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租房柔性退出機制研究

2014-08-08 14:24常志朋王先柱
關鍵詞:退出機制廉租房柔性

常志朋+王先柱

作者簡介: 常志朋(1978-),男,吉林榆樹人,講師,博士生,主要從事項目評估、多準則決策,管理綜合評價等研究,E-Mail:changzp@126com;王先柱(1980-),男,安徽安慶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房地產經濟與金融等研究

摘要: 針對廉租房剛性退出機制失靈的問題,首先分析了剛性退出機制失靈的原因,并根據其原因建立了以個人申報和社區評估為主的保障對象收入二元評估機制;然后根據所得到的保障對象個人申報收入和社區評估收入,利用模糊隸屬度函數將二者的剛性退出邊界進行模糊化,實現了對保障對象的柔性劃分,并針對劃分結果設計了相應的退出效率柔性提升機制;最后通過仿真案例驗證了柔性退出機制可行。

關鍵詞:廉租房;柔性;退出機制;評估機制

中圖分類號:F29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055X(2014)02-0000-00

一、引言

自從我國實施廉租房制度以來,越來越多的低收入人群解決了住房問題 [1],但是“騙租”、“轉租”、“拒退”等現象也隨之增多,導致廉租房退出效率低下。為提升廉租房退出效率,一些學者開始關注廉租房退出機制,目前關于廉租房退出機制的研究主要在剛性框架下進行,但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加強剛性論。這部分學者認為,提高廉租房退出效率應該加大違約者的懲罰力度。如彭晶 [2](2011)認為應該通過法律加強對違約者的懲罰,曹小琳等 [3](2012)認為關于這方面的法律應該多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可以通過立法規范各管理部門的職責,建立嚴厲的懲罰退出機制,提高投機成本。另一種是剛中帶柔論。這部分學者認為提升廉租房退出效率,不但要加強懲罰的剛性,還要完善退出后保障機制的柔性。如巴曙松 [4](2012)等主張建立獎懲兼備的退出機制,對于主動退出的要加大獎勵,對于“瞞報”或“拒退”的要加大懲罰力度。

無論是“加強剛性”還是“剛中帶柔”都是首先假設政府能夠對廉租房保障對象的收入進行有效監管,然后政府根據保障對象的收入將保障對象剛性劃分為“退”與“不退”兩部分,對該退而“不退”的加大懲罰,對不該退而“退出”的加大保障力度 [9]。然而現實中的廉租房保障對象多為無固定工作的低收入人群,收入具有多元化、隱性化的特點,政府很難有效監管保障對象的收入 [10]。因此政府對廉租房保障對象“退”與“不退”的劃分不能簡單的以“一刀切”的方式處理,應根據所掌握的保障對象收入對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并“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地制定救助、補償、保障和懲罰機制激勵他們退出。本文認為在柔性框架下使退出機制保持一定的剛性更有利于退出效率的提升,也符合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是未來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的研究趨勢。

二、廉租房剛性退出機制失靈的原因

目前在剛性框架下的廉租房退出機制研究都是建立在如下命題成立的基礎之上:

命題:政府能夠有效監管保障對象的收入。

該命題也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保障對象的真實收入I′與政府監管得到的保障對象收入I接近或相等,即I′-I→0。

假設上述命題成立,即I′-I→0的情況下,在剛性退出機制下可以達到提升退出效率的目的,因為保障對象的真實收入政府能夠進行有效監管,保障對象不具備和政府博弈的條件。但是假設上述命題不成立,即在加大懲罰的情況下,保障對象的真實收入I′與政府監管得到的保障對象收入I的差距仍然很大或明顯不相等,就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當I′

(2)當I′>I時,即保障對象的真實收入I′被“低”估。在這種情況下,保障對象的真實收入I′超過政府制定的退出標準,如果政府沒有要求其“退出”,一方面影響廉租房退出效率,不能做到“應退盡退”,另一方面會出現“騙租”、“轉租”現象,從而造成政府管理缺失的社會定位,同時大量“騙租”、“轉租”現象的出現也會影響到其他保障對象對退出機制公平性的認可,進而會在其他保障對象中出現“瞞報”、“拒退”的現象,產生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廉租房退出機制失靈。

通過以上分析,政府在不能有效監管保障對象收入的情況下,對保障對象進行剛性劃分是導致現有退出機制失靈的主要原因。

三、廉租房保障對象收入

評估機制的構建

如何對保障對象的收入進行有效監管,本文認為在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健全個人信用制度的情況下,政府對保障對象的收入監管完全依靠個人申報并不可行,通過社區評估雖然能從生活、消費等方面反映保障對象的收入水平,但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為全面、有效的評估保障對象的收入水平,政府可以建立以個人申報和社區評估為主的二元評估機制,但是要建立相應的制約機制來保證個人申報的收入信息和社區的評估信息可靠。由于政府和保障對象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保障對象為追求個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會瞞報自己的真實收入情況,從而導致個人申報的收入信息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為提高個人申報收入信息的可靠性,政府既要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懲罰那些因為“瞞報”而沒有退出的保障對象,又要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保障那些因為“實報”而退出的保障對象,這樣就可以把保障對象申報收入信息的不靠性壓縮到最小,圖1為個人收入申報機制。

本文認為在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健全個人信用制度的情況下,政府對保障對象的收入監管完全依靠個人申報并不可行,通過社區評估雖然能從生活、消費等方面反映保障對象的收入水平,但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為全面、有效的評估保障對象的收入水平,政府可以建立以個人申報和社區評估為主的二元評估機制,但是要建立相應的制約機制來保證個人申報的收入信息和社區的評估信息可靠。由于,政府和保障對象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保障對象為追求個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會瞞報自己的真實收入情況,從而導致個人申報的收入信息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為提高個人申報收入信息的可靠性,政府既要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懲罰那些因為“瞞報”而沒有退出的保障對象,又要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保障那些因為“實報”而退出的保障對象,這樣就可以把保障對象申報收入信息的不靠性壓縮到最小。圖1為個人收入申報機制。

圖1個人收入申報機制

廉租房保障對象所在的社區由于經常與保障對象接觸,可以從生活、消費的角度對保障對象的收入水平進行評估,但是需要政府和社區之間建立委托代理關系來保證社區能夠對保障對象的收入做出客觀、準確的評估。社區可以同物業管理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社區中的其他保障對象、獨立的志愿者等建立委托代理關系,組成社區評估委員會,由社區評估委員會按照政府的要求收集信息,最后社區評估委員會進行民主討論給出評估值。圖2為社區評估機制。

圖2社區評估機制

政府既是廉租房的管理者又是保障對象是否退出的最終決定者,因此政府的行為需要接受社會監督。另外,保障對象也需要接受社會的監督,防止“瞞報”、“騙租”、“轉租”等行為的發生。綜合以上分析,本文構建了如圖3所示的廉租房保障對象收入評估機制,在該評估機制中所有參與主體都設計了相應的制約機制,以保證收入評估的可靠性。

圖3保障對象收入評估機制

四、廉租房保障對象柔性劃分模型

根據圖3所示的保障對象收入二元評估機制,本文構建了如下保障對象收入二元評估模型,為便于說明,該模型的數學描述如下:

設di|i=1,2,…,m為m個需要評估是否退出的保障對象,a i(i=1,2,…,m)為保障對象di(i=1,2,…,m)申報的個人收入;xj|j=1,2,…,n為社區評估指標集,wj(j=1,2,…,n)為指標xj(j=1,2,…,n)的權重,且0≤wj≤1,∑nj=1wj=1;b ij為保障對象di(i=1,2,…,m)關于指標xj(j=1,2,…,n)的評估值,該評估值由社區評估委員會民主討論,打分確定,且0≤b ij≤1。

為便于比較,需要將保障對象di(i=1,2,…,m)申報的收入a i(i=1,2,…,m)進行如下規范化處理:

I (i)1=aimaxai1≤i≤m,i=1,2,…,m

對于社區評估委員會對保障對象的評估值b ij(i=1,2,…,m,j=1,2,…,n)需要消除指標不同物理量綱對評估結果的影響,因此要對效益型和成本型評估指標值進行規范化處理,具體規范化公式如下 [16]:

1)效益型指標

2)成本型指標

社區評估委員會對保障對象di(i=1,2,…,m)的綜合評估值可以表示為

設個人申報收入I 1的退出邊界為t1,社區收入評估值I2的退出邊界為t2,則在二維平面上對保障對象進行剛性劃分,如圖4。

[TP常志朋

4.

圖4保障對象剛性劃分

如果按照圖4的剛性劃分方法,不但會使一些由于偶然因素滿足退出條件的保障對象退出,而且還會使一些保障對象因為瞞報而沒有退出,使廉租房退出效率下降。為了提升廉租房退出效率,本文利用中間型柯西模糊分布 [17]作為模糊隸屬度函數對剛性退出邊界進行模糊化,對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特別是要重點分析退出邊界兩邊的保障對象,這兩部分保障對象往往容易出現“拒退”、“騙租”、“轉租”現象,使退出效率下降??挛髂:植嫉暮瘮当磉_式為為正偶數

圖5為式的函數分布形式,令s=2,x=I,則式可以重新定義為

圖5中間型柯西模糊分布

μA(I)=11+t(I-t)2

式中的I為保障對象的收入,t為政府制定的剛性退出邊界,根據模糊集λ截集的定義 [17]將剛性退出邊界t進行模糊化,如圖6。

6.TIF;S+0mm;X-+2mm;Z;Y,BP]

圖6退出邊界模糊化

從圖6可以看出,在剛性退出邊界t給定的情況下,t兩邊的模糊區間△由λ決定,故可令

由式得I= ,因為中間型柯西模糊分布為對稱函數,故t兩邊的模糊區間距離

由圖4可知0≤t≤1,因此△要滿足如下約束條件:

如圖7,當0

如圖8,當05

通過柯西模糊分布函數的λ截集,將圖9中I1和I2的剛性退出邊界t1和t2進行模糊化,從而使保障對象劃分為A、B、C、D四部分,見圖10。

[TP常志朋9.TIF;S+3mm;X-+2mm;Z;Y,BP]

圖9剛性劃分

圖10柔性劃分

五、廉租房柔性退出效率

提升機制設計

為推動廉租房退出效率得到可持續提升,需要針對圖10中的A、B、C、D四部分保障對象制定不同的激勵機制推動他們“退出”廉租房,并且各項激勵機制間要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耦合。對于A部分保障對象,由于離退出邊界較遠,大都比較貧困,需要建立以自救為主,政府救助為輔,社會救助為補充的立體救助機制,幫助A部分保障對象早日脫貧,避免他們對廉租房長期依賴;對于B部分保障對象,由于接近退出邊界,這部分保障對象經常會出現“瞞報”、“騙租”、“轉租”等現象,因此政府應鼓勵這部分保障對象提前退出,壓縮他們同政府的博弈空間,但是需要對這部分保障對象進行補償,補償的方式可以給予一定的貨幣補償,補償應大于等于因退出造成的損失,這樣可以騰出房源為更需要救助的人提供保障;對于C部分保障對象,由于剛剛超出退出邊界,這部分保障對象經濟狀況雖然有所好轉,但是并沒有好轉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住房的程度,經常會出現“拒退”或退出后“因房返貧”等現象,對于C部分保障對象退出后應給予一定的保障措施,讓他們“退而無憂”,C部分保障對象也可以在一定過渡期內選擇不退出,但是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對于D部分保障對象,由于遠遠超出退出邊界,如果出現“拒退”現象,應對其嚴厲懲罰。圖11為四部分保障對象對應的激勵機制。

[TP常志朋

11.TIF;S+2mm;X-+2mm;Z;Y,BP]

圖11柔性退出效率提升機制

通過柔性退出效率提升機制的設計,可以讓徘徊在退出邊界兩邊的保障對象自主決定是否退出,使退出機制“以人為本”,有助于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鼓勵接近退出邊界的B部分保障對象提前退出,一方面可以提高廉租房的退出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壓縮保障對象與政府的博弈空間,降低政府甄別“騙租”、“轉租”現象的成本;將廉租房從單一的居住功能擴展為居住、扶貧雙重功能,可以擴寬政府扶貧渠道。

六、仿真案例分析

設d1、d2、d3和d4為4個被評估是否退出的廉租房保障對象, 4個保障對象自行申報的年收入如下:

表1申報的年收入

單位:元

d1d2d3d4

I150000300006200055000

社區評估委員對4個保障對象的評價指標分別為誠信水平(x1)、消費水平(x2)、勤奮程度(x3)、勞動能力(x4)、健康狀況(x5),其中誠信水平(x1)和勤奮程度(x3)為成本型指標,社區評估委員會經過民主討論對4個保障對象的評價矩陣為

表2社區委員會的評價矩陣

x1x2x3x4x5

d1080090065095075

d2060085078080068

d3072050085050090

d4068095080075080

步驟1利用式對表1的保障對象年收入進行規范化

I (1)1=08065,I (2)1=04839,I (3)1=10000,I (4)1=08871

步驟2利用式和對表2的社區委員會評價矩陣進行規范化

表3規范化的社區委員會評價矩陣

[BHDFG2,WK4,K5。4,KW]x1x2x3x4x5

d1008889100001000003182

d2100000777803500066670

d30400000010000

d40600010000025000555605455

步驟3利用層次分析法 [18]確定社區評價指標的權重

根據1~9標度法構建判斷矩陣,

P=[JB([][HL(6]122321213211213112513122114121541[HL)][JB)]]

由判斷矩陣P計算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

w1=03273,w2=02160,w3=00764,w4=01055,w5=02748

判斷矩陣P的最大特征根λmax=52919,一致性指標CI=(52919-5)(5-1)=00730, 隨機一致性比率CR=CIRI=00730112=00652<01,故判斷矩陣P滿足一致性要求。

步驟4利用式計算各保障對象的綜合社區評價值

I (1)2=04613,I (2)2=05924,I (3)2=04057,I (4)2=06400

步驟5 對各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

設退出邊界t1=t2=05,由式可知1(05)3+1<λ<1089<λ<1,本文取λ=095,由式計算△=002,因此根據I (i)1和I (i)2的值對保障對象di(i=1,2,3,4)進行柔性劃分,見圖12。

[TP常志朋

12.TIF;S+0mm;X-+2mm;Z;Y,BP]

圖12保障對象的柔性劃分

根據圖12,保障對象d1和d3不需要退出,但是需要政府通過救助機制使其盡早退出;d4必須要退出,如果不退出政府需要對其嚴厲懲罰;d2雖然沒有達到退出標準,不需要退出,但是政府可以通過補償機制鼓勵其退出。

七、結論

本文嘗試從柔性視角探索破解廉租房退出機制失靈的方法與對策。通過分析剛性退出機制失靈的原因,構建了以個人申報和社區評估為主的保障對象收入二元評估機制,并制定了相應的制約機制來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嘗試利用模糊隸屬度函數對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使剛性退出邊界兩邊的保障對象具有柔性的退出選擇權。為推動廉租房退出效率得到提升,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懲罰、保障、補償和救助機制。最后通過仿真案例驗證了柔性退出機制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蔡玉峰 廉租房住戶退出機制探討[J]. 管理世界 2009(10): 11-16

[2]彭晶,段洋 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研究[J]. 企業研究 2011(10): 143-144

[3]曹小琳,余楚喜 公租房準入和退出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 建筑經濟 2012(6): 74-76

[4]吳文生 廉租房退出機制的完善對策[J]. 中國房地產 2009(7): 60-61

[5]邱敏芳,黃建 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商業文化(上半月) 2011(06)

[6]巴曙松 中國保障性住房進入與退出制度的改進[J]. 發展研究 2012(9): 4-6

[7]巴曙松 中國保障性住房進入與退出機制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2(11): 80-83

[8]陳俊華,吳瑩 公租房準入與退出的政策匹配:北京例證[J]. 改革 2012(1): 75-80

[9]劉友平,陳險峰 我國公共租賃房退出機制研究:基于博弈理論的分析[J]. 發展研究 2012(2): 86-89

[10]魏麗艷 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的準入退出機制研究[J]. 東南學術 2012(3): 40-48

[11]羅孝玲,馬世昌,曹渝 保障性住房準入與退出機制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0): 4-5

[12]李光 保障性住房“退出難”的破解之道——以杭州市廉租住房為樣本[J]. 中國房地產 2012(4): 51-59

[13]王郅強,趙昊駿,張景文 我國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的準入與退出機制研究——以C市為例[J]. 當代經濟研究 2012(8): 62-67

[14]盛婷婷,張海波 住房保障體系中的廉租房退出機制[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3(1): 13-16

[15]韓瑞峰 淺議我國廉租房準入與退出機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2): 89-90

[16]徐澤水 不確定多屬性決策方法及應用[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17]楊綸標,高英儀 模糊數學原理及應用[M]. 第四版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 2005

[18]王蓮芬,許樹柏 層次分析法引論[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

The Research of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of Low-Rent Housing

CHANG Zhi-peng,WANG Xian-zhu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rent housing exit mechanism failure, the cause of exit mechanism failure is analyzed The binary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ncome of guarantee objects is constructed In this evaluation mechanism, income of guarantee objects is evaluated by guarantee objects themselves and community Then the rigid exit boundaries of income are fuzzed by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So guarantee objects are flexible divided, and the improving mechanism of exit efficiency of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results divided Finally, a sim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

Keywords:low-rent housing;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責任編輯:余樹華)

表3規范化的社區委員會評價矩陣

[BHDFG2,WK4,K5。4,KW]x1x2x3x4x5

d1008889100001000003182

d2100000777803500066670

d30400000010000

d40600010000025000555605455

步驟3利用層次分析法 [18]確定社區評價指標的權重

根據1~9標度法構建判斷矩陣,

P=[JB([][HL(6]122321213211213112513122114121541[HL)][JB)]]

由判斷矩陣P計算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

w1=03273,w2=02160,w3=00764,w4=01055,w5=02748

判斷矩陣P的最大特征根λmax=52919,一致性指標CI=(52919-5)(5-1)=00730, 隨機一致性比率CR=CIRI=00730112=00652<01,故判斷矩陣P滿足一致性要求。

步驟4利用式計算各保障對象的綜合社區評價值

I (1)2=04613,I (2)2=05924,I (3)2=04057,I (4)2=06400

步驟5 對各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

設退出邊界t1=t2=05,由式可知1(05)3+1<λ<1089<λ<1,本文取λ=095,由式計算△=002,因此根據I (i)1和I (i)2的值對保障對象di(i=1,2,3,4)進行柔性劃分,見圖12。

[TP常志朋

12.TIF;S+0mm;X-+2mm;Z;Y,BP]

圖12保障對象的柔性劃分

根據圖12,保障對象d1和d3不需要退出,但是需要政府通過救助機制使其盡早退出;d4必須要退出,如果不退出政府需要對其嚴厲懲罰;d2雖然沒有達到退出標準,不需要退出,但是政府可以通過補償機制鼓勵其退出。

七、結論

本文嘗試從柔性視角探索破解廉租房退出機制失靈的方法與對策。通過分析剛性退出機制失靈的原因,構建了以個人申報和社區評估為主的保障對象收入二元評估機制,并制定了相應的制約機制來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嘗試利用模糊隸屬度函數對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使剛性退出邊界兩邊的保障對象具有柔性的退出選擇權。為推動廉租房退出效率得到提升,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懲罰、保障、補償和救助機制。最后通過仿真案例驗證了柔性退出機制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蔡玉峰 廉租房住戶退出機制探討[J]. 管理世界 2009(10): 11-16

[2]彭晶,段洋 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研究[J]. 企業研究 2011(10): 143-144

[3]曹小琳,余楚喜 公租房準入和退出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 建筑經濟 2012(6): 74-76

[4]吳文生 廉租房退出機制的完善對策[J]. 中國房地產 2009(7): 60-61

[5]邱敏芳,黃建 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商業文化(上半月) 2011(06)

[6]巴曙松 中國保障性住房進入與退出制度的改進[J]. 發展研究 2012(9): 4-6

[7]巴曙松 中國保障性住房進入與退出機制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2(11): 80-83

[8]陳俊華,吳瑩 公租房準入與退出的政策匹配:北京例證[J]. 改革 2012(1): 75-80

[9]劉友平,陳險峰 我國公共租賃房退出機制研究:基于博弈理論的分析[J]. 發展研究 2012(2): 86-89

[10]魏麗艷 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的準入退出機制研究[J]. 東南學術 2012(3): 40-48

[11]羅孝玲,馬世昌,曹渝 保障性住房準入與退出機制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0): 4-5

[12]李光 保障性住房“退出難”的破解之道——以杭州市廉租住房為樣本[J]. 中國房地產 2012(4): 51-59

[13]王郅強,趙昊駿,張景文 我國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的準入與退出機制研究——以C市為例[J]. 當代經濟研究 2012(8): 62-67

[14]盛婷婷,張海波 住房保障體系中的廉租房退出機制[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3(1): 13-16

[15]韓瑞峰 淺議我國廉租房準入與退出機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2): 89-90

[16]徐澤水 不確定多屬性決策方法及應用[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17]楊綸標,高英儀 模糊數學原理及應用[M]. 第四版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 2005

[18]王蓮芬,許樹柏 層次分析法引論[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

The Research of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of Low-Rent Housing

CHANG Zhi-peng,WANG Xian-zhu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rent housing exit mechanism failure, the cause of exit mechanism failure is analyzed The binary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ncome of guarantee objects is constructed In this evaluation mechanism, income of guarantee objects is evaluated by guarantee objects themselves and community Then the rigid exit boundaries of income are fuzzed by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So guarantee objects are flexible divided, and the improving mechanism of exit efficiency of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results divided Finally, a sim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

Keywords:low-rent housing;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責任編輯:余樹華)

表3規范化的社區委員會評價矩陣

[BHDFG2,WK4,K5。4,KW]x1x2x3x4x5

d1008889100001000003182

d2100000777803500066670

d30400000010000

d40600010000025000555605455

步驟3利用層次分析法 [18]確定社區評價指標的權重

根據1~9標度法構建判斷矩陣,

P=[JB([][HL(6]122321213211213112513122114121541[HL)][JB)]]

由判斷矩陣P計算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

w1=03273,w2=02160,w3=00764,w4=01055,w5=02748

判斷矩陣P的最大特征根λmax=52919,一致性指標CI=(52919-5)(5-1)=00730, 隨機一致性比率CR=CIRI=00730112=00652<01,故判斷矩陣P滿足一致性要求。

步驟4利用式計算各保障對象的綜合社區評價值

I (1)2=04613,I (2)2=05924,I (3)2=04057,I (4)2=06400

步驟5 對各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

設退出邊界t1=t2=05,由式可知1(05)3+1<λ<1089<λ<1,本文取λ=095,由式計算△=002,因此根據I (i)1和I (i)2的值對保障對象di(i=1,2,3,4)進行柔性劃分,見圖12。

[TP常志朋

12.TIF;S+0mm;X-+2mm;Z;Y,BP]

圖12保障對象的柔性劃分

根據圖12,保障對象d1和d3不需要退出,但是需要政府通過救助機制使其盡早退出;d4必須要退出,如果不退出政府需要對其嚴厲懲罰;d2雖然沒有達到退出標準,不需要退出,但是政府可以通過補償機制鼓勵其退出。

七、結論

本文嘗試從柔性視角探索破解廉租房退出機制失靈的方法與對策。通過分析剛性退出機制失靈的原因,構建了以個人申報和社區評估為主的保障對象收入二元評估機制,并制定了相應的制約機制來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嘗試利用模糊隸屬度函數對保障對象進行柔性劃分,使剛性退出邊界兩邊的保障對象具有柔性的退出選擇權。為推動廉租房退出效率得到提升,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懲罰、保障、補償和救助機制。最后通過仿真案例驗證了柔性退出機制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蔡玉峰 廉租房住戶退出機制探討[J]. 管理世界 2009(10): 11-16

[2]彭晶,段洋 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研究[J]. 企業研究 2011(10): 143-144

[3]曹小琳,余楚喜 公租房準入和退出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 建筑經濟 2012(6): 74-76

[4]吳文生 廉租房退出機制的完善對策[J]. 中國房地產 2009(7): 60-61

[5]邱敏芳,黃建 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商業文化(上半月) 2011(06)

[6]巴曙松 中國保障性住房進入與退出制度的改進[J]. 發展研究 2012(9): 4-6

[7]巴曙松 中國保障性住房進入與退出機制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2(11): 80-83

[8]陳俊華,吳瑩 公租房準入與退出的政策匹配:北京例證[J]. 改革 2012(1): 75-80

[9]劉友平,陳險峰 我國公共租賃房退出機制研究:基于博弈理論的分析[J]. 發展研究 2012(2): 86-89

[10]魏麗艷 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的準入退出機制研究[J]. 東南學術 2012(3): 40-48

[11]羅孝玲,馬世昌,曹渝 保障性住房準入與退出機制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0): 4-5

[12]李光 保障性住房“退出難”的破解之道——以杭州市廉租住房為樣本[J]. 中國房地產 2012(4): 51-59

[13]王郅強,趙昊駿,張景文 我國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的準入與退出機制研究——以C市為例[J]. 當代經濟研究 2012(8): 62-67

[14]盛婷婷,張海波 住房保障體系中的廉租房退出機制[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3(1): 13-16

[15]韓瑞峰 淺議我國廉租房準入與退出機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2): 89-90

[16]徐澤水 不確定多屬性決策方法及應用[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17]楊綸標,高英儀 模糊數學原理及應用[M]. 第四版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 2005

[18]王蓮芬,許樹柏 層次分析法引論[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

The Research of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of Low-Rent Housing

CHANG Zhi-peng,WANG Xian-zhu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rent housing exit mechanism failure, the cause of exit mechanism failure is analyzed The binary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ncome of guarantee objects is constructed In this evaluation mechanism, income of guarantee objects is evaluated by guarantee objects themselves and community Then the rigid exit boundaries of income are fuzzed by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So guarantee objects are flexible divided, and the improving mechanism of exit efficiency of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results divided Finally, a sim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

Keywords:low-rent housing; flexible; exit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責任編輯:余樹華)

猜你喜歡
退出機制廉租房柔性
一種柔性拋光打磨頭設計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進展(1)——半柔性混合料組成設計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云南省貧困縣退出機制構建淺析
廣東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退出機制研究
應建立國際組織“退出機制”(討論)
關于廉租房建設存在問題的文獻綜述
關于廉租房建設存在問題的文獻綜述
淺析廉租房及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
以懲罰窮人的方式防止富人介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