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漢語中“貓”及相關習語的文化內涵與翻譯

2014-08-15 00:51康詩琴李延林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捕鼠譯法黑貓

康詩琴,李延林

(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 410083)

自天地伊始,動物便與人類世界有了密切的聯系,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最初,動物只用于果腹、遮體保暖、制作器具,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動物在人類世界的地位有了提高,從人類的物質世界逐漸滲入精神世界,從而有了其象征意義,或代表人的品格,或讓人尋求精神上的慰藉與寄托。隨著這種發展,動物與人相互影響,相互交融。這種愈來愈密切的關系便在語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萬千動物中,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尤甚。隨著貓的地位在人類社會中的起伏,貓所代表的引申義也不斷變化,且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要準確恰當地翻譯關于貓的某些習語,熟稔地掌握貓的文化內涵,采用適當的翻譯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貓在漢英文化中的文化內涵

(一)貓在漢語中的文化意義

貓文化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西周詩篇《韓奕》中曾出現過有關貓的記載:“為韓女吉相攸,莫如韓樂??讟讽n土 ,川澤甫甫有熊有羆,有貓有虎”。這一部分是《韓奕》中描寫狩獵的場景,此中出現的貓應為山貓。據史料記載,我國在西漢時期就已把野貓馴化成了家貓,當成寵物豢養或是用來捕鼠?!抖Y記·郊特性》中記載的“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食田鼠也”,就說明了貓捕鼠這一點。貓或成寵物,或捕鼠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漢語中便出現了許多與貓有關的習語。貓生性狡猾,懶惰又貪婪,大多數與貓相關的習語都是貶義的。如“貓哭耗子假慈悲”,“懶貓”,“饞貓”等。眾所周知,貓有四條腿,三條腿的貓少見,但是卻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頭,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辈妒笫秦埖膶B?“三腳貓”的本職技能很不錯,卻“走不成步”,所以“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本瓦@樣,“三腳貓”成了做事技藝不精的意思,并一直沿用到今。

雖然有關貓的習語都含貶義,卻也有一些是褒義的,有些甚至寄托了人們的某種期望。如上文中提到過的“懶貓”、“饞貓”雖是貶義,但在沿用至今的過程中其含義已有了變化,帶有寵溺的意味,雖斥卻喜,顯示談話人之間的親密。在古代曾有一個傳說,貓有九命,除卻自身本命之外,尚有“靈城、木官、天玉、地奧、兔師、發微、見金、定火”八命,多能渡劫擋災。在中國民間的年畫中,又多有《蜂蝶戲貓圖》,“貓蝶”與“耄耋”同音,暗寓長壽之意。因此,貓也與強盛的生命力和長壽有關,寓意美好。

無論是充當人們的寵物或是捕鼠能手,貓在人類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隨著時代的變遷,貓文化也隨之有了變化。翻譯與貓相關的習語時,了解貓的文化意義就顯得愈加重要,不可或缺。

(二)貓在英語中的文化意義

正如貓在中國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西方文化中,貓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英語中,貓的習語和諺語比在漢語中豐富得多,并且其文化內涵展現著獨特的個性。[1]

在10世紀前,貓一直享受著教會的保護,他們的形象常常出現在教堂的雕刻中??墒堑搅?0世紀后,教會對貓產生了迷信,教徒普遍認為巫師可以幻化成貓,貓也被認為是惡魔的化身。在13世紀早期,因為異教徒奉貓為神,教會對異教徒開始了十字軍東征運動。這一時期,貓在歐洲慘遭厄運,英語中的貓文化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貓開始成為“狠毒,邪惡,尖酸刻薄”的代名詞,于是便有習語“old cat”:脾氣壞的老太婆;“a bag of cats”:脾氣不好的人。人們頗為禁忌,尤其是黑貓。關于黑貓的禁忌,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的迷信。魔鬼撒旦最喜歡化作一只黑貓,巫婆則帶著這一只黑貓相伴,所以西方人常把黑貓與巫婆相聯系?!豆げㄌ嘏c魔法石》中,住在女貞路的那位神秘老太婆常與一只黑貓一起出沒。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的短篇小說《黑貓》也曾講黑貓給人帶來不幸。[2]因此,西方人常說“Don’t let a black cat across your path”。貓常與巫術相連,習語“rain cats and dog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說貓和狗都是暴風雨神奧丁的隨從,因此貓被當做暴雨的象征,而狗象征強風。在北歐神話中,傳說司愛和美的女神弗雷雅的坐車也是由兩只貓拉著,她周圍經常集聚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貓。奧丁賜予弗雷雅擁有九次生命的權利,因此有了諺語“A cat has nine lives” 。

二、有關貓的習語和諺語的翻譯方法

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盵3]這些文化的構成部分在世界各國都有所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各種文化各放異彩,蔚然大觀的局面。同樣,這些文化的構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相似性,成為了各種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中西方的貓文化也不例外。貓文化在中國起源已久,與人們的社會生活不斷相融后,逐漸大放異彩。在西方,貓文化亦是源遠流長,影響甚大。由于中西方貓文化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在翻譯有關貓的習語和諺語時,必然要兼顧文化的共性和異性。研究如何選取翻譯方法便變得很重要,對完善翻譯理論和提高實踐效果都大有裨益。

(一)直譯法

直譯法是指翻譯時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中西方貓文化的共性為直譯法提供了可能性。好的譯文不僅能傳達原文的豐姿,又能符合目的語的語言表達習慣,使目的語讀者產生共鳴。當英語中一些有關貓的寓意在漢語中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意象時,直譯法不失為一種好的翻譯方法。不僅能準確地傳達原語的涵義,又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更易使目的語讀者理解和接受,使譯文達到神形兼備的效果。

1.A cat has nine lives.

貓有九命。

2.The cat would eat fish and would not wet her feet.

貓想吃魚,又怕濕腳。

3.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心能殺死貓。

4.Has the cat got your tongue?

貓把你的舌頭叼走了嗎?

5.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

戴手套的貓抓不到老鼠。

(二)意譯法

中西方的貓文化雖有共性,但由于中西方的地域、生活方式、歷史等的不同,貓文化也各有差異,貓所代表的某些含義與意象在中西方大相徑庭。如“old cat”直譯過來為“老貓”,在漢語中沒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可在英文里卻指脾氣壞或者愛嚼舌根的老太太。因此,對于這些在中西方存文化意象差異的的習語或諺語,譯者就不能采用直譯法,否則會讓目的語讀者不知所云或產生理解偏差。意譯法是指在忠實原文內容的前提下,擺脫原文語言結構的束縛,使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規范,很適合用于處理原語文本和目的語文本之間的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意在言外。

1.I suppose she’ll tell the boys,the old cat.

我猜她會告訴所有的男人,這個長舌的太婆。

2.It’s seems like you’re living like a real fat cat these days.

看來你最近手頭很闊綽,過得很好。

3.These is plenty of evidence to suggest much of this has been copy-cat violence.

有許多證據表明,很多暴行性質都是克隆的。

4.In the middle of the picnic it’s started to rain cats and dogs and everybody got soaked.

野餐進行中,突然大雨傾盆,每個人身上都濕透了。

5.I’ve tried to plan a house here with some self respect of its own.You can swing a cat here.

我打算在這里給你造一所有點氣派的房子,這里多么寬敞。

(三)套譯法

上文提到過,由于文化的差異性,直譯法并不是適合一切情況的翻譯方法。然而除了意譯法外,還有一種翻譯方法也可使譯文達到神形兼備的效果,那就是套譯法。套譯法又稱作借用翻譯法,即一種語言的諺語可以兼用另一種語言中相應的諺語或其他習語來翻譯。[4]原文中的某些習語和諺語在目的語中找不到完全等值的對應,但是拋卻形式的束縛充分理解其內涵后,能在目的語中找到另一種形式的習語或諺語來代替。使用套譯法翻譯的譯文在字面上看來與原文差距頗大,但是在內涵意義和表達效果上卻是與原文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將原文中的文化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

1.When the cat runs on the roofs,the mice dance on the floors.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2.He is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after he lost his job.

他丟了工作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3.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

掩耳盜鈴。

4.The scalded cat fears cold water.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5.Cats hide their 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

三、結語

與貓相關的習語和諺語不僅僅表達了話語意思,更代表了一種文化。隨著對這些習語和諺語的使用,其文化內涵也愈加深厚。中西方的貓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性。文化共性使得兩種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文化差異性卻能使兩種文化相互補充,吸收新的養分,使其底蘊更加厚實。正因為有文化的共性與差異性,在翻譯這些習語和諺語時,需選擇正確的翻譯方法,兼顧原語文本的形式與風貌,讓目的語讀者產生共鳴。

[1]何云亭.英語和漢語中有關“貓”和“狗”的習語比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10-112.

[2]朱亞輝.從中西貓文化視角看貓習語的翻譯策略[J].特立學刊,2012,(6):43-46.

[3]Edward Taylor.The Primitive Culture[M].London:John Murry,1871.

[4]萬蓮.重視套譯法,堅持諺語翻譯本土化[J].學理論,2010,(5):132-133.

猜你喜歡
捕鼠譯法黑貓
捕鼠記
黑貓釣魚 邊慶祝
黑貓白貓
捕鼠能手小花貓
倒譯法在韓漢翻譯中的應用探究
拉里不走 唐寧街10號“捕鼠官”續任
太陽能電子捕鼠貓
正反譯法及其原則
學苑創造·B版(2009年1期)2009-02-19
“好”字譯法種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