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校電子電氣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2014-09-02 10:46黃仲安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高校教學教學改革

摘要:培養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是目前高校奮斗的最大目標?;诖?,本文對社會需求的高校電子電氣專業的一些教學改革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提出的教學改革主要通過突出模塊式學習,構建職業導向的教學課程,加上以多技能書的教學模式和新型的教學評價模式,對高校學生進行更好的良好教育。

關鍵詞:高校教學;教學改革;電子電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037-02

當代社會進入到了信息時代,這使得社會對電氣專業高等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模式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教育部最新高校專業的目錄以淡化專業、拓寬基礎、加強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為原則[1],把對電氣工程以及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業務目標定為培養“復合型”高技術人才。這類人才主要從事和電氣工程有關的工作,比如: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這次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技術人才。

一、為適應社會需求高校電子電氣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研究

1.課程結構合理設置和內容的更新。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則是: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適應社會需求、注重個性發展、允許同一專業的人才有不同的規格。為了遵循這一原則,在基礎課中有8門重要課程都是本專業的平臺課程,并且課程的設計都有專門的老師把關。這些學生不僅要學習有關電子系統的電氣工程知識,還要學習建筑電氣工程和工業企業電氣工程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做是為了促使學生更容易滿足社會的需求。

2.教學模式和手段的提高和革新。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教育理念、專業知識結構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變化,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是不能適應“寬知識面、短學時、重實踐”的要求的。為此,我們必須完善教學手段來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以下是我們探索過程中做的幾種嘗試:

第一,支持多媒體教學。它的優點有三個:(1)該方法的來源廣泛,它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制,不僅可以發揮教師創造力,也可以汲取外界的營養。(2)它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大,有圖有文,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3)它改變了老師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這樣方便把重點轉向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第二,支持實物教學。假如學生沒有實踐認識的話,他們對一些抽象的對象的理解就會很困難,即使理解了很快也會忘記。因此,在學習“電機學”的組成結構和線圈繞組以及“電氣控制技術”的各種電器結構等知識點時,可以利用模型和實物教學。這樣學生不但學習了理論,還觀摩了實物,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為以后的實踐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支持利用互聯網資源?;ヂ摼W是一個寶庫,學生不但可以利用它查詢到自己需要的資料,還能夠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技術的最新發展等。另外還可以利用它進行課外閱讀,做讀書報告。同時,老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改革自己的作業或平時的考核方式??梢栽谥v完知識點之后,讓學生自己主動去互聯網上查資料,然后作讀書報告。這樣就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課程構建的具體做法與實施成效

1.突出模塊式學習。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優化整合課程設計,重點進行技能訓練,把知識和技能以模塊的形式組合起來,真正體現出其核心地位。創建一個模塊并不容易,不但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多本教材,還需要老師在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后去完善該模塊。比如,我們要做一門《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就需要電子產品工藝,電子設備裝配,電子設備、產品檢測、維修以及電子技術等知識,要把它們整合在一起,還要把這門課分成一些模塊,每個模塊都有自己的教學重點。如《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模塊之一:橋式整流濾波電路的安裝與檢測。該實驗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制作整流濾波電路,從而可以掌握電子電路的設計、安裝工藝、焊接技術,理解電路工作原理、實際應用,掌握測量儀器檢測元器件和電路。在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少講,即使要講也要化難為易。再比如,過去比較側重電工基礎的理論知識,忽略了實際應用,就會造成學生對這門課產生恐懼。使得期末理論考核的合格率較低。

2.以職業崗位人才培養為目標,取得與專業相關的多個技能證書。用技能證書這一方式肯定學生在校獲得的崗位技能鑒定項目,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獲得證書的積極性。2008年,根據市勞動局對崗位技能鑒定項目要求,我們把電子操作工中級證、維修電工中級證、制冷設備維修工中級證等三個技能等級作為目標定位。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來考取相應的證書,達到“雙證制”的畢業,從而增加他們的就業范圍。他們既可以到企業從事電工電子設備檢測與維修、通用電氣公司閉路監控系統的安裝與維護工作,也可以到制冷設備安裝公司從事空調安裝與維修。在就業形勢不太樂觀的今天,這些學生的就業率在全校位居榜首。

3.構建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第一,確定目標方向。學生應該提前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是專業方向還是高考方向。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和學習。專業方向采用的是2+1的學制形式,在兩年內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以及見習,課程實訓等。第三年開始訓練校外崗位技能、能力。第二,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是為了滿足學生基本知識需要和為專業課服務。為了突出“必需、夠用”的理念,把語文、數學、英語教學總時數縮減一半。語文課除了要學習必要的基礎知識,還要重點學習應用文的寫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不會寫求職信的難題。英語教學也一樣,除了日常用語還要學習專業英語。把專業老師調到數學專業上來,這樣專業課老師就可以更好地教學,真正踐行“必需、夠用”原則,突出數學的工具性應用。第三,專業課程體系的具體內容。電子電氣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專業理論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基礎課是要求在第一學年之內完成,專業核心課程要求在第二學年完成。第三學年通過崗位技能、能力的綜合訓練,支持學生取得上崗就業的技術等級證書,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4.改變以往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要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和技能考核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放棄過去的理論考核。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大幅度提高期末評定成績。

參考文獻:

[1]蔣乃平.有中國特色的職業能力內涵[J].職業技術教育,2008,(4):48.

[2]萬秋蘭.21世紀電氣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1994,(4):1-3.

[3]楊炳元,郭麗萍.我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0,(1):220-221.

[4]吳旭云,李志瑤.電氣工程和電子信息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思考[J].長春大學學報,2001,(3):6-7.

作者簡介:黃仲安(1982-),男,廣西南寧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本科。

猜你喜歡
高校教學教學改革
從教育的本質意義淺談微課的作用地位
關于未來“會診化”高校教學模式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