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產后會陰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預防及護理

2014-08-15 00:53馬加瓊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人民醫院云南巍山672400
吉林醫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會陰部胎頭會陰

馬加瓊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人民醫院,云南 巍山 672400)

產婦特別是初產婦,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降低分娩時并發癥的風險,縮短產程,減少分娩時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降至會陰部必要時作會陰側切。若側切部位、時機、方法產后縫合得當及接產方法正確,注意無菌操作,可減少甚至消除產后會陰側切口愈合不良的風險,使產婦身心得到更好地恢復[1]。通過對我科4例產婦會陰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進行分析,現將一些感想與同仁做一些簡單交流?,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00例會陰側切產婦,其中4例出現會陰切口愈合不良,2例在第2天出現輕微紅、腫熱、痛,2例為出院后傷口裂開。

2 原因

2.1 側切時機過早:部位方法不當:側切時間過早,會陰擴張不夠充分,容易造成出血、水腫致使縫合效果不佳,可出現傷口血腫,影響傷口愈合。如側切方法、部位不當、接產手法不恰當均可造成會陰再度撕裂,增加縫合難度。

2.2 傷口感染:會陰部前近陰道后近肛門,細菌繁殖多,如果平常會陰部有炎性反應、水腫等,再加上如果直腸內有大便滯留,產婦用力時大便排出,而使切口受到污染,容易出現切口感染。

2.3 會陰縫合不當:縫合時不按正確的解剖層次縫合,留有死腔是最常見、最直接的會陰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由于切口滲出液及積血淤積于死腔內,造成傷口感染裂開。

3 預防及護理

3.1 側切時機必須掌握在胎頭著冠,會陰周圍皮膚變薄時,這樣容易避開小血管,出血少。若過早剪開容易造成出血、水腫、使得縫合效果不佳,出現傷口血腫。側切部位為陰唇正中開始向左傾斜45°~60°角剪開,其角度大小應視會陰體膨隆程度決定,長度為4~5 cm。胎兒娩出時一手保護會陰,另一手輔助胎兒胎頭俯屈,使胎兒以最小的經線娩出,胎兒和胎盤娩出后應常規檢查切口有無延伸、裂傷和直腸有無損傷。

3.2 注意無菌操作:接產人員洗手、更衣,產婦注意排空膀胱,清洗腸道,清潔外陰,避免產時大便、小便污染。注意切口的消毒,若會陰部有炎性反應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傷口感染表現為產后2~3天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表現,可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遇有這種情況,應用抗生素,理療必要時拆除縫線以便膿液流出,或用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由于會陰部血運豐富,有較強的愈合能力,故一般1~2周會好轉或痊愈。

3.3 掌握正確的縫合方法:正確的縫合是確保會陰傷口愈合的關鍵。按照解剖層次依次縫合陰道黏膜、會陰肌層、皮下組織、皮膚??p合黏膜層時必須充分暴露切口頂部,并從頂部上0.5 cm處開始縫合,直至處女膜緣,注意既要不留死腔,又不能將線穿過直腸;在間斷縫合肌層和皮下組織再用絲線或可吸收線皮內連續縫合皮膚,術畢取出填塞紗布,術后常規檢查陰道和直腸。

3.4 分娩后注意會陰傷口的護理:每天可用淡碘伏溶液或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會陰,2次/d,大便后也要沖洗,避免切口污染。產婦回家后惡露還沒干凈,仍應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沖洗外陰2次,同時避免用力,避免蹲坑時間太長。另外,傷口內部尚不牢靠,不宜過多走動及太大動作鍛煉,以免傷口裂開。

4 結果

2例在第2天出現輕微紅、腫熱、痛,經換藥、會陰沖洗、理療、應用抗生素后愈合良好。2例為出院后傷口裂開,經高錳酸鉀坐浴并服用抗生素后形成瘢痕后愈合。

[1] 汪淑香.會陰切開感染原因分析及相應預防措施[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9):1237.

猜你喜歡
會陰部胎頭會陰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
按摩熱敷會陰對減輕產婦會陰損傷程度的影響
無保護會陰助產術配合分娩鎮痛對促進自然分娩的積極作用
會陰部疼痛有可能是精囊腺炎
會陰部侵襲性血管黏液瘤1例
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對20例貝赫切特綜合征所致會陰部潰瘍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研究
改良式會陰麻醉在正常分娩的臨床應用
采用一次性棉紗墊保護會陰部在骨科牽引中的應用
胎頭高直位的診斷與治療
胎頭位置異常臨床分析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