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蕓豆種子淋雨后生命力的變化研究

2014-07-28 02:53廖貴等
長江蔬菜·學術版 2014年5期
關鍵詞:淋雨

廖貴等

摘 要:為探索蕓豆種子受到雨淋后活力的變化規律和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措施,以自然風干種子為材料,人工模擬降雨條件,當經不同雨淋處理的種子含水量達到入庫標準后,進行室內發芽勢、發芽率檢測,室外單粒點播、室外穴播試驗,鑒定種子活力和田間出苗情況。試驗結果表明,在收儲晾曬過程中,種子遭受雨淋,其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降低,田間出苗數減少,發芽勢下降尤為顯著。種子淋雨后只要馬上瀝干水分并及時晾曬,不會造成田間的缺苗斷壟,仍能達到國家二級種子質量標準,不會給種子加工企業和菜農帶來損失。

關鍵詞:菜蕓豆;淋雨;種子生命力

中圖分類號:S6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4)10-0036-02

菜蕓豆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品種,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從南至北、由東到西都有廣泛種植,無論城鄉都是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種[1,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保健意識的增強,菜蕓豆作為食用蛋白資源和現代功能食品的重要原料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華北地區菜蕓豆種子收獲期一般在6~7月,即該區域的雨季,在收儲晾曬過程中難免遭受雨淋,影響種子活力,降低種子質量,給種子生產、加工企業和蔬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但影響程度在現有文獻中少有報道。通過蕓豆種子的淋雨試驗研究,對淋雨后種子的活力及淋雨對種子發芽率、發芽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總結,旨在為種子企業和菜農生產提供借鑒,為蔬菜生產服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選用豐蕓一號[3],該品種由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鮮莢淡綠色,長扁條形,莢長18~20 cm,莢寬1.8~2 cm,具有早熟、高產、抗病、纖維少、食味佳等特點。

1.2 種子處理

選用正常成熟的種子,在自然條件下風干,當種子含水量達到14%~15%時,人工模擬降雨20~

30 mm,使種子在水中浸泡2 h。

1.3 試驗處理

試驗于2013年進行,共設3個處理,A.對照(CK),種子正常風干,未受到雨淋;B.受到雨淋浸泡,將種子瀝干后以3~4 cm厚平攤于能自然通風的室內,次日室外自然曬干,達到入庫標準;C.受到雨淋浸泡,將種子淋干后以3~4 cm厚平攤于能自然通風的室內,第3天室外自然曬干,達到入庫標準。每處理重復3次。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①試驗室發芽勢、發芽率測定。

②田間單粒點播試驗,每處理100粒種子,檢測田間出苗數。

③田間穴播試驗,每穴4粒種子,共播種100穴,檢測空穴率和每穴平均出苗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淋雨對種子發芽勢、發芽率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看出,受到雨淋后菜蕓豆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顯著變化,2個雨淋處理的發芽勢分別較對照降低4.9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雨淋對發芽率影響相對較小,雨淋處理的發芽率分別降低0.6個百分點和10.5個百分點。說明種子受到雨淋后立即瀝干水分,平攤室內并保持通風,次日及時晾曬,對種子的發芽勢稍有影響,對發芽率影響不大;晾曬不及時,等2~3 d再曬干將使種子喪失10個百分點的發芽率。

2.2 淋雨對種子出苗能力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2個受雨淋的處理與對照相比,田間出苗數的變化與室內發芽勢、發芽率的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對B處理發芽率影響較小,田間出苗稍顯慢,出苗數與對照一致,未受到影響。C處理不僅出苗緩慢,而且出苗率明顯偏低,較對照減少10.7個百分點。

2.3 受到雨淋的種子在生產條件下的表現

田間穴播試驗的目的就是檢測各處理在實際生產中的表現。從表3中可以看出,各處理的空穴率均為0,沒有出現空穴的現象,A、B、C各處理每穴平均出苗數分別為3.9、3.9、3.4株,對實際生產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3 討論與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菜蕓豆種子受到雨淋浸泡后,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降低,田間出苗數減少。發芽勢下降尤為顯著,但不會造成田間的缺苗斷壟。淋雨后的種子只要馬上瀝干水分,及時晾曬,仍能達到國家二級種子質量標準,而應用于蔬菜生產,不會給菜農帶來生產損失。

本試驗只針對1個品種進行了1 a的試驗,不同品種間的反應可能會有差異,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試驗;種子淋雨的后處理是不得以而為的補救措施,不宜提倡。

參考文獻

[1] 黨根友.蕓豆栽培品種經濟性狀及種子貯藏蛋白特性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 齊艷春.蕓豆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9(1):42-43.

[3] 袁素芳,陳鳳金,張樹林,等.豐蕓1號菜豆選育及應用[Z].國家科技成果.

摘 要:為探索蕓豆種子受到雨淋后活力的變化規律和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措施,以自然風干種子為材料,人工模擬降雨條件,當經不同雨淋處理的種子含水量達到入庫標準后,進行室內發芽勢、發芽率檢測,室外單粒點播、室外穴播試驗,鑒定種子活力和田間出苗情況。試驗結果表明,在收儲晾曬過程中,種子遭受雨淋,其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降低,田間出苗數減少,發芽勢下降尤為顯著。種子淋雨后只要馬上瀝干水分并及時晾曬,不會造成田間的缺苗斷壟,仍能達到國家二級種子質量標準,不會給種子加工企業和菜農帶來損失。

關鍵詞:菜蕓豆;淋雨;種子生命力

中圖分類號:S6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4)10-0036-02

菜蕓豆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品種,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從南至北、由東到西都有廣泛種植,無論城鄉都是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種[1,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保健意識的增強,菜蕓豆作為食用蛋白資源和現代功能食品的重要原料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華北地區菜蕓豆種子收獲期一般在6~7月,即該區域的雨季,在收儲晾曬過程中難免遭受雨淋,影響種子活力,降低種子質量,給種子生產、加工企業和蔬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但影響程度在現有文獻中少有報道。通過蕓豆種子的淋雨試驗研究,對淋雨后種子的活力及淋雨對種子發芽率、發芽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總結,旨在為種子企業和菜農生產提供借鑒,為蔬菜生產服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選用豐蕓一號[3],該品種由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鮮莢淡綠色,長扁條形,莢長18~20 cm,莢寬1.8~2 cm,具有早熟、高產、抗病、纖維少、食味佳等特點。

1.2 種子處理

選用正常成熟的種子,在自然條件下風干,當種子含水量達到14%~15%時,人工模擬降雨20~

30 mm,使種子在水中浸泡2 h。

1.3 試驗處理

試驗于2013年進行,共設3個處理,A.對照(CK),種子正常風干,未受到雨淋;B.受到雨淋浸泡,將種子瀝干后以3~4 cm厚平攤于能自然通風的室內,次日室外自然曬干,達到入庫標準;C.受到雨淋浸泡,將種子淋干后以3~4 cm厚平攤于能自然通風的室內,第3天室外自然曬干,達到入庫標準。每處理重復3次。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①試驗室發芽勢、發芽率測定。

②田間單粒點播試驗,每處理100粒種子,檢測田間出苗數。

③田間穴播試驗,每穴4粒種子,共播種100穴,檢測空穴率和每穴平均出苗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淋雨對種子發芽勢、發芽率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看出,受到雨淋后菜蕓豆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顯著變化,2個雨淋處理的發芽勢分別較對照降低4.9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雨淋對發芽率影響相對較小,雨淋處理的發芽率分別降低0.6個百分點和10.5個百分點。說明種子受到雨淋后立即瀝干水分,平攤室內并保持通風,次日及時晾曬,對種子的發芽勢稍有影響,對發芽率影響不大;晾曬不及時,等2~3 d再曬干將使種子喪失10個百分點的發芽率。

2.2 淋雨對種子出苗能力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2個受雨淋的處理與對照相比,田間出苗數的變化與室內發芽勢、發芽率的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對B處理發芽率影響較小,田間出苗稍顯慢,出苗數與對照一致,未受到影響。C處理不僅出苗緩慢,而且出苗率明顯偏低,較對照減少10.7個百分點。

2.3 受到雨淋的種子在生產條件下的表現

田間穴播試驗的目的就是檢測各處理在實際生產中的表現。從表3中可以看出,各處理的空穴率均為0,沒有出現空穴的現象,A、B、C各處理每穴平均出苗數分別為3.9、3.9、3.4株,對實際生產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3 討論與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菜蕓豆種子受到雨淋浸泡后,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降低,田間出苗數減少。發芽勢下降尤為顯著,但不會造成田間的缺苗斷壟。淋雨后的種子只要馬上瀝干水分,及時晾曬,仍能達到國家二級種子質量標準,而應用于蔬菜生產,不會給菜農帶來生產損失。

本試驗只針對1個品種進行了1 a的試驗,不同品種間的反應可能會有差異,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試驗;種子淋雨的后處理是不得以而為的補救措施,不宜提倡。

參考文獻

[1] 黨根友.蕓豆栽培品種經濟性狀及種子貯藏蛋白特性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 齊艷春.蕓豆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9(1):42-43.

[3] 袁素芳,陳鳳金,張樹林,等.豐蕓1號菜豆選育及應用[Z].國家科技成果.

摘 要:為探索蕓豆種子受到雨淋后活力的變化規律和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措施,以自然風干種子為材料,人工模擬降雨條件,當經不同雨淋處理的種子含水量達到入庫標準后,進行室內發芽勢、發芽率檢測,室外單粒點播、室外穴播試驗,鑒定種子活力和田間出苗情況。試驗結果表明,在收儲晾曬過程中,種子遭受雨淋,其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降低,田間出苗數減少,發芽勢下降尤為顯著。種子淋雨后只要馬上瀝干水分并及時晾曬,不會造成田間的缺苗斷壟,仍能達到國家二級種子質量標準,不會給種子加工企業和菜農帶來損失。

關鍵詞:菜蕓豆;淋雨;種子生命力

中圖分類號:S6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4)10-0036-02

菜蕓豆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品種,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從南至北、由東到西都有廣泛種植,無論城鄉都是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種[1,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保健意識的增強,菜蕓豆作為食用蛋白資源和現代功能食品的重要原料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華北地區菜蕓豆種子收獲期一般在6~7月,即該區域的雨季,在收儲晾曬過程中難免遭受雨淋,影響種子活力,降低種子質量,給種子生產、加工企業和蔬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但影響程度在現有文獻中少有報道。通過蕓豆種子的淋雨試驗研究,對淋雨后種子的活力及淋雨對種子發芽率、發芽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總結,旨在為種子企業和菜農生產提供借鑒,為蔬菜生產服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選用豐蕓一號[3],該品種由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鮮莢淡綠色,長扁條形,莢長18~20 cm,莢寬1.8~2 cm,具有早熟、高產、抗病、纖維少、食味佳等特點。

1.2 種子處理

選用正常成熟的種子,在自然條件下風干,當種子含水量達到14%~15%時,人工模擬降雨20~

30 mm,使種子在水中浸泡2 h。

1.3 試驗處理

試驗于2013年進行,共設3個處理,A.對照(CK),種子正常風干,未受到雨淋;B.受到雨淋浸泡,將種子瀝干后以3~4 cm厚平攤于能自然通風的室內,次日室外自然曬干,達到入庫標準;C.受到雨淋浸泡,將種子淋干后以3~4 cm厚平攤于能自然通風的室內,第3天室外自然曬干,達到入庫標準。每處理重復3次。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①試驗室發芽勢、發芽率測定。

②田間單粒點播試驗,每處理100粒種子,檢測田間出苗數。

③田間穴播試驗,每穴4粒種子,共播種100穴,檢測空穴率和每穴平均出苗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淋雨對種子發芽勢、發芽率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看出,受到雨淋后菜蕓豆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顯著變化,2個雨淋處理的發芽勢分別較對照降低4.9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雨淋對發芽率影響相對較小,雨淋處理的發芽率分別降低0.6個百分點和10.5個百分點。說明種子受到雨淋后立即瀝干水分,平攤室內并保持通風,次日及時晾曬,對種子的發芽勢稍有影響,對發芽率影響不大;晾曬不及時,等2~3 d再曬干將使種子喪失10個百分點的發芽率。

2.2 淋雨對種子出苗能力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2個受雨淋的處理與對照相比,田間出苗數的變化與室內發芽勢、發芽率的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對B處理發芽率影響較小,田間出苗稍顯慢,出苗數與對照一致,未受到影響。C處理不僅出苗緩慢,而且出苗率明顯偏低,較對照減少10.7個百分點。

2.3 受到雨淋的種子在生產條件下的表現

田間穴播試驗的目的就是檢測各處理在實際生產中的表現。從表3中可以看出,各處理的空穴率均為0,沒有出現空穴的現象,A、B、C各處理每穴平均出苗數分別為3.9、3.9、3.4株,對實際生產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3 討論與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菜蕓豆種子受到雨淋浸泡后,發芽勢、發芽率均有降低,田間出苗數減少。發芽勢下降尤為顯著,但不會造成田間的缺苗斷壟。淋雨后的種子只要馬上瀝干水分,及時晾曬,仍能達到國家二級種子質量標準,而應用于蔬菜生產,不會給菜農帶來生產損失。

本試驗只針對1個品種進行了1 a的試驗,不同品種間的反應可能會有差異,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試驗;種子淋雨的后處理是不得以而為的補救措施,不宜提倡。

參考文獻

[1] 黨根友.蕓豆栽培品種經濟性狀及種子貯藏蛋白特性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 齊艷春.蕓豆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9(1):42-43.

[3] 袁素芳,陳鳳金,張樹林,等.豐蕓1號菜豆選育及應用[Z].國家科技成果.

猜你喜歡
淋雨
念你的詩
下雨沒傘,跑嗎?
淋雨
前面也是雨
雨中行走如何使淋雨量最少
電動車淋雨后小心短路
打傘的人
小青蛙淋雨
淋雨
淋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