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多元文化中的初中語文教學

2014-07-25 06:25文/韓鳳清
新課程·上旬 2014年5期
關鍵詞:理論研究語言教學初中語文

文/韓鳳清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重要任務,是溝通世界的橋梁。語言教學的理論研究對初中語文教學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因此,就需要用有效的教學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指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言教學;理論研究

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初中語文擔負著培養和提高中學生語言素養的重任。初中生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提高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不斷提高對語言的理解運用水平,增加詞匯的積累量。而語文教學一定意義上就是語言教學。因此,在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應把語言教學作為中心環節來抓。

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目的”中指出:“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毙戮幗滩脑谶@方面為語言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與以往相比較,課后習題中的語言訓練的比重明顯增加。如何強化語言教學,教師應加強語言教學的研究。

語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相關理論研究不斷發展。本文將從語言教學的研究背景意義出發,重點結合初中語文的文學作品、詩歌及文言文等方面進行研究,為我國教育工作者的語言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一、初中語文語言教學綜述

審視與回顧初中語文教學近年來的理論研究,揭示了很多問題,為相關的研究提供理論的視角和研究的平臺。目前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共識,相關理論研究很多。

語言是嚴謹的,尤其是在語言教學中。正如韓雪萍所言,目前的語言知識內容本身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把語言規律當成學習語言的規律,缺乏獨具特色的漢語語言學知識,與當代語用學研究成果隔膜。漢語有著幾千年的傳承與積淀,學習它就是學習語言文化及其言語藝術。語言教學需要科學嚴謹、扎扎實實地研究論證。

語言教學是為了引導學生如何品味與運用語言,而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語言就是中間的載體,所以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語言功底與綜合素養。教師灌輸式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學生對語言的興趣降低。這就意味著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自身理論水平,敢于實踐,積極優化初中語言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正處于增長期,我們必須要著重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在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語言教學方法,雖然各個國家的語言不同,但是方法卻有著可以借鑒的地方。我國語言教學正走在課改的前沿,比如,開設一些綜合主題課、活動教學等。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下,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定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是否具備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爾曾經指出成功的秘訣在于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激發學生對語言的興趣是語言教學的動力。

二、語文教材中語言教學理論研究

王榮生說:“語文教材內容,是語文教材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指為了有效地反映、傳遞課程內容諸要素而組織的文字與非文字材料及所傳遞的信息?!比私贪孢x文所涉領域更廣闊,它們大多是短小精美的名家名篇。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重點結合初中語文的文學作品、詩歌及文言文等方面進行研究。

1.文學作品語言教學

巧妙借助作品背景,深化語言理解。在語文課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與孫犁的《荷花淀》,二者在語言教學時,需要探究其背景。同樣的荷花,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創作目的,會產生不同的藝術現象。

緊緊結合主題,探究語言的藝術化。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不是隨意而然的,經過藝術雕琢的語言與主題相扣。教材都是精挑細選的,教師的語言教學應該順應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語言做賞析。

2.詩歌作品語言教學

文學領域中的詩歌體一直都是影響我國文學作品的重要藝術形式,詩歌語言中所蘊含的獨特的語言美感對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拓展學生視野、激發想象空間等有著深遠的影響。

通過詩歌語言教學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漢字的使用價值,這展示了中華文字的美感。要理解整首詩歌,需要從單個語言文字組成的詩歌的意境出發。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意由心生,回味無窮,這就是詩歌語言的魅力所在。

3.文言文語言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人們開始重視古典文學。文言文中蘊涵了我國古代優秀的文化知識,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文言文語言教學上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文言文語言簡練,含義生動。其語言與歷史緊密結合,逐詞逐句的分析,單個語言在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用途和意義。

語文教師應該加強自己的素質,加強對古漢語的研究,掌握深厚的文言文知識,提高自己對文言文的鑒賞能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水平。

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是無止境的,它應該是語文教學之中重要的、永恒的主題。語言能力是語言技能經過長期訓練達到熟練程度而形成的一種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堅持語言教學研究,不斷引入新理念,將時代特色融入實踐教學中。因此,我們要加深對這方面的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積極創新理論體系,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陳黎明.語文教學的實質是言語交際[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

[4]任雪.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研究[J].華章, 2010(24).

[5]倪玉平.試論初中語文詩歌語言教學的美育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8):106-106.

編輯 郭曉云

猜你喜歡
理論研究語言教學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淺談西班牙語歌曲在教學中的運用
淺析我國競技健美操研究現狀與趨勢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