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常性心理傾向大學生心理干預效果觀察*

2014-08-29 06:16鐘志兵萬志莉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異性戀認知療法性心理

★ 鐘志兵 萬志莉

(1.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4;2.南昌市精神病醫院 江西 南昌 330002)

異常性心理即性心理障礙,一般主要指性偏好障礙,也包括性身份障礙和同性戀。既往研究表明,大學生男生中窺陰癖傾向(18.99%)、摩擦癖傾向(17.09%)的發生率居首,而女生以易性癖傾向(7.95%)、摩擦癖傾向(6.81%)居前,且具有異常性心理傾向的大學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大學生群體[1,2]。本文采用行為療法結合認知療法對異常性心理傾向的大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并進行效果觀察,現報道如下。

1 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異常性心理篩查問卷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篩查,篩查表包含七類常見的異常性心理問題[1],并結合性心理講座形式對大學生進行異常性心理知識的講解,引導具有異常性心理傾向者前來心理咨詢。凡經篩查表篩查出七類異常性心理傾向中其中任一種,且自愿接受心理干預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文共收集35例符合上述條件的研究對象,其中同性戀傾向23例,戀物癖傾向6例,異裝癖傾向3例,窺陰癖傾向3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19~23歲,平均21.46±2.46歲。

1.2 心理干預方法

1.2.1 厭惡行為療法的干預

1.2.1.1 治療方法 ①與干預對象共同確定“靶癥狀”,同性戀傾向的“靶癥狀”即干預對象對自己傾慕的同性最想做出的親密、曖昧的行為,如牽手、擁抱、親吻、性接觸等;性偏好障礙則是各種類型相應異常性行為形式;②與干預對象共同確定厭惡刺激物,即干預對象最不愿見到的場景或事物,并制作成畫板;③陽性強化,當干預對象出現正常性心理與行為時,給予干預對象肯定、贊揚,以及被親朋好友接納的陽性強化。

1.2.1.2 實施步驟 ①讓干預對象在心理治療室內安靜舒適地躺在治療椅子上,治療師坐在其頭部的側后方;②治療師引導干預對象想象出現“靶癥狀”行為;③當干預對象表情中洋溢出喜悅、幸福的情景時,呈現厭惡刺激物畫板;④當干預對象表現出正常的性心理與行為時,實施陽性強化。⑤引導干預對象觀摩學習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巧,尤其是加強與異性交往的技巧訓練,并嘗試與異性尤其是跟自己欣賞、愛慕的異性交往時,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的陽性強化。

1.2.2 認知療法的干預

1.2.2.1 治療方法 ①糾正同性戀傾向者無法與異性交往和愛戀的預期或性偏好障礙者無法實施正常的性行為方式獲得性興奮與性滿足的預期;②糾正認知歪曲,如同性戀者認為異性的性器官是丑陋、骯臟、不潔的,異性間的性行為是下流的流氓行為,跟異性結婚會帶給自己痛苦、不幸等錯誤認知;

1.2.2.2 治療措施 ①對干預對象開展健康的性心理知識教育,領會異性戀的意義與現實性;②與干預對象共同回顧產生厭惡異性或者愛戀上同性的生活事件,探究其認知上的歪曲信念,并進行原因剖析;③引導干預對象重新建立對異性戀和實施正常性行為方式達到性興奮、性滿足的正確認識,構建正確的性戀觀、性行為觀。

以上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每周1次,8次為一個療程,重復2~3個療程。

1.3 觀察項目及療效判斷

1.3.1 觀察項目 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等10個因子得分,因子得分越高反映心理健康水平越低[3]。

1.3.2 療效判斷 采用臨床四級療效標準,即同性戀傾向完全消除,建立了異性戀,或者性偏好傾向完全消除,采用正常性行為獲得性興奮和性滿足者為痊愈;放棄了同性戀傾向,對異性表現出好感與渴望交往,或者放棄性偏好傾向,對正常性行為表現出好感和渴望為顯效;對同性戀傾向明顯動搖,但對異性也缺乏好感,或者對性偏好傾向明顯動搖,但對正常性行為仍感為難者為進步;仍然保持同性戀傾向,厭惡異性戀,或者仍然保持性偏好障礙傾向作為獲得性興奮性滿足的主要方式者為無效。

1.4 數據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心理干預對異常性心理傾向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見表1。

表1 心理干預前后SCL-90各因子分結果

注:*為干預2月后與干預前的比較,△為干預6個月后與干預前的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2.2 心理干預對異常性心理傾向的治療效果 見表2。

表2 心理干預前后異常性心理傾向學生臨床四級療效評估結果(例,%)

經心理干預6月后,同性戀傾向的有效率明顯低于性偏好障礙(包括戀物癖、異

裝癖、窺陰癖)傾向,兩者比較差異顯著(χ2=8.43,P<0.05)。

3 討論

有關異常性心理治療方法的研究成果多為早期報道,包括藥物治療、行為療法、認知療法、認知領悟療法、催眠療法、勞教等[4-7],近十年來鮮有發展。對既往研究成果的再研究發現,現有對異常性心理者的心理干預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干預目標主要集中在異常性心理者的異常性行為上,較少關注該類群體的所面臨的嚴重心理問題;二是心理干預的時機多選擇已經形成并表現出明顯的異常性行為的個體,很少對尚處在異常性心理傾向階段的個體盡早開展心理干預。本文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對具有異常性心理傾向的大學生同時干預異常性心理傾向和心理問題兩個目標,結果顯示,異常性心理傾向者治療前后在人際敏感、偏執、敵對、抑郁、強迫等多個因子分減分明顯(均P<0.01),多方面的心理問題明顯改善;對異常性心理傾向干預的臨床效果通過臨床四級療效標準評估有效率(痊愈+顯效+進步)達到78.14%,且表現出性偏好障礙傾向的治療效果好于同性戀,差異顯著(χ2=8.43,P<0.05),此結果與方明昭的觀點一致[5],可能與生物學因素尤其是遺傳因素對同性戀的形成起著更重要的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對異常性心理傾向者進行心理干預需要同時干預異常性心理傾向和心理問題兩個目標,行為療法結合認知療法可以有效化解異常性心理傾向者的心理問題,對異常性心理傾向的矯正也有較好效果。

[1]鐘志兵,彭清寧,萬志莉等.大學生異常性心理傾向的分布特點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5:434-435.

[2]鐘志兵,萬志莉,彭清寧,等.江西省異常性心理傾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1:761.

[3]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第1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3:31-35.

[4]楊華渝.性變態的藥物治療[J].性學,1994,3(4):21-24.

[5]方明昭,李從培,孫玉國.厭惡合并內隱致敏法治療16例性變態的臨床觀察[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0,4(5):223-225.

[6]李曙亮.認知領悟療法治療戀童癥[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23):2 965-2 968.

[7]黃云,韓臣柏,王菊芬,等.40例性變態司法鑒定[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9,9(6):356-357.

猜你喜歡
異性戀認知療法性心理
心理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存質量及負性心理狀態的影響
積極認知療法對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癥狀內觀認知療法干預研究
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內觀認知療法對大學生述情障礙干預研究
面孔吸引力認知偏好與動機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
青年學生男男性行為者的同性性取向成因初探
北京市男同性戀生存狀況調查及建議
我愛問編輯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