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科學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滲透

2014-08-18 16:42陳清紅
文理導航 2014年20期
關鍵詞:自然科學人文精神滲透

陳清紅

【摘 要】化學中涵蓋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乃至人性,有待于我們去挖掘和領悟而已。文章從三個方面:一、什么叫做人文精神?二、高中化學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三、高中化學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的對策。闡述了高中化學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

【關鍵詞】自然科學;高中化學;人文精神;滲透

化學中涵蓋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乃至人性,只不過它不像語文、政治、歷史等人文學科那樣直白,而是以潛在、含蓄的形式蘊涵其內,有待于我們去挖掘和領悟而已。高中化學課標指出:“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化學課程體系,理解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钡?,在高考這根指揮魔棒的指揮下,人們急功近利,眼中只有升學率,人文精神的培養幾乎無人問津。致使人文精神嚴重缺失,培養出的學生缺理想、自私、冷漠,甚至于殘忍、賣國求榮。從“馬加爵事件”、清華女——高杏欣破解北斗系統后賣國求榮事件,可見一斑。所以說,自然科學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滲透。

一、什么叫做人文精神?

時代召喚我們、化學新課標要求我們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那么,什么叫做人文精神呢?真可謂眾說紛紜。

《百度百科》解釋為:“人文精神是一種主張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關懷人的現實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為?!?/p>

周國平教授則認為:“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確定為三個層次:一,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二,理性,對真理的追求;三,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p>

陳軍科則說:“人文精神是人類為爭取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不斷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種自覺的文化精神?!?/p>

杜時鐘教授則指出:“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種自由的精神、自覺的精神、超越的精神?!?/p>

綜上所說,對“人文精神”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人性”、“理性”、“超越”、“善”、“美”、“尊重”、“價值”、“自由”等這幾個詞是關鍵,可以說是大家的共識。人文精神強調以人為本,肯定人的價值,崇尚人格理想和道德,求善,求美,求自由,求超越。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柳斌同志曾經指出:“必須把育人看作是頭等重要的事情。因為一個人學業上的缺陷并不一定會影響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卻可能貽害他一輩子?!边@充分說明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要把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彌補上,必須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在這物欲橫流,功利性太強,缺理想,少有愛的社會里,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的對策。

1.在史實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禮

美國科學史家G·薩頓指出:“使科學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對科學進行歷史考察?!被瘜W的歷史是一部愛國史,也是一部發現史,更是一部奮斗史

1.1化學的歷史是一部愛國史。

“侯氏制堿法”的發明者侯德榜,在國難當頭之際,為了打破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采取的制堿技術封鎖,毅然放棄在美國的舒適的生活,優越的工作,大好的前程,回到貧窮落后的祖國,報效祖國。

1.2化學的歷史也是一部發現史。

荷蘭化學家J·H.范霍夫由于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在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因對放射性研究的貢獻和發現元素鐳和釙、分離出純鐳和對鐳的性質及化合物的研究,先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

就是一部化學元素發現史,也耐人尋味。

化學家們這種追求科學的頑強毅力、獻身科學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既是學生的精神食糧,也是人文精神培養的最佳藍本,可以豐富學生的科學情感、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

1.3化學的歷史更是一部奮斗史。

氟元素的發現是化學元素史上參加人數最多、危險最大、工作最難的一個研究課題,歷時118年之久。在這其間嚴重中毒或爆炸遇到危險的化學家有喬治·諾克斯和托馬斯·諾克斯兩弟兄、哥爾、莫瓦桑,獻出生命的有魯耶特、尼克雷,可以說是一段極其悲壯的化學元素史,更是一部前赴后繼、不顧危險、不怕犧牲的奮斗史。

2.在實驗中,懂得人文精神的真諦

戴安邦教授說: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化學全面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學生在實驗中,更加懂得人文精神的真諦。

2.1在妙趣橫生的實驗中求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往葡萄糖水中加入幾滴無色溶液,液體顏色神奇地變成了藍色。這幾滴溶液是亞甲基藍和氫氧化鈉,學生通過實驗不但直觀地了解了氧化還原反應這一基本科學原理,而且激發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2.2在實驗探究中,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2.3在實驗的成功與失敗中,體會科學研究的喜悅和辛酸。

當學生按程序完成趣味實驗——可燃的“膠凍”時,心里有種獲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以氧化亞鐵為原料制取三氯化鐵”實驗失敗時,而又找不到失敗原因時,心里不知有多著急。

2.4在實驗中發現美,受到美的熏陶。

“水生火”實驗:蒸發皿中放入少量乙醚和綠豆大小的金屬鈉,然后用滴管滴入2—3滴水,結果蒸發皿中冒出熊熊火焰。人們不是常說:水火不相容嗎!這是實驗的反常美。

金屬鈉浮在水面上熔成一個銀白色的小球四處亂竄,并發出嘶嘶聲響,能使無色的液體逐步變色。這是實驗的現象美。

四、結語。

人文精神的培養是一項艱難的工作,而自然科學的人文精神的培養尤為艱難。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迎難而上,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為實現“中國夢”而培養出更多具有健全人格和綜合素質強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周國平.《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

[2]陳軍科.《人文精神:社會發展的內驅力》《南方日報》,2001年2月03日

[3]杜時鐘.《人文教育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03年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自然科學人文精神滲透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如何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培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大學自然科學通識課的教學體會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演變與發展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背負十字架的勇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