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探究新方法,講活政治課

2014-07-25 19:29文/陽志祥
新課程·上旬 2014年5期
關鍵詞:主體地位創新意識政治課

文/陽志祥

摘 要:新的教育理念呼喚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模式,轉變教師的角色,新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如何提高政治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真正使政治課成為學生的最愛,只有講“活”政治課,才是政治課教學的唯一出路,也只有“活”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主體地位;創新意識;政治課

傳統的教育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壟斷者、傳播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的、從屬的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得到充分的發揮。新課程強調學習過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本質上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自主的、能動的、富有創造性的。于是,講活政治課便成為擺在每位政治教師面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活用資源,深研教材,鼓勵創新就是講活政治課的必要條件。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認為要講活政治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提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教師要變“指揮者”為“引導者”。比如,在講“銀行”“消費”等內容時,先讓學生去某個銀行實地考察,做好記錄,讓學生去市場買東西,記錄好購買地點、商品名稱、數量、單價、購買過程、心理體驗等相關內容。上課時,利用學生的調查,有關記錄,結合教材知識共同探討、學習。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求知欲和好奇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學生更強烈,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往往不滿足于書本上的結論和問題的現成答案,而會積極地去思考、探索,試圖發現新問題,作出新解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富有創新意識,設計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那種強烈的探索欲望,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教材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學中就要遵循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深入淺出,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去幫助學生進行分析理解,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用錄音、錄像、幻燈片等多媒體直觀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教學更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加。比如,講社會發展史中的生產力概念時,可用電教媒體展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工具,如石器—金屬工具—鐵制工具—機器大生產,讓學生認識到生產工具的改進及廣泛應用對不同社會生產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他們真正懂得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體驗到創造在革新生產工具、促進生產發展及推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性。

三、注重巧用時事教學,講活政治課

在我對學生的一項“我喜歡怎樣的政治課”的調查中發現,80%都提到喜歡教師在課堂中穿插一些時政熱點問題。這個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時政熱點比較感興趣。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能結合恰當運用當前的時事熱點問題,實現科學教學與時事教育有機結合,這樣做不僅體現了政治課的時效性與實踐性的兩大特征,同時,也使政治課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時刻關注近期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與問題,隨時把熱點引入課堂,使其成為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我在講“弘揚民族精神”這一課時,把我國“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引入了課堂,由于當時“神舟六號”剛剛發射不久,學生都很感興趣,這個新鮮事例,既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載人航天精神,更讓學生提高了學習的熱情。

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講活政治課

利用現代媒體進行教學,使教學生動、形象、感染力強,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多媒體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無味的弊端,它將各種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直觀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把視覺、聽覺等調動起來,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我在講《走進世界貿易組織》一課時,運用多媒體技術,插入了有關中國入世的圖片、錄音和視頻資料,學生觀看完后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積極地進入了相關問題的討論,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五、理論聯系實際,知行統一,提高實踐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教學的基本原則,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決定的,也是學生掌握知識認識活動的客觀要求。教材中的探究與實踐課,它實現學問性知識與體驗性知識、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有機結合。通過自主的、創造性的體驗與探索活動,使學生身心得以和諧的發展。為此,我認為應充分利用教材中“探究與實踐”等欄目,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培養學生責任感,提高實踐能力。比如,講到《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對學校周邊的環境、校園內的環境進行調查,給自己思考,同學商議論證后,向有關部門提出治理環境的具體建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活動中,學生給學校提出建議,建議學校在每個垃圾站多設幾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貼上垃圾分類標簽,每一個學生都按標簽投放不同的垃圾。

總之,新課程下的教師應實現角色的轉化,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要努力做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新課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閻立欽,創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靳玉樂.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國芳.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幾點新思考[J].教育前沿,2007(6).

編輯 韓 曉

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體地位創新意識政治課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淺談高考政治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尊重主體地位,彰顯人文關懷
淺析參與式教學法的運用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