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護理

2014-08-15 00:53胡姑長梁美榮廣東省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雷州524200
吉林醫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股骨頸股骨頭高齡

游 汝,胡姑長,梁美榮 (廣東省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雷州 524200)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利用手術的方法用人工的“股骨頭”代替壞死失去功能的股骨頭。主要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股骨頭置換術的優點很多,如關節活動好、下床早、并發癥少。高齡患者由于骨質疏松,骨小梁變脆,同時高齡患者相對反應遲緩,因而當遭受輕微的外力時即可發生股骨頸骨折,大多為生活性損傷,如平地行走時滑倒或絆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倒致傷等。在我國,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增多,股骨頸骨折雖然創傷不大,卻可導致患者長期臥床,出現一系列繼發性疾病,因此,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一種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手術前后護理是此項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也是預防術后并發癥:如墜積性肺炎、壓瘡、泌尿系感染,傷口感染、深靜脈炎及人工假體脫位等的重要措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骨外科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28例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其中女23例,男5例,年齡≥80歲,平均82歲。有18例并存內科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壓9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骨折類型均為新鮮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手術采用后切口或后外側切口,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11例,硬膜外麻醉17例,平均住院35天,術后效果滿意,無發生嚴重并發癥,出院6個月后隨訪患者均恢復行走,生活自理,生活質量恢復。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因患者均為高齡,自身顧慮較多,一方面擔心長期臥床,生活無人照顧,給子女帶來負擔,另一方面又擔心年事已高,對手術風險大,術后恢復不好,不能行走等,因而出現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反應。因此,要理解老人的心情,細心照顧,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解釋手術的必要性、目的、效果,說明沒做手術長期臥床的風險,介紹手術醫生的技術及已經手術的成功率,消除老人對手術的顧慮,以最佳心理狀態應對手術。②積極治療和控制合并癥:對有高血壓病的患者應遵醫囑口服或靜脈用降壓藥,并注意休息,避免情緒激動,定時測量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冠心病患者治療期間要注意觀察心律、心率及心電圖的變化,靜脈給藥時注意調節滴速,防止發生意外,糖尿病患者必要時給予胰島素治療,測早、晚餐前血糖,使術前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③飲食護理:由于高齡患者胃腸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營養失調,要指導患者掌握飲食營養知識,囑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強體質,提高對手術的耐受性。④術區備皮:清潔患肢皮膚,包括髖部及會陰部,剃凈該部位皮膚上的毳毛,上至劍突以下,下至膝關節以上,前面超過腹中線6~7 cm,后面超過椎柱6~7 cm。⑤術前準備:做好藥敏試驗,交叉配血及各種化驗檢查等,術前12 h禁食,4 h禁水,以防因麻醉藥物引起嘔吐堵塞呼吸道,術前按醫囑應用抗生素。

2.2 術后護理:①術畢回病房,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給予床邊心電監護,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30分鐘觀察1次并記錄,常規吸氧,必要時吸痰,嚴格控制輸液速度,防止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腫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每天監測早晚餐前血糖,注射胰島素。②觀察傷口滲血情況:術后保持負壓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量、顏色、性質,并做好記錄。一般術后2~3天24 h引流量小于50 ml即可撥管,觀察切口滲血情況,避免切口出血較多引發失血性休克,預防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凈,定時換藥,按醫囑使用抗生素。③預防人工假體脫位:因術后肌肉松弛,關節缺乏韌帶固定,容易出現人工假體脫位,造成手術失敗。因此,術后要反復交待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掛提示卡:術后早期穿“丁”字鞋外固定,防止患肢旋轉;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避免患肢屈曲和內收;避免伸髖外旋、屈髖內旋[1];注意做到六不要[2]:不要雙腿交叉、不要患側臥位、不要坐軟沙發或矮板凳、不要彎腰拾東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廁。④做好生活護理:因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未恢復,需要臥床,所以要加強生活護理,給予整理床鋪,面部清潔,口腔護理,溫水擦浴,會陰清潔,協助進食、進水,協助翻身,鼓勵患者有效咳痰、深呼吸,協助患者使用便器等。預防褥瘡及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⑤加強康復期功能鍛煉:具體方法如下:術后6 h可做踝關節主動屈伸、跖屈運動,促進下肢靜脈回流;術后第1天可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保持肌肉張力;術后第2天可半坐位;術后第3天可應用CPM機訓練;術后第4天開始加強肌肉的等長收縮和關節運動,直腿抬高<60°,輕度屈髖、屈膝運動;術后第5天開始可坐床邊及站立,每次5~10分鐘,2~3次/d;術后2周可離床扶雙拐不負重行走,再逐漸過渡到雙拐負重行走及單拐行走,訓練時需有陪人在旁保護,防止跌倒。在床上練習的時候注意配合每天多次上肢做屈曲、伸展、擴胸運動及“三點支撐”抬臀運動(即彎曲健腿與肘關節一起支撐床鋪,腹部稍用力,將臀部抬起),每天多次給予下肢按摩。⑥出院指導:因患者年齡較高,病程長,恢復慢,出院后仍活動受限,故出院指導患者利用雙上肢及健側下肢支撐下行上下床方法,繼續加強患肢功能練習,活動度逐漸增加,切記“六不要”:注意安全嚴防跌傷,扶拐行走1~2個月后逐漸去拐,半年內忌負重、急速行走、跑步等,出現髖關節異常情況,及時就診。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高齡患者的常見外科疾病,不少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史,由于高齡患者骨質疏松,骨折后幾乎沒有愈合的可能,且長期臥床易引發基礎疾病的發生和加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的一種安全、有效方法。術后患者下床早,較快恢復到傷前活動水平,從而避免了因長期臥床引起的壓瘡、肺炎、泌尿系感染及DVT等并發癥和內科合并癥的加重[3]。因此,重視術前術后的護理及康復訓練指導,獲得了滿意效果。雖然均為高齡患者,但經過術前積極精心準備和護理,避免了內科合并癥的加重發生,為患者爭取了手術時機,較早順利地施行了手術。術后予合理的治療,切實基礎護理和??谱o理,早期施行功能鍛煉,使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張力,無肌肉萎縮、關節僵直及假體脫位的發生,并能早期離床活動,且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了改善,無嚴重并發癥,結果提示,經過手術前后精心護理,28例高齡患者術后6個月恢復行走,恢復生活自理,恢復生活質量。

[1] 王淑波,楊瑞芳,高艷梅.股骨頭壞死術后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4):173.

[2] 王麗娟,老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康復護理的探討[J].現代醫學衛生,2009,25(3):405.

[3] 梅漢堯,索 鵬.周永頂,等.關節置換及固定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06,12(1):3.

猜你喜歡
股骨頸股骨頭高齡
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
股骨頭壞死的中醫治療
易于誤診為股骨頭壞死的股骨頭內病變的鑒別診斷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治療與處理
高齡老年混合型神經梅毒1例
超高齡瘙癢癥1例
不同粗細通道髓芯減壓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療效比較
8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CT與核磁共振診治比較
高齡老人須克服4大危象
45例老年股骨頸骨折人工關節置換術的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