庫河流也有發生,如漢江襄樊~利河口段在丹江口水庫建成后,雖然枯水流量增加,但航道的通航標準并沒有較大提高,航深和通航保證率仍維持建庫前的水平。

水位變化

由于河床沖刷下切,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頂托作用及河床地質不同的影響,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別,總體上位于荊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1、枝城水位變化

枝城站水位在枯水流量為5000m3/s下自1975-1980年期間開始有所降低,1987-1991年期間較1980-1987年期間降低約0.7m,此后水位下降趨緩,1991年至三峽工程運用前水位基本穩定。

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間)枝城站同流量下水位的變化(表2)可知,2010年與2002年相比,荊江河道進口枝城站在流量為20000m3/s時下降幅度較大,下降的數值約0.70m,枯水5000m3/s時累計下降0.26m。而流量在40000m3/s以上該站水位略有抬高。

2、沙市水位變化

在枯水流量為5000m3/s下1975-1980年期間(裁彎后)較1957-1966年期間(裁彎前)約下降1.3m,1980年以后受葛洲壩水庫運用后下游河道沖刷的影響水位又呈下降的趨勢,至1993年水位下降約1.2m;沙市站水位在平灘流量下1975-1987年間(裁彎后)較1957-1966年間(裁彎前)約下降1.0m,此后1987至1998年間水位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間)沙市站同流量下水位的變化(表3)可知,2010年與2002年相比,沙市站流量在5000m3/s時水位下降幅度較大,約1.06m。

3、監利水位變化

近幾十年來受螺山同流量下城陵磯水位不斷抬高的影響,監利站水位未呈現單一變化的趨勢。在枯水流量5000m3/s下1966-1975年水位較1957-1966年期間降低約0.7m,1975-1980年水位略有回升約為0.2m。此后至1998年水位基本穩定,1998年后受河段沖刷量加大影響,水位有所下降。

選擇湖區出流流量為5000m3/s一定時,分析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09年監利站水位流量:根據2003-2009年城陵磯流量一定時監利站水位流量關系(見圖2)可知,流量在6000m3/s 時,該站水位下降約0.37m;流量在10000m3/s 時,該站水位下降約0.22m,流量在20000m3/s 以上時,該站水位略有下降。

結語

三峽建庫后荊江河道河床沖刷量較蓄水前明顯增大,呈現灘槽均沖的狀態,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且灘地部分沖刷占總沖刷量的比例也有所提高;

水庫下游清水沖刷對航道條件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對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沖刷,對于航道條件的改善十分有利,但是對于航槽以外區域河槽的沖刷,有可能會惡化通航條件;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頂托作用及河床地質不同的影響,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別,總體上位于荊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作者單位:長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院。本項研究由 "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科技專項資助。)endprint

摘 要:根據三峽水庫蓄水以來荊江河段實測水沙、河道沖淤等實測資料,統計并分析了蓄水以來荊江河段河床沖淤變化及水位變化特點。分析指出,三峽水庫蓄水運用后,荊江河段來沙量大幅減少,總體沖刷量較蓄水前有所增大,且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與航道條件密切相關的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也有所增大;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關鍵詞:三峽工程 荊江 河床沖淤 水位變化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巨大的綜合效益。但是,三峽水庫的蓄水將改變壩下游河段的來水來沙條件,引起長距離的河床沖刷及水位下降,航道條件與河床沖刷關系密切。荊江河段為長江干流重點淺灘水道密集的河段,自身演變較為復雜,且受三峽影響最早最直接。因此,研究三峽水庫蓄水后,荊江河段河床沖淤及水位變化特點顯得尤為重要。

概況

荊江河段位于長江中游,上起枝城,下迄洞庭湖出口處的城陵磯,全長約347.2km,以藕池口為界,分上、下荊江。荊江北岸有支流沮漳河入匯,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調弦口(已于1959年建閘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資、沅、澧四水于城陵磯處匯入長江,構成非常復雜的江湖關系,見圖1。

上荊江為微彎河段,多彎曲分汊,長約171.5km。枝城至江口段為低山丘陵區向沖積平原區過渡的河段,兩岸多為低山丘陵控制,河岸穩定。下荊江上起藕池口,下迄洞庭湖出口處的城陵磯,全長約175.7km。歷史上,下荊江蜿蜒曲折,易發生自然裁彎,河道擺動幅度大,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荊江經歷了中洲子(1967年)、上車灣(1969年)兩處人工裁彎以及沙灘子(1972年)自然裁彎,使其河長縮短了約78km。裁彎工程實施后,因下荊江不斷實施河勢控制工程與護岸工程,河道擺動幅度明顯減小,岸線穩定性得到了增強。目前下荊江已成為限制性彎曲河道。

總體沖淤變化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受人類活動、來沙減少、江湖關系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荊江河段河床總體上呈沖刷狀態,據統計,1957-2002年上荊江枯水河槽累計沖刷量為43099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43823萬m3;下荊江枯水河槽累計沖刷量為9825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17397萬m3。上荊江沖刷幅度大于下荊江,其中上荊江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而下荊江則表現為灘槽均沖的格局。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上游來沙大幅減少,荊江河段沖刷幅度較建庫前明顯加大,據統計(見表1),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8年間,上荊江枯水河槽沖刷20532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21045萬m3,下荊江枯水河槽沖刷21235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23431萬m3。

由此可見,三峽建庫后荊江河道河床沖刷量明顯增大,呈現灘槽均沖的狀態,從總體看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但是上荊江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占總沖刷量的比例從蓄水前1.6%提高至蓄水后8.9%,下荊江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也占了整個平灘河槽沖刷量的21.6%,因此三峽工程蓄水后,荊江河段總體表現為沖刷強度增大,且與航道條件密切相關的枯水河槽以上灘地部分沖刷量也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三峽水庫下游河床在達到新平衡狀態之前的非平衡調整過程中,由于來沙減少,總體表現為長距離長時段的河床沖刷,這固然能夠增加受沖河段的過流面積,但航道水深與過流面積并沒有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而是取決于河槽的沖刷部位與航槽位置是否一致。

對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沖刷,無疑對于航道條件的改善十分有利,如宜都淺區和枝江下淺區的改善。但是對于航槽以外區域的枯水河槽、平灘河槽或洪水河槽的沖刷,并不一定有利于航道條件改善,相反,一些有利岸灘邊界條件的沖刷會惡化通航條件,如整治前,太平口水道三八灘及臘林洲灘體的沖刷給北汊進口楊林磯邊灘提供了更大的淤展空間,其通航條件更加惡化;又如窯監河段烏龜洲洲體及頭部低灘的沖刷,致使汊道進口呈現多槽分流的格局,整治前航道條件極差。此外,河床沖刷造成水位下降問題對砂卵石河段航道條件影響較大,如蘆家河、枝江-江口段,在近年來枯水流量增加的情況下,水位仍然處于下降,由于淺區河床難以沖刷下切,航深處于惡化之勢。

因此,水庫下游清水沖刷對航道條件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類似情況在其它建庫河流也有發生,如漢江襄樊~利河口段在丹江口水庫建成后,雖然枯水流量增加,但航道的通航標準并沒有較大提高,航深和通航保證率仍維持建庫前的水平。

水位變化

由于河床沖刷下切,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頂托作用及河床地質不同的影響,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別,總體上位于荊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1、枝城水位變化

枝城站水位在枯水流量為5000m3/s下自1975-1980年期間開始有所降低,1987-1991年期間較1980-1987年期間降低約0.7m,此后水位下降趨緩,1991年至三峽工程運用前水位基本穩定。

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間)枝城站同流量下水位的變化(表2)可知,2010年與2002年相比,荊江河道進口枝城站在流量為20000m3/s時下降幅度較大,下降的數值約0.70m,枯水5000m3/s時累計下降0.26m。而流量在40000m3/s以上該站水位略有抬高。

2、沙市水位變化

在枯水流量為5000m3/s下1975-1980年期間(裁彎后)較1957-1966年期間(裁彎前)約下降1.3m,1980年以后受葛洲壩水庫運用后下游河道沖刷的影響水位又呈下降的趨勢,至1993年水位下降約1.2m;沙市站水位在平灘流量下1975-1987年間(裁彎后)較1957-1966年間(裁彎前)約下降1.0m,此后1987至1998年間水位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間)沙市站同流量下水位的變化(表3)可知,2010年與2002年相比,沙市站流量在5000m3/s時水位下降幅度較大,約1.06m。

3、監利水位變化

近幾十年來受螺山同流量下城陵磯水位不斷抬高的影響,監利站水位未呈現單一變化的趨勢。在枯水流量5000m3/s下1966-1975年水位較1957-1966年期間降低約0.7m,1975-1980年水位略有回升約為0.2m。此后至1998年水位基本穩定,1998年后受河段沖刷量加大影響,水位有所下降。

選擇湖區出流流量為5000m3/s一定時,分析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09年監利站水位流量:根據2003-2009年城陵磯流量一定時監利站水位流量關系(見圖2)可知,流量在6000m3/s 時,該站水位下降約0.37m;流量在10000m3/s 時,該站水位下降約0.22m,流量在20000m3/s 以上時,該站水位略有下降。

結語

三峽建庫后荊江河道河床沖刷量較蓄水前明顯增大,呈現灘槽均沖的狀態,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且灘地部分沖刷占總沖刷量的比例也有所提高;

水庫下游清水沖刷對航道條件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對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沖刷,對于航道條件的改善十分有利,但是對于航槽以外區域河槽的沖刷,有可能會惡化通航條件;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頂托作用及河床地質不同的影響,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別,總體上位于荊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作者單位:長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院。本項研究由 "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科技專項資助。)endprint

摘 要:根據三峽水庫蓄水以來荊江河段實測水沙、河道沖淤等實測資料,統計并分析了蓄水以來荊江河段河床沖淤變化及水位變化特點。分析指出,三峽水庫蓄水運用后,荊江河段來沙量大幅減少,總體沖刷量較蓄水前有所增大,且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與航道條件密切相關的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也有所增大;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關鍵詞:三峽工程 荊江 河床沖淤 水位變化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巨大的綜合效益。但是,三峽水庫的蓄水將改變壩下游河段的來水來沙條件,引起長距離的河床沖刷及水位下降,航道條件與河床沖刷關系密切。荊江河段為長江干流重點淺灘水道密集的河段,自身演變較為復雜,且受三峽影響最早最直接。因此,研究三峽水庫蓄水后,荊江河段河床沖淤及水位變化特點顯得尤為重要。

概況

荊江河段位于長江中游,上起枝城,下迄洞庭湖出口處的城陵磯,全長約347.2km,以藕池口為界,分上、下荊江。荊江北岸有支流沮漳河入匯,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調弦口(已于1959年建閘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資、沅、澧四水于城陵磯處匯入長江,構成非常復雜的江湖關系,見圖1。

上荊江為微彎河段,多彎曲分汊,長約171.5km。枝城至江口段為低山丘陵區向沖積平原區過渡的河段,兩岸多為低山丘陵控制,河岸穩定。下荊江上起藕池口,下迄洞庭湖出口處的城陵磯,全長約175.7km。歷史上,下荊江蜿蜒曲折,易發生自然裁彎,河道擺動幅度大,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荊江經歷了中洲子(1967年)、上車灣(1969年)兩處人工裁彎以及沙灘子(1972年)自然裁彎,使其河長縮短了約78km。裁彎工程實施后,因下荊江不斷實施河勢控制工程與護岸工程,河道擺動幅度明顯減小,岸線穩定性得到了增強。目前下荊江已成為限制性彎曲河道。

總體沖淤變化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受人類活動、來沙減少、江湖關系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荊江河段河床總體上呈沖刷狀態,據統計,1957-2002年上荊江枯水河槽累計沖刷量為43099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43823萬m3;下荊江枯水河槽累計沖刷量為9825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17397萬m3。上荊江沖刷幅度大于下荊江,其中上荊江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而下荊江則表現為灘槽均沖的格局。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上游來沙大幅減少,荊江河段沖刷幅度較建庫前明顯加大,據統計(見表1),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8年間,上荊江枯水河槽沖刷20532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21045萬m3,下荊江枯水河槽沖刷21235萬m3,平灘河槽累計沖刷量為23431萬m3。

由此可見,三峽建庫后荊江河道河床沖刷量明顯增大,呈現灘槽均沖的狀態,從總體看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但是上荊江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占總沖刷量的比例從蓄水前1.6%提高至蓄水后8.9%,下荊江枯水河槽以上的灘地部分沖刷也占了整個平灘河槽沖刷量的21.6%,因此三峽工程蓄水后,荊江河段總體表現為沖刷強度增大,且與航道條件密切相關的枯水河槽以上灘地部分沖刷量也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三峽水庫下游河床在達到新平衡狀態之前的非平衡調整過程中,由于來沙減少,總體表現為長距離長時段的河床沖刷,這固然能夠增加受沖河段的過流面積,但航道水深與過流面積并沒有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而是取決于河槽的沖刷部位與航槽位置是否一致。

對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沖刷,無疑對于航道條件的改善十分有利,如宜都淺區和枝江下淺區的改善。但是對于航槽以外區域的枯水河槽、平灘河槽或洪水河槽的沖刷,并不一定有利于航道條件改善,相反,一些有利岸灘邊界條件的沖刷會惡化通航條件,如整治前,太平口水道三八灘及臘林洲灘體的沖刷給北汊進口楊林磯邊灘提供了更大的淤展空間,其通航條件更加惡化;又如窯監河段烏龜洲洲體及頭部低灘的沖刷,致使汊道進口呈現多槽分流的格局,整治前航道條件極差。此外,河床沖刷造成水位下降問題對砂卵石河段航道條件影響較大,如蘆家河、枝江-江口段,在近年來枯水流量增加的情況下,水位仍然處于下降,由于淺區河床難以沖刷下切,航深處于惡化之勢。

因此,水庫下游清水沖刷對航道條件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類似情況在其它建庫河流也有發生,如漢江襄樊~利河口段在丹江口水庫建成后,雖然枯水流量增加,但航道的通航標準并沒有較大提高,航深和通航保證率仍維持建庫前的水平。

水位變化

由于河床沖刷下切,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頂托作用及河床地質不同的影響,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別,總體上位于荊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1、枝城水位變化

枝城站水位在枯水流量為5000m3/s下自1975-1980年期間開始有所降低,1987-1991年期間較1980-1987年期間降低約0.7m,此后水位下降趨緩,1991年至三峽工程運用前水位基本穩定。

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間)枝城站同流量下水位的變化(表2)可知,2010年與2002年相比,荊江河道進口枝城站在流量為20000m3/s時下降幅度較大,下降的數值約0.70m,枯水5000m3/s時累計下降0.26m。而流量在40000m3/s以上該站水位略有抬高。

2、沙市水位變化

在枯水流量為5000m3/s下1975-1980年期間(裁彎后)較1957-1966年期間(裁彎前)約下降1.3m,1980年以后受葛洲壩水庫運用后下游河道沖刷的影響水位又呈下降的趨勢,至1993年水位下降約1.2m;沙市站水位在平灘流量下1975-1987年間(裁彎后)較1957-1966年間(裁彎前)約下降1.0m,此后1987至1998年間水位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間)沙市站同流量下水位的變化(表3)可知,2010年與2002年相比,沙市站流量在5000m3/s時水位下降幅度較大,約1.06m。

3、監利水位變化

近幾十年來受螺山同流量下城陵磯水位不斷抬高的影響,監利站水位未呈現單一變化的趨勢。在枯水流量5000m3/s下1966-1975年水位較1957-1966年期間降低約0.7m,1975-1980年水位略有回升約為0.2m。此后至1998年水位基本穩定,1998年后受河段沖刷量加大影響,水位有所下降。

選擇湖區出流流量為5000m3/s一定時,分析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09年監利站水位流量:根據2003-2009年城陵磯流量一定時監利站水位流量關系(見圖2)可知,流量在6000m3/s 時,該站水位下降約0.37m;流量在10000m3/s 時,該站水位下降約0.22m,流量在20000m3/s 以上時,該站水位略有下降。

結語

三峽建庫后荊江河道河床沖刷量較蓄水前明顯增大,呈現灘槽均沖的狀態,沖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且灘地部分沖刷占總沖刷量的比例也有所提高;

水庫下游清水沖刷對航道條件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對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沖刷,對于航道條件的改善十分有利,但是對于航槽以外區域河槽的沖刷,有可能會惡化通航條件;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頂托作用及河床地質不同的影響,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別,總體上位于荊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臨近城陵磯的荊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較小,而緊鄰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較大。

(作者單位:長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院。本項研究由 "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科技專項資助。)endprint

猜你喜歡
三峽工程
三峽電站是何時全部投產的?
三峽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三峽升船機建設運行及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研究
長江三峽工程的哲學分析
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的影響及政策分析模型研究
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的影響及政策分析模型研究
大跨度、高空現澆鋼筋混凝土梁系施工技術
規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為三峽工程集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