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安徽人力車夫研究

2014-08-15 00:51朱亞男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人力車車夫救濟

朱亞男

(安徽大學 歷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人力車,又稱黃包車、洋車,是一種用人力挽拉、供人乘坐的單座車輛,在當時作為一種新式交通工具,曾在城市交通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為城市交通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人力車夫就是伴隨著人力車的風行而形成的一個城市下層社會群體,人力車夫構成了城市街頭一幅獨特的城市景圖,研究安徽人力車夫,對于我們了解、認識安徽近代城市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安徽人力車夫的來源

民國時期安徽農村經濟的衰敗,同時由于各種災荒頻仍,戰亂不斷,許多人被迫離鄉,產生了大量的農民離村問題?!拔┳悦駠甏笏院?繼有二十三年之奇旱,民氣斷喪殆盡,農屯阝經濟,崩潰無余,一般農民生計,無法維持,皆相率逃亡,爭趨集于各大都市,冀謀生活之解決”[1]。去城市尋找出路,為數眾多的農民由于并不具有技能,只能從事一些出賣自己的廉價勞動力的工作,人力車夫成了他們的一個職業選擇?!按溯呌舌l屯阝逃亡而來之農民,是其出路,僅有業搬運小工及人力車夫之兩途”,“查此種人力車夫之出身,以前多為鄉村農民,頻年來迭受水旱災患,致生計緊迫,難以維持,不得已相率逃亡至疙瘩都市謀生,終因都市失業者過多,欲求一較佳職業不易,遂至流于人力車夫”[1]。

“本省省會,工商業向不發達,近年來受農村經濟破產影響,市面蕭條,當然不能容納此批失業農民”[1],城市由于大量流民涌入,勞動力市場經常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因此,工人群體的工資大都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上,許多工人的工資甚至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加劇了人力車夫生活的生活的窘迫。

“在破產農村催發的強大推動力和低度工業發展產生的微弱拉動力共同作用下,人力車夫因源源不斷的離村勞動力和破產城市勞動力,而異常膨脹??皯n的生存形態、邊緣的政治地位,使其成為了民國社會一大痼疾”[2]。民國時期安徽農村經濟的衰敗與頻仍的自然災害等構成了廣大農民涌入城市的推力,這一時期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優越的環境讓農民對城市生活充滿幻想,吸引廣大農民進入城市尋找出路,這兩個方面共同構成了近代安徽城市人力車夫的來源。

二、安徽人力車夫的生活狀況

由于各種條件限制,人力車是他們立足城市的一根“救命稻草”。應該說明的是,人力車并沒有給車夫帶來富裕,相反雖然他們終日奔波勞累,卻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首先,就工作時間而言,“風雨嚴寒之中,炎暑酷日之下,均為此輩人力車夫工作時間”,在收入方面,盡管終日勞作“于營業最優時期,每日可得七角左右,但在營業清淡時,僅獲兩三角而已”,“每車夫每日之收入,除去一切必須開支而外,平均僅在四角上下,而一家四口衣食住三大問題,悉仰此極微薄之收入以維持”[1]?!笆徍肆嚪?每日所得,除去車租,有妻子老幼者,再扣除房租,每日收入,不足以養家室”[3]。車夫的收入非常不固定,每日的收入都有所不同。其收人的高低全憑每日生意的好壞,因而出入非常大,有時收入較高,尤其是逢年過節時,而一個客人都拉不到的時候也并非沒有。另一方面,拉車的車夫每天卻必須支出固定的金額的車租,那么一個運氣不好的車夫則可能因生意不好拉了一天車反倒虧本。

其次,就人力車夫的日?;旧疃?他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用來解決家庭的食物開支,對他們來說,解決了吃飯問題才是最關鍵的。安徽人力車夫的家庭組成:“每車夫除本身以外,妻子三人,合計四口,間或上有父母者,則其一家,已不止四口矣”,“即其家屬,亦皆終日操勞。其為農民兼業車夫者,妻屬子女,除家事外,助理農事。居住城市境內之人力車夫,妻屬則于料理家事之余,多替人洗衣縫紉,平均每日不過大洋一角而已;其子女年幼者,則終日至郊外或江邊柴堆附近拾取柴火,每日所獲,尚不足一日炊飯之需,至于年事稍長著,女則漿洗縫紉,男則繼承父業,或改習他項工藝,全家恒無坐食之人”[1]。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人力車夫收入微薄,如果連基本的吃飯問題都難以保證,就更談子女上學受教這一問題了?!安槭肆嚪蜃拥?其曾受教育者故多,但未受教育者,亦復不少,此種未受教育之兒童,大多數均為家庭經濟最困苦之一般人力車夫子弟,考其原因,莫不皆以生計困難,冀其每日幫助生產”。

房屋是人類抵御風寒和休息繁衍的場所,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之一?!俺鞘袃热肆嚪蛩接凶≌?為數極微。察其住宅之內容,均不過長約丈余,寬約八九尺之一間斗室而已,爐灶桌凳,幾占全室之半,余則數塊長板架成之木鋪一張,上鋪破絮一床,其四周破罐瓦缽,狼藉滿地,至其室內光線之陰暗,地面之潮濕,屋外之污穢不堪,更無論矣”;“城市內之人力車夫租借住宅者,更加房間狹小異常,僅方丈大小,一鋪幾占全室三分之二。查僅此一間斗室,其每月之租金,尚需七八角至一元之間”[1]。這種居住條件,衛生是一個問題,如果再遇上戰爭、災荒等情形,便會造成傳染疫病等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長期的奔跑又給他們留下終身的后遺癥,甚至是用生命作為代價。在《華北日報》所登載的一系列有關北京市民健康問題的討論中,拉人力車所導致的嚴重疾病及突然死亡等都被指了出來。他們無力承擔治病的費用,所以他們最擔心的便是生病,因為這樣會讓原本就貧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三、安徽人力車夫的管理與救助

面對國民生計與城市發展的兩難,政府從維護統治出發,運用各種手段對人力車夫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安徽地方政府、警察局、人力車業職業工會和人力車商等充當了不同的管理者?!爸劣谌肆嚲瓒?每輛車每月一元,由懷寧縣政府征收”,“各車之左翼需訂有省會警察局制發之搪瓷號牌,方準通行營業,此種號牌,每年由該局更換一次,每次取費兩角”,“無論車行車夫,均須加入懷寧縣人力車夫業職業工會為會員,入會時,繳納登記費六角,又按月尚需繳納會費五分,該兩項費用,均按照車輛征收,與租車營業之人力車夫無涉”[1]。人力車夫收入很低,并不足夠維持生計,而且還要繳納縣政府之車捐,警察局之牌照稅,人力車工會之登記費、會費,以及車輛之修理折舊之等等費用,使得人力車夫的生活難以維持。對于人力車夫而言,他們處于弱勢地位,為了謀生,拼命地固守這一職業,從而為各個管理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充分盤剝的機會。

據1920年調查資料記載,“蕪湖人力車夫就有2000余人,有約半數來自山東省和江蘇省徐州、安徽省潁州、壽縣等地,倘若遇到災異年,蕪湖四周外縣農民流入就更多”[4],“查省會現有人力車夫,約二千六百余人,平均每車夫一家至少以四口計,則依賴人力車為生活者,竟達一萬余人,約占省會人口總數十二分之一”,人力車夫占了當時人口的很大比例,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政府采取各種措施限制人力車業的發展,“查人力車輛數目,倘任其無限增加,結果必引起競爭現象,其影響人力車夫營業極巨,故省會警察局,為避免過度競爭起見,對于所有人力車輛數目曾規定不得超過二千輛”[1],限制車夫人數這一城市社會管理的舉措有其合理性,但由于沒有考慮解決被淘汰車夫及其家屬的生活出路問題,損害了人力車夫這一弱勢社會群體的利益,矛盾驟然加劇。

面對這一局面,政府也采取了一定措施維護人力車夫的利益,比如減輕各種捐稅,“縣市經費不應有相當重要部分,取諸最貧苦之車夫,倘將此種捐稅合理化,則其數目立即減為無足輕重,故不如徹底免除”[5],“對于人力車各種捐稅,亦應于三年內逐漸減免”,按照行車里程,對乘車價格進行規定,“縣市政府應將市內各處乘車價格,按其里程,予以規定,雨雪炎夏深夜,均應酌以加價”[5],“各縣市營業人力車行,應令車夫一律著一定之制服及御雨衣帽,并多備停車處”等等。

人力車夫是以弱勢群體面貌登上歷史舞臺的,因此這一職業出現不久,對他們的救濟就開始了,到二三十年代政府和社會的救濟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保留傳統救濟方式的同時,出現了許多新的救濟辦法和救濟模式。懷寧縣人力車夫業職業工會,成立于民國十六年,其主要之任務為:會員之職業介紹,工會之職業介紹,工會或會員間糾紛之調處,勞資間糾紛之調處,并工人治療所之設立,工人子弟學校之舉辦?!肮と酥委熕鶠槿肆嚪驑I職業工會所設,凡會員之中之遇患疾病者,皆可免費住投診治。惟因經濟困頓,其內部一切設備,均甚簡陋,醫師人數太少,不夠支配,且全縣境內,僅于省會設置一所,似有未周[1];“工人子弟學校系人力車夫業工會集資創辦,乃私立學校性質,現有初級四班,學生約共二百人。凡會員之子弟,皆可入校肄業既免收學費,更供給課本文具,入校者,僅自制制服一套而已。惟該校經費有限,致設備多未能周善”[1];“對于此種貧病交迫之人力車夫,亦應予以特殊救濟。至于救濟辦法,則惟有通飭省會所屬各中西醫院,應一律為持有人力車夫證之患病人力車夫免費診治,并飭所述中西藥房,應按市價七折或對折取費,以資體恤”。從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民國時期的安徽成立了人力車夫業職業公會,并且設立了工人治療所、工人子弟學校等救濟場所,這些新的救濟方式的出現,體現了社會救濟的現代轉型,為全國的車夫救濟事業提供了政策的參考。但在民國時期安徽特殊的歷史環境中,由于經費匱乏這一根本性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些救濟舉措又存在著救濟范圍狹窄、救濟計劃鮮有實行、救濟效果大打折扣等諸多問題。

蚌埠解放初,人力車仍為市內交通工具。但隨著社會風尚的改變,人們寧愿步行,也不肯坐人力車。人力車工人經常拉不到客,部分改拉小板車,參加搬運工作。至1954年,全市有人力車3893輛(多數停用),1956年后,市內有了公共汽車,人力車漸被取代。[6]作為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種獨特人文景觀,人力車的出現順應了近代交通基礎設施建立的需要,雖然不能與電車、汽車相比,但它的出現與使用仍不可否認地體現了近代城市居民出行與消費方式的巨大轉變。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力車最終被汽車、電車所取代,人力車夫也逐漸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但是人力車夫作為民國時期一個特殊的城市下層社會群體,各大城市街頭一幅獨特的城市景圖,再現其當時的生活場景,有助于把握近代中國社會變遷,推動區域社會史的深入研究。

[1]安徽省會人力車夫業概況及其改善意見[J].經濟建設月刊,1935,(15).

[2]王洋.民國南京人力車夫的控制問題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

[3]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安徽省志·勞動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197.

[4]蕪湖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蕪湖市志(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166.

[5]省府訓令民財建三廳奉令發關于改善人力車夫生活案及理由轉飭遵照辦理由[Z].湖南省政府公報,1937年第725期.

[6]蚌埠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蚌埠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166.

猜你喜歡
人力車車夫救濟
“三個車夫”之鑒
共產黨“大官”也坐人力車
共產黨“大官”也坐人力車
行政管理與勞資關系的調適*——以1934—1942年滬公共租界人力車業改革為論例
人力車夫
胡適筆下的“人力車夫”
不當解雇之復職救濟制度的反思與完善
關系救濟
論私力救濟
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